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0-12-25 08:32 来源:省政府新闻办

新闻发布会视频

  2020年12月25日9:30,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洛阳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发布内容:介绍洛阳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1

  发布人:

  何 雄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刘宛康 洛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雷明 平顶山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徐衣显 焦作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安 伟 三门峡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石迎军 济源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主持人:

  方启雄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方

  主持人 方启雄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做强做优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郑州都市圈的同时,积极培育壮大洛阳副中心城市,提出建设洛阳都市圈,将洛阳、平顶山、焦作、三门峡、济源5市纳入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洛阳都市圈发展规划(2020-2035)》,明确了洛阳都市圈的空间范围、战略定位和目标愿景。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解读《规划》内容、介绍洛阳都市圈建设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何雄先生;

  洛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宛康先生;

  平顶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雷明先生;

  焦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先生;

  三门峡市委副书记、市长安伟先生;

  济源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石迎军先生。

  首先,请何雄先生介绍相关情况。

何

  何雄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各位对洛阳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形势,作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要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合作”的重大判断,同时强调“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省坚持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在做强做优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郑州都市圈的同时,致力培育壮大洛阳副中心城市,出台了两轮支持政策,推动洛阳在2019年成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的非省会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稳步提升,具备联动周边城市建设都市圈的基础条件。

  特别是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从全省发展大局出发,围绕发挥洛阳副中心城市引领作用,在更大范围内统筹资源要素打造高质量发展共同体,提出规划建设洛阳都市圈,推动洛阳、平顶山、焦作、三门峡、济源5市一体化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洛阳等市组织编制了《洛阳都市圈发展规划(2020-2035)》(以下简称《规划》),经省委、省政府研究同意后,于12月22日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实施。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合理确定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在中原城市群西部转型创新示范区整体框架下,以综合交通廊道为导向、1小时通勤半径为准绳、历史人文联系为纽带、一体化发展意愿为前提,基于权责明晰的完整地域单元,研究确定洛阳都市圈范围。主要包括洛阳和济源全域,焦作的孟州市,平顶山的汝州市和鲁山县,三门峡的义马市、渑池县和卢氏县,行政辖区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其中生态涵养区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洛阳都市圈与郑州都市圈联动影响的叠合区域包括巩义、登封、沁阳、温县和博爱,辐射联动豫西北和晋东南地区。

  二是对接融入重大国家战略,明确都市圈的战略定位和目标愿景。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统领,系统梳理都市圈面向未来区域竞争格局的优势潜力,提出“三区一中心一枢纽”的战略定位,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先进制造业发展引领区、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核心区、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国际人文交往中心。结合战略定位,充分考虑洛阳都市圈处于培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分两个阶段提出发展目标。第一阶段是打基础,到2025年,奠定现代化都市圈发展框架,基本确立一体化发展空间格局、支撑体系和保障政策。第二阶段是见成效,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形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三是统筹考虑资源禀赋和优势基础,推进都市圈组团式、网络化发展。优化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布局,以区域综合交通廊道为轴带,坚持优中心、强组团、提南部、联周边,构建“一核一带,三轴三圈”的发展格局。“一核”为都市圈极核,即洛阳中心城区。“一带”为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带。“三轴”分别为向西的洛渑三科创文旅发展轴,强化与郑州都市圈、西安都市圈、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对接联动,共建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向北的洛济焦绿色转型发展轴,增强对晋东南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向东南的洛汝平开放合作发展轴,加快打通高速铁路通道,密切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三圈”分别为以都市圈核心区为载体的区域极核圈、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紧密圈,以及承担都市圈生态安全的“一河两山”生态圈(黄河、伏牛山、太行-王屋山)。

  四是夯实都市圈绿色基底、筑牢生态安全,营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着力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价值,推动都市圈生态资源优势向生态动能转变,构建“一带两区两环多廊道”的生态格局。“一带”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带。“两区”即以嵩县、汝阳、鲁山、栾川、卢氏、洛宁等为主体的南部伏牛山生态涵养区;以济源及周边市县为主体的北部太行-王屋山生态涵养区。“两环”即依托万安山、周山、洛河、伊河等山水资源打造都市圈极核郊野游憩环;依托伏牛山、王屋山自然保护区与白云山、木札岭、九峰山、花果山森林公园等生态斑块,打造都市圈外围生态环。“多廊道”即依托区域主要交通轴带和重要水系,建设城市与组团间的绿色廊道。

  五是聚焦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完善都市圈建设支撑体系和保障机制。围绕都市圈战略定位和目标愿景,从打造开放引领的国际化平台、创新协同的现代产业体系、魅力彰显的文旅融合发展格局、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共建共享的基础设施、共利共惠的公共服务设施等7个方面,明确都市圈建设重点任务;从都市圈内部协同发展、外部联动发展、规划组织实施等3个方面,创新都市圈建设体制机制。

  实际上,在推进《规划》编制的同时,我们已会同洛阳等5市和省有关部门,着手推动洛阳都市圈建设起步,提请省政府组织召开了都市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印发实施《都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出台了关于推进洛阳、济源深度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研究制定支持洛阳与平顶山、三门峡等联动发展的政策举措,推动洛阳与其他城市结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一批重点合作项目,打好提前量、为都市圈建设积势蓄能,确保《规划》印发实施后相关工作能够迅速展开。2021年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关键一年,我们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围绕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实施具有带动性、突破性、抓手性的七大近期行动:

  一是实施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提质行动。坚持强核引领,充分发挥洛阳先进制造、生态屏障、人文交往、交通枢纽等优势,推进都市圈极核扩能增效,推动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加大公共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提升产业、人口、科技、信息等要素集聚配置能力,激发区域经济中心潜力,全面提升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二是实施交通先导行动。坚持织密网络、优化机制,编制实施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畅通都市圈“待贯通路”、拓宽“瓶颈路”,争取将呼南高铁豫西通道焦作经洛阳至平顶山段纳入国家规划,力争明年开工建设,与规划平顶山经漯河至周口高铁互联,接通商合杭高铁,打通都市圈向东、向南高速铁路运输通道。深化郑登洛等洛阳都市圈城际、市域铁路前期工作,争取具备条件后尽快开工,加快洛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谋划推动洛阳机场改扩建工程。实施郑州至洛阳高速、济源至新安高速、G310南移等重点工程,推动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高效衔接。

  三是实施国际人文交往中心提升行动。坚持高水平开放引领,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和人文交往,强化国际化公共服务供给,积极承办各类国际会议、节会和赛事,统筹推进都市圈重大改革开放平台和国别产业园建设,推动洛阳综保区加快建设,支持洛阳自贸试验区和跨境电商综试区高质量发展,推动洛阳航空口岸扩大开放,支持东方红(洛阳)国际陆港建设和中欧班列、海铁联运班列开行,共建开放引领的国际化平台。

  四是实施产业创新升级行动。编制实施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河南西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优化都市圈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定位和空间布局,搭建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紧密衔接合作平台,加快农机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洛阳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在高端轴承、地下工程装备等领域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洛济焦高端石化、洛巩高端装备、洛渑新材料、洛汝新型建材等产业带,在更高层次打造区域产业共同体。探索跨区域工作协调机制,以产业链思维加强上下游分工协作和协同创新,因地制宜发展“飞地经济”,开展联合招商活动,共建一批合作示范园区。

  五是实施生态修复和魅力塑造行动。厚植“一河两山”生态优势,协同推进黄河南北岸生态廊道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生态系统共保共育和环境治理联防联控,加快建设生态都市圈。统筹推进文旅品牌塑造和全域旅游示范,整合都市圈文旅资源,完善提升文旅基础设施,建设北部黄河生态文化旅游、中部伊洛河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南部伏牛山生态度假旅游三大片区,打造文旅都市圈。

  六是实施文化繁荣兴盛行动。强化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传承和弘扬,系统发掘巩义双槐树、偃师二里头等重要遗址,提升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加快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仓窖遗址保护、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仰韶文化遗址国家考古公园等项目建设,举办河洛文化节、世界古都论坛等特色文化盛会,塑造文化创意消费场所和街区,积极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七是实施合作示范行动。创新都市圈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支持洛阳、济源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一体化发展样板,增强巩义、登封、沁阳、温县、博爱等叠合区支点作用,建设焦作双圈联动优先发展区,促进郑州、洛阳两大都市圈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积极参与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依托陆桥通道和黄河纽带,强化优势共塑和互补协作,共同构建全国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以上概括起来,《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是:五个定位、两个阶段发展目标、都市圈空间发展和生态安全两个格局、七个方面重点工作、三项实施保障机制,以及七大近期行动。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省上下、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洛阳都市圈建设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落地落实,朝着建成现代化都市圈的目标不断迈进。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方启雄

  谢谢何雄主任全面详实的介绍!下面进行现场提问,请记者朋友就本场新闻发布会的相关内容进行提问。按照惯例,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提问现在开始。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

  刘市长,您好。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一直致力培育洛阳副中心城市,今年还召开了高规格的支持洛阳加快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那么,围绕提升副中心城市能级,接下来洛阳是如何考虑的?谢谢。

刘

  刘宛康

  谢谢您的提问。城市能级不够一直是洛阳的大问题,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今年3月份高规格召开了加快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推进会,出台了专门的支持意见,省直各部门配套了34项321条支持政策,加上这次洛阳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发布实施,都为洛阳提升能级带来了重大机遇、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前期已经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亚同志任组长的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11个专班,细化分解省支持意见,研究制定总体方案、专项方案,谋划了近1500个、总投资2.87万亿元的重大项目,其中有420多个项目已经启动实施。同时,我们在全市开展“强使命、找差距、明举措、勇担当”集中研讨,克服自满、等靠、安逸“三种心态”,强化进取、拼抢、攻坚“三种精神”,为提升城市能级打好思想组织基础,做好基本支撑工作。

  下一步,洛阳市将聚焦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国际人文交往中心等4个功能定位,以全方位开放为引领,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基础,以文化繁荣兴盛为特色,以优美生态环境为底色,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具体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加快构筑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我们将加快实施洛阳石化炼油结构调整、格力智能制造、银隆新能源汽车和“新洛玻”“新洛耐”等一批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用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全面提速“6+3+X”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推动电子信息迈向千亿级,高端石化、有色金属达到2000亿,先进装备制造攀升到万亿级,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1/3,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二是着力完善提升平台通道,打造内陆地区双向开放新高地。扩大开放是洛阳补齐短板、提升能级的主要努力方向,我们将加快自贸区、自创区、高新区“三区融合”,建好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提升航空口岸、中亚班列等开放通道能力,推动洛阳布哈拉农业示范区升级为国家级示范区,与都市圈兄弟市一道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三是着力汇聚高端创新资源,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目前洛阳已建成了9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载体),我们将启动实施新一轮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和“河洛英才”“河洛工匠”等人才计划,发挥大院大所大企业在洛阳富集的优势,推动“政产学研金用介”各类创新要素高效有序配置,打通“四个通道”,促进“四链融合”,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争取到2025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产业创新中心。

  四是着力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我们将发挥丰富的文化旅游生态资源优势,加快实施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非遗展示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工程,积极推动二里头遗址申遗,叫响“东方博物馆之都”品牌,提升“两节一会一论坛”影响力,放大央视中秋晚会效应,打造黄河历史文化地标城市,高质量建设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力争2025年旅游收入占全省20%以上。

  五是着力推进全流域生态治理,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先行区。我们将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坚持生态保护为先、确保安澜为底、统筹治理为要、传承文化为魂、高质量发展为本的总体思路,以黄河干支流为牵引,以深化拓展“四河五渠”为抓手,一体推进全市域、全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高标准建设沿黄生态廊道,抓好小浪底南岸灌区、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等项目,积极创建国际湿地城市。

  六是着力增强基础能力,建设全国重要综合交流枢纽。我们将加快推进洛阳机场三期和万安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推动呼南高铁豫西通道、洛平漯周高铁等重大项目及早落地,打造豫西高铁枢纽,完善普铁路网,加快渑栾、栾卢等高速公路建设,实现洛阳由全国重要交通节点城市向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转变。谢谢!

  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

  张市长,您好。2019年,平顶山被列为全国第二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省里制定实施了《河南西部(洛阳-平顶山)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方案(2019-2025年)》。请您介绍一下,在洛阳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平顶山将如何发挥制造业基础优势,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谢谢。

张

  张雷明

  谢谢您的提问,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平顶山发展特别是产业转型的关心。与洛阳市一样,平顶山也是老工业基地,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几乎涵盖了所有制造业大类,培育制造业企业上千家、熟练产业工人30多万人。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与洛阳在装备制造和冶金化工等领域的密切联系,加强产业协作,深化优势互补,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成功创建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洛阳都市圈,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为平顶山与洛阳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我们将积极融入大战略大格局,充分发挥制造业基础优势,深化与洛阳市的交流与合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共同打造带动全省乃至中原城市群发展新的增长极。

  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我们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365家、各类创新平台545家、“鹰城英才计划”高层次人才963名,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华大学、中科院化学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突破了己二腈、固体光气、智慧矿山、生物医药、储能等技术瓶颈,攻克了制约尼龙新材料、碳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将继续把创新作为最强发展动能,进一步借助洛阳雄厚的创新实力和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一载体,围绕产业链部署技术链、资金链、人才链,持续加强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加快打造创新人才价值实现基地,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二是以开放招商带动转型升级。我们把开放招商作为“一号工程”,绘制产业、企业、产品、研究机构“四张图谱”,开展国家级科研机构、专家人才、知名企业、国家级行业协会“四个拜访”,引进了美国伊顿、德国西门子、日本东芝、以色列屹立特、挪威帕拉特、华为公司、宁德时代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配套服务能力持续加强,主导产业集群竞争力不断提升。我们将继续开展大员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不断拓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切实提升招商的规模和水平,推动优势产业集聚集群、规模扩大、质效提升。同时,我们将与洛阳市一道推进高铁、高速、水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发展枢纽经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共同打造中西部对外开放新高地。

  三是以延链强链推动转型升级。我们依托煤炭、岩盐和钢铁“两黑一白”基础,构建了大尼龙、盐化工、煤焦化、特钢不锈钢、碳基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链。比如,尼龙新材料产业聚集企业150多家、产能200万吨,预计明年营业收入可达1000亿元,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成为国家尼龙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世界一流的千亿级中国尼龙城正在加快建成。我们将立足这些优势,以“三城三基地”为抓手,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抢占新一轮产业布局调整、产业链重构先机,在延链补链强链上狠下功夫,大力推动煤炭炼焦、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向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升级蜕变。

  四是以优化环境保障转型升级。聚焦“对照国际标准、打造全国一流”目标,从生产要素、基础配套、政务服务等环节入手,大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产业发展强保障、增后劲、添动力,为洛阳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作出更大贡献!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徐市长,您好。焦作是郑州都市圈、洛阳都市圈的叠合区域,具有促进我省两大都市圈联动发展的区位优势。请问徐衣显市长,焦作是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联动两大都市圈,特别是洛阳都市圈建设?

徐

  徐市长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和媒体朋友们对焦作发展的关心支持。首先,我简要介绍一下郑洛“双圈”联动优先发展区的有关情况。焦作既是郑州都市圈“1+4”核心区城市,也是洛阳都市圈核心及辐射区城市,是全省唯一的“双圈”叠合城市,是对接联动两大都市圈、促进区域协调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区域中心城市。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区域协调发展大势,提出打造郑洛“双圈”联动优先发展区,加速推进郑洛“双圈”融合、联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一是联动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区,携手郑洛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太极拳文化、大运河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民族文化基因。二是联动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先手牌,发挥焦作地处黄河中下游分界处的特殊区位优势,推动沿黄上下游、左右岸共抓大保护、协同大治理。三是联动打造两大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发挥焦作“双圈”叠合优势,强化通道枢纽联动、产业链接协同、创新要素共享和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打造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下面,我重点从生态、交通、文旅、先进制造等方面,介绍一下联动洛阳都市圈发展的有关情况。

  一是践行“两山”理念,共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新标杆。加强与洛阳区域协同,共同做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大文章。共建沿黄生态体系。以黄(沁)河、伊洛河为重点,实施水源涵养、生态廊道等工程,加快建设人水和谐的生态样板区。共保黄河长治久安。联合推进黄河“清四乱”,加强河道工程和标准化堤防建设,实现黄河洛焦段岁岁安澜。共促资源集约利用。加快小浪底北岸灌区、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全力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二是提升基础能力,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新枢纽。携手洛阳共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内联外畅水平。建好高铁“大动脉”。积极融入国家“八纵八横”、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布局,助推太焦铁路如期通车,并为呼南高铁豫西通道预留接轨条件,全力推动焦洛高铁互联,规划建设月山铁路物流基地、推进“公改铁”进程、发展公铁海联运。搭建跨黄“新桥梁”。围绕开辟焦作至洛阳快捷通道,强力推进孟州至偃师黄河大桥,建好飞架黄河两岸的“直线通道”。打通高速“主路网”。加快建设沁阳至伊川、焦唐、焦平等高速,推进实施沿黄高速,构建洛阳都市圈东北部区域高速交通路网体系。

  三是发挥文旅优势,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典范。放大太极拳、云台山等世界级文旅品牌效应,助力洛阳都市圈打造“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核心区”。勇担保护历史遗产责任。推动太极拳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加强陈家沟、嘉应观、韩园等保护,启动广利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规划建设中国治黄文化博物馆等,与洛阳博物馆群“南北呼应”,打造展示黄河文明、中原文明的重要“地标”。勇担传承弘扬优秀文化责任。推动文化资源整体性保护传承利用,推出太极传奇、中华太极拳等一批精品力作,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勇担建设文旅强省主力军责任。促进“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云台山旅游节”与牡丹文化节等交流合作,谋划华夏文明溯源游、大河风光体验游等特色精品线路,打造文化旅游新亮点。

  四是聚焦开放创新,激发区域高质量发展新活力。深化科技协同、开放合作,借势借智借力,厚植发展新优势。加强区域协作创新。积极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江重工、蒙牛等一批企业入选首批辐射点。深化洛焦院(校)地企合作,中内配与河南科技大学共建全省首批中原学者工作站。加快开放平台建设。加强河南德众保税物流园区与洛阳综保区合作,提升焦作海关、焦作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服务能力和水平,打造服务豫西北、辐射晋东南的综合开放平台。

  五是加强产业协同,培育先进制造业新体系。强化与洛阳的产业分工协作,共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融入新发展格局。做优产业布局。加快洛焦济产业带建设,打造孟州、温县、沁阳、博爱等特色园区,做强“南北新城”,形成集聚效应,做大规模效益。做强主导产业。加快河南领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5G+”示范工程等建设,壮大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产业集群,助力洛阳都市圈产业赋能升级。做实产业园区。依托洛阳石化产业优势,谋划布局3.93平方公里的现代石化园区,打造以石油化工为龙头、现代化工为支撑的省级示范园区,助力洛阳建设中西部领先的高端能化产业基地,为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贡献力量!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中新社记者

  安市长,您好。近期,国家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打造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是合作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三门峡作为黄河金三角地区区域中心城市,未来将如何实现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和产业互促发展?谢谢。

安

  安伟

  谢谢你的提问。从地理位置来说,三门峡是河南的“西大门”和启西的“桥头堡”,是连接洛阳都市圈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的重要通道和前沿阵地。从区域经济角度来说,三门峡是中原城市群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两大国家级战略的叠加区,是扩展洛阳都市圈对外经济辐射力的重要连接带,在洛阳都市圈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国家发布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协作,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洛阳都市圈和黄河金三角区域同处黄河中游地段,地域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同、经济相融,自古就形成了紧密的经济联系和人员往来,以三门峡为纽带,推动洛阳都市圈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对接联动,将有力夯实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带的腹地支撑,加快推动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成为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示范带和创新发展隆起带。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四个方面推动洛阳都市圈和晋陕豫交界地区联动发展:

  一是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为重点,共同打造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示范区。洛阳都市圈和黄河金三角区域同属黄河中游核心区,是黄河水沙矛盾的主要集中区和黄河中上游泥沙的最终汇聚区。解决好这一地带的水沙失调问题就抓住了黄河治理的“牛鼻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我们沿黄地市统筹做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协同治理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下一步,我市将协同两大区域沿黄地市携起手来,以流域为整体,相互借智、借力,强化区域合作,统筹推进黄河保护治理,共同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从根本上解决“九龙治水、多头治理”痼疾,实现信息互通,无缝连接,共同构建黄河流域大生态、大保护、大治理新格局,携手打造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示范区。

  二是以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重点,共同打造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合作带。当前,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加快布局,为洛阳都市圈和黄河金三角城市间增进产业链、供应链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要素资源共接共享提供了重大机遇。2019年,我市已经牵头与黄河金三角三市率先签署了《合作共建“数字金三角”框架协议》,下一步我们将以此为基础,积极协同两大区域各地市发挥各自在技术、业务、平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利用、信息安全运营、信息产业发展的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形成跨区域、跨行业、跨业务的数据共享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共同打造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合作带。

  三是以建设“早期中国文化长廊”为重点,共同打造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区。洛阳都市圈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地处黄河沿岸,绵延数百公里,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以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关中文化等为主体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们将肩负起保护和传承华夏文明的历史重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讲好黄河故事”的要求,站在“华夏文明的主根和正脉”的高度,会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和洛阳都市圈相关城市,共同梳理黄河文化,挖掘中华文明,着力打造以黄河文化和根祖文化为主题的“早期中国文化长廊”,进一步提升区域城市形象和文化影响,为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提供绝佳平台。

  四是以建设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物流基地为重点,共同打造区域物流大通道。洛阳都市圈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正处中国地理位置中心区域,东依中原,西接关中,北连三晋,南望荆楚,是北下南上、西来东往的战略通道,是辐射西部、承接东部的重要腹地。区域内路网发达、交通便利,发展现代物流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下一步,我们将依托陇海、郑西、浩吉、三洋、焦柳等国家干线汇集优势,谋划实施一批融集装箱运输、生产资料物流、国际物流、分拨与配送、物流信息、电子商务、物流金融等特色功能于一体的公铁联运型现代物流项目,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物流基地,为郑洛西高质量发展打通战略“大通道”。

  谢谢!

  河南日报记者

  石主任,您好。济源定位是洛阳都市圈的副中心,从交通区位、产业联系等方面看,具备和洛阳融合的基础条件,前不久省里印发了《关于推进洛阳济源深度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请问,济源将如何实现和洛阳的深度融合发展,打造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石

  石迎军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也感谢各家媒体长期以来对济源发展的关心和帮助。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也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原发地,与洛阳隔黄河相望,两市的中心城区相距不到60公里。可以说,济源与洛阳山水相依、人脉相通、交通相连、产业相融,有着得天独厚的合作优势。近年来,两地始终从战略高度推动济洛融合发展,不断在交通互联、产业协作、文旅融合、生态共保、创新开放等领域寻求突破,济洛融合发展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在交通互联上,除了原有的G208和二广高速,明天济源至洛阳西高速将正式通车,济洛快速通道也正在谋划推进,济源至新安高速明年上半年开工,黄河小浪底港航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明年动工,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产业协作上,充分发挥洛阳石化产业优势,两地合作在济源建设的石化产业园已经初具规模,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济洛高端石化产业带规划建设;另外,围绕产业调整、转型升级,双方携手打造了从新型钢铁材料-钢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两地大企业也正开展密切协作,产业协同发展层次不断提升。

  在文旅融合上,我们双方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济源、洛阳年票实现统一,只用花60元即可畅游两地42个主要景区,形成了“王屋山-小浪底-龙门石窟”、“王屋山-黄河三峡-黛眉山”等精品旅游线路和“赏洛阳牡丹、泡济源温泉、戏五龙猕猴”“参佛白马寺、问道王屋山”等特色旅游项目,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

  在生态环境上,围绕黄河生态资源我们共同开展治理保护,合力推进环库旅游公路项目,共建小浪底生态区,打造沿黄健康养生发展带。

  在创新开放上,对接河南自贸区和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济源联动发展区,积极争取相关试点示范和政策支持。推动济洛深度融合发展,是两地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以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两地人民的共同期盼,也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区域协调发展趋势,济源从政府、社会各界到广大人民群众都衷心拥护,并把它作为一项战略部署持续推进。

  不久前,省里印发《关于推进洛阳济源深度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后,济源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专门组建了领导小组,设立了产业共建、交通共联、文旅共兴、生态共保、服务共享、金融共用6个工作专班,把省里的文件确定的33条举措分解落实到我们的相关部门,并强化跟踪问效。9月3日济源-洛阳签订了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地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提速。目前,济源、洛阳城际公交已经正式开通,5元的票价即可从济源长途客运站直达洛阳龙门高铁站和洛阳北郊机场,每天运营16个班次;两地固定电话资费已经实现同城化,固定电话互拨按市话标准计费;同时,我们正在积极筹备安排,尽快开始实行济源到洛阳小客车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政策。

  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双方将来的合作空间巨大,我们将在落实现有33条措施的基础上,再谋划储备一批跨区域、示范性、引领性重大合作事项,为两地后续发展蓄积新的动能。我们初步考虑重点抓好3项工作: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充分发挥推动济源洛阳深度融合发展领导小组的作用,统筹抓好各项举措落实落细,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提升融合发展水平,打造洛阳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样板区。二是推动全方位融合,进一步拓展加强双方各个层面的沟通协调,建立完善高层会商、协同推进、日常联络、信息互通和情况通报机制,真正让市场主体和民间的交流互动进入更深的层面。三是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聚焦两地共同关注的重大事项和重点项目深化协作,尤其是在政务服务互办互认、信用联合奖惩、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共享等领域寻找突破口,争取每年都能“办成一批、推进一批、谋划一批”,为两地市民带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为洛阳都市圈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也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到济源现场采访、现场指导!

  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刘市长,您好。洛阳是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对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请问,下一步洛阳将如何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来推动都市圈建设提速提质?谢谢。

  刘宛康

  建设洛阳都市圈,是洛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顺应区域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举措,是洛阳“十四五”发展的重大任务、重大机遇。洛阳都市圈发展规划今天正式发布,标志着洛阳都市圈建设正式启动。前期,在省委省政府和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会同济源、平顶山、三门峡合作制定了“洛济33条”“洛平30条”“洛三32条”等融合联动发展措施,推动协同一体化建设。洛济深度融合已经率先启动,旅游年票合二为一,开通了城际公交,济源东站到洛阳高速免费通行,固定电话资费同城化,这些措施已经初见成效。

  下一步,洛阳市将和平顶山、焦作、三门峡、济源四个兄弟市一道,按照中央、省委要求,把洛阳都市圈建设作为主战场,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高标准完善都市圈规划体系。都市圈发展规划发布之后,我们将紧密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加快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时跟进编制生态建设、交通一体、文化旅游等专项规划,尽快形成多规合一、有效衔接的规划体系,确保洛阳都市圈规划落地落实见效。

  二是统筹推进产业互补协同发展。洛阳都市圈内部产业体系较为完备、特色鲜明、互补性强。我们将立足各市优势,构建洛济、洛汝、洛渑、洛巩产业带,推进洛阳-平顶山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培育装备制造、高端石化等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一体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到2025年都市圈内百亿级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30个。

  三是高效推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交通一体化是建设洛阳都市圈的重要基础支撑。我们将依托连霍、二广等环城高速,规划建设“三环五纵五横八放射”高速公路网络,打造“六横四纵”国道主骨架,规划布局“一环线六放射”快速路系统,形成与济源、孟州、汝州、义马等地的快速联系通道,构建1小时通勤圈。

  四是持续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绿色生态是洛阳都市圈的最大特色,也是最大优势,我们要持续构建“一带两区两环多廊道”生态格局,协同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建设黄河生态保护带,夯实太行-王屋、伏牛两大生态屏障绿色基底,打造一体联动的生态都市圈,到2025年都市圈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9%。

  五是加快推进文旅融合联动发展。洛阳都市圈历史文化厚重,加上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确在文旅融合上大有文章可做。我们要按照发展规划,建设黄河-伏牛山生态文化旅游带,形成“两山四河三片区”文旅融合新格局,打造黄河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到2025年都市圈接待游客数量达到2.7亿人次。

  六是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共享共惠。共享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是都市圈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都市圈城市之间的关系纽带。我们将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第二儿童医院、豫西公共卫生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应急救援区域一体化,推动“双一流”高校和洛阳大学城建设,与兄弟市一起构建更加完善的都市圈公共服务体系。

  洛阳将和兄弟城市一起,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努力把洛阳都市圈建设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谢谢。

  主持人 方启雄

  感谢记者朋友们的积极提问和几位发布人的精彩回答!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感兴趣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可以在发布会结束后,与省发展改革委和有关省辖市联系,进行深入采访。

  大家知道,推进洛阳都市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推动河南形成优势互补、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现实需要,更是洛阳、平顶山、焦作、三门峡、济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希望中央媒体和全省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能够持续关注和支持洛阳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建设,充分解读好《规划》相关内容,宣传报道好都市圈建设的重大成效,为加快推进洛阳两大都市圈建设,不断增强集聚辐射能力,全力打造全省经济发展增长极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们!再见。

责任编辑:银新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