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发展 字字句句关情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0-01-14 07:15 来源:河南日报

1216149678677776

1月13日下午,6名省政协委员在“代表委员通道”亮相,回答记者提问。(记者 王铮 摄)

  1月13日下午,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开始前,“委员通道”再次开启,6位来自经济、科技、农林、民盟等界别的省政协委员,就传承红色基因、高质量发展等热点话题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加快金融业发展,为实体经济、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分而有效的金融保障”

  ——省政协委员孙新雷

  去年,河南科创板迎来零的突破。未来,金融业如何为科创板注入动力?省政协委员、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孙新雷表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没有金融的有力支持和保障,很难实现高质量发展,很难实现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

  我省不仅有开发性银行、政策性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还有3家外资银行和数十家保险公司。同时,本土的金融机构也相继成立,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我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机构发展还不够充分,尤其是外资金融机构还比较少。”孙新雷说,要继续实施引金入豫和金融豫军培育工程,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主体。

  我省有上市企业81家,债券融资量1700多亿元。“基金机构少、规模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会受到制约。”孙新雷建议,要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要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金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加大引进和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力度,加快金融业的发展。”孙新雷表示。

  “讲好红旗渠的故事,践行和弘扬红旗渠精神”

  ——省政协委员李蕾

  如何把红旗渠精神与实际工作融合、发挥红旗渠精神更大价值和作用?一直坚守在宣讲一线的省政协委员、林州市副市长李蕾畅谈传承好、发展好、实践好红旗渠精神的体会。

  2013年8月,红旗渠干部学院成立。“目前,学院已培训25万多人,每年带动到林州的游客960多万人次,直接经济效益30多亿元。”李蕾说,经济效益背后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算。

  红旗渠精神不是一个停滞的、封闭的体系,它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战太行”的伟大实践中,在“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我们成立红旗渠集团,将‘红旗渠’注册商标,品牌价值达260多亿元。”李蕾表示,这不仅是对红旗渠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也为红旗渠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

  林州始终以红旗渠精神为立市之本,将它融入各项工作。“红旗渠精神已成为我们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李蕾说,在红旗渠精神的引领下,林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偏远的山区县跨入全省十强、全国百强。

  “只要把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国有企业一样能在高质量发展中做领跑者”

  ——省政协委员蒋元力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作为河南省唯一的世界500强企业,如何转型升级、“瘦身健体”,从而跟上甚至领跑国企改革“再出发”的步伐?省政协委员、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副总工程师蒋元力深有感触。

  蒋元力认为,转型升级,首先要“瘦身”,比如淘汰落后产能,拉长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有效对接;其次要“健体”,关键就是要加强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蒋元力向在场的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矿泉水瓶的主要原料之一是乙二醇。在煤炭转化为乙二醇的过程中,需要一种催化剂。8年前,由于技术受制于人,无法自主生产催化剂,更难控制生产成本。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省科技厅设立了重大科技专项,科研人员经过8年的潜心钻研,终于掌握了这个核心技术。“我们现在终于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实现了‘能源芯,河南造’!”蒋元力说。

  蒋元力表示,随着越来越多核心技术的突破,“河南造”也越来越多。只要把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国有企业一样能在高质量发展中做领跑者。

  “只要能够找准定位,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我们一定能在农村这片土地上有一番新的作为”

  ——省政协委员陶蕾

  如何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省政协委员、河南岐黄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陶蕾开出了两个药方:借势而为和找准定位。

  在共享经济融入老百姓的生活时,陶蕾乘着这股东风,把农村闲置的土地、住房租下来进行个性化改造,打造成共享农庄;同时,借助新密岐伯山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找准为中老年人提供中医康养治疗这个特色定位,引导当地农民盘活资源、参与创业或者发展第三产业,让他们变成了租房子拿租金、在农庄打工拿薪金、年底分红有股金的“三金”农民。

  “乡村兴则国家兴,国家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而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陶蕾说,“只要能够找准定位,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我们一定能在农村这片土地上有一番新的作为。农民会越来越富,农村也会越来越美丽。”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贡献我们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省政协委员戴继涛

  省政协委员、河南太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继涛曾先后在国企、外企有稳定的工作,后来选择自主创业。戴继涛和大家分享了他的创业经验。

  以前的工作中,戴继涛经常考察一些电厂项目、地铁项目,发现电力行业使用的许多关键部件都来自国外。“因此我在创业时,就瞄准了电力设备的国产化替代这个项目,决心打造‘中国芯’。我一干就是8年,成功研发了‘中国制造’的能源管理系统,一举拿下了近百项软件著作权和专利。我开办的公司顺利迈进资本市场,成为郑州市郑东新区第一家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戴继涛说。

  “公司依靠科技创新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科技创新走向未来。目前,我省出台了多项人才政策、创新创业政策,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在创新这条路上继续前行,也希望更多青年加入创业大军,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戴继涛说。

  “真正让垃圾‘有家可回’,成为可再利用的资源”

  ——省政协委员张俊杰

  省政协委员、洛阳市科协主席张俊杰一直关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问题,他曾在去年的省两会上提出推进我省垃圾分类工作的提案。

  “我很高兴地看到,郑州市已经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投放。郑州作为试点,可以为其他地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提供示范和经验。”张俊杰说。

  在多次调研中,张俊杰发现郑州垃圾分类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居民嫌麻烦,垃圾依然混着扔。其次,小区居民对垃圾进行了分类,但垃圾在运输中转时又被混在了一起,这样前分后合,根本起不到垃圾分类的作用。再次,垃圾处理的配套设施和监管机制也存在不足。

  张俊杰认为,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将垃圾分类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真正让垃圾“有家可回”,成为可再利用的资源。

  张俊杰呼吁每一个人都来追求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为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记者 石可欣 刘一宁 李凤虎)

责任编辑:王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