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奋进十四五 建功新时代”系列
第二场新闻发布会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2-03-03 10:00 来源:省政府新闻办

新闻发布会视频

  2022年3月3日10:00,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奋进十四五 建功新时代”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内容:介绍河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杨继成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徐跃峰 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

  巩魁生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任心俊 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

  朱延林 省林业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

  袁彩凤 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二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主持人:

  常轶旸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主任

河南省“奋进十四五 建功新时代”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主任 常轶旸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省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将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纳入“十大战略”,着眼加快建设生态强省,制定出台了《河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奋进十四五 建功新时代”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和解读《规划》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继成先生;

  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徐跃峰先生;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巩魁生先生;

  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任心俊先生;

  省林业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朱延林先生;

  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二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袁彩凤女士。

  下面,先请杨继成先生介绍《规划》总体情况。

杨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杨继成

  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河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情况。

  一、编制背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省委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以前瞻30年的眼光提出“两个确保”宏伟目标,全面实施“十大战略”。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省委、省政府决定编制《河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由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规划》编制,经省委、省政府研究审定,于2021年12月31日印发实施。

  二、总体思路和目标指标

  1.总体思路。《规划》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减污降碳总要求,统筹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环境污染治理、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经济发展、环境风险防控、治理能力提升,加快建设生态强省,促进大河大山大平原保护治理实现更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为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2.目标指标。《规划》明确了2025年的目标,即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生态经济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重污染天气持续减少,劣V类水体基本消除,土壤安全利用水平持续提升;生态强省建设初见成效,大河大山大平原保护治理实现更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同时,提出了25项主要指标,其中预期性指标9项,约束性指标16项。约束性指标中,环境质量改善类指标4项,生态经济发展类指标4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类指标4项,环境风险防控类指标2项,生态保护类指标2项。《规划》还展望了到2035年的目标,即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经济优势彰显,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三、战略行动

  《规划》着眼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部署,立足全省生态环境格局,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统领,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提出了碳排放达峰行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安全保障行动、大运河绿色生态带建设行动、革命老区绿色振兴发展美丽中国行动、乡村生态振兴行动、城市生态环境提质行动等7个战略行动。

  四、重点任务

  《规划》明确了六项重点任务。

  一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坚持“双碳”引领,实施碳达峰行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优化绿色发展方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构建区域绿色发展格局。强化综合系统治理,集约利用水资源,统筹城乡绿色发展,着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打好蓝天保卫战,坚持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完善综合治理体系,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加强挥发性有机物全过程管控,努力实现省辖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42.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1%以上的目标。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保护和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流域污染治理,严守饮用水环境安全,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确保南水北调“一泓清水永续北送”,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75.6%以上。打好净土保卫战,协同推进建设用地、农用地和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有效保障、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5%以上、地下水V类水体比例25%以下。开展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加强养种植业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畜禽粪污、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3%、93%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

  三是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依托大河大山大平原,构建“一带三屏三廊多点”生态保护格局,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升固碳增汇能力,森林覆盖率达到26%以上,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3%。

  四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着眼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农林业、生态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5%、碳排放降低19.5%,生态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持续提升。

  五是守牢环境安全底线。强化重金属、尾矿库、矿山、危险废物、新污染物和核与辐射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管控,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达到98%,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放射源辐射事故年发生率低于1.3起/万枚。

  六是建设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管理体制、市场机制、法规制度,提升监管服务能力,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五、重点工程

  围绕6大任务,《规划》提出了实施结构调整、应对气候变化、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经济发展、环境风险防控、治理能力提升等10类、1800多个重大项目,匡算总投资5500多亿元,分期分段推进,科学动态调整,支撑规划任务有效落实。

  谢谢!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主任 常轶旸

  谢谢杨厅长全面详实的发布!接下来,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就本场新闻发布会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请提问前先通报所属的新闻机构。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

  请问,与“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相比,河南“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有哪些新的变化,或者说更加注重哪些内容?谢谢。

袁

  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二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袁彩凤

  谢谢你的提问。“十三五”期间,我省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完全形成。该《规划》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更加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治本之策,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2035年的目标要求。《规划》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融合贯穿始终。一是在规划名称上,由“十三五”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改为“十四五”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是全国首个两者融合的省级规划。二是在主要指标上,新增生态经济发展类指标。三是在重点任务上,坚持“破”与“立”相结合,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为生态经济发展腾出容量,以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碳汇能力为生态经济发展扩充容量,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共同推进生态经济发展。

  第二,更加注重协同增效。基于“双碳”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需求,《规划》更加注重减污降碳及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增强各项政策措施的相关性和耦合性。一是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落地应用。二是提出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开展碳排放评价试点、探索“两高”项目碳排放影响评价制度等规划任务。三是扎实推进产业、能源、运输等领域结构调整,协同控制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四是将VOC列为总量控制指标、明确氨排放控制要求,协同治理PM2.5和O3同源污染物。

  第三,更加注重政策创新。《规划》谋划了六大任务、十大工程,资金需求约5500亿元,并部署了系列政策机制保障《规划》实施。一是明确专项资金优先支持《规划》项目、充分运用河南省绿色发展基金、探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收费制度。二是推进环境权益交易、不断健全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三是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税收优惠政策,完善“两高”行业差别化电价政策。四是建立健全“谁治理谁受益”、“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机制,探索推进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试点、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试点、园区污染防治第三方治理示范、环保管家等模式。

  第四,更加注重示范带动。一是提出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示范引领全省绿色低碳转型。二是强化其他示范建设的载体平台作用,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文明示范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县、“无废城市”等创建,以典型样板带动规划任务全面落实。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

  刚才介绍到,“十四五”规划的名称调整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规划”,增加了“生态经济”相关内容。请问,“十四五”时期河南在发展生态经济方面是如何考虑谋划的?谢谢。

徐

  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 徐跃峰

  首先,感谢新闻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省发展改革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十四五”期间,省发展改革委围绕“两个确保”,推动实施“十大战略”,特别是在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中,把生态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绿色升级,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培育壮大绿色产业。一方面,着力推进传统产业节能降碳增效。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完善规范审批机制,严格新建项目准入;组织省内重点用能单位对标行业先进能效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十四五”期间力争实现节能能力600万吨标准煤。大力开展清洁生产,印发实施河南省“十四五”清洁生产实施方案,会同相关部门抓好农业、工业、建筑、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清洁生产,提升产业能源资源利用水平。另一方面,加快培育壮大低碳高效产业。聚焦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新能源及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围绕补链强链延链,引进落地一批产业链缺失环节重点企业和项目,推行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滚动实施重大事项和重点项目,推动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全省新兴产业规模达到2.6万亿元。

  二是稳妥发展绿色能源。首先,有序推动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依托我省黄河流域干支流沿线及周边区域优质资源,规划建设高质量风电项目,打造沿黄百万千瓦级高质量风电基地。其次,积极推进太阳能高效利用。加快屋顶光伏整县(市、区)推进,鼓励利用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大型公共建筑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探索开展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第三,因地制宜开发地热能。推动浅层地热能、土壤源、地表水源热泵供暖制冷,扩大地热能在住宅小区、医院、学校、公共建筑等区域供暖制冷应用,打造千万平方米级地热能供暖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能力5000万平方米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16%左右。

  三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认真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意见》,一方面,尽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鼓励试点地区先行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明确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体系、具体算法、数据来源和统计口径等,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体系、技术规范和核算流程,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化。适时全面开展全省GEP定期核算。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应用。探索制定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标准、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研究建立体现市场供需关系的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在政府决策及绩效考评、工程项目建设、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经营开发融资、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等方面的应用。

  我先介绍这些,谢谢。

  顶端新闻记者

  我们看到,《规划》中提出要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请问,林业作为自然生态保护的主体,在推动建设示范区建设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谢谢。

朱

  省林业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 朱延林

  谢谢你的提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党中央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省黄河流域生态建设按照中游“治山”、下游“治滩”、受水区“织网”的思路,以建设生态强省为目标,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和森林河南建设,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林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具体举措有:

  一是推进黄河中游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全面推进黄河三门峡灵宝至郑州桃花峪段天然林保护和林草植被带建设。因地制宜采取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等多种措施,营造乔木林、乔灌草混交林为主的森林植被带。加大对水源涵养林的封山禁牧和封育保护力度,促进自然恢复。结合地貌、土壤、气候和技术条件,科学选用造林方式和造林树种,提高成活率,改善林相结构,提高林分质量。适度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提高生态效益和农民收益。加强废弃矿区、采煤沉陷区等区域生态修复。

  二是开展黄河下游滩区生态保护修复。对桃花峪至台前段滩区和蓄滞洪区因滩施策,加强防风固沙林、生态景观林、护岸固堤林建设,推进滩区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

  三是建设平原生态绿网。在堤内重点建设黄河南北岸保育林带、湿地涵养带,进一步织密堤内“绿网”。在堤外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沟河路渠林带为骨干,推进乔木混交、乔灌搭配的农田防护林带建设。加强平原防风固沙林建设、沙化土地治理和退化林修复。在黄河干流两岸大堤外侧建设复合型生态廊道,同时,持续推进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乡村建设,“十四五”期间,建设森林特色小镇250个,森林乡村2500个。

  四是加强自然保护地保护修复。统筹黄河流域自然保护地整合归并优化和布局,依法依规对黄河流域的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内耕地实施有序退耕还林还草、退养还湖还湿,开展重要栖息地恢复和废弃地修复,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开展生物多样性拯救保护,恢复受损生态系统。重点开展黄河流域湿地生态保护修复,依托黄河干支流库塘、湖泊、沼泽和明清黄河故道等湿地资源,整合归并优化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布局。对功能减弱、生境退化的湿地进行生态恢复和修复,对类型改变、功能丧失的湿地综合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进行重建,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扩水增湿、生态补水,稳定和扩大自然湿地面积,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谢谢!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记者

  我们知道,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请问,目前我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总体成效如何?《规划》对此又有哪些具体安排?谢谢。

巩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巩魁生

  首先,感谢记者朋友们对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关心。近年来,我省强力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多次召开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积极申报国家试点城市,指导开封、信阳、周口3个城市成功申报国家级黑臭水体示范城市,共争取国家示范城市补助资金15亿元,通过示范带动全面提升了城市水污染治理水平。同时,对整治工作进展慢的城市进行暗访督导,保障整治工作顺利完成。经过“十三五”的不懈努力,目前我省省辖市144处黑臭水体已经完成整治,多数城市显现出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新景象,人居环境和人民幸福生活指数得到较大提升。在此基础上,我省自我加压,结合百城提质积极推进县(市)建成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县级城市初步排查的179处黑臭水体也基本完成排污口治理、截污纳管等整治工作,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初步显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要求部署,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巩固省辖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果。加强水系连通和活水循环,因地制宜开展水体内源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增强河湖自净功能,提高城市黑臭整治标准和治理效果。在有条件地方的污水处理厂的下游、主要纳污支流河湖入口等关键节点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立省辖市建成区黑臭水体长效监管机制,推进省辖市黑臭水体长治久清。

  二是加强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督促指导各地于2022年6月底前,完成县级城市建成区内黑臭水体再排查,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长效管理”的原则,制定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方案,深入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到2025年,县级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三是持续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对处理能力不足的市县,新建或改扩建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污水处理能力,补齐污水处理设施短板,确保出水达到流域排放标准。提升管网建设质量,因地制宜推动雨污分流改造,加快推进雨污混接错接改造,推进污水管网全覆盖。对进水情况出现明显异常的污水处理厂,开展片区管网系统化整治,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到2025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城市污水收集率明显提升。谢谢大家!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请问,在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实现农业生态经济价值提升方面,我省有哪些工作打算?谢谢。

任

  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 任心俊

  首先,感谢新闻媒体朋友多年来对河南农业的关心支持。省政府印发的《河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谋划15年,谋实这5年,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加快生态强省建设的决心,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强省建设提供了总指南、总遵循。

  “十三五”以来,全省农业战线砥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化肥利用率、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农膜综合回收率等指标在全国排名靠前,为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农业贡献。今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全省农业农村广大干部职工要立足“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遵循因地制宜,促进农业面源污染系统治理。

  下一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将认真落实《规划》,在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实现农业生态经济价值提升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科学谋划农业绿色发展布局。重点对接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战略,通过深化农村承包地制度等改革,探索种养循环利益联结等机制,推进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着力构建“一区两带三山”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新格局。

  二是精准施策分类推进。组织开展“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抓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生态农场建设,实施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创建等项目,进一步推进畜禽粪污、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

  三是有力有序打造美丽乡村。发挥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实施“十县百镇千村”工程,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创新做法,紧盯难点、开展攻坚,集中力量、集中资源,扭转农村脏乱差局面。

  四是品牌引领农业生态价值实现。积极推进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力争新增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200个以上,通过“豫农优品”整体品牌建设,不断拓展农业生态经济价值实现渠道。

  五是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及时发布禁用渔具目录,建立健全禁捕区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体系,适时开展省内长江流域三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种质资源调查,促进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顺利进行。谢谢!

  大河报记者

  我们知道,生态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如何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转换通道,是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想了解一下,“十四五”期间,林业部门在发展生态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工作重点?谢谢。

  省林业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 朱延林

  感谢你的提问。积极做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篇大文章,全面发展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与生态共赢、发展与民生同步的必然选择,是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换通道的必由之路。“十四五”期间,林业部门将在绿色富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积极推动发展林业特色产业。依据区域特色优势,建设一批油茶、核桃、软籽石榴、茶叶等经济林基地和花卉苗木基地,做大做强林业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推动发展林下经济。科学有序发展林药、林菜、林草、林花、林菌、林茶等林下种植和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养殖,促进特色生态产业蓬勃发展。积极推动发展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加大精品旅游线路、项目开发力度,支持发展康养型民宿和度假村,重点打造太行山、伏牛山和桐柏—大别山森林旅游康养聚集区,推动林业新业态全面兴起。

  二是全面打造林业产业特色品牌。重点开展绿色食品、地理标志、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等绿色生态品牌建设,加快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特色产品品牌相结合的林业品牌体系,积极培育叫得响、接受度高、有影响力的特色品牌。

  三是积极完善林业产业服务体系。创新林业产业产供销发展模式,发展一批国家级特色林产品优势区,支持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创建。鼓励发展电商、微商,结合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模式,打通林业现代化营销通道。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展会和节庆活动,进一步拓展产业营销平台,有力助推林业产业发展提质升级。谢谢!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主任 常轶旸

  谢谢各位发布人对《规划》的介绍和解读,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先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它关注的问题,可以与省生态环境厅等相关发布单位联系,进行采访了解。

  大家知道,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通过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希望新闻媒体的朋友们持续关注和支持我省“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聚焦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的亮点和成效,加大宣传报道力度,积极展示中原生态美景,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河南营造良好的氛围!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们!再见。

责任编辑:王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