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相聚 永恒的友谊
——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马上项目比赛综述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19-07-18 09:17 来源:郑州日报

03.jpg

04.jpg

  一场场扣人心弦的比赛,一幕幕激情飞扬的表演。在呼和塔拉草原上的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经过6天令人心潮澎湃的马上各种技艺展现,昨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马上项目的比赛鸣金收兵。

  本届全国民族运动会马上项目分为竞赛和表演两大部分,共有河南、山西、内蒙古、河北、云南、西藏、青海、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9支代表队参加,参赛运动员305名,马匹365匹,骆驼13峰,近2000人参与,涵盖了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东乡族、满族、哈萨克族、彝族、土家族、藏族、壮族、苗族、水族、柯尔克孜族、佤族、撒拉族、白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

  竞赛:“马背民族”独占鳌头

  内蒙古自古以来就与马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情感牵绊,作为“马背上的民族”,马在蒙古族的生产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马术运动在内蒙古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本届全国民族运动会马上项目比赛的分赛场呼和浩特,马产业、马体育、马科学基础雄厚,举办马术项目比赛经验丰富、基础设施完善。作为分赛场的“东道主”,共有139人组成的内蒙古代表团,在比赛中充分展现了“草原儿女”雄厚的实力。

  马上项目设有民族速度赛马、走马、跑马射箭和跑马拾哈达4个竞赛大项,其中,速度赛马设有1000米、2000米、3000米、5000米和8000米5个小项,走马设有1000米、2000米、3000米、5000米4个小项。在总共11个小项比赛中,除了2000米速度赛马之外,内蒙古代表队最终囊括了其他项目的第一名,显现了马术运动在内蒙古的雄厚群众基础,无愧于“马背上的民族”称号。

  我省是少数民族散居区,此次派出39人的队伍参赛,其中运动员26人,马匹37匹,参加了4个竞赛大项11个小项的全部比赛。在6天的赛事中,河南队与其他代表队同场竞技,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增进感情,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表演:马上“杂技”令人震撼

  14日、15日进行的表演项目,马背上的“杂技”带来的是震撼的视觉盛宴。本届全国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共设置了一骑两马、骑马点火、康巴荣玖、乘马抛石头、驼球、马上技巧、姑娘追、马上角力、民族传统马术表演等9个小项。

  民族传统马术和马上技巧令观众感受到传统马术的魅力,其中包含了在马上拾花篮、射箭、敬酒、拾哈达、劈斩、仰背、接帽等诸多技艺,也在单人单马、单人双马、双人单马、双人双马、三人双马等项目中,展现了倒立、直立、斜横站、180度转体、跃马、侧隐蔽、中央隐蔽等多种高难度表演。在多人多马项目中,运动员完成了叠罗汉、勇攀高峰的惊险刺激表演,充分体现了团结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

  除了民族传统马术、马上技巧、一骑两马表演,其他6项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马术技艺——表现出战场上强悍力量的骑马点火,也称马上摔跤的马上角力,产生于牧人们日常戏耍跑马悬体的康巴荣玖,多在婚礼、节日等喜庆之时举行的姑娘追,藏人游牧生活的衍生品乘马抛石头,由马球运动演变而来具有较强娱乐性和竞技性的驼球,这些出神入化、引人入胜的表演,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经过两天的竞演,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代表队的数十名运动员,展现了精湛的马上技巧水平和协调配合能力,完美呈现出一幅各民族团结、互助、和谐的美丽画卷。

  赛场: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今年9月8日将在郑州正式开幕,这次提前在呼和浩特分赛场进行的马上项目赛事,7月12日举行了开赛仪式。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 携手奋进新时代”主题,呈现了一台展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成果、凸显民族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文艺大餐。

  呼和浩特分赛场把传统民族文化与蒙古族文化有机融合,在开赛仪式的内容和效果上突出全国民族运动会盛大喜庆的氛围和马上项目的特点,显示分赛场地域文化特色,将体育竞技精神、少数民族文化理念、民俗风貌、内蒙古特色等贯穿于仪式中,充分展示了各族人民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风貌。

  另外,在呼和浩特分赛场,展示着一幅由百名少儿绘出的百米长卷《百花绽放》。百米画卷以蓝天绿草为底色,点缀朵朵白云,在百米长卷上分别呈现代表大美青城的地标建筑、56个民族的少年儿童在草原嬉戏场景、蒙古包、骏马奔驰、牛羊成群等内容,把现代化都市、生态建设、民族团结、蒙古族特色等内容有机融合,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相聚是短暂的,友谊是永恒的。在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呼和浩特分赛场,选手们展现出如骏马般矫健身姿,草原成为他们追寻理想、实现梦想的广阔天地。在新时代背景下,各民族运动员对祖国祝福的美好情怀和对祖国繁荣发展的坚定信念,将会在草原上世代相传。(本报记者 王文捷 文 白韬 图)

  本报呼和浩特专电

责任编辑:银新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