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 踔厉奋发 开创未来
——郑州市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综述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2-01-30 08:25 来源:郑州市人民政府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了解过去的教科书,也是走向未来的营养剂。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

  郑州市各级党组织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安排,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始终,树牢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把握关键环节,在全市扎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一次次涤荡心灵的集中学习,一场场赓续血脉的党史宣讲,一件件饱含深情的民生实事,一张张砥砺奋进的发展答卷……这些都记录着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学习和感悟,浓缩着“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实践和成效,推动了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郑州落地生根,也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营造了氛围、提供了保障。

  高位推进掀热潮

  2021年3月2日郑州市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后,全市上下迅速行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坚持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开展专题集中学习、深度研讨交流,及时跟进学习最新指示精神,深入基层开展党史宣讲。各基层党组织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迅速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抓好关键少数 带动绝大多数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办“学党史、悟思想”读书班、多次组织集体学习研讨,先后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七一”重要讲话、关于河南及郑州的系列重要讲话及指示精神,围绕“四史”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进行集中学习,并与区县(市)代表、基层党员代表、学生代表等开展交流。

  市级领导率先垂范,运用“五种学习方法”聚焦主题开展学习,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为党校学员、基层党员干部、高校学生上专题党课,着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全市各级党委(党组)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内容,坚持“第一议题”制度,通过高质量开展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专家辅导、教育培训等方式,深刻体悟总书记重要讲话蕴含的真理光芒和实践伟力,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努力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成果转化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政治担当,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行动,转化为谋划工作思路、开启事业新篇章的扎实举措。

  强化党建引领 压实主体责任

  各级党组织强化主体责任,把抓好学习教育作为履行党建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主要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带头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深入调研,基层党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带动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以支部为单位丰富线上线下学习载体,创新学习形式,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有吸引力、感染力。

  登封市告成镇邀请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王心月,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专题讲座,告成镇全体机关党员干部、各村、镇直单位、企业党建负责人聆听了讲座。

  上街区矿山街道组织党员干部职工36人,到豫西抗日纪念馆,开展“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聆听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接受党性再教育。

  郑东新区龙子湖街道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献礼建党100周年电影《1921》,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基因。

  二七区人和路街道郑飞社区组织线上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党员微信群,推送《牢记初心使命,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答卷》等学习内容,党员们认真学习后线上发表意见,分享学习感悟。

  从区县(市)到街道(乡镇)再到社区(村),学习教育活动扎实开展、有序推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引正纠偏 从严从实开展指导督导

  在中央第三指导组、省委第一巡回指导组的指导下,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市级层面重点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严从实开展指导督导,派出8个巡回指导组和教育、医疗、国资3个系统指导组深入全市16个区县(市)、80家市直单位和105个企事业单位进行全面巡回指导,创新巡回指导方式,开设线上巡回指导“云会堂”,利用视频电话抽查、在线旁听、网络访谈、音视频录制等方式了解各联系单位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和落实情况,开通热线电话、微信答疑等方式,为各单位分析症结、解答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实时跟踪指导,及时指出存在问题,确保学习教育持续深入开展。对指导单位学习研讨不深入、为民办事不具体等情况及时指出,限时整改,确保规定动作完成到点到位、不出偏差。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作为巡回指导重点,全面掌握各地各单位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动态,及时引正纠偏,督促指导各地各单位高质量完成规定动作。截至目前,108家单位350项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同时,注重发挥指导单位主体作用,积极鼓励联系单位创造性开展工作,把自选动作做精彩,努力使党史学习教育更加体现特色、富有成效。

  守正创新展风采

  为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见行见效,全市上下把学习党史作为当前首要任务,结合实际制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创新开展党史宣讲,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让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创新宣讲形式 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米

  市委组织宣讲团分赴市直系统、各区县(市)开展专题宣讲,通过网络直播、微视频等开展网上宣讲,动员各地各系统广泛开展基层宣讲,充分发挥“永远跟党走”百姓宣讲团作用,组织全市590名宣讲员深入企业、农村、机关、社区、学校等基层一线,分众施策开展群众宣讲,累计开展党史专题宣讲1万余场。成功举办全市“讲党史 感党恩 跟党走”党史专题宣讲大赛,进一步激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岗热情。各区县(市)协同跟进,结合本地区特点,组建区县一级的宣讲团,深入基层掀起宣讲热潮。

  “小板凳”上讲党史、社区游园中唱红歌。在中牟县东风路街道,“小板凳”红色宣讲团带着一个个生动的革命故事来到居民楼前、走进街角游园,饱含深情的讲述让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沧桑与巨变在居民心中再次重现。街道还通过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快乐星期天、讲党史故事、唱红歌、广场舞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思想文化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凝聚人心。

  上街区搭建了“区委宣讲团讲理论、百姓宣讲团讲故事、劳模宣讲团和巾帼宣讲团讲事迹、青年宣讲团讲理想”的“大宣讲”网络体系,力求宣讲内容分层次、宣讲对象全覆盖。同时策划制作“上街区百名代表讲党史”等系列微视频近百个,通过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扩大理论宣讲受众面。该区还通过“小板凳恳谈会”,推动党史宣讲向基层、向群众延伸。

  二七区创新学习载体,打造“党史夜校”品牌,培训党员干部10万余人次……

  重温党百年奋斗的恢宏史诗,汲取前进智慧和奋进力量。一场场生动精彩的宣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市掀起高潮。

  用好“家门口”的红色资源

  讲好“身边”红色故事

  “二七精神”“任长霞精神”是郑州的宝贵财富。郑州市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大力弘扬坚定信仰、忠诚为民、敢于斗争、勇于担当的核心价值,深入挖掘郑州红色故事,整合红色资源,让红色精神焕发更强的时代生机,凝聚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的强大合力。

  在学好用好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四本书”、修好党史必修课的基础之上,市委党校组织实施“百年党建”“二七精神”“任长霞精神”相关课题研究,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印《简明郑州党史》,丰富我市党史学习教育书目,向市直单位、区县(市)、各类企事业单位发放近万册,出版发行《中国共产党郑州历史》(第二卷)、《郑州革命遗址通览》、《豫西抗日根据地故事汇编》等党史著作,为党史资政育人提供了通俗易懂的教材。

  高标准打造郑州党史馆,举办“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郑州市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展览”;精心提升二七纪念馆,成功举办“千秋二七”陈列展;将“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陈列展”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重要内容;保护提升豫西抗日根据地遗迹,讲好豫西抗日故事;设立20余个红色电影展映厅并向公众开放……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这些纪念场馆、红色展览和放映厅已经成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打卡地。截至目前,二七纪念馆累计接待2000多个参观团队、60多万参观人次,豫西抗日纪念馆累计接待各地团体1200余批次,学史爱党、学史爱国的社会氛围蔚然成风。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郑州故事是黄河文化中的绚丽篇章。2021年4月,作为“文明之源 黄河之滨”的郑州首次举办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把黄河文化月与庆祝建党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举办(郑州)黄河合唱周、“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精品线路、黄河文化主题艺术沙龙、“建党一百年,万里走黄河”等系列活动,25天的文化盛宴,通过多种形式深刻感悟党的历史,充分展示我党治理黄河的辉煌成就,展现了黄河文明中的红色基因。

  紧抓重点群体 丰富活动载体

  为了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在开展专题学习、专题党课、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培训,精心组织宣讲团开展专题宣讲,用好党的红色资源的同时,我市充分利用各类媒介和宣传阵地,组织各类移动端、自媒体协同发力,通过开展大型主题宣传、制作主题融媒体产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将镜头、话筒、笔端对准一线,聚焦身边典型、感人事迹、草根英雄进行深入挖掘报道,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身边典型引领带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手把红旗旗正红》《揭秘红色郑州》等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成为郑州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党史学习翔实有益的学习材料。抗疫救灾期间,大力宣传任冀军等9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英雄事迹,制作推出《郑在归来》等一系列宣传片,将抗疫一线、基层社区、灾后重建现场的感人事迹和故事,全面展现到报刊上、网络上、屏幕上,生动讲述“天使白”“迷彩绿”“消防橙”“保障蓝”“志愿红”救灾抗疫的凡人壮举,用真人真事真情温暖人心、鼓舞人心,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为主题,开展系列阅读推广、网络主题访谈,让优秀党员讲述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感人事迹、奋斗故事。成功举办郑州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社区(村)群众合唱比赛、街头艺术大赛、百段经典戏曲展播展演等群众文化活动,有力激发了全社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

  党史学习进校园

  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广大青少年群体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学党史主题教育活动,参与团支部达到16595个,开展专题培训232次、实践性活动656场、专题宣讲活动1万余场次,参与师生达300多万人,充分显示了广大青年学生的坚定理想信念、情怀责任担当。

  把青少年群体作为开展“四史”宣传教育的重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积极组织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做新时代好队员”“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上好秋季开学第一课,讲好建党百年历史故事,用好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将爱国主义、制度优势、历史传承等讲授给青年学生。引导广大学生在战胜疫情灾情中涵养责任担当,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

  在二七区鑫苑小学,校长每周都会为少先队员讲党史故事。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各个历史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少先队员们。在该校打造的党团队一体化主题教育空间里师生共同学习党史、团史、队史,共同参与制作《手绘中国精神》教材,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郑州市“青春寻访”“红领巾”寻访的热门打卡点,也是全省各地教育工作者、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

  郑州11中的师生们则把“四史”学习的课堂搬上了舞台,自编自导自演党史情景剧,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将建党百年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鼓励大家向革命先烈看齐,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争当红色事业接班人。

  “红色力量”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非公企业中,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已经成为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大桥石化党委通过专题党课、学党史快板书专项比赛等方式在企业内部营造出浓厚的党史学习氛围。自编自印《学党史党建书刊》四册6000余本,自编自播党史视频200多期……在开展内部学习的同时,发挥大桥党建经验引领孵化器作用,建设大桥石化红色家园教育基地,免费接待全国各行各业参观学习,基地600多份各支部党员学习党史的心得体会,成为参观学习者关注的焦点。

  在圆方党建展览馆,大屏幕上展示着2020年4月30日圆方集团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场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社会各界来到这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感受党建引领为企业带来的强大动力。圆方非公党建学院里,各类党史学习教育如火如荼,在常规性教育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的统筹推进下,集团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进一步增强。2021年全国“两会”提出了“新增城镇就业1100万人”目标,圆方集团勇挑重担、主动为政府分忧,提出了解决11000人就业问题的目标,目前已基本完成。

  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国企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截至2021年底,市管企业资产总额11782.03 亿元、实现营业收入 610.78 亿元,同比增长8.3%、24.7%;郑州银行、地铁集团、地产集团3家企业资产规模超千亿元。过去一年,郑州银行、公用集团均荣列“2021中国服务业企业500 强”;中原环保入选全国“双百行动”试点和2021年河南省制造业头雁企业,并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地产集团成为 3A信用评级的综合性投资集团……国企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放眼郑州,越来越多企业把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当作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形式,当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当作凝聚企业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办好实事解民忧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党史学习教育中,郑州市始终坚持学史力行、实干为民,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始终,从群众最关心的“急难愁盼”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民生温度”检验“学习热度”,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紧盯群众需求 办好民生实事

  “距离只有几百米,过去要绕几公里。”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交通的压力逐渐增大,“断头路”成了市民出行的一大痛点。“我家住在文化宫路宏河路,以前文化宫路不通只能绕道工人路接送孩子,现在路通了孩子自己就能走路上下学。”看着已经打通的文化宫路(淮河路—宏河路段)张女士心里格外舒畅。以“小工程”解决“大问题”,畅通城市道路交通的微循环,郑州市定下了打通65条“断头路”的目标,优先打通群众反映强烈、对交通影响突出的支小路、次干道,统筹做好有关跨行政区之间道路的连通,通过优化交通路网结构、改善群众出行环境,解决城市发展堵点难点痛点,提升城市品质,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

  坚持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首要环节,郑州市围绕群众所急所盼所需拉单子建台账,梳理一批、公示一批、落实一批,真正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让群众看到新变化、得到新实惠。

  研究确定了打通“断头路”,迁建新建学校,持续推进道路、老旧小区、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三项工程”,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加快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午餐供应和“官方带娃”全覆盖,持续推进“十万码农”培训计划,社区“一老一幼”配套服务设施完善提升,解决停车难停车乱问题等16件党政领导带头领办民生实事重点项目,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各区县(市)党政领导领办具有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实事194件,为民办实事质量水平持续提升。

  各地各单位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深入企业、深入基层,广泛听取意见、了解民生需求,找准查实基层、企业和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市委常委领办民生实事11项,其他市级领导干部牵头41项,带动市、县两级梳理谋划3060个民生实事项目,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聚焦民生福祉 回应社会关切

  在郑州市金水区丰产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一系列基于智慧养老的智能应用让人眼前一亮。烟雾报警器、人体红外探测器、睡眠监护仪、智能手环等“智慧”设备,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这是金水区探索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通过“智慧方案”进一步将专业的照护从养老机构延伸至老年人家中实践成果。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郑州市聚焦老年人晚年幸福,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养老服务健康快速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和《中共郑州市委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市民政局制定出台了14个配套政策文件,高标准搭建“1+4+N”养老服务框架政策制度标准体系。全市重点打造了48个“大小中心”示范点,大力实施居家社区养老“百千万”温暖工程和养老机构“百家十品”提升工程,科学布局养老服务设施,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试点工作,推进家庭养老床位改造。

  聚焦事关人民福祉的“美好教育”、就业增收、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社会保障、“一老一小一青壮”等问题,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解决好市民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截至2021年12月28日,市、县两级谋划的3060个民生实事项目,已完成2966项,完成率为96.9%。全年65条“断头路”打通工程除个别路段外其余全部建成通车。158个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工,完成加装电梯214部。全市新增停车位36624个,经营性停车场1177个。投用公办幼儿园121所,20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已全部开工,30所拟投入使用的中小学也已经全部投入使用。在全国率先推行中小学午餐配餐和课后延时服务,实现城乡中小学全覆盖。新增养老托老床位3600多张,建成乡镇社工站77个。建成100个政府主导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99个非公有产权村卫生室改造,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市3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率达到88.4%,全市全人群免疫屏障基本建立。马头岗污泥处理厂灾后恢复重建实事项目办理情况受到了中央、省委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的高度评价。

  关注特殊群体,市残联为全市5.3万名非低保重度残疾及精神、智力三级残疾人匹配特殊生活补贴约3.7亿元;为2000余三无残疾人补助生活救助资金720余万元。积极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全市对2000余名残疾人朋友分类别、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培训,并于5月举办河南省2021年残疾毕业生就业专场双选会,帮助256人达成就业意向。

  群众满意度是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2021年12月21日,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管城区阜民里片区灾后“除险去危”圆满收官,比常规征迁提前50天,实现了片区群众二三十年来一直期盼的改造夙愿,锦旗、感谢信纷至沓来。在“除险去危”的57天里,全体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日,确保群众随问随答,事项随到随办。从赔偿标准、奖补政策等公正公开,到开展为群众寻找过渡房源、协助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众完成搬迁等各项从实从细的阳光帮扶,管城区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工作立场,坚持把民生实事干到群众心坎上,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服务效能

  为群众解绊、为企业松绑、为市场腾位,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推进“一件事”“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改革工作的内在动力。郑州市创新开展的“一把手走流程”体验活动中,24家高频事项职能部门“一把手”通过现场体验,共发现和解决问题57个,优化办理流程28个,压缩审批时限事项22个,减少办事环节115个,减少材料125份,累计帮助企业、群众解决问题事项507类(件)。

  线下办事方便了,线上能办的事也越来越多。今年本科毕业的王奕凝,3个月前在郑州一家科技公司找到一份工作,根据“智汇郑州”人才工程相关政策,她可以申领青年人才生活补贴,以前这一业务需要本人到行政服务大厅办理,而现在她通过一部手机在“郑好办”就可以申请,整个流程几分钟就能完成。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突破,数字政务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12月底,“郑好办”APP实名注册用户962.9万人,累计办件量超过242万件,办结率超过99.7%。按照“一网通办、一次办成”要求,上线运行的政务服务、便民服务数量829项,公积金提取、新生入学等民生领域高频“一件事”实现秒批秒办。“郑好办”人才工作“一件事”专区自2021年上线以来,已受理事件超过19000件,符合条件并办结11577件,其中,发放青年人才住房补贴近10亿,生活补贴超12亿。惠企利民政策直达的线上窗口“亲清在线”平台自2021年上线以来,已开放42个政策线上申报,线上直接兑付财政补贴资金2.92亿元,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解决群众身边的每一件小事,解决企业发展的“急难愁盼”,郑州市政务服务改革从跟跑、并跑到领跑,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务实担当开新局

  坚持紧扣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坚持立足实际、聚焦当前重点任务,坚持抓好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以党史学习教育的高质量助力中心工作高质量。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朝着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十二次党代会绘就的发展蓝图共同奋斗、不懈奋斗,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实际成效。

  强化使命担当 开创事业发展新局

  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及郑州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贯通起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郑州的殷殷嘱托,按照省委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提质进位、在中原出彩中出重彩、在河南崛起中成高峰的要求,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胸怀“两个大局”,站位“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转化为开创事业发展新局的澎湃动力。

  着眼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郑州市对标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两个确保”、谋划“十大战略”重大举措,充分发挥龙头带头作用,以前瞻30年的眼光想问题、作决策、搞规划。抢抓重大战略机遇,高标准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和起步区建设方案,谋划推进重点项目80个,完成年度投资170亿元;制定《关于在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出重彩成高峰的实施意见》,强化责任担当,完善目标举措;编制《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包括兰考在内的郑开同城化步伐,推动郑州都市圈一体发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打造“两化五强四高地”的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目标任务、思路理念、方法步骤和重点举措。扎实推进“优势再造”,加快转化传统优势,培育形成先进生产力要素集聚、体制机制、制度型开放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比较优势;抢先布局未来产业,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赋能、提质发展传统产业;适应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低碳、零碳、负碳技术与相关产业;适应数字化变革,全面建设数字强市;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城市化,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统筹安全与发展,建设韧性城市,肩负起省会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的责任担当。

  为抓住“人才”这一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郑州实施了3.0版本人才新政,锁定“数字文创、信息技术、前沿科技、生命科技、人才教育”五大核心产业,科技创新、政策创新、金融创新高度协同先行先试。着力把“中原科技城”打造成为中部地区重要创新基地、人才高地,聚焦人工智能、信创科技等前沿产业,科学规划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深化《郑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结合全市制造业发展实际编制《郑州市“十四五”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规划》,定下力争到2025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0%以上的目标。编制了《郑州市新基建建设示范区发展规划(2021—2025)》,为建设国内数字经济新高地提供强有力动能和支撑。加快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积极构建国际陆港、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指定口岸等高水平开放载体平台体系,主动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产业分工,实现了开放水平的重大跃升,2021年前11个月,郑州市进出口5098亿元,增长20.5%,占全省进出口值的71%,领头羊作用充分发挥。

  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线,充分认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的复杂严峻形势,全市把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加强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深入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创建活动,高水平建设平安郑州。加快完善防灾减灾救灾的监测预防、预警响应、社会动员、避险转移、救援组织等应急体系,提高应对突发性重特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优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深化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增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守护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建统一高效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树牢城市全周期管理意识,完善重要基础设施管理体制,保障城市运营安全。高度重视防范各级财务风险,规范政府性平台融资管理,依法依规处置非法集资、问题楼盘,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大力推进网络安全技术运用,加强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和平台建设,全面提高网络综合安全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数字化监管体系,完善常态化安全排查化解机制,不断提高源头管控能力、智慧检测能力、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城市安全、人民安宁、社会安定。

  打好灾后重建疫情防控双线战 推动复工复产

  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灾害和先后3轮疫情,全市党员干部把打赢灾后重建和疫情防控双线战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课堂和考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6万个基层党组织、40多万名党员干部、近50万名志愿者主动请缨、冲在一线、日夜奋战,用半个月左右时间实现了灾后生产生活秩序的基本恢复,用不到一个月扑灭了第一轮疫情反弹,仅用半个月时间就“圈死”“扑灭”了第二次疫情反弹,第三轮疫情防控也已进入最后清零扫尾阶段。

  危急时刻全市广大党员充分彰显了不怕牺牲、担当作为的优良作风。郑州市9名同志牺牲在抗疫救灾一线,新密市公安局民警杨旭恒在洪灾中勇救51名群众后被洪水冲走,历经10个多小时自救成功归来,被公安部点名表扬,而他经过10天观察治疗又上了抗击疫情的战场……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郑州市坚持把做好群众安置、灾后重建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周到细致做好受灾群众过渡安置工作,全市乡村3.4万户受灾房屋通过修缮加固、原址重建、货币补偿安置到位,需集中安置的1.2万户、84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全市谋划储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2075个,总投资1289.5亿元,已完成投资136.2亿元。

  为解除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郑州市先后制定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20条措施,印发《郑州市加快市场经营主体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工作方案》,提出力争用3个月的时间,使全市产业经济发展基本恢复到灾前水平。

  市级领导带头分包重点企业项目,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市级层面组建16个工作组,5084名党员干部深入216个乡镇(办)、46个园区开展精准服务。累计走访企业17745家(次),召开座谈会7165场,收集梳理各类问题9346个,解决8399个,解决率90%,全市规上企业全部复工复产。航空港区克服疫情形势严峻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仅用两周时间就为富士康新招录员工13万人,创造了富士康单日招工过14000人最高纪录,有力保障了富士康用工需求。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三农”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郑州市坚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乡村振兴工作统筹起来把握,释放党史学习成效,为促进乡村振兴赋能。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郑州市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围绕灾情疫情影响,全市先后开展三轮集中排查,对按程序纳入的监测对象,第一时间指定帮扶责任人,从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社会帮扶、综合保障、扶志扶智等方面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展开一对一帮扶。通过监测并及时采取相应帮扶措施,全市“三类户”中,共消除风险户116户383人。截至2021年底,全市脱贫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46.16元,同比增长10.06%。

  产业发展既是巩固脱贫成果的有力支撑,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郑州市以产业帮扶项目建设为抓手,立足当地资源,引导相关区县(市)因地制宜实施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电商等产业项目,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可造血、可持续”的长效帮扶效果。2021年,郑州市共实施产业项目209个,涉及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和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等七大类,共计投入财政资金42639.2万元。

  改善脱贫村群众居住环境,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2021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农村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积极开展脱贫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市181个脱贫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三清一改”(清垃圾、清塘沟、清畜禽粪污、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基本完成,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基本普及。脱贫村广大群众在收入水平持续提升的同时,居住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脱贫村正在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当前,郑州正处于抢抓机遇、拉高标杆、加快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郑州高度重视、赋予郑州在国家战略大局中的更高定位和使命担当,省委、省政府对郑州提出了“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河南现代化建设”的更高要求。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担当新的历史使命,需要我们继续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启迪思想、激发力量。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将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建立常态长效机制,进一步把党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入,进一步集聚起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在河南崛起中起高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赵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