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产变高产 中原农谷千亩示范田给出“良方”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3-11-10 16:53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让中低产田增产20%,这一目标有望在中原农谷达成。

  10月24日,位于新乡县的心连心高效农业示范园的千亩土地上,数辆拖拉机正翻整耕地,为播种做着准备。

  一旁,来自多个科研机构的专家聚在田间地头,逐个介绍着眼前这片土地即将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覆盖选种、播种、灌溉、施肥各个环节,让人很难不感受到这块地的不一般。

  这上千亩地其实是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专项——“黄淮海多因子障碍粮田产能提升定向培育技术模式与应用”项目的千亩示范方,当天是示范田小麦开播的日子。

  采用优良的小麦品种、高效的小麦专用肥、活土改土的腐植酸有机肥、先进的播种机械、科学的种植技术与装备,这块“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示范田,最终目标便是实现粮食增产20%。

  据了解,目前黄淮海平原不少地区的耕地每年亩产粮食超过了1000公斤,甚至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向着1500公斤的目标迈进,然而就在高产纪录不断被刷新的同时,黄淮海平原的中低产田面积占比却仍然高达59.85%,严重影响着地区粮食产能的进一步提升。

30418266438845153

  “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下,粮食增产最大的潜力点其实就在中低产田上。”中原学者、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介绍说。

  据悉,新乡县是中原农谷西区的组成部分,其规划定位就包括提高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打造全国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应用高地,而身处其中的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作为高效肥倡导者,正发挥重要作用。

  2021年,心连心集团承接了上述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中“障碍粮田水肥智能调控与养分协同增效关键技术、产品和应用”的课题研究工作。

  针对黄淮海区域中低产小麦玉米种植区水资源匮乏、传统灌溉方式水资源浪费、粮田肥料施用不合理、水肥供应不协调、水肥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心连心集团牵头组织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科学院共6家单位共同合作研究。

  经过两年时间攻关,河南农大和山东农科院推出了碳氮磷、中微量元素协同增效技术,中国科学院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等单位输出了智能测墒仪、水肥一体化后台控制系统和水肥智能调控系统,河北农大等单位输出了水肥一体化模式和分层施肥等技术集成模式。

32703971299634813

  作为课题的主持者,心连心集团则推出了正养元小麦玉米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等产品,利用腐植酸改善土壤结构,结合种肥同播、滴灌等方式,在试验中实现了小麦亩均增产26.8%。

  据介绍,目前该项目所有的科研成果前期已经在小范围内分别得到了验证,此次千亩示范方的设置将集成所有技术进行集中检验,项目将在2025年进行验收。

  “相信通过各个科研机构的通力协作,一定能够实现地力提升、粮食增产的预期目标,为农业绿色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大的力量。”心连心集团董事长刘兴旭说道。(记者 赵振杰 袁楠 通讯员 张坤)

责任编辑:张家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