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河南“芯” 端牢中国“碗”
——写在首届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峰会召开之际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3-11-10 16:13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11月5日,天空飘起细雨,延津县塔铺街道大柳树村种植户周山林望着天感叹道:“刚出苗就碰上喜雨,麦苗喝饱了水,好好长吧!”

  跟周山林一样,大柳树村全村种的都是同样的小麦品种,整村都是种子田。

  在周山林眼里,种好粮,离不开一粒好种子。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一粒种子促振兴。黄河北岸,中原农谷正崛起,种业振兴路上,河南步履铿锵。

  高点站位高位谋划

  找准找实发展坐标

  农关国本,粮系民生。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对于河南这样一个农业大省,实现农业现代化,打好种子基础,至关重要。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河南省委、省政府牢记嘱托,始终把推进种业振兴作为农业强省建设的重中之重,以前瞻30年的眼光作出建设中原农谷的战略决策,奋力打造以种业为核心的国家级、国际化农业创新高地。

  河南省委、省政府研究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强省的若干意见》,对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种业强省建设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

  放眼农谷处,眺望奋进路。一年来,中原农谷建设“四梁八柱”初步构建,形成了“1+1+1+2+N”政策体系和“管委会+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运作模式,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等53家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74家种业企业已入驻农谷,交通、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设施正在加快完善。

  创新为核搭平台

  打造种业新高地

  中原农谷,因农而生,以种而兴。

  中原农谷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聚力推进种业科研平台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在种业创新上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争当“排头兵”。

  锚定做强种业基础研究方向,重塑重构省实验室体系,面向市场、聚焦产业,整合省内创新资源,倾力建设神农种业实验室;聚焦种业发展与安全,省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整合优势资源组建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有力提升了省级种业事业单位技术支撑能力;创新攻关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实施农业良种联合攻关,激发企业和育种团队创新热情,加快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

  2018年,国家生物育种中心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建设。如今,已建成运营的产业创新中心,引进6个由院士和中原学者牵头的育种创新团队……

  2021年9月,省委决定在中心基础上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首批实施“一流课题”5项,汇聚21家单位、25个团队开展联合攻关……

  河南始终把种业平台建设作为种业振兴的重要支撑,聚焦国家种业、粮食安全重大需求,创新管理运营机制,加速集聚机构、平台、人才等高端创新资源,努力打造国家级、国际化农业科技和种业创新高地。

  做好种业“芯片”

  守护中原粮仓

  种子,现代农业的“芯片”,大国的必争之宝。逐梦种业强省,河南再出发。

  利用单碱基编辑技术,花生育种团队在全球首创了抗苯磺隆除草剂的花生新种质;芝麻团队发现并克隆了调控芝麻节间长度的短节基因,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短节间矮化基因编辑芝麻;玉米团队在全球首次绘制了植物根应答病原菌侵染的高分辨率细胞图谱……一批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正夯实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37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近三年育成品种累计推广1.5亿亩,部分品种已成为当前我省和黄淮海区域的主导品种,小麦、花生、大豆、芝麻等5个品种入选2023年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加速落地生根,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攥紧种子,方能端稳饭碗。多年以来,河南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种业创新发展是稳粮增产最核心的驱动力和保障。

  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4.9%,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小麦、花生育种水平国际领先、供种能力全国第一,玉米、芝麻、西甜瓜、辣椒等新品种选育水平全国领先,在种业振兴中展现了河南新担当新作为。

  重任千钧,何以河南?抓住种子这个“牛鼻子”,这是河南给出的粮食安全中原答卷。

  小种子,大未来。首届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峰会即将盛大开幕,相信本届峰会必将收获满满,河南也必将在新起点上,展现新作为。

  河南欢迎八方来客共享种业“盛宴”,也热切期盼专家学者为河南种业发展建言献策、交流合作,牢牢筑起粮食安全种业基石。(记者 董豪杰)

责任编辑:张家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