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0001-01-2021-00189 失效时间
发文机关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成文日期 2021年10月09日
标  题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
发文字号 豫政办〔2021〕55号 发布时间 2021年10月14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的
通  知

豫政办〔2021〕55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10月9日

河南省“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论述,全面提升防震减灾治理能力,有效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河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发展形势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我省大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地震灾害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持续提升。深化防震减灾改革取得实效。防震减灾工作快速融入“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制,新时代防震减灾现代化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省地震监控能力达到1.5级,34%的区域达到1.0级,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河南)工程顺利实施。地震灾害防御基础进一步夯实。全面贯彻实施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完成省地震构造探查工程一期任务,12个省辖市开展了活断层探测,编制完成1∶25万河南省地震构造图,对160余项重大工程开展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应急响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建立全省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成市级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地震应急演练实现常态化,有效应对了南阳淅川4.3级地震等9次有感地震。地震灾害治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深入推进地震机构改革,完善防震抗震和抗震救灾指挥体系,调整防震减灾机构和职能职责,公布施行《河南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出台《河南省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发布实施2项地方标准。防震减灾科学普及进一步深化。发布实施《中小学防震减灾示范学校评价规范》地方标准,创建了一批国家和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科普教育基地,建成了一批国家和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认定濮阳县等5个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县,出版了2套科普图书,制作推广了8部公益广告。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防震减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要求。“十四五”时期我省将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包括地震安全在内的美好生活需要越来越强烈,需要下大力气提高防范化解重大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

  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出新任务。“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为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找准定位,明确目标,完善机制,推动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注入新动力。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建筑物减隔震、绿色震源、光纤地震监测等新技术和地震预警、地震情景构建等创新产品不断推广应用,为深化开放合作、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降低地震灾害风险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十四五”时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我省地震灾害风险高,全省处于6度以上抗震设防区,7度以上地区占50.2%,8度地区占6.5%。12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91个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处于7度以上地区。全省6个省辖市的45个县(市、区),约2.6万平方千米区域处于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未来5年震情形势复杂严峻。同时,我省防震减灾基础能力仍存在短板和弱项。地震监测站网密度低,监测预测预警能力不强、智能化程度不高,应急响应保障能力较弱;地震灾害风险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城市风险高、农村设防弱”的抗震设防状况亟待改善,风险隐患底数尚未摸清,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制度落实不够到位;防震减灾科普覆盖面不够,全社会地震灾害风险防范意识不强;防震减灾治理体系不完善,公共服务创新不够、满意度不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把握“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夯实监测基础,加强预报预警,摸清风险底数,强化抗震设防,提升应急响应保障能力,增强公共服务,创新地震科技,大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努力推动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发展。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坚持预防为主、降低风险。牢固树立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理念,科学认识和把握地震灾害规律,坚持关口前移、主动防御,提升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治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聚焦制约我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着力夯实基础、补齐短板,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合作。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健全开放合作、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机制,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初步形成监测智能、防治精准、服务高效、管理科学的新时代河南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显著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基本业务、科技创新、防震减灾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基本建成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明显提升地震灾害防御水平,地震灾害风险对全省经济社会和公共安全的影响持续降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更加有力,更多领域迈进全国先进行列。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1.摸清全省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开展全省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推动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县级城市完成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查清地震灾害危险源与风险源。夯实地震活动断层探察、风险隐患调查以及灾害风险评估、区划等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业务基础,编制完成河南省1∶25万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区划图,构建以灾害风险识别、评估、规避、降低、转移和防治效益评估为一体的地震应急处置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建设省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管理平台。

  2.开展黄河流域(河南段)地震灾害风险治理。对穿越黄河的主要断裂开展地震构造环境探测,建立沉积层结构模型,查清房屋设施抗震能力和地震灾害隐患基本情况,对大跨度桥梁、大型水库大坝等重大工程结构安全实时监测和评估,编制大比例尺活动断层分布图、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活动断层避让区划图、房屋加固优先级区划图,建设黄河流域(河南段)地震灾害风险数据库。

  3.强化抗震设防管理。深化地震安全性评价“放管服”改革,明确建设单位主体责任,强化全过程监管,构建权责明晰、科学有效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体系。推动开发区开展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落实一般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提高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抗震设防标准,开展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提升农居抗震水平,以重大工程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为重点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建立房屋设施抗震设防信息动态管理机制,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有效管控各类建设工程地震灾害风险。

  4.提升地震应急响应服务能力。完善全省地震应急响应保障预案体系,定期开展应急响应保障演练。建立震情灾情紧急快报工作机制,强化区域协作联动。开展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完善地震应急响应技术系统,实现地震灾情快速获取与应急产品精准产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做好防灾减灾设施设备的统筹使用工作,保障“防大震、救大灾”基本需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提升地震应急技术系统快速响应能力,为应急处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提升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

  1.提高地震监测预警能力。省、市、县三级协同,加快建设立体地震监测系统,省内测震站间距小于30千米,建设豫北地震预警监控中心,在豫东、豫南等监测能力薄弱的地方加密建设地震预警站,实现震后秒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加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地球物理站建设,对聊兰断裂带和太行山前断裂带区域实行有效监控;完善震情流动监测系统,提高省级流动监测设备装备配备水平,各地配齐基本设备装备;依托信阳地震监测中心站建设省地震监测数据备份中心;加强震后快速评估技术系统建设,实现震后30分钟内产出震情趋势研判意见。坚持全省一盘棋,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信息共享机制,统一信息发布渠道,为震区开展应急救援及稳定社会秩序提供支撑。完善站网运行维护与质量体系,深化地震监测中心站改革,建设周口地震监测中心站,推动地震监测中心站业务转型升级。

  2.加强非天然地震监控。开展潜在非天然地震危险性调查;在三门峡、平顶山、许昌、南阳等非天然地震多发地方建设专业测震监测站网,实现爆破、塌陷等非天然地震分钟级速报,提高非天然地震事件监控预警能力。加快推进矿区地震监测站网与省地震监测站网有效融合,提高地震监测水平和定位精度,有效支撑安全生产事故处置和抗灾救灾工作。

  3.提升地震预测水平。推进地震预测预报长中短一体化。加强重点区域震情跟踪及预测研究,开展地震预测过程气象因子特征性研究,探索开展地震数值概率预测研究。利用省内废弃油气井资源和地球物理勘探资料,探索开展深井地震观测研究。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震情分析指标体系,完善典型地球物理干扰库与异常库;强化信息技术在地震预测预报中的应用。完善震情会商机制,推进地震预测预报业务流程化、标准化;加强现代化震情会商技术体系建设,推进震情研判快速化、实用化;加强观测异常核实,强化地震安保服务;建设大数据跟踪分析技术平台,着力提高震情会商智能化水平。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开展新时代群测群防工作,加强短临预报实践,力争取得减灾实效。

  (三)提升防震减灾科技支撑能力

  开展关键科研技术攻关,构建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模型,加强地震预警、震情分析指标等创新产品研发;开展地震监测站网、地震数值预测研究,探索开展地震对古建筑影响方面的研究。推进地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科学技术与防震减灾业务深度融合。加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新运行管理机制,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合作,共同承担重大工程科研项目,提升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

  (四)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1.强化地震应急保障决策服务。统筹加强震前防御、震时响应和震后救灾与恢复重建的决策服务。重点加强震后趋势判定、现场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及时提供地震烈度评定、震情灾情及气象信息,为应急救灾、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推广灾害风险调查和评估成果,提出规避、降低、转移地震灾害风险对策与措施。

  2.丰富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地震安全需求推出一批高质量公共服务产品,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地震速报、预警信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等服务;面向桥梁、大坝等重点工程和国防建设,提供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构安全实时在线监测和健康诊断等专业服务;面向国家及我省重大战略、重要活动,提供地震安全保障等专项服务。

  3.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水平。推动防震减灾智慧服务精准化,建设供需对接、便捷智能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产品清单。夯实基层基础,强化全行业全过程公共服务业务支撑。创新公共服务工作机制和评估评价机制,推动多元供给,引进社会力量,培育地震安全公共服务市场。

  (五)提升防震减灾社会治理能力

  1.完善防震减灾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各级防震减灾议事协调机构和机制建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地震灾害治理新格局。深化地震机构改革,理顺市、县级防震减灾职能,明确市、县级应急部门防震减灾职责。加强各地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地震安全风险防范融入基层社区网格化治理体系。完善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引导和规范全社会参与防震减灾工作。

  2.加强防震减灾法治建设。修订《河南省防震减灾条例》和《河南省实施〈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办法》,推进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等重点领域法规建设,推动各地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支持制定防震减灾重大项目地方标准,构建防震减灾标准体系,加强地震标准宣传贯彻。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将地震行政执法全面纳入“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开展防震减灾法等普法活动,增强社会各界防震减灾法治意识。落实权责清单制度,依法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和地震监测设施、地震观测环境保护。

  (六)提升防震减灾信息化水平

  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等新技术与防震减灾业务的深度融合和应用,提升地震业务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依托省政务云等信息化资源,推进防震减灾共建共治共享。落实地震信息化工程任务,完善地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省防震减灾大数据云中心,实现防震减灾业务集约化管理。建设数据汇集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拓展信息发布渠道,加强数据共享、协作联动、协同服务等信息化建设,提高防震减灾信息化水平。

  (七)提升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养

  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养提升工程,坚持软、硬件并重,构建功能完备的科普传播平台和科普产品体系。弘扬防震减灾文化,建设防震减灾文化主题公园,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标准化建设。创新传播方式,加强重点时段科普宣传,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四、重大项目

  (一)黄河流域(河南段)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

  1.开展黄河流域(河南段)地震灾害风险治理。完成温塘、封门口—五指岭、盘谷寺—新乡—商丘、聊兰、华山山前断裂、温县—原阳“三纵三横”断裂三维空间探测。开展沉积层速度结构探测,建立长周期地震动评估模型。完成黄河流域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城乡房屋承灾体抽样详查。编制1∶5万活动断裂避让区划图,分期分类治理建筑工程地震安全隐患,推进地震灾害风险精准治理。建设黄河流域(河南段)地震灾害重点隐患数据库、地震成灾过程关键模型库,构建地震与地质灾害全过程模拟与风险评估系统,实现地震灾害风险动态评估。

  2.建设大型水库大坝和特大型桥梁健康监测和诊断系统。建立基于智能传感、采集、传输、供电、实时数据处理和健康诊断等技术的重大工程结构安全监测及诊断中心,探索开展小浪底水库大坝、三门峡水库大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库区和10座跨黄河特大型桥梁地震安全实时在线监测和健康诊断,动态监控重大工程安全运行。制定河南省重大建设工程强震动监测台阵技术规范,逐步实现全省重大工程安全监测全覆盖。

  3.实施全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完成省地震构造探查工程项目,推动“5市1区”和重点地震监视防御区的县级城市实施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推进地震工程场地探测,158个县级行政区域完成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探查。编制省级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建立加固工程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抗震设防信息数据库,编制1∶25万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建设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平台。构建地震应急处置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实现城市地震灾害风险智慧化管理“一张图”,在8度抗震设防区探索构建地震灾害情景模拟系统。

  (二)河南省地震监测能力提升工程

  1.建设地震监测预警站网。实施地震监测仪器升级换代计划,提高地震观测备机备件储备率;新建15个测震监测站、7个地球物理监测站,加密建设地震预警站,构建手段完备的综合监测网,实现对省内地震监控能力薄弱地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区和重大工程及基础设施有效布控。

  2.建设非天然地震监控站网。在平顶山市、三门峡市、许昌市矿区建设15个测震监测站,建立非天然地震实时监控与信息发布系统,提升非天然地震精准监控能力。开展矿区浅部结构探测,探明矿区地震断裂位置和地质结构特征,分析评估非天然地震危险性。

  3.建设地震预警发布系统。完成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设,实现秒级地震预警和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建立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利用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应急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渠道,建设立体化传播网络和个性化接收终端,精准发布地震预警信息。面向轨道交通、矿山、危险化学品、燃气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地震预警定制化服务,不断拓展地震预警应用范围。

  (三)河南省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1.建设防震减灾科普阵地。在地震高烈度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利用城市绿地、公园、广场建设10处防震减灾文化主题公园;创建100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标准化学校,配备VR地震避险演练、地震体验平台等设施设备,提升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学素养;新认定3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辅导员、科普教育基地讲解员业务培训,培训率达到80%以上。深化“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建设河南防震减灾全媒体中心和省防震减灾数字科普馆。

  2.创作防震减灾科普精品。编制出版《黄河流域历史大地震启示》等3套精品图书,制作《河南省历史地震遗迹》等3部专题片,拍摄制作《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河南省地震构造探查工程》《“院士”谈减轻自然灾害》等10部视频,集中创作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形成科普图书、音(视)频、交互性产品等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防震减灾科普产品体系。

  3.建设一体化数字业务平台。加快全领域数字化发展,围绕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防震减灾公共信息服务、政务管理,建立一体化全流程运维监控平台,实现监控运维信息化;建立一体化的数据资源平台,提供资源跨域共享、精准高效服务;建立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立一体化的电子政务平台,提高政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化规划组织实施,完善目标导向管理机制,明确规划约束性指标、工作责任和实施进度,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和行业单位的积极性、创造性,强化重点任务、重点项目落实,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二)强化法治保障

  全面落实防震减灾法定职责,各级政府要定期向本级人大汇报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防震减灾领域行政规范性文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不断提升防震减灾依法治理水平。

  (三)健全投入机制

  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力相适应的各级财政投入机制,将防震减灾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优化投入结构,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市、县级政府要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防震减灾经费投入,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与监督。拓宽经费投入渠道,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四)强化队伍建设

  畅通人才交流、培养、合作、引进渠道,建立灵活开放的人才引进、使用和管理机制,培育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梯队和创新团队,建立健全以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应急处置等内容为重点的教育培训体系,着力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为推动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五)完善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规划评估机制,明确规划实施责任主体,加强过程管理,跟踪规划实施进展,分阶段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强化评估结果应用,提高规划实施成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