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 健康提示丨踏青,收好这份健康锦囊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4-04-05 07:18 来源:河南日报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春游》一诗中的描述,春季踏青的习俗最早起源于西周时期,已有数千年历史。踏青有利于强身健体、调节情志、增进亲情友情,但外出踏青游玩时,切莫忘记身体健康。

  4月3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乔敏说,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春天的阳光和煦,多晒太阳可以激发人体的阳气,增强人体的正气,疏解疲劳缓解春困。春季宜顺应自然生发之气,走到室外或郊外,散步、爬山、赏花,还可以练练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宜进行较为剧烈的运动,避免出大汗,如果不注意防护很容易感冒。

  “清明前后,时有冷空气入侵,特别是阴雨天气下空气湿度高、气温变化大,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春季传染病。”乔敏说,要注意“春捂”,在穿衣上讲究“上薄下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哪些人群要格外注意?乔敏介绍,脾虚寒湿重的人群,外出要注意做好颈部、腰腹部和小腿的保暖,外出时注意关注天气变化,避免感冒;有慢性病的患者外出踏青时要带足药品,避免漏服导致病情加重。

  专家还提醒,外出时要预防晕车扭伤等。野菜虽鲜但采食需谨慎,有的野草是有毒的,有的野菜需要合理烹饪,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记者 李倩)

  相关新闻:

  饮食起居,听听这些中医保健要点

  梨花风起又清明。4月4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从这一天起,大地渐暖,雨量增多,清气上升,万物生长,人们在饮食起居上有哪些注意事项?不妨来听中医讲清明时节的保健要点。

  “清明时节,中医保健贵在与自然同气相求,着眼于一个‘生’字,以顺应春季阳气生发、万物复苏的特点。”4月3日,省健康科普专家、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娄政驰说,就中医保健而言,要做到早睡早起、规律起居,春捂护阳、下厚上薄,亲近自然、适量运动,健脾祛湿、少吃发物,适当宣泄、心情舒畅。

  专家提醒,在规律起居方面有两点注意:一是要早起,早上7点至9点为辰时,此时胃经最旺,如不早起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从而化为内火引起喉干等病症;二是要睡好子午觉,可起到养护肝脏、防止春困的作用。

  与此同时,春季多有焦虑或肝气不畅的情况发生,情志调理也非常必要。新乡市科普专家、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医生闫喜凤介绍,中医认为“肝在液为泪”,清明节凭吊先人,可以通过哭泣流泪的方式来调节舒泄不良情绪,使肝气舒畅有益于心理健康。此外,还可以多在阳光下活动,如外出踏青感受万物勃勃的生机,消除心中的悲观抑郁情绪。

  在饮食方面,专家建议宜“减甘增辛,补精益气”。这是由于体内的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建议多吃一些“柔肝”的食物,例如山药、红薯、大枣和糯米等,同时推荐多吃应季蔬菜。(记者 李倩)

责任编辑:郭栩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