清明小长假期间,第3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正式拉开帷幕,洛阳市旅游接待迎来小高峰,实现开门红。4月4日—6日,洛阳市共接待旅游者106.71万人次。旅游景区接待游客89.64万人次,门票收入1575.14万元。市区旅游星级饭店平均入住率85%。
清明小长假洛阳市旅游主要亮点有:
一、逛公园、赏牡丹、全家齐出游
清明小长假期间,众多市民游客举家出游踏青赏花,一派喜人景象。王城公园、中国国花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国际牡丹园、国家牡丹园、神州牡丹园等园林一些人工控温牡丹纷纷绽放,银红巧对、紫云殿、洛阳红、冰罩蓝玉、黑海撒金、胜葛巾、山花烂漫、、蓝月亮、二乔、粉中冠、珊瑚台等近百种品种共计几万株盛开,满园牡丹争艳、花海飘香,吸引了众多市民、外地游客前来观赏,上述景区的游客接待量逐日攀升。我历史人文景区也保持了较好的旅游接待势头,龙门景区3天共接待游客10.79万人次,夜游龙门也从4月1日起恢复,小长假期间每天一大早售票处就排起长队,景区内游客人头攒动,形势喜人。龙潭大峡谷、老君山、重渡沟等景区同样受到不少游客欢迎,自驾车盈门。小长假期间,洛阳市旅游接待的火热,也有力地拉动了餐饮、交通、购物、娱乐、通信等产业繁荣,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二、节会活动丰富多彩,众多精彩轮番上演
小长假期间,洛阳市的文化、经贸、旅游活动此起彼伏,丰富多彩,吸引了众多市民和中外游客体验和观看。2013洛阳·中国名花展于4月1日在国家牡丹园北园开展,25种中国传统名花和200种来自其他国家的珍稀花卉与牡丹争奇斗艳, 18个主题景观花园让游客应接不暇,截止到今天,共接待市民、游客1.2万人次。4月1日起,2013中国(洛阳)赏石展交易会开幕式暨中国观赏石之城·赏石文化之都授牌仪式在洛阳市园林花卉中心举行,吸引众多赏石爱好者和市民游客前去观赏。4月2日起,第3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在周王城广场开幕。今年的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在传统的专场演出和百姓舞台的基础上,新增了了戏曲票友大赛。每天上午,市属专业艺术院团、大中专院校、各县(市)区和民间艺术社团为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送上精彩的专场文艺演出,全市业余文艺爱好者也将展示技艺。中国洛阳第12届国际名车展暨春季精品房展4月3日在洛阳会展中心举行,现场名车荟萃,夺人眼球,除了众多名车、豪车的现场展示,车模大赛外,还首次推出“汽车千人团购”的优惠活动。同时有近30个洛阳精品地产项目、10余个郑州楼盘亮相,众多高端家装品牌加盟。国际牡丹园4月5日举行牡丹航天育种科技展,市民及游客一睹“太空牡丹”芳容,了解到了洛阳牡丹、芍药首次搭载神舟飞船开展航天育种的过程及展望。
三、牡丹元素扮靓洛阳城
南昌路、珠江路、王城大道、解放路、中州中路……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这些主要的道路经过精心的亮化装扮,各类牡丹元素亮化设施将道路装扮得格外亮丽,使洛阳市从西向东各类“牡丹”次第开放,呈现满城尽是牡丹花的壮观景象。位于洛阳博物馆附属一楼的牡丹花都特产专卖万景祥旗舰店3月31日开业。该店成为洛阳市目前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环境最佳的特产展销平台,在这里可选购400余种独具洛阳特色的礼品和纪念品,清明小长假期间这里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购买。此外4月4日起,观光巴士开始运营,共计26个站点,今年还特别开通了牡丹专线,方便游客从火车站或高铁龙门站乘车到牡丹园赏花。
四、旅游服务提升,旅游环境良好
牡丹文化节前,洛阳市标准化工作实施了旅游交通标识、社会餐馆、星级饭店和社会旅馆、文化娱乐场所、旅游厕所、旅游景区、旅行社和导游、农家宾馆、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等九个重点领域的提升工程。飞机场、火车站、龙门高铁站、各县区、各城区建立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全市建设完善旅游咨询中心40多座。全市各牡丹园根据国家、地方等相关标准进行了改造提升,提升了软硬件服务水平。根据标准对全市12家牡丹观赏园进行了星级评定工作,牡丹文化节前未评星的牡丹观赏园,不得对外营业。小长假期间,市旅游部门组织力量对全市旅游市场秩序进行了联合检查,着力为中外游客提供了安全、舒适、便捷的市场秩序。小长假期间没有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和恶性旅游投诉,全市旅游秩序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