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玉露”一相逢 ——新质生产力的新金融“加法”①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4-03-23 08:05 来源:河南日报

  编者按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金融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近年来,我省坚持把发展科技金融作为构建一流创新生态的关键一环,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做好科技金融首篇大文章,更好地服务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

  河南日报特推出“新质生产力的新金融‘加法’”系列报道,深入探访我省如何在科技金融领域加快构建覆盖创新全周期的金融生态链,打造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硬支撑”,助力河南在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中交出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优秀答卷。

  “新质生产力”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持续刷屏的热词。发展新质生产力,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更需要加快建设与其适配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去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不仅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应有之义,更是赋予科技金融的新时代使命。

  “科技与金融是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持续提升的两股重要力量。”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金融研究处相关负责人说,科技金融的核心是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希克斯在《经济史》中有如此论断:“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待一场金融革命。”当下,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首要战略的河南,离不开金融的关键支撑。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方磊认为,我省正处于向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无论是持续实施“十大战略”,还是统筹推进“十大建设”;无论是滚动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还是培育壮大“7+28+N”产业链群,都需要更强大、更优质的新金融服务,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河南“加法”。

  当科技遇上金融,便是“金风玉露”的美好相逢。

  近年来,我省着力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在政策协同、部门协作的共同推动下,加快提升金融服务科技质效。各级财政出资建立风险分担机制,“科技贷”“专精特新贷”“郑科贷”等频频上线。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和服务模式上从“资金流”向“技术流”转变,打造全周期信贷产品体系。截至2023年年末,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3681.9亿元、79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3%、21%,高于各项贷款增速7.8个、11.5个百分点。

  金融水暖,企业先知。在省会郑州,一家拥有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就得到金融机构的成长陪伴。2022年4月,中原银行批复这家企业信用贷款1000万元;随着该企业销量的增长、资金需求的增加,当年8月,中原银行及时将授信额度增至3000万元;三个月后,该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5亿元,中原银行又将授信额度增至1亿元。“企业自建成投产以来,每一个重要节点都离不开中原银行的倾情支持。”该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

  “金融支撑是‘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方磊说,在这个循环中,金融通过提供资金、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等服务,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

  也应该看到,科技型企业虽具有高成长性,但普遍存在资产较轻、投资风险较高等现象,更加丰富和多元的金融服务成为这些企业的“心之所系”。

  风投创投与科创企业具有天然的适配性,近年来,河南省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等3只政府投资基金相继成立,“基金入豫”专项行动成效明显,引导省内外私募股权基金集群布局河南。证券、保险、担保等非银机构也从不同层面发力,不断拓展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深度和广度。

  “要加强产业、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构建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体系,满足其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各个阶段的金融需求。”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金融研究处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我省金融机构正逐步将发展科技金融的外部政策激励转化为内生动力,把科技金融作为推动内部改革转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重要抓手。

  我省多家金融机构负责人表示,科技金融正与其他几篇金融“大文章”协同联手,互为助力。例如,数字金融推动科创企业金融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更好提高科技金融服务效率和风险防范水平;科技型企业大多是民营、小微企业,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在企业发展更早期、更小规模时给予支持,助力更多科创“好种子”长成“小巨人”、长成“独角兽”。(记者 王映 李鹏

责任编辑:李连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