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说丨河南省政协委员刘志恒:全面推进非遗数字化
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4-01-29 18:44 来源:大河网

  2024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持续传承发展优秀文化,深入实施“非遗点亮计划”。

  如何大力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河南省政协委员、洛阳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与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刘志恒建议,要全面推进非遗数字化,深挖数字文化价值。

  河南省政协委员刘志恒

  非遗数字化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带来新的可能

  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保护好、传承好河南文化遗产,对凸显河南历史文化价值、延续中原历史文脉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地处中原,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据统计,截至目前,河南省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3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5个、代表性传承人127名,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28个、代表性传承人832名。

  去年,“河南非遗一张图”获评文旅部2023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该项目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展示河南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基本信息、流传历史等,是非遗数字化创新的典型案例。

  刘志恒说:“伴随着非遗信息量的逐步扩大、非遗数据的不断沉淀,非遗数字化将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带来新的可能性,将推动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带动产业发展,促进河南非遗活态传承,实现河南非遗资源的数字转化和创新发展。”

  “当前,非遗数字化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刘志恒表示,由于数字化涉及计算机技术、统计学等诸多理工类学科,知识跨度大,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实践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其次,非遗数字化缺乏标准体系,河南非遗种类繁多,数字化过程中难以完全还原传统手工技艺的精妙和独特之处,如何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是非遗数字化面临的一大难题。最后,非遗数字化还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如过度商业化和隐私侵权等。

  多部门协作助力河南非遗“活”起来

  针对非遗数字化面临的问题,刘志恒提出了要优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立数字化标准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引进人才的建议。

  “应加快完善数据库建设,实现对濒危非遗信息的收集储存,加强省、市、县三级非遗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逐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组建非遗数字档案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平台的建设,有效解决非遗信息多头管理、分散管理等信息孤岛问题。”刘志恒认为通过平台建设,统筹省内高校、非遗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科研资源优势,形成实质性的紧密合作,聚焦国家文化数字化发展战略和文旅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

  “政府组织工商部门与司法机关建立动态协调机制,建立数字文化维权绿色通道,为被侵权企业在信息查询、维权咨询、司法救济等方面提供便利,降低维权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刘志恒认为建立完善的非遗数字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将极大地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提升非遗数字文化的价值。

  非遗人才的培养要放在优先位置,刘志恒认为,要在教育体系中融入非遗数字化教育,鼓励各级学校,包括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开设与非遗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同时继续实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并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作和持续的投入,这样才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刘志恒说。(李连凡)

责任编辑:梁倩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