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未来的乡村生活是啥样?看这份规划就知道了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2-01-29 15:32 来源:河南政府网

  近日,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发展布局,为河南老乡们的乡村宜居生活绘就了一幅壮丽蓝图。

  《规划》指出,到2025年,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高,乡村宜居宜业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富裕富足水平显著提升,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农业强省、现代畜牧业强省、现代种业强省、绿色食品业强省和幸福美好农民新家园,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50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高水平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收入高、有保障

  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规划》指出,到2025年,全省所有村都有集体经营收入,其中年经营收入5万元以上的达到80%以上,年经营收入10万元以上的达到30%以上。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1以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脱贫地区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两类人群”稳定脱贫水平力争达到全国前列,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对脱贫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并按困难类型及时给予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升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发展到30万家、21万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保鲜、烘干、储藏、分级、包装等延时类初加工,发展粮变粉、豆变芽、肉变肠、奶变酪、菜变肴、果变汁等食品类初加工,培育一批农业食品融合企业。

  路好走、网速快

  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规划》提出,农村公路、电网、信息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乡镇以上区域和重点行政村5G网络全覆盖。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户厕改造等工作保持全国领先。重点在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和沿黄地区打造一批走在全国前列的精品镇、美丽乡村。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乡教育、文化、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初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6%,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

  坚持不挖山、不填湖、不毁林的原则,尊重村庄自然地形地貌、居住习惯,延续村庄传统街巷肌理和建筑布局,按照“城市品质乡村味道”的理念,注重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地域特征、气候资源、风貌特色,加强乡村传统村落和特色风貌保护,集中打造一批乡村规划样板。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等山地丘陵地区乡村宜展现山乡风貌,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传统农区乡村宜展现田园风光,沿淮水网密集地区乡村宜展现河乡韵味。

  数字赋能、未来可期

  推动数字农业农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规划》指出,紧抓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全国同一起跑线的时机,突出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的引领、撬动、赋能作用,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我省数字农业农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信息通信网络一体化发展,持续加大农村网络建设投入,加快农村5G等“新基建”布局,切实巩固20户以上自然村通4G和通光纤成果。加快数字农业建设,加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5G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动物卫生、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作业、农产品营销等方面应用。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开展数字乡村示范县创建。实施数字政务工程,促进信息化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记者 马娟)

责任编辑:张家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