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0001-01-2022-00376 失效时间
发文机关 河南省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2年06月16日
标  题 豫政函〔2022〕85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2891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发文字号 豫政函〔2022〕85号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09日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2891号建议的
协办意见

豫政函〔2022〕85号

国家文物局:

  李士强代表提出的《关于支持我省建设博物馆群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记忆、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博物馆建设和发展,已建成各类博物馆、纪念馆384座,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网络体系。李士强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对提高博物馆建设质量、完善博物馆网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我省将在工作中深入研究谋划、积极吸纳借鉴。

  一、推进博物馆群建设的做法和成效

  我省将博物馆事业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守正创新,注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博物馆事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一)建设管理水平日益提高。我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已建成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三门峡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等一批高水平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华夏第一王都—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三门峡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的“花开中国—庙底沟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发生历程”展览,分别荣获2019年度和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推介活动精品奖。

  (二)合作管理模式持续创新。我省加强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合作,在出土文物移交、合作研究、联合展示等方面,探索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遗址博物馆建设合作模式。殷墟遗址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与博物馆所在地政府共同管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提供博物馆展览所需文物、标本和有关文献资料,所在地政府积极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各项学术研究提供便利,形成了科研机构和地方政府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省加大对博物馆项目的支持力度,列入国家“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的项目中,博物馆建设项目占近四分之一。同时,将河南博物院新院、黄河国家博物馆、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殷墟遗址博物馆等列入我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2019年以来,筹措资金10.3亿元支持殷墟遗址博物馆、大河村遗址保护展示项目等近十项重点项目建设。

  二、加强博物馆群建设的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省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挖掘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推进博物馆群建设。

  (一)加快完善博物馆网络体系。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加快完善以河南博物院为龙头,市、县级博物馆为主体,行业和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群落体系。积极推进河南博物院新院、黄河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二期等重大博物馆项目建设,支持郑州“百家博物馆”和洛阳“东方博物馆之都”建设,不断提升我省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二)着力提升博物馆运营水平。实施“博物馆+”战略,促进博物馆与教育、科技、旅游等跨界融合。积极推广联合办展、巡回展览、流动展览和网上展示,提高藏品展示利用水平。大力发展智慧博物馆,搭建河南博物馆数字群落,提升博物馆智慧化数字化展示水平。推动研究型博物馆建设,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探索建立联合实验室、科研工作站和技术创新联席机制,促进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展览、教育资源。

  (三)全面强化政策资金保障。继续深化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国家高水平研究机构合作。加强沟通,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督促各地落实主体责任,将博物馆事业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创新博物馆发展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提高博物馆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多样化、个性化水平。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非国有博物馆持续发展。

  衷心感谢贵局对我省文物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河南省政府办公厅,0371—65908418。

河南省人民政府

2022年6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