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焦作专场)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2-09-25 15:30 来源:省政府新闻办

新闻发布会视频

  2022年9月25日15:30,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焦作专场)。

  发布内容:介绍和解读党的十八大以来,焦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葛巧红 中共焦作市委书记 

  李民生 中共焦作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宫松奇 中共焦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路红卫 中共焦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组织部

  李世江 多氟多集团党委书记、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jpg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平萍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的第六场新闻发布会。我们很高兴邀请到焦作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负责同志出席,请他们围绕“用奋斗诠释忠诚 靠创新闯出新路”这一主题,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焦作市坚定依靠创新驱动转型、依靠人才支撑强市,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感恩奋进、踔厉奋发,推动焦作特色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就,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

  中共焦作市委书记葛巧红女士; 

  中共焦作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民生先生; 

  中共焦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宫松奇先生; 

  中共焦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部长路红卫先生; 

  多氟多集团党委书记、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先生。

  下面,我们先请葛巧红书记作主发布。

葛

  中共焦作市委书记 葛巧红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焦作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首先,我和我的同事们代表中共焦作市委、市政府和352万焦作人民,向各位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焦作的关心、支持、帮助致以衷心的感谢!

  焦作古称“怀川”,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滔滔黄河,是美丽的山水环抱之城;是“竹林七贤”的聚集地、太极拳的发祥地,可谓文化底蕴深厚;是“四大怀药”的原产地、河南省近现代工业的起源地,可谓产业特色突出;是毛主席赞扬“特别能战斗”精神的发源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的“踔厉奋发”作者韩愈的出生地,可谓城市人文精神鲜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用奋斗诠释忠诚、靠创新闯出新路,扎实推动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今天,我们向大家介绍的就是奋进新时代以来,经济转型蝶变、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大局安定的“山水富城·文武福地”——焦作十年。

  我们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成为焦作的主旋律。作为曾经的著名煤城,焦作有过为全国输送3亿吨优质无烟煤的贡献,也有资源枯竭的困境;作为老工业基地,有过费孝通“不到焦作,不知中原之富”的盛赞,也有发展进入瓶颈、增长持续放缓的低迷;作为优秀旅游城市,有名山大川众多景点的禀赋,也有地处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工业结构偏重与生态环保难以兼顾的压力。近年来,我们深入领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锚定“两个确保”、再造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高能级文旅、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的发展目标,经济总量迈上2000亿元台阶。我们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强化“四个拉动”,全市经济发展实现顶压突破、持续向好;2021年,人均GDP达到60643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第四。今年1-8月,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为全国、全省稳经济大盘作出了焦作贡献。同时,2021年,作为全国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典型,受到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全省唯一。当前,焦作经济发展前进的势头强劲、民生保障扎实有力、生态环境更加美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我们坚定不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再造焦作新优势。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建强产业集群。我们着力打造3个千亿级、5个500亿级、6个100亿级的“356”特色产业体系,高端装备、绿色食品、新材料三大集群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锂离子电池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5个特色产业链入选河南重点培育的特色优势产业链、全省第四。

  打造“强企方阵”。以“五链耦合”为抓手,强力推进大企业集团为引领、规上企业为支撑、“专精特新”企业为重点、中小微企业为基础、上市企业为突破的“添翼计划”。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突破25万户、是十年前的2.48倍;全市营收超100亿元企业3家、龙佰集团连续5年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超亿元企业29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5家;今年龙佰集团港交所、皓泽电子创业板上市过会,实现了十多年来企业上市的重大突破。一批产品世界领先,如多氟多的六氟磷酸锂产销量全球第一,中原内配的汽缸套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龙佰集团钛白粉产销量亚洲第一、全球第二。

  绿色低碳发展。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绿色发展中勇闯新路,单位GDP能耗十年累计下降31.8%,工业固废利用率达82.5%,获评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四绿”全覆盖。

  持续提升农业质效。扛稳政治责任,进一步擦亮中国优质小麦之都品牌,优质小麦种子繁育面积占全省1/4,夏粮单产连续21年全省第一,特别是今年修武县东黄村小麦高产示范田亩产超981公斤;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50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全省第二;着力增加农民收入,十年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113元增加到22180元,年均增长9.1%,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省最小,共同富裕迈出新步伐。

  把文旅文创深度融合作为新的增长极。乘势而上打造高能级文旅,大力弘扬黄河文化,实施嘉应观提升“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项目建设,建成全国唯一的南水北调方志馆;做大太极拳产业,太极拳申遗成功,《印象·太极》成为文旅演艺新地标;做强云台山品牌,云台山景区在全国打造了自然山水景区向多元化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板,成为全国景区数字化应用等系列标准制定者;做好融合文章,西大井1919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名录和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培训教育基地,以云上院子为代表的精品民宿全国闻名,焦作·国际高塔实景演出等一大批项目建成运营,焦作作为高品质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我们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勇闯新路为发展增动能添活力。坚持以改革破难题。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开展政企“亲清面对面”纾困解难,建立“万人助万企”总调度室,实行惠企政策免审即享、应享尽享,获评“万人助万企”活动优秀省辖市。扎实推进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面向全国公开选聘开发区优秀经营管理人才23名,发挥“鲶鱼效应”,激发发展活力。

  坚持以创新开新路。致力破解“卡脖子”难题,7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或技术发明二等奖。着力培育创新主体,仅去年就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2家,今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有望完成55%的目标;加快建设创新平台,省氟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省钛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省环保与精细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先后在焦作揭牌;焦作国家高新区入选中国高新区创新能力百强榜单。全力集聚创新人才,实施“怀川英才计划”,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2.33万人。组建市产业技术科学院,拿出300个事业编制引进产业技术人才。创新实施市校融合,打破观念围墙、物理围墙、体制围墙,与河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市校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千名专家进千企”、双向挂职,实现双向赋能、共生共荣。

  坚持以开放拓市场。着眼强链补链延链抓招商,产业链招商成效明显,今年以来,新引进省外境内项目299个、全省第四,实际到位省外资金436.9亿元、全省第六。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疫情影响,建机制、抓订单、稳外贸、保畅通、拓市场,1-8月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居全省第二、增速居全省第三,对欧盟、美国进出口分别增长42%、40.3%,进出口总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紧抓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机遇,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增长12.5%。

  我们坚定不移践行为民宗旨,带领全市人民共建共享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10.73万贫困人口脱贫,190个贫困村退出。2021年脱贫人口年人均收入1.33万元、增幅达9.3%,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在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中成绩居全省前列。

  尽心竭力办好民生实事。民生支出从119.1亿元增长到232.5亿元,十年累计支出1839.1亿元、年均增长7.7%,民生支出占比提高到76.2%。聚焦“一老”,在全省率先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五医联动”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人均医疗床位全省第三;聚焦“一小”,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中小学929所,在全省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全覆盖,农村学校改厕经验被教育部推广;聚焦“一青壮”,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达78万人,全省唯一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标准化试点市通过国家验收;聚焦民生关切,推出“化解社保欠缴十条措施”“不动产遗留问题解决办法”等举措,点办理、批处理推动民生难题有序解决。

  统筹推进城乡建设。扎实建设韧性城市和重大交通项目,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064个、棚改7.78万套,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全省第五。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先进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着力提升城乡治理水平。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得法得当得力统筹做好防汛、防疫、安全生产等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扎实开展“三零”创建和城乡基层治理“六大行动”,法治、德治、自治、数治相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优秀省辖市。

  我们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凝聚全市万众一心跟党走的磅礴伟力。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建强各级组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赓续“特别能战斗”精神,以各领域各方面工作成效推进“五星”支部创建。坚持以上率下,以市级班子建设带动全市各级班子建设。市级领导身先士卒、实干立身,一级带着一级干,把全市各级班子打造成人民的主心骨和坚强依靠。坚持鲜明用人导向,建强骨干队伍。树牢“好干部”标准,把攻坚克难、重大任务作为锤炼干部能力作风的主战场、赛马场,扎实开展“墩苗育苗”“比选择优”,让干部练就宽肩膀、硬脊梁。坚持拉高标杆争创一流,激发昂扬斗志。树立了“特别敢创新、特别重落实”焦作新风,把要事办好,把难事办成。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开展整治“中梗阻”专项行动,强力打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以党风政风带民风,充分调动全市各方面积极性,让全市人民紧跟党走、共建家园。

  回顾历程,焦作创新突破、全面发展、人民安康,根本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举旗定向、掌舵领航、英明领导,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市上下的团结一心、务实重干。续写华章,我们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在坚定“两个依靠”、闯出焦作高质量发展新路上交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答卷,为河南“奋勇争先、更加出彩”贡献焦作力量。谢谢大家!

  人民网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焦作农业在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想了解一下,焦作市近年来在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中采取哪些好的做法,取得哪些成效?谢谢。

民生

  中共焦作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李民生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焦作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考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保安全、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先后获得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优质果蔬加工示范基地、中国优质小麦之都等称号。《河南农业农村发展报告(2021)》显示,焦作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居全省第三位。


  粮食安全根基更加牢固。坚持党政同责,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成高标准农田228.2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3%,居全省第三;耕地地力等级2.82,居全省第二;良种覆盖率98%;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98%以上,全国领先。始终保持粮食高产优势,先后创造了30多项全国小麦高产记录。特别是今年夏粮生产,克服大面积晚播、苗情复杂等不利因素,抗灾再夺丰收,平均亩产523.25公斤,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修武县东黄村小麦高产示范田亩产981.1公斤,刷新全国记录。

  农业生产结构更加优化。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围绕市场、突出优势、立足特色,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持续提升发展效益。全市小麦种子繁育面积达100.2万亩,占全省1/4,年产优质小麦种子5亿公斤,推广面积3500万亩。培育了四大怀药、优质小麦、优质蔬菜等特色富民产业。建设国家农业产业强镇3个,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201个,其中国家级示范村8个。打造了铁棍山药、云台冰菊、“菡香”大米等一批知名品牌,成功创建怀药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产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坚持“三链同构”,强龙头、育集群、建园区、促融合,规划建设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着力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50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居全省第2位,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7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2个,居全省前列。小麦和玉米年加工能力650万吨,是全市粮食总产量的3倍。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4个,打造4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4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和30多个休闲农业精品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绿色发展步伐更加稳健。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培优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擦亮农业发展的底色。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持续推进“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专项整治,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强化生产全过程监管。推广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农药化肥施用量连续3年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5%以上,全省领先。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05个、面积52.14万亩,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覆盖,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9个。


  改革创新成效更加明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深化以“三块地”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各项改革。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24万亩,14%的村实现整村流转。1854个村(居)成立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清零”,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5%以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全国推广。农民合作社6238家,国家级示范社21家;家庭农场3881家,省级示范农场43家。引导金融资源更多配置到农业领域,创新涉农金融产品30余种,全市涉农贷款余额850.6亿元,占各项贷款的50.81%。

  现代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我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带动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十年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0113元攀升至22180元,稳居全省第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至1.64:1,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下一步,我市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一以贯之、久久为功,以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谢谢!


  新华社记者

  刚才发布中提到,焦作是老工业基地。那么,当前焦作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请问,工业发展面临的瓶颈是什么?我们如何破题?现在来看成效如何?谢谢。

  中共焦作市委书记葛巧红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焦作工业转型发展的关心。焦作与工业密不可分,焦作这个名字一说是“焦家作坊”、一说是“陶瓷炼焦作坊”,总之历来是手工业制造加工之地,可以说工业是焦作的城市基因,是焦作的立市之本。工业兴则焦作兴,工业强则焦作强。

  焦作的历史可谓一部工业发展史。据记载,焦作煤炭开发可追溯到公元前475年的战国时期,唐末宋初已有一定规模,清末有大小煤窑800多家。1898年,英国人攫取了开矿权设立了福公司。新中国成立后,焦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奠定了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后焦作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上世纪90年代全省县域经济“十八罗汉闹中原”时,我市独占三席(济源、沁阳、孟州)。2008年,作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开始艰难的转型发展之路,在“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转变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产业发展革故鼎新,我市产业结构不优、主导产业不鲜明、产业链不强、创新动能不足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行业、企业陷入困境,以致经济发展速度逐步趋缓。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焦作工业怎么看、怎么干?去年,我们以“十大战略”为引领,组织力量进行了深入研究,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焦作的工业发展历程,对近10年产业发展作了详尽分析,深感焦作必须进行转型升级,确立了“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把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计划,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在绿色智造中闯新路,争当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的思路和目标。

  这一过程中我们以四句诗来统一大家的思想意志:一是“行到水穷处”的危机;二是“十年磨一剑”的决心;三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定力;四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

  具体工作中重点抓“一城”“一都”“一基地”。

  “一城”即中部·新能源材料城。我们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风口机遇,坚持以新能源牵引新材料、新材料支撑新能源,以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为目标,以实施项目倍增和链主企业培育为抓手,全链条、矩阵式、集群化发展,全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中部·新能源材料城。今年1-8月,新能源材料产业集群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18.7%,高于规上工业增速12.3个百分点,产业规模已超300亿元。多氟多总投资270亿元的50GWh锂离子电池及正负极材料、龙佰集团总投资100亿元的40万吨正极材料和20万吨负极材料及配套、新开源总投资40亿元的年产10万吨NMP和12万吨BOD等一批牵引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实现新能源材料产业集群产业规模2025年1000亿、2030年2000亿的目标。

  “一都”即休闲健康食品之都。我们依托四大怀药原产地优势,积极培育养生食品、休闲食品、功能饮料、调味品等高成长性产业链,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提高绿色食品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倾力打造“休闲健康食品之都”。涌现出大咖国际、蒙牛乳业焦作公司、明仁、怀山堂等一批知名食品工业企业。目前我市拥有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84家,其中大咖国际1-8月实现营业收入68.5亿元,同比增长26.6%,是全球拥有23000多家门店的“蜜雪冰城”最大的原料供应商;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1-8月实现营业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25%,是蒙牛乳业集团在全国最大的全资子公司,也是系列最全的生产性子公司。

  “一基地”即国家级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我们以产业链关键环节为突破口,以健全协作配套体系为重点,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汽车发动机、轮胎和汽缸套等关键零部件,在扩品种、优品质、创品牌的基础上,推动汽车零部件向集成、总成方向发展。积极谋篇布局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空压机等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条。目前我市有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37家,其中50亿元以上企业2家、上市公司3家;御捷电动汽车项目重新启航。今年1-8月份,中原内配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9.5亿元,同比增长9.9%。

  各位朋友,转型发展的新实践让我们对焦作工业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要求指引下,焦作工业经济一定能够谱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在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当先锋、挑大梁。谢谢!

  中新社记者

  我注意到,刚才,葛书记提出焦作要打造“山水富城·文武福地”,这八个字,既是对焦作资源禀赋的充分概括,也是对焦作城市发展的清晰定位。那么请问,围绕这一目标,焦作进行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宫

  中共焦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宫松奇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确实如您所说,“山水富城·文武福地”凝练了焦作背靠巍巍太行、面向滔滔黄河,怀抱4071平方公里“双阳之地”的自然禀赋,历史名人芸萃、文化底蕴厚重,太极拳驰名天下、造福人类的人文优势,是定位,是展望,是期待,更是发展路线图。围绕如何让山水“富城”、如何建文武“福地”,我们主要做了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深挖“山”资源。提升旅游资源。在抗击疫情汛情中丰富旅游产品,进一步做强了云台山品牌,云台山从服务标准制定发展到安全标准制定,从山水景区提升为多元化景区,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带动区域就业3.5万人。挖掘精神资源。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处在云台山深处的修武县一斗水村村民在党支部书记郭麦旺的带领下,“宁可干死、累死,绝不困死”,历时二十年,先后牺牲党员群众23人,硬是用血汗和生命打通一条总长4800多米、由19个隧洞组成的叠彩洞公路,被称为“中国少有,世界罕见”,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郭麦旺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今日叠彩洞仍是豫晋来往的交通要道、云台山景区的奇绝景观,“叠彩洞精神”使游客为之振奋、受到洗礼,已融入焦作“特别能战斗”精神,薪火相传。转化生态资源。着眼打造康养旅游目的地,兴建北方民宿之都,形成乡村振兴旅游路径,带富一方百姓。全市建成云上院子、周窑十八坊、老家莫沟、溪山美学园等品牌民宿140个,云上院子、周窑十八坊等一年四季不歇业,常常需要提前一两周预定,“南有莫干山,北有云台山”成为业内共识。

  二是用好“水”营养。焦作是黄河出山谷、入平原的第一个节点城市,被称作百川口、悬河头、华北轴。黄河之险,险在焦作。据统计,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00多年间,黄河决口1549次,其中在武陟境内就达115次,因此焦作历代都是治水主战场。清雍正皇帝为纪念修坝堵口、祭祀河神、封赏治河功臣修建的武陟嘉应观,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观”、“黄河故宫”,其标志性建筑御碑亭刻有“河涨河落维系皇冠顶戴,民心泰否关乎大清江山”楹联,警醒后世把治黄兴水作为治国大事。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中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自流灌溉工程——人民胜利渠就在武陟,1952年10月31日,毛泽东主席亲临视察并启闸放水,结束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历史。赓续治水为民传统,我们谋划实施了人民胜利渠提升项目、白鹿仓黄河歌谣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致力打造治黄兴水研学生态旅游基地,纳入全省2022年重点推进的国家文化公园10大标志性建设项目;积极推进沿黄1号旅游公路——王园线建设,将焦作境内黄河段景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特色产业,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加快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三是以“文”塑形象。焦作文化底蕴深厚,国家级非遗、国保单位分列全省第一位、第四位;名人辈出,习近平总书记肯定的12位河南历史文化名人,我市的韩愈和李商隐名列其中。落实总书记坚定文化自信,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梳理出治水文化、太极文化、山水文化、农耕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煤矿文化、陶瓷文化、移民文化、怀商文化等焦作十大特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挖掘和提升弘扬,出版了《焦作文化大典》。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城,全面推进文明城市、书香焦作建设,以全省第一、全国第十四的优异成绩被命名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将文化资源活态化、具象化、产品化,打造焦作·国际高塔实景演出项目、“特别能战斗”精神教育基地——“西大井1919”、当阳峪绞胎瓷小镇等新业态、新项目。运用高科技光影技术,将焦作人文历史和文化元素进行时尚创意打造的高塔实景演出《西游归来》一经推出,就叫好叫座,一票难求。焦作城市文化形象更加靓丽,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四是让“拳”健天下。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太极故里,我们积极做好传承发展工作。引入张艺谋团队,将具有现代感的沉浸式戏剧与传统的太极理念相结合,精心打造并推出“印象·太极”演艺项目,让观众在赏心悦目中体验生生不息的“太极盛宴”。大力宣传钟南山院士关于太极拳对慢阻肺确实有效的临床治疗结论,加大网上宣传推介太极拳力度,为疫情防控做贡献。着眼于老少咸宜,研究推出“少儿太极操”、中学生太极拳八法五步标准动作、“太极拳广场舞”,使太极拳大众化、分众化、生活化。将“太极课堂”搬到太空,2021年9月,央视《开学第一课》通过“天地连线”的方式,请空间站三位航天员带领孩子们天地同步共打“巡天太极”,今后还将继续做成品牌,持续扩大太极拳全球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太极拳已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习练人数超过4亿,每年有约80余万太极拳爱好者前往焦作陈家沟寻根研学。

  山水养眼、文化养心、太极养气、怀药养生,焦作是富城,怀川乃福地。诚挚邀请各位朋友多到焦作走一走、看一看,赏云台美景、游黄河故宫、品怀川美食、练太极功夫!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

  我们了解到,面对疫情等不利因素,焦作去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由负转正、位次前移,今年上半年GDP增速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可以说成绩来之不易。请问,焦作是如何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住经济大盘,实现经济逆势回升、持续平稳健康运行的?谢谢。

路

  中共焦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部长 路红卫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新一届市委成立以来,我们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带领全市上下团结奋斗、勇闯新路,防疫情、稳主体、扩投资、拓外贸、促消费,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去年主要经济指标逆势回升,今年良好发展态势持续巩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介绍一下焦作的主要做法:

  一、科学精准防控疫情,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我们坚决贯彻总策略、总方针,从严、从紧、从细、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努力实现守得住、能发展、生活好。一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动员8.6万名党员干部下沉村(社区),常态化开展“入户访民情、我来办实事”活动,上门为独居和行动不便老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和心理服务1.2万人次,及时准确高效排查中高风险地区来焦人员5.84万人次,把党的强大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优势,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外防输入的坚强堡垒。二是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市县乡村四级预案体系,制定实战操作规范和核酸检测等9个应急处置流程图,强化党政干部培训,围绕指挥体系平急转换对各级指挥部和专班开展实战化演练,抢抓“黄金24小时”,提升应急处置效率,确保一旦有疫情能精准圈住风险、捞干捞净、快速清零。三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健全疫情防控和企业生产双线嵌合运行机制,入选省市“四保”白名单企业2417个,一旦有疫情,能够确保企业不停工、不停产,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建立村(社区)“一对一”保供帮扶困难群众机制,着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

  二、全力以赴助企纾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我们始终把稳市场主体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助企纾困力度。主要是做到“三真”:一是真金白银惠企。出台做好当前重点经济工作86条政策措施,建立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机制,为企业减免税费49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27亿元、进度居全省第3位。二是真心实意帮企。深化“万人助万企”,开展“亲清面对面”系列活动,建立问题“焦给我”收集办理机制和服务企业等五项机制,强力整治涉企服务“中梗阻”,解决企业用工、用地等难题1278个,问题解决率达99.5%,获评“万人助万企”活动优秀省辖市。三是真抓实干强企。实施“添翼计划”,要素资源重点倾斜,服务保障全面跟进,今年新增150家规模以上企业、增长80%,上市后备企业数量居全省第5位,皓泽电子、龙佰集团分别在创业板、港交所上市过会。

  三、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我们坚持项目为王,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固定资产投资长期保持两位数增长。重点在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加强项目谋划。成立项目谋划专班,谋划储备重点项目2614个,其中产业和基础设施类项目1479个,特别是今年围绕“十大战略”谋划并公开发布市重点项目260个、总投资2834亿元,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加大项目招商。研究制定招商引资普惠政策和支持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十条特惠政策等,探索园区招商、基金招商等新模式,新引进省外境内项目299个、居全省第4位,实际到位省外资金437亿元、居全省第6位。三是加快项目建设。建立市领导联系分包重大项目等工作机制,省、市重点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总投资17亿元的多氟多新材料动力电池等73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

  四、巩固拓展外贸市场,保持出口强劲势头。我们抓住RCEP生效机遇,帮助企业稳生产拓市场,外贸出口达113亿元、增长45%。重点围绕“三个新”做文章:一是拓展新市场。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对欧盟、美国进出口分别增长42%、40%,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增长13%。二是搭建新平台。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2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带动了重点外贸企业发展,龙佰集团出口增长55%。三是打造新的增长点。在稳定传统产品出口的同时,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35亿元。

  五、加速促进消费回暖,恢复提振消费市场。我们聚焦重点领域,激发消费潜力、激活消费市场。主要是在“三个消费”上下功夫:一是刺激传统消费。举办“山水富城·文武福地”消费推广季等系列活动,发放政府消费券、汽车购置补贴等3000万元,拉动消费8亿元。二是点燃文旅消费。广泛开展“免门票、促消费”活动,推出“印象·太极”等实景演出,这两个月接待游客数量增长30%。三是丰富新型消费。举办首届电商直播大赛等活动,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流量经济,网上零售额增长24%。

  下步,我们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扛起稳住经济大盘的政治责任,奋战三季度、决战下半年、夺取全年红,为全国、全省稳住经济大盘作出焦作贡献、展现焦作担当。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前段时间,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多氟多公司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想请问一下,公司在依靠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下步对焦作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未来,又有哪些预期和展望?谢谢。

李

  多氟多集团党委书记、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世江

  感谢新闻媒体的朋友对企业的关注和支持。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是如何依靠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当今时代是创新的时代,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多年来,我们始终把创新摆在企业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核心位置,聚焦新材料主业,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勇闯“华山一条路”,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八年磨一剑”,我们自主研发的晶体六氟磷酸锂201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打破了国外对我们的技术封锁,解决了锂电池核心材料的“卡脖子”难题;经过长期的技术创新积淀,今年5月,我们的电子级氢氟酸成功进入全球高端半导体供应链体系,成为合格供应商。创新使得多氟多成为新材料行业隐形冠军,公司业绩三年来近乎翻番式增长。楼阳生书记今年3月15日到多氟多调研时一语中的地指出:“多氟多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发展的过程。”

  创新是多氟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我们坚持强化创新理念。在多氟多,逢会必讲创新,强化不创新必退的危机意识。创新已经从党委、政府的要求变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内化为多氟多的文化基因。我们坚持夯实创新平台。牵头组建的氟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是河南省首批10家产业研究院之一。清华大学赵玉芬院士、李景虹院士均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成员。与中科院7个研究所开展技术合作和成果转化,与清华大学就微通道反应等前沿技术进行联合攻关,与郑州大学共同成立智慧元素研究院,与河南理工大学合作成立新材料产业学院,成为市校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我们坚持健全创新机制。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度,把科研成果和市场需求相结合,以重大需求作为立项依据,以解决问题作为结项标准,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产品市场化。我们坚持加大创新投入。我们的研发费用连续稳固增长,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300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4亿元,今年预计达到8亿元,投入强度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接下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关于对焦作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未来的预期和展望。我们都知道,当下新能源、新材料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葛巧红书记在多氟多调研时跟我探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能不能作为350万焦作人民安身立命的行当?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顺应时代潮流,必定是焦作产业结构调整、工业转型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

  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焦作有基础、有潜力。目前,焦作上下游产业整体规模达到300亿级,2家企业产值突破50亿元,16家企业产值超亿元。令人振奋的是,今年4月份,焦作锂离子电池新材料产业集群成功入选首批15个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7月份动力电池产业链又成功入选河南重点培育的特色优势产业链。焦作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拥有正极、负极、电解液三大主材和导电炭黑、导电炭纳米管等十余种添加剂,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材料中焦作就有13种。多氟多的六氟磷酸锂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软包电池装机量全国前十;龙佰集团正极材料磷酸铁锂8月份出货量已冲入全国前十;和兴化工的高性能导电炭黑产量稳居全球第二。

  企业良性发展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的氟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是楼阳生书记亲自授牌的,我们公司现在的名字“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王凯省长亲自确定的。全省开展的“万人助万企”活动是一次规模宏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次效能革命。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企业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正如葛巧红书记对我讲的那样,家乡是你们的首选,你们也是家乡的首选。多氟多是一个懂感恩、有情怀的企业,我们愿意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乘时代之风,筑产业之梦。

  站位新时代、再谋大跨越。“十四五”期间,多氟多计划投资约270亿元建设50GWh锂离子电池、5万吨正极材料、2万吨硅碳负极材料、15万吨六氟磷酸锂、5万吨新型锂盐等项目。项目全部完成后,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00亿元,利税150亿元。这些项目将有力助推焦作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目标的实现,更为河南省万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贡献焦作力量。谢谢!

  河南日报记者

  焦作是郑州都市圈核心城市,请介绍一下,近年来,焦作在郑焦深度融合上有哪些重大举措?下步如何在都市圈发展中实现更大作为?谢谢。

  中共焦作市委书记 葛巧红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焦作与郑州一河之隔,可谓地相近、人相亲、路相连、产相融。近年来,随着两地快速发展,这种融合不断加速。郑州都市圈战略的深化,对郑焦融合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焦作在都市圈中如何实现更好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也提出了新课题。

  我们清醒认识到,郑州都市圈扩容,对焦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用好这一机遇,焦作能借力都市圈、携手兄弟市共同发力,发挥1+1>2的协同效应,乘势而上实现跨越发展,成为都市圈的中流砥柱,为河南更加出彩作贡献;如果思路不清、犹豫迟疑,则会在都市圈的发展洪流中稳不住阵脚、引不来资源、留不住人才、陷于被动,甚至成为都市圈的拖累。能否真正成为都市圈的核心力量,不是喊出来、封出来的,需要谋在深处、干在实处。

  一是站位全局找定位。我们紧密对接国家、省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立足焦作看焦作、跳出焦作看焦作,跳出河南看焦作,把握焦作在郑州都市圈的区位、禀赋、产业、文化等特点,提出努力把焦作建设成为郑州都市圈新兴增长中心、全域旅游示范区、绿色智造核心区、共同富裕先行区的定位;紧密围绕1+8郑州都市圈规划,将市国土空间规划、“十四五”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统筹衔接,编制实施郑焦一体化发展规划以及郑焦产业、文旅、物流、交通等多个专项规划,理清楚怎么办。

  二是抢抓机遇补短板。坚持交通先行。我们以破解跨黄河交通瓶颈为重点,谋划实施重大交通项目“378”工程(“3”即加快推进呼南高铁豫西通道、新焦高铁、郑州都市圈交通S3线焦作段3条铁路项目建设;“7”即强力推进沿太行、沿黄、沁伊、焦平、长修、焦唐、郑焦7条高速公路项目建设;“8”即扎实推进孟州至偃师、焦平高速、沁伊高速3座黄河大桥建设,力争新开工郑焦高速、焦唐高速2座黄河大桥,在已通行3座桥的基础上,构建8座黄河大桥布局,突破黄河天然屏障,让“天堑变通途”),着力解决桥的问题,3座黄河大桥建成通车、5座正在谋划推进;扎实推进路的建设,郑焦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行,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年底前开工,仅去年就开工建设包括沿黄、沿太行等5个高速公路项目,在建里程约187公里。新焦铁路、都市圈轨道交通S3线焦作段等项目也在加紧谋划推进。通过实施这些重大交通项目,黄河天堑正在变通途,郑焦同城化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形成,为焦作立足都市圈发展,把区位优势转化为交通优势、把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提供了强力支撑。坚持服务共建。加快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共同推进河南理工大学等都市圈“双一流”大学建设,河南太极拳学院、黄河交通学院、黄河生物科技学院、郑州澍青医专修武实训基地等一批高校院所落户我市。加快医疗资源交流合作,强化郑州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市人民医院、市二院、市妇幼保健院与郑大一附院、省人民医院、省骨科医院等开展战略合作。加快政务服务衔接互认,探索建立都市圈内市场标准统一互认机制、政务服务联通互认机制,加快实现民生保障事项“一地受理、一次办理”,包括公积金、不动产、教育等多个领域的首批27项事项实现跨城通办。全方位借力科创力量。成立市科创委,组建市产业技术科学院,吸引都市圈更多创新资源,环保与精细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被认定为首批河南省中试基地,河南省临床医学创新转化中心、郑州大学智慧元素研究院等郑焦合作共建项目先后落地。

  三是巩固优势增实力。突出园区共建。积极探索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规划建设郑焦科创走廊、智造走廊、郑洛焦沿黄绿色发展走廊,推动产业园区与郑州、洛阳创新资源对接合作。武陟产业新城、温县金水新兴科技产业园、孟州石化园区等“飞地园区”初见成效,仅武陟县就吸引郑州企业300余家,布局了磨料磨具产业园等一批产业集群项目。突出产业协同。推动新材料、绿色食品、新能源及网联车、生物医药、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等五大产业与都市圈产业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突出完善机制。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高规格郑焦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健全郑焦两市沟通协调机制,聚焦跨区域重大设施、产业转移、园区共建等领域,常态化协调推进重大项目,连续4年制定年度目标清单、工作清单,滚动实施200个总投资近2000亿元的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600亿元。

  四是依托禀赋作贡献。我们把用好资源禀赋、强化协同联动作为落实都市圈发展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突破的关键举措。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强化太行山北部生态屏障功能,统筹推动郑焦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确保南水北调三个安全(工程、供水、水质安全)。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城乡自然资源大幅增值,变焦作的美丽风景为都市圈的美丽经济,化焦作的绿水青山为都市圈的金山银山。强化产业协同发展优势。用好黄河、山水、太极等文旅资源优势,协同共建都市圈沿黄国际文化旅游精品带,共塑“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布局建设新能源等一批重大项目,联合打造都市圈完整产业链。增强区域联动发展优势。太焦高铁建成通车,提升了焦作联动豫西北和晋东南的区位优势。我们将持续深化与三晋地区在产业联动开发等方面的协作发展,打造郑焦晋智慧物流走廊,当好豫晋联动发展的桥头堡。

  再次感谢省委、省委宣传部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感谢各位媒体朋友、感谢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焦作的关心和支持。今日太行漫山红遍、黄河沉静安澜,奋进的焦作生机勃勃,全市人民踔厉奋发。诚挚邀请各位朋友和社会各界到焦作投资兴业、旅游康养,您的每一次关注、牵手,焦作都会回报您一段美好。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平萍

  谢谢葛书记和各位发布人生动详实的回答,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积极提问。时间关系,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们还有其他关注的问题需要了解,可以在会后与焦作市委宣传部联系,进行深入采访。

  媒体朋友们,通过各位发布人的推介,我们看到了焦作在新征程上接续奋斗的生动实践,也看到了焦作下一步发展和规划的愿景蓝图。在我们关注焦作山水之美、太极之美的同时,更要关注焦作焕发的奋斗之美、担当之美和发展之美。在此,希望记者朋友们继续关心支持焦作经济社会发展,用笔触和镜头深入挖掘焦作之美、焦作之新、焦作之变,讲好奋进焦作的出彩故事,为焦作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再见!

责任编辑:郭栩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