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河南党史》4.3 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1-04-28 11:32 来源:河南学习平台

  三、迎接解放战争的胜利

  挺进中原和战略进攻的全面展开

  1947年7月,根据战争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进行全国性进攻,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中共中央选择地处中原的大别山区作为主要突击方向,并逐步形成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作战格局。三军配合是:以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为中路,实施中央突破,直奔大别山区;以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豫皖苏地区;以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三路大军,相互策应,机动歼敌。两翼牵制是:西北野战军出击榆林,吸引进攻陕北之敌北调;以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在胶东发动攻势,将进攻山东之敌牵向海边。

  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即刘邓大军)12万余人,以出乎敌人意料的突然行动,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渡河后,经过28天连续作战,在鲁西南地区歼敌6万余人。8月7日,正当蒋介石指挥军队分路向鲁西南合击时,刘邓大军跳出敌人包围圈,兵分三路,迅速向大别山进军。11日至13日,从民权至商丘间跨越陇海路,涉过宽达20余公里的黄泛区。24日,强渡汝河,闯过了挺进大别山的一大险关。27 日,全部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北麓的潢川、固始等地,完成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任务。12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批南下部队第十二、第十纵队相继进入大别山区。从9月到12月,刘邓大军粉碎了敌人的疯狂进攻,共歼敌3万余人,先后建立了鄂豫、皖西、桐柏、江汉4个新解放区,初步打开了大别山地区的局面。

千里跃进大别山徒涉淮河图片来源:《简明河南党史》

  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之际,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第九纵队、第三十八军及太岳军区第二十二旅8万余人于8月22日渡过黄河,挺进豫西,到11月底,歼敌5万余人,建立39个县的民主政权,完成了在豫陕鄂地区战略展开,开辟了豫陕鄂解放区。9月初,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越过陇海铁路南下,进入豫皖苏平原。至10月底,攻克县城24座,完成了在豫皖苏的战略展开。至1947年年底,三路大军布成“品”字形阵势,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西起汉水、东迄大海的广大地区纵横驰骋,互为犄角,以鼎足之势,紧逼国民党的长江防线,直接威胁南京、武汉, 使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是一次大胆而果断的战略行动,充分表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智慧和勇气。这一行动调动和吸引蒋军南线全部兵力160多个旅中约90个旅于自己周围,迫使蒋军处于被动局面,对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

  1948年2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大别山区的围攻,主力转移到淮河地区。4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中原局和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迁驻豫西宝丰。5月9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示加强中原局,以邓小平为中原局第一书记、陈毅为第二书记、邓子恢为第三书记,在中原局下成立豫皖苏分局。除华中解放区现辖境地外,凡陇海铁路以南、长江以北,直至川陕边,均属中原解放区。同时建立中原军区,晋冀鲁豫野战军改称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任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5月29日,中原局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将豫陕鄂解放区分为豫西和陕南两个解放区。这些部署,进一步加快了粉碎中原国民党防御体系和夺取中原逐鹿胜利的进程。

  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密切配合,相继发起洛阳、宛西、宛东、开封、郑州等中等规模歼灭战。1948年3月、4月,陈士榘、唐亮指挥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第八纵队和陈谢兵团第四纵队、第九纵队发起洛阳战役,两次攻克洛阳。6月22日,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第八纵队在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第十一纵队配合下第一次解放开封,这是解放军在关内第一次攻克国民党政府的省会,后解放军主动撤出。10月24日再次解放开封。11月初,成立中共开封特别市委,吴芝圃任市委书记兼市长。10月21日至24日,中原野战军第一、第三、第四、第九纵队等发起郑州战役,解放郑州。11月4日,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阳,毛泽东亲自为新华社撰写《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新闻稿,指出,河南除安阳、新乡以及豫西的灵宝,豫南的确山、信阳、光山、商城、固始尚有残敌外,基本解放。

  支援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以及部分地方武装共60万人,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淮海战役。当时,据守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两条铁路相交地区和从华中赶来支援的各路国民党军队,总计约80万人。11月16日,中共中央决定由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敌委员会(即总前委),以邓小平为书记,统一指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作战。11月6日至22日为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主要作战目标是歼灭黄伯韬兵团。11月23日至12月15日是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主要作战目标是歼灭由豫南前来增援的黄维兵团。在此期间,国民党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率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撤离徐州,被华东野战军主力合围在豫东永城陈官庄一带,孙元良兵团被歼灭。12月16日至次年1月10日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主要作战目标是歼灭杜聿明部。1949年1月6日,解放军对拒绝投降的杜聿明部发起总攻。经过4个昼夜激战,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生俘杜聿明。至此, 历时66天的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余人。经过这一战役,南线国民党军队的精锐主力已被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并同华北解放区连成一片。解放军压到长江北岸。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直接暴露在解放军面前,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陷入土崩瓦解的状态。

中原解放区人民全力支援淮海战役 图片来源:《简明河南党史》

  淮海战役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淮海战役期间,河南各解放区人民以无比巨大的热情,以源源不绝的人力、物力给予前线空前规模的支援。当时,解放军的装备虽已改善,但运输条件极差,供应前方的物资全靠肩挑背负,小车推送。据统计,冀鲁豫区出动民工30余万人、担架1万多副、大小车15万余辆。豫西区出动民工16 万人、担架1.7万副、大小车3.4万辆、牲口2500头。位于淮海前线的雪枫县(今永城县)组织民工208020人,出动担架12156副、大车13303辆、小车12223辆、牲口48700头。风雪泥泞的陈官庄一带,成千上万的民工冒着严寒,把数千万斤粮食及其他物资转运到前线。当主力部队向敌人发起进攻时,豫皖苏民兵地方部队和民兵直接参战,封锁道路,消灭地方武装。解放战争得到广大人民的热烈支持,淮海战役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原载于2020年8月版《简明河南党史》)

责任编辑:陈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