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最后一公里”服务盲区 河南这俩地儿有了好做法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19-04-12 07:16 来源:河南日报

  基层民生最牵动人心,基层治理最考验能力。全省首个“行走的医院”项目落户汝阳,为基层患者提供“远程诊疗”服务;济源试水民政协理员制度,让困难群众办事有了“好助手”。两地积极开展的创新和探索,都靶向基层的“痛点”和“堵点”,紧扣人民群众的需求点,把“为民服务”落到实处,为我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汝阳

  “行走的医院”让百姓看病更方便

  4月11日,助力汝阳县大病不出县“行走的医院”健康扶贫项目启动仪式在汝阳县举行。

  据悉,大病不出县“行走的医院”项目由农工党中央联络工作委员会指导,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西部扶贫工作办公室实施,旨在通过农工党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优质资源优势,助力贫困地区医疗健康扶贫工作。汝阳县“行走的医院”项目是该项目在我省首次落地。

  启动仪式上,该项目负责人为汝阳县村医代表配发了“全科医生助诊包”,同时向汝阳县捐赠8辆救护车。该项目还将为汝阳县216个行政村卫生室配备“行走的医院”全科医生助诊包,实现全县农村远程医疗全覆盖。

  汝阳地处深山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14个乡镇216所卫生室有大半都在山区,老百姓看病路程远、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为了惠及更多群众,汝阳县积极探索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互联网+远程诊疗”模式。

  据了解,“行走的医院”项目为村医配备的全科医生助诊包内的医疗设备,可以实现24项血液化验、11项尿液检验、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以及血压、血氧、体温的测量,同时还配备具有远程功能的“医生工作站”。

  “行走的医院”项目还将与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型医院进行联网,每日提供上百个专家远程义诊号源,为群众提供义诊服务。群众看病时,有关化验、检查结果可及时通过设备传送给专家,专家依据结果,通过视频等形式对患者进行“面对面”诊疗。(记者 李宗宽)

  济源

  民政协理员“上门”服务困难群众

  “李老师最近身体怎么样?家里还有什么困难吗?”4月11日,济源市北海街道办事处碑子居委会民政协理员张忠宣走进居民贺六娥的家里关切地询问。正推着老伴儿李体洲在院子里休息的贺六娥感动地说:“都好都好,谢谢您总是为俺家操心。”

  几年前,因高血压、脑萎缩等疾病,李体洲的身体留下了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去年,刚刚当上民政协理员的张忠宣得知李体洲的情况后,主动上门讲解国家相关补助政策,在他的建议下,李体洲申请并通过了二级残疾标准的鉴定。张忠宣又积极为李体洲办理护理补贴、重残低保、生活补助等手续。“办这些手续,俺老两口没有跑一趟,全靠人家帮忙跑腿,真是太感谢了。”贺六娥说。

  在北海街道办事处,张忠宣是众多民政协理员中的一个。北海街道办事处主任赵开颜介绍,2017年以来,为切实消除基层民政工作中存在的人员经费少、服务对象多、动态管理难等“最后一公里”的服务盲区,他们在居委会和社区建立了民政协理员队伍。

  济源市民政局局长苗春芳告诉记者,民政协理员主要在居民低保申请受理、了解掌握灾情、指导返乡退役士兵创业、对辖区内优抚对象各项待遇的落实等方面开展工作,“我们将在全市推广民政协理员工作,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记者 张海涛 成利军)

责任编辑:王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