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系列新闻发布会环境整治脱贫专场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0-10-20 08:53 来源:省政府新闻办

新闻发布会视频

  2020年10月20日10:00,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新闻发布会之环境整治脱贫专场。

  发布内容:介绍我省决战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环境整治工作取得的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1

  发布人:

  薛玉森 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

  王   莹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胡亚才 信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刘延中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二级调研员

  李   辉 宜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胡   兵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省农业农村厅驻滑县慈周寨镇北李庄村第一书记

  主持人:

  郑延保 省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

郑

  主持人 郑延保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取得新成效。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河南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系列的第十三场新闻发布会,向大家重点介绍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薛玉森先生;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莹女士;

  信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亚才先生;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二级调研员刘延中先生;

  宜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辉先生;

  省农业农村厅派驻滑县慈周寨镇北李庄村第一书记胡兵先生。

  首先,请薛玉森先生介绍总体工作情况。

薛

  薛玉森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衷心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非常高兴在这里由我和相关单位的同志们一起,向大家介绍我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情况。

  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作为环境整治牵头单位,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推进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协调协同相关部门统筹推进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整治等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省贫困地区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贫困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无害化卫生厕所基本实现愿改尽改;贫困村污水治理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庭院环境进一步改善,文明素质持续提升。贫困地区的人居环境整治得到广大群众的充分认可,满意度、获得感逐年提高。

  一、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现贫困村干净整洁有序,群众良好卫生习惯逐步养成。在贫困村深入开展以“三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动员群众广泛参与,清理陈年垃圾、清理村内沟塘、清理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贫困县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市场化运营,一把扫帚扫到底,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新冠疫情防治期间,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村内外环境卫生整治,加大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教育力度,有效阻断了新冠病毒的传播和扩散。把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生活习惯,贫困地区农民群众清洁卫生意识不断提高,乱丢乱扔、乱堆乱放等不文明行为逐步消除。昔日印象中农村垃圾乱堆、蚊蝇乱飞、杂物挡道的脏乱差现象已经被干净整洁有序的村庄环境面貌所取代。

  二、聚力聚焦贫困地区厕所革命,基本实现贫困户户厕愿改尽改。“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问题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在推进厕所革命中,着力加大对贫困地区改厕的资金支持力度,2019年省级财政对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的改厕奖补资金达2.6亿元,占比52%,超过全省改厕奖补资金的一半。加大对贫困户改厕支持力度,做到优先改、免费改、示范改,基本实现有意愿的贫困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应改尽改。突出抓好贫困地区和贫困户改厕质量和后期管护服务,严把产品质量关、施工质量关、验收质量关,建立维修服务体系和粪污收集利用体系,确保每一户改厕都使用有效、群众满意,据第三方民意测验,群众对改厕满意度达93.68%。

  三、以“五改一增”为抓手,在贫困地区全面推进“五美庭院”建设。将“五改一增”列为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持续推进贫困户开展改院、改水、改厨、改线、改厕等工作,适当增添必须生活用品,着力提升贫困户生活质量。通过改造提升,贫困户的家庭环境得到全面提升,庭院干净整洁,厨房清洁卫生,物品摆放有序,电线、网线、电话线做到安全规范合理,院内院外、房前屋后得到绿化美化,原来普遍脏乱差的庭院环境逐步建成整洁美、卫生美、绿化美、文明美、和谐美的美丽庭院,庭院环境的改变,极大地提升了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激发了脱贫致富的动力活力。

  四、以人居环境整治为载体,促进贫困地区生态改善、产业发展。着力加强贫困村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健身广场、文化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村庄绿化、湿地恢复,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精神文明建设,一大批贫困村变成了绿色生态村庄、水美乡村、文明村庄,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着力整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强化贫困村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整治。通过持续整治,村容村貌改善了,生态环境美化了,群众生活质量提高了,农村越来越有吸引力。各地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城里人到农村休闲观光、健康养生,农家乐、民宿、康养基地在全省许多贫困村蓬勃发展,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信阳平桥区李岗村、安阳林州市庙荒村、洛阳宜阳县赵老屯村等一批贫困村蝶变为文旅村,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五、全面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环境可以影响人、改变人,随着人居环境的逐步改善,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显著提升,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积极参加好媳妇、好公婆、“五美庭院”等文明创建活动,争当星级文明户和文明标兵,利用扶持政策积极就业创业,不断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素养,增强脱贫致富的能力和本领。如今的贫困村软环境得到显著提升,村庄内一个个文化长廊和文化墙让人眼前一亮,许多村庄还建有村史馆、农家书屋,贫困群众争当志愿者,争做典型,文化生活更丰富,文明乡风更淳厚,贫困村中文明村创建率达到50%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上,在抓好贫困地区同时,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也在全面提升。目前,全省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基本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较2018年增长10个百分点,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全部行政村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3%。创建“四美乡村”3388个、“美丽小镇”224个、“五美庭院”94.6万个,有效带动全省4万多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群众对村庄环境的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门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特别是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在项目、资金安排上优先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倾斜,引导鼓励贫困群众投工投劳参与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管护,通过持续不断努力,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整体环境,让贫困地区村庄更宜居、生态更优良、乡风更文明。

  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努力下,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必将进一步全面提升,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主持人 郑延保

  谢谢薛厅长全面详实的发布!接下来是现场提问环节,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就本场新闻发布会的相关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

  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

  王厅长,您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既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也是突出的短板。请您介绍一下,河南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目前效果如何?谢谢。

王

  王莹

  感谢记者提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生态环境厅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坚持把生态扶贫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切入点,与污染防治攻坚等工作有效衔接,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截至目前,38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9.8%,新县、栾川、兰考、光山等贫困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称号。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在全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督促指导各地以县域为单位,组织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对贫困县规划编制工作的培训辅导。通过规划编制实施,合理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治理模式、建设时序等,着力提升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目前,全省包括38个贫困县在内的155个涉农县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并通过审查,是全国较早完成规划编制任务的省份之一。

  二是突出因地制宜。制定了《河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合理确定符合我省农村地区实际的污水排放限值。联合省农业农村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对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特别是针对贫困地区实际,指导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搞 “一刀切”。有条件的村庄,推动集中处理;对距离城镇较远的一般村庄建设三格式污水处理设施或者采用生物处理方式;对人口较少、偏远地区村庄,重点推进厕所改造为主体的资源化利用模式。

  三是加强资金支持。统筹中央和省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指导贫困地区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储备申报。2020年我省国定贫困县安排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1.167亿元,占比达到35.1%,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2019年以来,省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共计0.86亿元全部用于贫困县。组织对嵩县、台前、卢氏、淅川等4个深度贫困县近年来的污染防治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开展了监督检查,确保专项资金及时发挥环境效益。

  四是强化督导指导。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重要内容,定期调度,及时研判,排名通报,强化督导。今年6月份,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为重点,聚焦贫困地区等重点区域,组织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开展了村庄环境整治问题“大核查”“大整改”行动,对全省“十三五”以来完成整治的6842个村庄开展全面排查,梳理查找问题2308个(条),针对发现的问题,均向当地政府进行了交办,并建立整改台账,推动整改落实,同时,组织开展了问题整改“回头看”行动,进一步巩固贫困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效果。

  虽然我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底子薄,农村基础还比较薄弱,还存在资金缺口大、运维机制不完善、群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借此机会,也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支持、关心和帮助我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把我省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宜居,让绿色成为脱贫致富最靓丽的底色。谢谢。

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记者

  胡市长,您好!信阳市作为革命老区,也是大别山连片贫困地区的重要区域。请问,信阳是如何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谢谢。

胡亚才

  胡亚才

  谢谢你的提问。信阳市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所辖八县两区中有六个国家级贫困县,两个省级贫困县。近年来,我们坚持“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任务,贯穿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全过程,走出一条以人居环境改善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一、守住乡愁之魂

  我们感到,农村环境差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文化的缺失。为此,我们坚持把农村文化基因传承作为人居环境整治必须坚守的底线要求。一是保护传统文化。专门制定《信阳市古村落保护条例》,对村中老房、老墙、老井、老树、老作坊等“五老”进行保护性开发和保护性改造,有129个古村落再度焕发青春。支持罗山皮影、淮滨泥叫吹、固始柳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并以此为依托,建成20多个特色文化村。如息县弯柳树村,通过孝道文化教育,使原本垃圾遍地、思想懒惰的贫穷村,蝶变为邻里和睦、德孝风行的美丽宜居村。该村第一书记宋瑞同志荣获2018年度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2018年感动中原十大人物等多项荣誉。光山县帅洼村组织乡贤新编《村规民约“三字经”》,使原来的贫困村成为率先脱贫的美丽乡村。二是传承红色文化。发挥信阳革命老区红色景点多的优势,筑牢乡村的红色基因,如罗山县把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村建成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和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新县把“28年红旗不倒”代表性人物刘名榜家乡郭家河乡建成以“红色文化园”为主题的美丽乡村。每年每村接待参观游客10万人以上,带动农户户均年增收4000余元。三是弘扬时代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倡树乡村文明新风,全市组织1762个文明单位结对帮扶1395个村,有783个村具备“七个一”标准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成为人居环境整治达标村,每年开展文艺演出、电影下乡达3800多场次,通过成立“扶志办”、建立孝善基金、开展“双星村户”评比等,激发人民群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二、抓住扶贫之根

  发展产业是扶贫的根本之策,为此,我们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以“家园美”引领带动“家业兴”。一是打造“多彩田园”,让群众在“园”中受益。发挥信阳丰富的特色资源优势,实施以“美丽乡村+合作社+贫困户”等八种模式为主要内容的“多彩田园”示范工程,把贫困户连接在产业链上,既解决农村美化亮化的“面子”问题,又解决贫困户稳定增收的“里子”问题。如新县西河村,成立农耕园农民合作社,贫困户以旧房旧院入股,由合作社进行保护性改造后开办农家乐、农家旅馆,带动101户362人脱贫。目前,全市1974个“多彩田园”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已带动贫困人口39万人。二是发展乡村旅游,让群众在家中增收。注重在环境整治中配置旅游要素,发展民宿经济,让老旧的农房变成客房,把农家的土菜变成美食,把绿色的农品变成礼品,把生态的田园变成公园,实现美丽与经济共赢。浉河、新县、商城基本实现了全域旅游,平桥、光山、罗山、固始等县区均建成一批“农家游”“自驾游”等乡村旅游点,“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有32个村成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带动2297户7683名贫困群众脱贫。平桥区郝堂村日均接待游客2000多人次,全年旅游收入达1500万元。三是做强特色农业,让群众在干中致富。如潢川、淮滨、固始等县大力推广以稻虾共作为主要内容的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102万亩,新县、息县、商城等县大力发展中药材,面积达10万多亩,光山县依靠本土资源,开发“光山十宝”,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特产村”。全市依靠特色农业,带动310个村、60万人增收,为乡村环境改善提供了强大支撑。四是创造就业岗位,让群众在岗上脱贫。全市所有县(区)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保洁全覆盖,有46家保洁公司相应成立,因村制宜创造保洁员、掏粪工等公益岗位6万多个,4万多个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三、用活硬核之策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是一蹴而就,必须强化推进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一是政策引领。在中央和省三年行动方案基础上,先后制定出台了《信阳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等相关配套文件,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政策支持。二是投入保证。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市县财政每年投入7亿元以上,以奖代补支持,对治理农村垃圾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全覆盖;引导成功人士参与,全市成功人士累计捐资3亿多元支持家乡人居环境改善;广泛开展“我为家乡栽棵树,我为家乡治水塘”等活动,吸纳社会投入5亿多元支持家乡建设。三是示范带动。全市创建人居环境整治达标村1319个、示范村672个,荣获国家级荣誉154个、省级荣誉657个,带动50多万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四是创新驱动。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携手建家园”活动,鼓励孩子担当“环保小卫士”,督促家长改变陋习;调动部门力量,由市直10个单位各包一个县区,条块结合,定期督查,责任捆绑;结合供销社综合改革,依托乡社现有人员和网络力量,全程服务和监督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实践证明,改善人居环境是提振群众精气神、优化发展环境、进而脱贫攻坚的助推器。下一步,我们将遵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信阳时强调“两个更好”的殷切嘱托,进一步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努力让“多彩信阳”更加宜居美丽。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河南日

  河南日报记者

  刘处长,您好!请问,在环境整治脱贫攻坚战中,目前贫困地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如何?未来在确保贫困地区农村生活垃圾长效治理上还会有哪些举措?谢谢。

刘

  刘延中

  首先,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关心。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生活垃圾治理,是全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作为实施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的一场硬仗来抓,高位推动,强力推进,截至去年底,全省121个涉农县(市、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部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其中包括53个贫困县,“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初步建立,农村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印发了《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河南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达标验收办法》,按照“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要求,用三年时间完成全省53个贫困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省级达标验收,即,2017年4个,2018年18个,2019年31个。二是保持高位推动。自2018年,我厅提请省委、省政府连续两年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列入省重点民生实事,各市县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强力推动贫困地区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三是典型示范带动。先后在兰考、汝南等地召开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现场会,通过实地观摩,进一步统一思想、交流经验、夯实责任,确保贫困县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去年10月,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进现场会在兰考召开,充分说明国家对我省工作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四是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工作。指导兰考第一批(2017年)、光山第二批(2020年8月)国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兰考县已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所有乡镇和村庄,光山县按国家要求积极开展示范试点工作。五是建立治理长效机制。制定《河南省农村垃圾治理跟踪评价机制》,对已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县(市、区)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进行了不定期跟踪评价,确保治理效果。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实现我省贫困地区农村生活垃圾长效治理,下一步,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年底前,实现收运处置体系覆盖贫困县所有行政村、90%以上自然村;2021年所有自然村实现收运体系全覆盖;2022年实现稳定运行。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兰考、光山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国家示范试点工作指导力度,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典型经验。三是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宣传引导力度,强化群众参与意识,充分发挥群众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主动性。四是继续对已通过省级达标验收121涉农县(市、区)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进行跟踪评价,确保治理成效。

  谢谢。

广电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记者

  李县长,您好!请问,宜阳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在脱贫攻坚战中,是如何有效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李

  李辉

  谢谢提问。宜阳地处豫西山区,紧邻古都洛阳,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辖16个乡镇,353个行政村。近年来,宜阳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各项决策部署,围绕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补齐“三农”短板,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明确了以“10%的景点村、20%的示范村和70%的整体推进村”为工作目标,突出规划引领,创新方法路径,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突出有路径、有乡愁、有内涵“三个有”工作思路,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带动了全县生态环境好转。先后荣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等国字号、省字号荣誉。

  着力破解三大难题,让整治有路径。我们从学习先进经验、改变传统观念入手,组织县乡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先后到贵州湄潭、江西上饶、浙江安吉,以及河南宝丰、新密等市县观摩学习,并结合宜阳实际,分类施策、逐项化解。在推进过程中,我们立足实际,破解了“三大难题”。一是破解了群众参与难。围绕群众意愿抓改善,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等多种方式,了解群众需求、吸纳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进来,知道农村环境整治整什么、建什么、改什么。变“群众看、干部干”为“干部群众一起干”。二是破解了资金筹措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资金是关键。我们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引进社会资金,探索了“环境整治+银行贷款+土地开发”的融资模式,实施环境提升和土地整理项目,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了资金保障。三是破解了路径方向难。我们探索总结出“一心二领三基四精五定”工作模式,具体讲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突出党建引领和规划引领,确定基层组织强,基础条件好,基本要素全的村庄,按照“精心、精细、精品、精致”四精理念和定特色、定产业、定标准、定路径、定节点“五定”工作法,制定了村庄建设规划图、行动计划项目表、建设要点说明书等“一图一表一说明”,确定了实施“10+N”行动,明晰了建设路径方向。

  着力抓好三个提升,让农村有乡愁。一是围绕特色小镇抓创建。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投资3亿元,建成了花果山旅游小镇,上观桃缘小镇,三乡汉唐古镇,莲庄文旅小镇,盐镇、韩城商贸重镇等8个特色中心镇,莲庄镇被评为河南省首批“美丽小镇”,从而形成了乡镇竞相出彩的发展格局。二是围绕新村新貌抓整治。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加强规划管理和风貌管控,打造“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做到新房有新貌、新村有新样。比如:我们的香鹿山镇赵老屯村提出了“屯香屯绿屯文屯幸福生活,绘山绘水绘村绘美好家园”的发展思路,依托特有的军屯军垦文化,房前屋后全面绿化,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围绕迷迭香打造寻香之旅,日均接待游客5000人,成为洛阳市近郊乡村文化旅游目的地。三是围绕公共服务抓提升。加快城乡供水、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三个一体化”建设,11个乡镇的垃圾处理实现了市场化运营,5个乡镇垃圾处理由政府统一收集、统一处理;已实施改厕6.3万座;13个乡镇的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用,同时我们还配套提升了覆盖104个行政村共计452公里的污水管网,实现了农村污水排放的有效管控。

  着力营造三道风景,让美丽有内涵。一是让产业富民蔚然成风。我们提出了“22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其中“一特”就是打造高效农业,每年县财政设立1000万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持资金,重点打造“三花一草一果”,目前已形成了花生、花椒、油用牡丹、艾草、林果等特色种植65万亩,承办了洛阳市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打造了“上观水蜜桃、香鹿山花椒、锦屏镇石榴”等知名农产品牌。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等新业态,形成了“上观水蜜桃采摘节、古韩桃花节、凤凰岭槐花节”等节会,把自然风光变成了“聚宝盆”。二是让环境惠民自成一景。实施了“一带两翼四区一网”国土绿化战略,建绿屏、现绿水、创绿村、兴绿业、造绿廊,完成104个示范村绿化工程,打造洛陕线和洛河南岸两条生态廊道,再现了绿色田园的美丽景象。三是让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按照“七个一”标准,投资4498.5万元,实现了353个行政村“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全覆盖,引领了社会新风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指示、省委书记王国生莅宜调研指示精神,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宜阳篇章。谢谢。

大河报

  大河报记者

  胡书记,您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和落脚点在村庄,难点也在村庄。作为第一书记,请您介绍一下,北李庄村是如何推进这项工作的?谢谢。

胡

  胡兵

  感谢你的提问!我是省农业农村厅派驻滑县慈周寨镇北李庄村驻村第一书记胡兵。北李庄村地处产粮大县滑县,是一个传统农业村、贫困村,全村耕地475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棚蔬菜等;12个村民组3234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42人,村两委干部7名,党员67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省农业农村厅的有力帮扶下,经过持续有效地脱贫攻坚,已有1531人成功实现脱贫,并于2015年退出贫困村序列,目前未脱贫的11人将于年底全部脱贫。

  在与村民的交流中,我深切感受到了群众对村庄人居环境改善的强烈希望。作为省农业农村厅驻村扶贫工作队,我们始终高度重视、积极回应群众的所期所盼,在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和推进产业扶贫的前提下,争取各方支持,采取有效措施,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村庄,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助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在抓实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我们结合村情,探索“吹拉弹唱”工作法,奏响美丽宜居和弦乐。一“吹”,即通过召开村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和大喇叭广播等,广泛宣传党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政策,明方向,鼓干劲,树立全体村民同心推进敢啃脏乱差硬骨头的信心。二“拉”,即深入群众,与村民交流谈心,征求意见、争取配合,让村民自觉自愿地积极参与,形成政策威力与村民动力有机结合的强大合力。三“弹”,即因地制宜,把事干起来。通过扶贫资金项目支持、村民自愿筹资筹劳、公益岗位义工、帮扶责任人以帮带促等方式,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和户容户貌提升、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先后整合资金800多万元,铺设雨污管网4500米,集中整治坑塘4处,整修道路10500米,绿化20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36盏,建设活动广场3处、公厕2座;设立病媒生物捕杀点53处,实行秸秆还田,避免环境污染和乱堆乱放;改造有安全隐患的64户贫困户的住房。利用村内闲置土地修建集中停车场,拆除老旧破院墙13处、违章建筑200多平方米。收集村内磨盘石磙、老坛罐老砖瓦等,在自然坑塘边、小片林地旁砌成流线式墙体,展示农耕文化,打造“推窗见田、开门见绿”的生态宜居田园生活场景。做好“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动员长期在家居住的610户农户自愿进行厕所改造,目前情况是2018年前村民自改水冲式厕所197户,2019年政府补贴黑皮桶式水冲厕所89户,2019年至今改化粪池式卫生厕所156户,加上新增改厕意愿的85户,年底改厕率可达86%。认真落实省市县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精神,进行全村再动员再部署。配备垃圾桶、垃圾车、洒水车、除草机等,制定村干部包片、党员和公益岗位包段及卫生保洁等制度,街有街长,坑有坑长,胡同有胡同长,构建全村不留死角的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将人居环境、生态环境治理纳入村庄发展规划,以20名担任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岗位的贫困户为主体,组建乡村治理工作队、宣传队,有序引导村民投入乡治理,既发挥了公益岗位作用,又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四“唱”,即宣讲身边典型,开展卫生标兵户评比等活动,激励村民讲文明、树新风。现在,北李庄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晚上摸黑走,污水街面流”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村内外处处呈现路通、电明、水净、居安、景美、人乐的幸福画卷,村民们的心情舒畅了,干劲更足了。人居环境的改善,极大地提振了村民尤其是贫困户的创业斗志,有83户贫困户发展种植大棚圣女果、番茄特色农业,走上了产业脱贫致富之路。谈及村庄的变化,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能手李红标深有感触:“村子的变化太大了,街道环境明显改善,干净多了,污水也不满街流了,还有路灯、大舞台,老百姓满意。因为种菜棚发展高效农业,新房也盖起来了,三棚的(当地话,三层楼的意思),300多平米,还有存款”。

  脱贫攻坚须努力,人居环境正当时。下一步,我们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目标,认真履行帮扶职责,凝聚各方力量,以更加有力的成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让北李庄村的广大村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主持人 郑延保

  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关注的问题需要了解的,可以在发布会结束后,与省农业农村厅等相关发布单位联系,进行深入采访。

  媒体朋友们,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在此,希望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能够充分认识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大意义,持续关注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讲好扶贫脱贫故事,动员激励全省上下坚定信心决心、形成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乡村的强大合力,一鼓作气打好打赢收官战,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贡献。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们!再见。

责任编辑:银新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