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回信勉励中国戏曲学院师生,
在我省戏曲界引发强烈反响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0-10-27 07:09 来源:河南日报

  豫剧大师马金凤

  不能忘记人民交给我的任务

  “能收到总书记的回信,我感到很意外,也很荣幸!”10月26日一大早,在青岛随儿子一起生活的豫剧大师马金凤,特意让儿子马建新录制了一段视频。视频中,马金凤身穿红色衣服,面带笑容,精神饱满。

  马建新介绍,母亲今年已98岁高龄,但依然心系豫剧事业。作为中国戏曲学院的荣誉教授,为庆祝学校建校70周年,她欣然在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上签了字,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回信中提到的这几位,有戏曲评论家,京剧、昆曲和豫剧的老艺术家。”马建新说。

  马金凤说:“把戏唱好,把学生教好,是我的任务、我的使命,能唱就唱,唱不了就教、就宣传豫剧。只要还活着,就不能忘记人民交给我的任务。”

  马金凤被誉为“洛阳牡丹”,是豫剧六大名旦之一,她以90余年的舞台生涯诠释着豫剧的繁荣发展。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是豫西地区唯一拥有戏曲表演专业的公办高校。2019年4月,马金凤被洛阳职业技术学院聘为终身教授。同年9月,马金凤舞台艺术研究中心成立,“豫剧‘马派’艺术继承人班”也同时开班。

  视频中,马金凤勉励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把戏曲艺术传承好,发扬光大。

  当天上午,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专门召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精神座谈会,畅谈传承弘扬戏曲艺术,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该校戏曲艺术学院青年教师饶骞说,作为戏曲表演专业的教师,一定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传承好中国戏曲文化,把自己的所学全部教给学生。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韩洪涛介绍,为研究好、保护好、传承好豫剧“马派”艺术,该校正紧锣密鼓建设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预计年底前建成。(记者 李宗宽 通讯员 常书香)

  河南广大戏曲工作者

  豫剧一定会越来越“中”

  10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习近平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在河南广大戏曲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作为收信人之一,中国戏曲学院荣誉教授、豫剧大师马金凤备受鼓舞:“总书记亲自给戏曲工作者回信,我感到非常荣幸。”

  得知这一消息,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激动地说道,“总书记回信说的勉励话语,说到了我们戏曲人的心坎上。马金凤是我们豫剧演员的骄傲,正是因为有以马金凤大师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的积淀和创新发展,豫剧才会有今天繁荣发展的局面。这些年,豫剧人才培养取得长足发展。中国戏曲学院从2009年开设豫剧本科班,还设立了曲剧班、越调班,一批后起之秀脱颖而出。”

  马金凤7岁登台演出,14岁担当剧目主演,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创立了独特的“马派”声腔,更创建了戏曲中的“帅旦”行当。马金凤饰演的《穆桂英挂帅》,成了影响一代又一代豫剧人的经典之作。

  马金凤在舞台上塑造了无数经典角色,也培育了很多豫剧人才。2009年,马金凤受邀成为中国戏曲学院荣誉教授,为首个豫剧本科班授课。豫剧《马金凤》中饰演马金凤的青年演员刘雯卉便是该班毕业生。“马老师手把手整整教了我一年,指导我排演了《穆桂英挂帅》。马老师教学认真严谨,当时她刚做过手术,脚肿得穿不上鞋子,仍然坚持站着教导我们,大家都非常感动。”刘雯卉说,老师最经常说的是“好好演戏”“观众是亲人”“天大的事都不能让观众失望”。

  “老师一生视戏如命,现在年纪大了很多事情记不清了,但戏词不会忘,聊天聊几句总能聊到戏上。”马金凤的弟子、国家一级演员柏青说。

  马金凤为了钟爱的戏曲艺术,为了保护嗓子,从不吃刺激性的食品、冷饮等,不抽烟喝酒。她最常吃的饭食是馒头、素菜,甜面汤是她的最爱。这个饮食习惯,她坚持了几十年。有戏迷还编出顺口溜,“马金凤嗓子好,甜面汤少不了”。

  据统计,发源于河南的豫剧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地方戏剧种,遍布全国十余个省(区、市),共有160多家国有豫剧院团、1000多个民营剧团,从东海之滨到天山脚下,从“天府之国”到宝岛台湾,到处都能听到豫剧高亢的旋律。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在戏曲艺术遇到现代化多元文化冲击下,全国豫剧人紧紧“抱团发展”,河南豫剧院多次组派编剧、导演、作曲等赴全国各地豫剧团,帮助他们创作剧目、培养人才、解决困难,并连续几年在北京举办“豫剧展演月”,邀请全国各地豫剧剧团参演。

  与此同时,我省非常注重培养青年戏曲演员。由李树建最新主演的“忠孝节义”收官之作《义薄云天》,就有河南艺术职业学院的50多位学生和十几位教师参与演出。“我们就是要通过舞台实践和传帮带的方式,培养青年演员和专业院校学生,充分展现中国豫剧的后继有人和青春魅力。”李树建说。

  在省文联副主席陈涌泉看来,经过一代一代豫剧人的努力,豫剧在根植传统的同时,正在迈向现代化、年轻化、国际化,豫剧一定会越来越“中”,在多元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发出中国声音。(记者 温小娟)

责任编辑:王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