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视频
2024年12月24日9:30,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中国关键词:出彩河南”多语种系列丛书新闻发布会。
发布内容:介绍“中国关键词:出彩河南”多语种系列丛书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
发布人:
范大祺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
李冰冰 省政府外办副主任
王海杰 郑州大学副校长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负责人 雷化雨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指示,对外讲好新时代“河南故事”,中国外文局与河南省政府外办合作编纂了“中国关键词:出彩河南篇”多语种系列丛书,推动河南对外话语体系向纵深发展。今天,我们邀请到河南省政府外办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请他们向大家介绍“中国关键词:出彩河南篇”多语种系列丛书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
下面,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范大祺先生;
省政府外办副主任李冰冰先生;
郑州大学副校长王海杰先生。
欢迎各位发布人。下面,先请李冰冰先生作主发布。
省政府外办副主任 李冰冰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邀请大家出席“中国关键词:出彩河南篇”多语种系列丛书新闻发布活动。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河南省政府外办,对各位媒体朋友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党和国家长期以来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加快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立足河南独特资源优势,在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一系列展现出彩中原形象的外宣成果,在构建富有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的对外话语体系上迈出坚实步伐。
《中国关键词》多语种系列图书自2016年应运而生,旨在打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共知识产品,以及让世界各国读懂中国外交、理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有益读本。此次中国外文局与省政府外办合作编撰“中国关键词:出彩河南篇”多语种系列丛书,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对外彰显高度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河南是展示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域,见证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程,在中华文明中占据重要地位。丛书的“走进河南篇”对豫剧、少林功夫、太极拳、红旗渠等关键词,“史话河南篇”对易经、老子、庄子、河洛文化、中华姓氏之源等关键词生动简明的释义,大力弘扬了厚重的中原文化及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丛书向世界展示河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也将进一步增强河南人民的文化自信,激发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二是紧扣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出彩河南篇”丛书的出版涉及到选题策划、内容编写、编辑审校、设计印刷等多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注重以国外受众易于阅读和理解的方式,站在“外眼”的视角,通过多种国际通用语言,确保全球各地读者都能无障碍地阅读和理解,体现了河南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彰显了河南与世界沟通的决心和能力。特别是我们借助国家级外宣平台和国家级知名翻译团队力量,依托河南地方特色资源与传播优势,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精准有效地解读与传播河南,力求将最优质的内容呈现给读者,在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推动河南走向世界。
三是立体宣介出彩河南形象。河南既有厚重灿烂的历史文化积累,又在当今经济发展中展现出日新月异的面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地方缩影。丛书用精准简练的关键词解读河南经济社会政策和文旅资源优势,比如“两个确保”、“十大战略”、打好“四张牌”等关键词,向国际社会全面展示河南的经济社会价值。比如洛阳龙门石窟、红旗渠、安阳殷墟等关键词,有助于让国际社会更加了解河南的文旅资源优势,提升河南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国际友人来河南考察交流、投资合作,提升河南与国际社会开展合作的可能性和吸引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河南,促进河南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
新闻界的朋友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赋予国际传播工作新使命,国际格局深刻变革为国际传播工作提出新要求。省政府外办将继续用河南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用河南实践阐释真实、立体、全面中国理念,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出河南探索。
再次感谢各位朋友莅临今天的发布活动,谢谢大家!
雷化雨
谢谢李主任的介绍!接下来,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就本场发布会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河南日报记者
请介绍一下“中国关键词”项目的基本情况,以及与河南省政府外办合作创作“中国关键词:出彩河南篇”的有关情况。谢谢。
中国外交部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 范大祺
谢谢你的提问。“中国关键词”多语对外传播平台是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翻译研究院联合组建运维的国家重点项目。项目主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中文词条编写解读及多语种编译,通过平面、网络和移动社交平台等多媒体、多渠道、多形态及时持续对外发布立场鲜明、概念凝练、内容鲜活、平实流畅的“中国关键词”系列,旨在以外国受众听得懂、好理解、易接受的方式,阐释中国思想,宣介中国理念,传递中国方案,展现中国智慧。
“中国关键词”多语对外传播平台先后策划推出综合篇、“一带一路”篇、十九大篇、改革开放篇、治国理政篇、新时代外交篇、精准脱贫篇、军事关键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篇、生态文明篇、建党百年篇、地方文化系列、文明理念篇、文明互鉴篇、传统文化标识篇、文物与文化遗产篇等近23个专题,内容涉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对外发布多语种关键词1.88万余条,外译传播语种涵盖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文、阿文、日文、韩文、德文、葡文、意文、土文等19个语种。
《中国关键词》多语种系列图书系高访外宣和重大外事活动的重点外宣品,入选中宣部对外采购类出版推荐项目、“十四五”重点出版物,在全国两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等国内国际重要会议活动中首发亮相,并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大型国际性赛事和展会活动上推介展示。
顺利开展《中国关键词:出彩河南篇》多语对外传播项目是扩展“中国关键词”内容建设,讲好地方文化故事的重要体现。读懂河南,才能理解今日中国何以中国,中华文化何以博大精深、延绵不断;行走河南,方能感受更加出彩的中原,感知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为讲好河南故事,增进外国受众对河南的了解,“中国关键词”多语对外传播平台组织策划了《中国关键词:出彩河南篇》。本篇按照史话河南、走进河南、展望河南的编写逻辑,选取60个关键词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和解读。在我们看来,河南不仅是中国的河南,也是世界的河南,我们应力争将《中国关键词:出彩河南篇》打造成为更多海外受众理解河南、读懂河南的公共外宣产品。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请介绍一下“中国关键词:出彩河南篇”的背景和意义?谢谢。
李冰冰
谢谢你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速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地方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依托河南深厚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外宣工作,对外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为此,2024年,我办与中国外文局合作,借助国家级外宣品牌平台和国家级知名翻译团队力量,联合开展“中国关键词:出彩河南篇”多语种传播项目,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河南篇”。
《中国关键词》是中国外文局运维的国家重点项目,是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创新实践的品牌性项目和权威解读当代中国的外宣公共产品。“中国关键词:出彩河南篇”多语种传播项目是其中一个篇章,收录河南约60个词条及相关释义(约3万中文字),包括英、法、俄、西、日、德、韩、阿等8种外语,按照史话河南、走进河南、展望河南的编写逻辑,选取60个关键词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和解读,关键词如下:最早的中国、伏羲、炎黄二帝、大禹治水、中华姓氏之源、仰韶文化、河洛文化、木兰文化、愚公移山、二十四节气、河图洛书、《说文解字》、《易经》、儒释道、老子、庄子、张仲景 、玄奘、杜甫、得中原者得天下、华夏古都、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华第一龙”、洛阳龙门石窟、洛阳白马寺、洛阳牡丹甲天下、丝绸之路河南段崤函古道、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少林功夫、太极拳、《清明上河图》、商丘火神台庙会、重阳节、豫剧、《唐宫夜宴》、钧瓷·汝瓷、四大怀药、信阳毛尖、河南烩面、道口烧鸡、红旗渠、焦裕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打好四张牌”“两个确保”、“十大战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乡村振兴、“中原农谷”、国人厨房、中原城市群、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四路协同、建设四大国家文化公园、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老家河南”,为读者提供一把全面快速认识和读懂河南的钥匙。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我省向国内外精准解读中原文化,对外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出彩河南”形象。
国际传播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更需要历史定力。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河南实际,凝聚外事合力,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生动实践,真正让世界了解河南,让河南走向世界。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大河网记者
请问,郑州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在服务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中原文化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河南故事方面,做了哪些富有成效的工作?谢谢。
郑州大学副校长 王海杰
谢谢你的提问。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中共河南省委外事办的精心部署下,郑州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落实中共河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关于《实施“翻译河南”工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工作方案》,积极助推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与河南地方话语体系构建。
一是与中共河南省委外办共建了两院一基地,就是“中国外交话语研究院”和“河南省中原文化与公共政策翻译研究院”,并将之提升为中国外文局中原文化与外交话语翻译传播基地。
二是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积极参与“中国关键词:出彩河南篇”多语种系列丛书、“翻译河南”工程“中华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丛书、河南省“十四五”规划等重要文件对外翻译传播工作。许多丛书被中国外文局列入“中国思想文化术语多语种对外翻译标准化建设”重要项目成果,被中联部用于全球党际交往赠书,被外交部置于蓝厅展示宣传,被中共中央党校摆放在图书和文化馆主展台陈列展示,丛书还被作为省领导外事活动赠书。承担中国外文局“《中国关键词》地方文化系列研究专项”、国家社科重大课题“中国特色话语多语种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之河南地方特色文化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建设等多个重要项目。承担两项外交话语方向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及专项。
三是发挥科研优势,强力推动外交话语体系和河南地方话语体系的智库建设,富有成效。多项决策建议被国家领导人和河南省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四是建设一流的对外话语人才队伍。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我省国际语言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工作规划(2020-2025)》;优化高校外语专业结构,开设中原文化翻译传播课程,培养“一带一路”建设亟需的高端外语翻译人才和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发挥“河南省高级翻译人才培养基地”作用,开展河南省形象提升、中原文化翻译传播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对外传播能力。
今后,郑州大学将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要“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继续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的中心任务,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构建我省对外话语体系,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和中原文化国际影响力,为提升河南国际形象、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做出积极贡献。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雷化雨
谢谢各位发布人的详实介绍!今天的现场提问先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它关注的问题,可以在发布会后,与相关发布单位联系,进一步采访了解。
最后,再次谢谢李主任和各位发布人的精彩发布,也感谢记者朋友的积极参与,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