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精神文明建设硕果满枝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1-06-18 18:41 来源:商丘市人民政府

  晨曦初露,宽敞整洁的广场上、绿树掩映的公园里,成群的市民或翩翩起舞或慢跑健身,尽情享受着城市文明带来的惬意。在广大市民眼里,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正变得越来越漂亮;在外地客人心中,商丘已经成为一方充满活力的投资热土。

  而这些新气象,正是得益于我市在建设经济强市的征程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当前,全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为弘扬,崇德向善道德理念深入人心,城乡整体面貌日新月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效显著,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不断提高,涌现出“商丘好人”、移风易俗、孝善敬老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传得开、立得住的品牌。

  人民至上:

  文明创建提升广大群众幸福感

  “我们大商丘真是越来越美了”“我们大商丘越来越有中心城市的气质了”……不知不觉,“大商丘”已成为不少人在介绍商丘时的口头禅。

  商丘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大”上,也展现在“美”中,反映在“强”上。九河穿城过,十二公园点缀其中,“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勾画幸福圆圈;“三心联动”,六区一中心发展目标,“三环九放射”快速通道连接幸福未来。

  “善弈者谋势,善治者谋局”。城市治理,重在共建共享,贵在通过科学施策、综合治理,将精神文明建设之“虚”外化为市政建设之“实”。

  商丘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揽,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利民惠民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十三五”以来,商丘市始终从群众需求出发,持之以恒补短板,集中力量提升城市“颜值”,涵养城市气质。五年来,全市共谋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100个,总投资达436亿元,涵盖了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及社会事业的各个方面。如今的商丘,区域内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容市貌华丽蝶变,小区环境越来越美,出行环境越来越通畅……城市变化给市民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商丘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新建改造152条道路、1663条背街小巷、39座桥梁、8个铁路立交工程,市区道路装灯率、亮灯率100%;完成“通村入组”工程1376公里,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公交;按照“应划尽划”原则,施划机动车停车位78437个、非机动车停车位26700个,有效缓解了出行难、停车难。神火大道、南京路、宋城路主次干道繁花似锦,被市民誉为“城市花廊”;投资4710万元新建、改造城区公厕631座,装配式公厕斩获全国示范案例奖;实施18个园林绿化项目,绿化成效显著;汉梁文化园二期、42个游园绿地建成开放,新增绿地865万平方米,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美好景象。

  共建共享:

  文明创建促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城市创建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由虚变实的实践载体。商丘通过科学施策、综合治理、共建共享,不断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小到一个井盖、一个垃圾桶,大到污染防控、食品安全、优化经营环境……面对群众和企业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商丘市12345马上办便民服务热线坚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深化便民服务意识,推动全市政务服务热线整合,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党建+12345+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进一步推动热线高质量发展。

  除了“12345”热线外,全市128项改革事项全部完成,“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成运营,政务服务网、便民网深受百姓欢迎,“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96%;各政务大厅、党群服务中心、医院、车站、银行等公共场所积极创建文明窗口,开展“文明服务我出彩 群众满意在窗口”活动,提供“五优”文明服务。

  水、气、暖项目是最贴近群众的民生工程,也是城市内涵的直接体现,更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十三五”期间,我市实施水气暖项目近400个,完成投资20多亿元,水气暖公共服务保障大幅提升。

  五年来,商丘市积极开展城市“空中蜘蛛网”清理、建筑外立面改造、户外广告和门头牌匾整治等多项工作,露出了城市“天际线”,净化了城市空间;开展城区143条示范道路和1813条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作;积极推进“三场建设”,建设公共停车场共48个、停车位8715个、农贸市场35个、小吃一条街4个;在中心城区施画非机动车停车位66807个,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商丘市积极打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加快建设“一馆三中心”,打造4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2个志愿服务主题广场,在道路、游园、景区、社区、场馆等设置1200多处公益广告、6000幅创文宣传海报、60万平方米施工围挡及车体公益广告,增加了城市温度、城市灵气。

  全域创建:

  文明创建促进乡村人居环境提升

  在城区,一处处美丽的公园绿地,构筑了动人的画卷;在农村,群众紧跟时代步伐,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盛夏,漫步在梁园区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轻风拂面,绿意盎然;一排排泡桐、水杉、银杏枝叶繁茂、耸入云霄……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大批游客流连忘返……时光沉淀出乡村的淳美与从容,演绎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十三五”以来,商丘市广大农村加快实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施村庄道路硬化、环境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推动了旧貌换新颜,建设了一批绿色生态村庄,农村环境从一处美变成处处美,从一时美变成长期美。2020年,商丘市被评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市;3个乡镇被命名为全省第一批“美丽小镇”,6个村获“全国美丽休闲旅游乡村”称号,17个村获“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称号。

  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修订了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有效遏制了农村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不良习俗,村民操办红白事户均节约近万元,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进程,受到中宣部和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商丘市深化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全市10个县(市、区)已全部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73个乡镇实现全覆盖。睢县被列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柘城县、永城市被列为河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各县(市、区)积极弘扬孝善文化,全面推广“子女缴纳+政府补贴+社会捐助”三结合的孝善基金募集办法和管理经验,形成了一条具有商丘特色的孝善敬老工作模式。

  商丘市坚持全域创建、全面提升、全民共享的创建理念,全市县级以上文明乡镇161个,创建比率93.1%,县级以上文明村3058个,创建比率66.9%,提前完成文明村镇创建目标。

责任编辑:任晶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