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
提高困难群众、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水平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1-01-13 08:02 来源:省政府新闻办

新闻发布会视频

  2021年1月13日9:00,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0年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提高困难群众、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水平。

  发布内容:介绍我省“提高困难群众、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水平”民生实事落实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尚英照 省民政厅一级巡视员

  王曙辉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省社会保险中心主任

  孙翠芬 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

  蔡 茜 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

  李 冰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处处长

  马 强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处二级调研员

  卜庆正 焦作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主持人:

  常轶旸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主任

1

  主持人 常轶旸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然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2020年,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措并举惠及民生,着力提高困难群众、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水平,积极做好困难群众关心关爱工作。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20年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向大家重点介绍我省“提高困难群众、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水平”民生实事落实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

  省民政厅一级巡视员尚英照先生;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省社会保险中心主任王曙辉先生;

  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孙翠芬女士;

  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蔡茜女士;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处处长李冰先生;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处二级调研员马强先生;

  焦作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卜庆正先生。

  下面,请尚英照先生介绍我省“提高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水平”工作情况。

尚

  尚英照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根据发布会安排,现将2020我省“提高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水平”这一重点民生实事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2020年,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面完成“提高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水平”重点民生实事任务,在强化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有力保障了全省330万低保对象、50万特困供养人员的基本生活。

  一是保障力度持续加大,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中央和省级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共下达111.2亿元,全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570元,实际平均达到582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4260元,实际平均达到4503元,高出全省脱贫标准503元,稳定实现“两线合一”;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财政补助水平提高到不低于286元,实际平均达到335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财政补助水平提高到不低于178元,实际平均达到201元。城乡低保标准增幅分别达到9.6%、10.4%。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实施特困供养机构“新三年”改造提升计划,加强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完善细化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切实解决特困供养护理人员的生活保障问题。全省2451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发放临时救助金1.8亿元,救助困难群众20万人次。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工作,将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阶段性保障范围,发放临时价格补贴10.4亿元,惠及困难群众2988万人次,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物价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是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兜底保障基础更加牢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及时调整民政行业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将落实重点民生实事纳入年度民政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研究谋划,强化责任落实。民政会同财政、扶贫等部门制定贫困边缘人口社会救助、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措施,用足用活“分类施保”“低保渐退”“单人保”和“就业成本扣减”等特殊扶贫政策,创新性地做到“户保”“人保”有机结合,社会救助兜底脱贫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监测预警机制,紧盯未脱贫户、脱贫监测户、贫困边缘户三类重点群体,及时掌握贫困家庭个案情况和兜底保障需求,确保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救助。全省69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民政兜底保障了266.7万,占比38.2%;11.98万脱贫不稳定贫困人口中,8.8万人纳入民政兜底保障;21.5万贫困边缘人口中,3.5万人纳入民政兜底保障。

  三是专项治理有力推进,兜底脱贫质量显著提升。开展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评估,会同财政、银保监部门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资金使用监管工作,确保救助资金及时发放。全方位公开社会救助求助热线,着力打造阳光救助。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落实“五查五确保”要求,深化农村低保专项治理,“脱保”“漏保”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对28.5万低保经办人员及其近亲属登记备案,坚决杜绝“关系保”“人情保”等现象。加强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先后与人民银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核查机制。2020年,全省新增农村低保对象28.6万人,动态管理退出13.2万人,较好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持续提升兜底保障水平,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主持人 常轶旸

  谢谢尚厅长!接下来,请王曙辉先生介绍我省“提高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水平”工作情况。

王

  王曙辉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直有关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圆满完成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目标任务。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两项工作落实情况:

  一、关于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

  按照国家统一安排和部署,我省从2020年1月1日起,为2019年12月31日前已经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调整提高基本养老金。调整幅度按照我省2019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确定,主要考虑2020年我省物价上涨、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增幅等因素对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影响。调整办法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定额调整主要体现公平原则;挂钩调整与退休人员本人的缴费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主要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适当倾斜主要对高龄退休人员和养老金水平偏低的军转干部等群体,适当提高调整水平。

  2020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是我省从2005年以来连续第16次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从2016年以来连续第5次同步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这次调整也实现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的统一和并轨。

  此次养老金调整共惠及全省503.2万名退休人员,其中企业退休人员382.4万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120.8万人;每年增加支出约87亿元,其中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每年增加支出63.4亿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每年增加支出23.6亿元,这些增加的费用全部由社保基金承担。我省的调整方案报经人社部、财政部批准后,于2020年7月份实施,2020年上半年增加的养老金一次性补发,下半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随本人养老金按月发放。

  二、关于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工作

  按照国家安排部署,经省政府同意,我省从2020年7月1日起,提高全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人每年增加60元,惠及1559万名老年城乡居民。提高后,全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08元,提高增加的基础养老金已全部发放到位。这是自2009年新农保制度建立以来,我省第6次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在国家和省普调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全省有97个县(市)根据当地财力状况自行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到2020年底,全省城乡居民平均养老金水平为每人每月116元,其中待遇水平最高的郑州市每人每月249元。

  2020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是在受新冠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放缓以及实施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政策、社保基金收入大幅减征的情况下实施的,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广大退休人员和城乡老年居民的关心和关怀,也是我们党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具体体现。下一步,我省将继续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认真落实好各项民生保障政策,把社会保障安全网织得更密、筑得更牢,不断增强广大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谢谢大家!

  主持人 常轶旸

  谢谢王主任!接下来是现场提问环节,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就本次新闻发布会的相关内容进行提问。请提问前先通报所在的新闻媒体。提问开始。

  河南日报记者

  蔡处长,您好。进入冬季,随着大风极寒天气的到来,困难群众能否温暖过冬备受大家关心关注。请您介绍一下,今年冬天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确保困难群众能够安全温暖过冬?谢谢。

蔡

  蔡茜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严冬无情,民政有爱。我们民政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孤老、弱小、病残等特殊群体。严寒天气里,困难群众是否吃得饱、穿得暖、不受冻,一直是我们关心的问题。为此,省民政厅提前安排部署,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一是提前下拨资金,守护好困难群众的救命钱。去年年底,省民政厅联合省财政厅提前下拨了2021年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75.9亿元,统筹用于城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流浪乞讨救助、以及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生活保障,同时加强社会救助资金的使用和监管,实现救助资金社会化发放。近期,省民政厅又及时下发两个明电,对困难群众冬季救助工作提出新要求,对新审批通过的救助对象,加强协调,特事特办,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省民政厅还组织开展“寒冬送温暖”活动,加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对救助服务机构进行摸底排查,加大寻亲力度,帮助他们早日回归家庭,确保救助对象和救助机构安全稳定。

  二是加强临时救助,织密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全面落实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按照省应急厅、省民政厅、省扶贫办联合印发的《加强衔接配合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意见》,困难群众如因寒潮灾害等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经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期救助和过渡期救助后,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仍存在较大困难的,民政部门要按照“先行救助”有关规定,优化简化程序,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帮助其尽快渡过难关。此外,民政部门密切关注物价波动情况,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按时足额发放价格补贴,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的上涨而降低。

  三是畅通救助渠道,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加强公开公示,加派应急值守工作力量,保持救助热线24小时畅通。全省5.19万个村(居)委会,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开展困难群众走访慰问和摸底排查,重点做好困难老年人、留守妇女和儿童、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帮扶。为让全省特困老人都能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省慈善总会发起“慈善敬老 衣暖人心”活动,为全省集中供养特困老人赠送棉衣,已公开募集善款750万元。目前,省、市、县三级慈善会正克服部分省区疫情反弹、供货渠道不畅等不利因素,想方设法采购棉衣,一定要赶在春节之前让老人们都能穿上新棉衣,过个暖和年。

  谢谢。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记者

  李冰处长,您好。刚才发布中提到,2020我省实现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办法的统一和并轨。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此次调整的具体办法?另外,这样的调整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成效如何?谢谢。

李

  李冰

  非常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帮助!

  2020年,我省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办法统一和并轨,体现出养老保险政策的公平性。

  具体调整办法,按照人社部要求,我们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相结合”三结合的调整办法。三部分之和,就是退休人员应该增加的养老金。

  (1)定额调整政策规定,对调整范围内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5元,体现出公平性和普惠性;(2)挂钩调整:一是与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挂钩,按调整范围内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增加1.5元,缴费年限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体现出长缴多得激励机制;二是与本人养老金水平挂钩。按退休人员本人2019年12月份养老金水平计算,增加1%,体现多缴多得激励机制。(3)适当倾斜是指在普遍调整、挂钩调整的基础上,对高龄退休人员、养老金偏低的企业军转干部进行适当倾斜,比如,对高龄退休人员,从年满65周岁到90周岁,按照不同的年龄段每人每月再增加一定的养老金。

  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充分体现了社会保险作为二次分配,在更加注重公平的同时,兼顾激励和效率的原则,社会认可度较高,从养老金调整后各方面的反映情况看,实施效果也比较好。

  谢谢!

  中新社记者

  孙巡视员,您好。我们了解到,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2020年财政收支矛盾还是比较突出的。那么,在财政相对紧缩的情况下,财政部门是如何完成兜紧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任务的?谢谢。

孙

  孙翠芬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一直是各级财政的支持重点,特别是去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我们提前谋划、精准预判、综合施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救助政策落实落细。面对财政收入下滑的严峻局面,各级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通过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大力清理盘活各类存量资金,千方百计兜紧兜牢民生底线,2020年全省困难群众救助支出达到1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4.6亿元,增长23.4%,远高于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的增幅。财政资金的有力保障,确保了各项救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确保了低保和临时救助等政策“提标”“扩围”工作顺利推进、确保了阶段性价格临时补贴政策落实落地。

  二是建立资金直达机制,提高财政资金支出效率。2020年,我们建立财政资金直达市县惠企利民机制,将包括困难群众救助资金在内的直达资金全部直达市县,同时将直达资金纳入资金监控系统,实现资金分配支付可追溯可核查,大大提升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着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国家和我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相关要求,省财政进一步强化困难群众救助资金绩效管理,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同政策调整、预算安排、资金分配挂钩机制,以绩效为导向,持续做好救助资金的预算执行监控,着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下一步,省财政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部署要求,持续加大财政资金保障力度,织密织牢民生保障安全网。谢谢!

  大河报记者

  马处长,您好。去年9月份,国家第六次调整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请问经过六次调整后,下一步,我省是否会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谢谢。

马

  马强

  非常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建立的托底性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省参保人数已达到5232万人,位居全国第一,参保率为99.02%;领取养老金人数达到1559万人,平均养老金水平达到月人均116元。我省已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下一步我们一是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 “十四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指标,积极推动落实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二是根据“两定机制”要求,推动各级政府落实主体责任,特别是制度建立以来,一直没有调整本地基础养老金的市、县,不断加大民生投入;三是鼓励引导参保人员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城乡居民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目前全省参保缴费人员中有94%选择最低档次缴费,在116元的平均养老金中,个人缴费只有8元,占比6.9%。“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对个人缴费档次和政府补贴标准进行调整,鼓励引导更多参保人员选择更高档次缴费,增加个人账户积累,不断提高养老待遇水平。

  谢谢!

  香港商报记者

  卜局长,您好。我们了解到,焦作市在2019年和2021年连续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单位,相信我们在全面落实低保提标、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方面,一定有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谢谢。

卜

  卜庆正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对焦作的关心关注。近年来,焦作市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总体思路,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机制,落实提标重点民生实事任务,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全方位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进一步提高低保、特困标准和补助水平。从2020年1月1日起,我市城市低保月标准由550元提高到600元,农村低保年标准由3900元提高到4500元,集中和分散特困供养基本生活年标准分别为9600元、6000元。全年发放低保金22430万元,特困救助供养金4154万元,城乡低保人均月补助水平分别达到351元、217元。

  2019年我市武陟县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县,2021年我市被确定为全国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市。在提升前期社会救助改革试点经验基础上,围绕我市即将出台的《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探索形成体制机制建立多层次分类、统筹衔接的社会救助体系,抓好2021年居住地申办低保等社会救助试点工作。

  一是织密网,确保救助对象不漏一人。完善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确保了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建立刚性支出、社保缴费、就业成本减免机制,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或重病患者,经本人申请可单独纳入低保,2020年未脱贫户中重病、重残对象按单人户纳入低保296人,确保了刚性支出较大的贫困家庭能够享受救助。

  二是强服务,深化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建立主动发现检测预警机制,采取数据比对、定期排查、发现报告等措施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救助范围,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将低保、特困、小额临时救助等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依托政府大数据建立的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对申请对象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进行数据核对,2020年申请对象授权权核对9463人次,其中预警1482人次,有效推进了救助关口前移。对持有本市居住证的外来困难群众及人户分离的本市居民在居住地受理低保等社会救助,提升社会救助服务管理水平,确保便民服务,方便快捷。

  三是严监督,打造公平正义救助生态。采取县级网上公示,乡镇定点公示,村(居)公开栏长期公示,公布救助热线。全市108个乡镇(街道),1994个村(居)全部进行了公示,畅通了监督渠道。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机制,完善低保经办人员及其近亲属享受社会救助备案、救助对象定期认证和工作人员巡访等机制,确保过程公开透明,结果公平公正。

  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大力推动社会救助改革落地见效,扎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谢谢!

  主持人 常轶旸

  谢谢,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关注的问题需要了解的,可以在发布会结束后,与相关发布单位联系,进行深入采访。

  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也是补牢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需要。在此,希望各新闻媒体的朋友继续关注我省保障困难群众民生实事的落实情况,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充分展示惠民实事的举措成效,为推进民生持续改善,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共同建设幸福美好家园营造良好氛围。

  本场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再次谢谢各位发布人!也请各位记者朋友稍事休息,我们将在稍后继续召开实事惠民生系列的第五场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做好城乡居民“米袋子”“菜篮子”保障工作民生实事落实情况。谢谢大家,稍后再见!

责任编辑:张家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