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河南党史》10.2 奋力实现中原崛起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1-07-02 10:23 来源:河南学习平台

  二、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更加坚定地推动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通过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大力加强宏观调控以及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保持了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以及党中央关于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进程中,省委适时作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03年7月省委七届五次全会通过的《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实现中原崛起的基本途径是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2005年10月省委七届十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次强调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07年10月省委八届四次全会进一步明确,要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

  为加快推动工业化进程,河南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在股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造和重组加快推进,培育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把节约资源能源、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着力打造和培育食品工业、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服装纺织等支柱行业。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①,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领域和准入条件,“放心、放开、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2006年2月,根据国家统计局联审核定的统计数据,确认河南省工业首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实现了由农业大省向新型工业大省的转变。

  ①“两个毫不动摇”: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城镇化滞后是河南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症结所在,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河南加快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2003年6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强城镇化进程的决定》,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2005年12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如何实施中心城带动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为重点等8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此后,河南城镇化发展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全省各地积极采取措施,逐步破除户籍、就业、就学和社会保障体制机制障碍,推进产业集聚、就业支撑以及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到2010年年底,全省城镇化率达39.5%,2015年年底进一步提高到48%,接近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2006年,中国电力装备行业的大型骨干和龙头企业许继集团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试点。图片来源:《简明河南党史》

  同时,大力实施以郑州为中心城市的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发展区域经济,在全省形成了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豫北地区、豫西地区、豫西南地区、黄淮地区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格局。经过努力,中原城市群发展成效明显,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中原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功能定位图 图片来源:《简明河南党史》

  这一时期,通过扩大管理权限,建立激励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质量效益显著提高,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从2008年开始,全省县域经济进入提质增速、加快转型、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一些贫困县、传统农业县依托产业集聚区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推进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后,中央实施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等一系列方针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河南农业农村的发展以及城市化速度的提升。省八次党代会把“农业先进、工业发达”纳入中原崛起总目标和建设新河南的总蓝图,确立了农业至高至重的位置。2002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政策,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农村税费改革。2005年河南在全国率先取消农业税,延续了几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增加对农民的种粮补贴,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系列高含金量的强农惠农举措,激发了农民和涉农企业的积极性,河南粮食总产量不断刷新纪录,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5年5月26日,内乡县余关乡王沟村一户农民喜获粮食丰收。图片来源:《简明河南党史》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以“两个农业基地”①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性调整,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附加值,努力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培育形成一大批以漯河双汇、郑州思念、郑州三全等为代表的龙头加工企业,农业生产实现了由国人“大粮仓”到国人“大厨房”的历史嬗变。2009年,国务院印发实施《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全省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为契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重大水利工程、农业科研创新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①“两个农业基地”: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和加工基地,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

  进入21世纪,中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展,河南的对外开放步伐也进一步加快。2001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第三次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新时期河南的对外开放工作。2003年8月,省委、省政府召开高规格的全省第四次对外开放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意见》。省委书记李克强在这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开放带动作为加快发展的主战略,把吸引境外、省外资金作为扩大开放的突破口,开创河南对外开放新局面。由“战略”上升到“主战略”,一字之增,意义重大。

  此后,河南采取一系列积极主动、稳健有力的举措,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落实开放带动主战略“一把手”工程,促进各项政策落实;大力加强基础设施硬环境,从体制和机制上优化发展软环境;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通用、飞利浦、富士康、百事可乐等一批跨国公司重大投资项目相继落户河南;不断拓宽开放合作领域,积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和机电产品出口推进计划,持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随着对外开放主战略的明确定位及一系列加快开放政策措施的稳步实施,河南的对外开放迅速驶入快车道,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开放型经济对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原载于2020年8月版《简明河南党史》)

责任编辑:陈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