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资讯
文明探源
活力中原
“豫”见2023
走进河南
让世界读懂“何以中国” 河南为什么中?
河南文物考古研学资源丰富亮点多
城市考古是以古代城市为对象的考古研究,研究对象十分复杂,不同时代的文化遗存叠加,形成古今重叠型城市,很多城市从古至今人脉不断,烟火不息,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城市遗址。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发布 二里头是王朝阶段都邑性遗址
央媒看河南丨中国最古老的长城在哪里?
第五届豫剧艺术节暨“致敬香玉”系列活动闭幕
第四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汇报展演在信阳新县举行
在古都来一场Citywalk
四大古都之旅,走起!
寻根问祖,这些景点别错过!
体悟红色的浪漫
5岁学艺,7岁登台,近百岁仍在“挂帅”演唱,马金凤被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洛阳牡丹”。12月6日,大河网记者走进洛阳职业技术学院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在一件件戏服道具中重温这位艺术大师的传奇一生。
6500万年前的翼龙、来自大西洋底部的锰结核、南极北极的珍稀植物标本……在河南地矿职业学院的地质馆里,与地球同岁的岩石、矿物、宝玉石静静地诉说着亿万年前的故事。
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器具,壶的造型多样,品种繁多,大小不一。你知道约8000年前的壶是什么样子的吗?在河南省许昌博物馆一楼展厅,陈列着一件石固遗址出土的红陶壶。透过这件精美的红陶壶,我们可以一窥古人的生活日常。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解读中国的一把钥匙
“源”来如此丨1800年前的“神人之恋”,映照河洛千年历史变迁
大学里的宝藏博物馆⑩丨“礼法并施”从何而来?这些法典法器给你答案
大学里的宝藏博物馆⑨丨跟着老物件穿越时空 唤醒农耕文化记忆
大学里的宝藏博物馆⑧丨一砖一石一故事,让千年汉画“活”起来
“如果你紧张、焦虑、吃不香、睡不好,建议带上3000块钱,跟着林烧做一个月的许昌人……”近日,一条名为《许昌不慌》的短视频在很多人的朋友圈里刷了屏
日前,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洛阳市进一步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实施方案明确,积极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进一步提高考古工作水平,全面提升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水平,打造五大都城遗址博物馆群,全方位叫响...
2023年11月始,宝丰县文物保护利用中心配合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开展北汝河中游地区虞夏时期遗存调查勘探与研究工作。
11月22日,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现场会在上海召开,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出席会议并讲话。据悉,开封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
一处古代建筑是一部厚重的历史著作,一座古城就是一幅跨越古今的历史画卷。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风雨,铸就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古代重要都城——河南商丘古城。
一片繁忙景象
风景如画
晚稻抢收忙
美丽画卷
森林公园色彩斑斓 美景如画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世界华人宗祖之根、中华文明之源,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山川秀美、物产丰饶,是全国农产品主产区和重... 【详细】
层林尽染 山如黛
11月19日,洛宁县小界乡苇山村层林尽染,远山如黛,勾画出一幅冬日乡村美丽画卷。近年来,该县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努力绘就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西峡水韵可入画
西峡县围绕打造“山水田园城、文旅休闲城、创新创业城、生态宜居城”的目标,高水平谋划、高品质建设、高标准管理,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颜值。图为初冬时节的西峡县城(11月20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