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奋进十四五 建功新时代”系列第十二场新闻发布会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2-06-24 10:00 来源:省政府新闻办

新闻发布会视频

  2022年6月24日10:00,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奋进十四五 建功新时代”系列第十二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内容:介绍和解读河南省“十四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规划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郭 玮 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

  常万琦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董玉民 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

  张正德 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

  陈 静 省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处处长

  李红星 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

  主持人:

  李红霞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

【直播】河南省“奋进十四五 建功新时代”系列第十二场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 李红霞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关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21年底,省政府出台《河南省“十四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我省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政策保障。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重点向大家介绍和解读《规划》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

  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郭玮先生;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常万琦先生;

  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董玉民先生;

  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张正德先生;

  省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处处长陈静女士;

  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李红星先生。

  下面,先请郭玮先生介绍《规划》总体情况。

郭

  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 郭 玮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向长期以来支持和关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媒体朋友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河南省“十四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规划》情况。

  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关乎民生、连接民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擘画了加强新时代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宏伟蓝图。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取得新成绩,进入“十四五”时期,我省经济呈现新特征、人口结构产生新变化、消费催生新需求,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的向往,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两个确保”奋斗目标,统筹推进“十大战略”,并进一步明确了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路径。

  去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省发改委会同省教育厅、卫健委、人社厅、民政厅等相关部门在落实国家公共服务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形成了《河南省“十四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全年龄段的服务、全生命周期的保障,突出1个主线,即高质量发展;把握2大任务,即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区分3个层次,即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普惠性公共服务供给、推进高品质生活服务跨越升级;坚持4个原则,即以人为本应保尽保、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政府主导分类施策、多元参与共建共享;涵盖9大领域,即公共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养老服务、托育服务、住房保障、社会保障、优军服务、文体服务,目的就是要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着力健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满足群众对更高品质公共服务的需求。主要任务是:

  一是努力让每位学生享有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建设,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鼓励高中阶段学校高质量有特色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园)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发展,力争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实现本科院校省辖市全覆盖。全面提升我省职业教育水平,重点培育5个省级产教融合型城市,不断拓展学生学历、技能、就业通道。

  二是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便捷普惠的健康服务。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医养、医改“五医联动”,加快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优先健全防治结合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传染疾病联防联控。继续扩大普惠性医疗服务供给,积极争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力争建设1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5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105个县域医疗中心提质升级,实现县级“三所公立医院”全覆盖,300所乡镇卫生院达到或接近二级医院水平。鼓励发展高品质健康服务和智慧医疗,满足群众高端服务需求。

  三是努力解决“一老一小一青壮”急难愁盼问题。提高基本养老服务水平,着力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每个县至少建有1所失能半失能专业照护养老服务设施,加快建成“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保护母婴身心健康,基本建成方便可及、成本可负担的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全省90%的县(市、区)建有1到2所综合性托育机构,推动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实施“凤归中原”返乡创业工程,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和劳动保护,逐步实现就业扶持政策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四是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将更多的灵活就业人员、农业转移人口纳入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工伤失业保险服务,争取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加强对低保、特困、残疾人、孤儿的救济和帮扶,推动省辖市、县(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全覆盖,80%以上的县(市、区)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市县公益性殡葬设施市县乡全覆盖。

  五是努力丰富人民群众公共文化体育生活。推进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标准化建设,创新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谋划建设一批重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场馆,推动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发挥我省文旅资源大省优势,加快建设郑汴洛世界级黄河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深入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总结推广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等成功经验,以创意与科技手段,不断满足群众品质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文化旅游服务。

  此外,《规划》还就住房保障服务和退役军人保障服务有关内容进行了部署,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全面提升军人优待抚恤服务能力和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等。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会同教育、卫健、人社、民政等有关部门,共同抓好规划实施,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更高水平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谢谢!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 李红霞

  谢谢!接下来,欢迎记者朋友就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请开始提问。

  中国新闻社记者

  大家都知道,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十四五”时期,河南省在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谢谢。

常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常万琦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

  我省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十三五”时期,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504.67万人、参保率达94.77%,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885.87万人、999.98万人,取得历史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同时也看到,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的压力日益增大,新型城镇化对社会保障的要求日益提高,就业方式多样化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日益迫切,社会保障的共济性和再分配功能不足、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短板问题日益凸显、亟待解决。按照党的十九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要求,“十四五”时期,我省社会保障工作坚持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应保尽保原则,着力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重点采取五方面措施:

  一是要广覆盖,实现应保尽保。把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作为社会保障扩面重点。积极促进有意愿、有缴费能力的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推动中小微企业和农民工等单位和人群积极参加失业保险。逐步启动我省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将全省基层快递网点从业人员优先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

  二是要提层次,强化互济能力。规范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完善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实现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完善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建立规范高效的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管理体系。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省级管理。

  三是要保待遇,兜牢保障底线。落实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调整机制,合理确定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待遇调整水平。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

  四是要建机制,完善支柱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加强职业年金投资运营管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大力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规范发展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制度落实落地。

  五是要优措施,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推动社会保险经办数字化转型,大力推动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向银行网点、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打造社会保险“15分钟服务圈”,着力推动实现社保业务“全省通办”,推动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新格局。

  最后,我代表省人社厅衷心感谢新闻媒体朋友们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关心支持。谢谢大家!

  中国网记者

  河南省是教育人口大省,也是转移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请问河南是如何保障转移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下步还有哪些考虑?谢谢。

董

  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 董玉民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正如你所说,河南是教育人口大省,2021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约1493.37万人,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总数约87.74万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达到90.56%。如何保障好转移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始终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保障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事关教育公平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我省高度重视保障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措施,严格按照“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全日制学校为主”的原则,统筹安排、依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一是完善入学政策,保障入学机会。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随迁子女就学机制,进一步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坚持“两为主、两纳入”(即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切实优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和简化证明要求。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对随迁子女就学工作作出进一步安排部署,全面清理取消不合规的随迁子女入学证明材料及其时限要求,不得要求提供户籍地无人监护等无谓证明材料。

  二是扩大资源供给,增加公办学位。2020年以来,省教育厅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督促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人口流入相对集中且学位资源紧张的市县,按照常住人口增长趋势,进一步加强城镇学校建设,通过挖潜扩大供给、推进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等措施,扩大学位供给,确保“应入尽入”,不断提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2021年,投入资金39.4亿元,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797所,增加近7.2万个公办学位。

  三是稳妥推进改革,促进优质均衡。近年来,我省以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和校长“职级制”改革为抓手,统筹区域内教育资源,按照学校不同特色,采取“名校+薄弱校”“名校+新建校”等多种形式实施集团化办学,迅速提升了薄弱学校、新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破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和不均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名随迁子女都能享受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

  四是加强关心关爱,促进健康成长。强化入学服务,设立咨询窗口、服务电话,优化简化入学流程。按照相对就近原则将随迁子女统筹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对随迁子女和当地户籍学生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编班、统一教学、统一安排活动,在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和评优评先中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完善随迁子女家庭联系制度,进行专题教育、加强心理疏导,增强学校、家庭教育管理责任,注重帮助孩子尽快融入新的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适应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完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督促各地加大投入力度,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增加公办学校资源供给,坚决防止将政府实施义务教育的责任推向市场,坚持义务教育国家办学主体和公益属性,切实维护随迁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权利。谢谢。

  河南日报记者

  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加速,群众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在养老服务上,请问我省“十四五”期间是如何谋划满足人们对养老服务的需求的?谢谢。

张

  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 张正德

  感谢你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关注!我省是个人口大省,也是一个老年人口大省,截至2021年底,60岁及其以上人口达到178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8.0%,其中65岁及其以上人口为1383万人、占14.0%。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满足人们对养老服务的需求,省民政厅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牵头起草并以省政府名义发布《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打造“豫佳养老”服务品牌。争取到2025年,我省养老服务水平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养老服务床位达到68万张,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60%,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55%,基本建成结构合理、覆盖城乡、功能全面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养老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

  今年,省民政厅把“高品质提升普惠养老服务”放在首位,建立由各位厅领导牵头的九个工作专班,开展全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万人助中心”活动,强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快“五个一”设施建设。将“五个一”纳入省重点民生实事,按照9月底实现全覆盖的目标加快推进。截至5月底,全省已建设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52个,覆盖率达96.9%;社区养老服务场所6926个,覆盖率94.4%;县级特困供养机构147个,覆盖率93.6%;累计已实施适老化改造13423户;12个省辖市智慧养老平台上线运行,入网老年人达919.4万。二是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依托街道嵌入式机构增加托养床位,解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刚性需求。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上门服务,满足老年人居家需求。通过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汇聚线上线下资源,精准对接老年人需求与市场供给,为老年人提供“订单式”、“菜单式”服务。三是推动养老+融合发展。引进市场主体,与家政、物业、文旅、康养行业融合,提供高品质服务。今年全省启动实施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要评选10家四星级、五星级养老服务机构,培育10个养老服务优秀品牌,开展一批“豫佳养老”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街道)、先进村(社区)创建,着力打造服务标杆。

  下一步,省民政厅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养老服务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加强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创新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模式,完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推动我省养老服务高品质发展,不断提高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谢谢。

  顶端新闻记者

  刚才发布中提到的,聚焦人的生命全周期全方位服务和保障,不断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请问我省具体在保障措施和实现路径方面有什么考虑?谢谢。

陈

  省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处处长 陈静

  感谢媒体朋友对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公共服务与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要让公共服务的阳光惠及每一名群众,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树标准、立规范。以标准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前期省政府办公厅已印发实施了《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2021年版)》,对82项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明确了工作标准,动态调整了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服务群众有了省级“标尺”。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制定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具体实施标准,加强托育、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行业标准规范的统筹衔接。

  二是扩资源、优布局。按照高效、公平原则和人口流动情况,及时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科学调整资源布局,促进公共服务资源随人口配置、向基层覆盖。比如在谋划布局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在建设体育公园、社会足球场地、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体育文化设施时,都会按照近民、便民、惠民原则统筹考虑城市常住人口分布和当地文体资源实际情况来确定建设地点和规模,打造“15分钟”服务圈。

  三是明权责、广参与。明确政府、社会和个人的权责边界,基本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保障供给;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由政府引导,鼓励社会及市场参与供给;高品质生活服务则完全交由市场供给。同时,动态调整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服务指导性目录,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发挥好各类企事业单位、协会商会、公益团体等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形成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发展格局。

  四是搭平台、提效率。持续完善实体政务大厅、网上办事大厅、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相统一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平台,支持各地结合服务半径,推出“线上+线下”服务设施地图,全面推行“一门通办”“一网通办”“只跑一次”“一次办好”,真正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便民、高效的公共服务。谢谢!

  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众所周知,医疗卫生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更加关注,对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也有了更多的期待,请问我省将采取哪些措施满足群众的期盼,切实增进群众健康福祉?谢谢。

李

  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 李红星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也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疫情的发生以及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也对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全面推进健康中原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统筹提升疾病预防和救治能力,全力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

  在提升疾病预防能力方面,我们将在“十三五”的基础上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统筹推进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救治体系、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应急医疗物资保障体系、专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响应和处置机制、医防协同机制、中西医协作机制、公共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建设,使我省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救治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同时,进一步提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水平。通过扎实工作,我省健康素养水平取得长足进步,达到28.4%,超过国家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做实“两建三融四行动”健康教育促进模式,既建立工作和知识传播两个体系,推动融入精神文明、爱卫、全民健身三项工作以及扎实开展四项品牌行动。不断丰富健康科普专家库和科普资源库,增强标准化意识,推出短视频、海报、长图文等生动有趣的科普产品,通过省市县乡村五级传播放大传播效能;高标准开展健康促进“321”和“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品牌行动,普及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理念,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健康生活习惯,减少疾病发生率,切实把“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落到实处。

  在提升疾病救治能力方面,我们将建设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一是积极构建四级中心。目前,全省建有儿童、心血管、神经疾病等8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5个省级医学中心;启动了60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已经建成105个县域医疗中心。下一步,将统筹推进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龙头、省级医学中心为引领、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支撑、县域医疗中心为基础的四级医疗中心格局,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二是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实施县域医疗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将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高位推进;继续推进县域医疗中心胸痛、卒中、创伤等五大中心建设;即将启动肿瘤、微创介入、麻醉疼痛、重症、VTE等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下半年启动建设互联互通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五大中心建设,这十五大中心的建设将纳入我省“百县提质”工程,即将于下周启动;实施城市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对口支援“伴飞计划”,推动实现90%以上县域医疗中心达到三级水平。三是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实施“栋梁521计划”,利用5年时间,投入1个亿资金,为市、县两级医疗机构培养1万名骨干医师;实施基层疾控骨干人才培训等项目,支持基层疾控机构提升现场流调等能力;加快药师队伍建设,每千常住人口药师(士)数达到0.39人。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下一步,省卫生健康委将继续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切实巩固疫情防控成果,高质量推进健康中原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谢谢!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 李红霞

  谢谢各位发布人!今天的现场提问先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问题,可以在发布会结束后,联系省发改委等相关发布单位。

  媒体朋友们,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此,希望新闻媒体的朋友能够持续关注我省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发展动态,聚焦群众所思所盼,深入做好宣传报道,全面展示我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工作成效,为奋力谱写河南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营造良好氛围。

  最后,再次谢谢各位记者朋友,谢谢各位发布人!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

责任编辑:梁倩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