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在我省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
发扬红旗渠精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2-10-29 08:32 来源:河南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我省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发扬红旗渠精神,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倍感振奋。”林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申军昌也是一名红旗渠精神的志愿传播者,常年坚持义务为在校学生和外地来宾讲解红旗渠精神。申军昌说,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发扬红旗渠精神,将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标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乡村振兴需要培育内生动力,自我发展壮大。乡村振兴需要艰苦创业,要不畏艰难险阻,不断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备受鼓舞!”安阳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建军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我们将发扬红旗渠精神,继续用好“安阳市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信息平台”,进一步强化精准监测帮扶行动和政策衔接落地行动,筑牢防止返贫致贫、巩固脱贫成果的安全“堤坝”;将立足资源禀赋,强化农民增收行动和资金项目增效行动,培植发展脱贫地区特色主导产业,创新联农、带农、益农机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并谋划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项目,利用好衔接资金,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助力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修建红旗渠解决农田灌溉问题,并形成了红旗渠精神。”开封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村民石长锁说,我们之前浇地也经历过修土渠灌溉,后来实现了刷卡浇地,如今更方便了,用手机一点,埋藏在地下的水管就会自动钻出地面喷水,比传统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节水65%以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如今,张市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引进了固定式喷灌、伸缩式喷灌、半固定式喷灌、滴灌、微喷灌、绞盘机喷灌等6种先进灌溉技术,什么时候浇水、浇多少、怎么浇,农民在手机上就可以控制,逐步实现的农业现代化,让农业提质增效,夯实了乡村振兴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红旗渠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让我们深受教育、深受鼓舞!”河南青年讲师团成员、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博士生潘博博说,要当好红旗渠精神的坚定传承者,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敢于担当、敢于拼搏,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要当好红旗渠精神的坚定传播者,履行好青年讲师团成员的宣讲职责,讲好老一辈人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故事,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发扬红旗渠精神,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长期从事愚公移山精神研究的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赵艳说,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和时代赋予当代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是一项极其光荣而艰巨的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物质生活大为改善,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发扬红旗渠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苦干实干,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记者 刘晓波 谢建晓 李旭兵 周晓荷 樊霞)

责任编辑:梁倩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