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首届百场乡村春晚大联欢圆满收官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19-03-01 10:36 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月22日下午,河南省巩义市小关镇小关河畔锣鼓喧天、管弦齐鸣。巩义市东五镇的村民欢聚一堂,观看由这里的村民组成的小百花艺术团及文化志愿者共同奉献的“乡村春晚大联欢”专场演出。异彩纷呈的演出中,乡亲们亲情振奋;经久不息的掌声里,为时1个半月“春满中原 老家河南——河南省首届百场乡村春晚大联欢”的在这里画上圆满的句号。至此,这项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导的、基层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截止2月18日,全省1160多个乡村因地制宜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春晚大联欢,13万2千农民群众作为活动主体、走上舞台、走进活动演唱自己的生活,320万农民群互动、千万农民朋友在参与和观赏中精神得到愉悦。

  乡村春晚聚人气,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今年1月初,为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阵地作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举办覆盖全省的“春满中原 老家河南——河南省首届百家乡村春晚大联欢活动”。活动之初,河南省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办公室、河南省文化馆等承办单位提出了“百台乡村春晚,千场文化活动,十万农民亮相,千万农民共享”的响亮口号,得到了广大农民、社会各界和文化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全省326个行政村、21万村民当即踊跃报名参加。随着活动的广泛开展,截止2月13日,黄河两岸已经有1120多个乡村举办了乡村春晚大联欢活动。位于豫东南的商丘市,乡村春晚大联欢遍地开花。1月7日,该市首场乡村春晚大联欢演出在夏邑县杨集镇刘付营村文开始,至今已有385村举办了异彩纷呈的乡村春晚大联欢演出,其中在贫困村演出近300场。具有115万人口的濮阳县,全县993个村,530个村在春节期间举办了乡村春晚大联欢活动;53万群众参与其中。

  乡村春晚接地气,引领了广大农民创造文化新民俗的自觉性。针对当下不少乡村,传统年俗文化逐渐式微,适合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活动相对不足;一些人过年除吃喝、打牌、甚至对赌博、迷信、庸俗负能量活动缺少抵制能力的现象,乡村春晚大联欢活动旗帜鲜明的提出:繁荣先进乡村文化,把一些人从牌桌、酒桌、低俗游戏场景中拉到乡村文化振兴上来,让村民们过一个有意义的新年。活动进行中,河南省首届百场乡村春晚大联欢主办、承办单位适时从数台乡村春晚中,选择10场各具地方特色和有新意、有特点、有示范效应的乡村春晚演出,通过全媒体陆续面对全省群众播放,引领乡村文化新民俗健康发展。兰考县“梦里张庄桐花香”乡村春晚,长垣县“锅碗瓢盆交响曲”厨师之乡春晚分别精彩呈现;确山县“琴声到永远”杨靖宇故里乡村春晚,西华县“脱贫攻坚奔小康”黄泛区乡村春晚美丽绽放、令人神称道;舞阳县“笛声奏出幸福曲”和柘城县“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村晚,先后给中原乡村文化繁荣带来了一阵阵春风。整个大联欢活动通过全国文化志愿服务平台、河南日报、河南移动戏曲频道、河南经济报社《中原融媒》、大河网、《人民艺术》客户端等以及各地方网络媒体进行了现场直播。各个举办乡村春晚大联欢的现场,以及周边群众通过手机微信自媒体等公众传播手段观看,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关注人数超过千万人。至今,河南乡村春晚活动在互联网百度搜索相关消息已近320万条,在河南产生了巨大社会影响力,成为“百场乡村春晚、十万群众参与、千万农民受益、亿万人民关注”的乡村文化振兴文化惠民品牌活动。

  乡村春晚长志气,突出了农民群众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主体性。河南乡村春晚大联欢活动在充分发挥“河南乡村音乐厅”组织开展活动的基础上,政府文化部门和公共文化单位,陆续组织156支文化志愿团队和13200多名文化志愿者,深入到对接服务的乡村开展各种辅导活动,运用乡村春晚大联欢这样一个有效载体,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和主导农村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让村民从“被动欣赏接受”转变到“自主创办演出”上来。各个乡村采取措施,组织广大农村文艺骨干到现实生活中挖掘题材,用自己的人写自己的事、自己的演出展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故事教育鼓舞自己的村民的方法,鼓起广大群众同心协力奔小康的志气。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乡村春晚大联欢活动中,由文化志愿者辅导、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表演唱、歌舞、小戏、集体舞、杂技、诗朗诵等节目达到830多个,这些“土生土长”带有浓厚中原特色特色的节目,来自生活、贴近生活,真诚动人,不仅吸引了本村的群众参与其中,许多乡镇还利用互联网将乡村春晚进行网络直播,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春节期间的文化盛宴,为一个个村庄创造了活生生的集体精神记忆,赢得广大群众的欢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汝瓷之都市,17个乡村音乐厅组织各个村的文艺爱好者、文艺活动积极分子自编自演了80多个乡土节目搬上乡村春晚大舞台,老百姓快自己的乡村春晚既亲切,又耐看、好看、看了还想再看。这些节目里,既有群众“民星”领衔,又有文化志愿者的参与;群众自编自演的《乡村活宝》等节目,通过展现农民生产劳作的特色形式,让群众能参与其中,深受群众欢迎,而他们把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汝瓷烧制技艺,融入到自编自演的节目中,更是受到群众赞誉。1月13日,汝州“汝瓷小镇乡村春晚”演出的汝瓷与舞蹈、汝瓷手工拉坯与古琴的融合演出,引起观众们对传统汝瓷制作优秀技艺的浓厚兴趣,赢得阵阵叫好。一片出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浓厚节日氛围里,老百姓对非遗的巧夺天工交口称赞。

  乡村春晚扬正气,增强了农民群众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同心奔小康的自觉性。党的十九大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着重强调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为了深入贯彻这一精神,河南乡村春晚把提振群众的精气神,繁荣农村文化、携手脱贫攻坚、促进乡风文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强调各个文化部门、文化志愿团队要把党的理论政策、美丽乡村、全面小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编排出来,展现出来,让群众在参加活动、欣赏文艺演出的同时,接受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农民同心协力奔小康的内在动力和决心。确山县是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的故里。当年,在东北抗日的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杨靖宇将军随身携带一把口琴,用吹奏出来的口琴声声驱散严寒,激励战友们的革命斗志。如今的确山县后楼社区群众,举办“琴声到永远”乡村春晚活动,以弘扬优秀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致敬抗日英雄杨靖宇,树立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决心,赢得了20多万通过网络直播观看的各地群众点赞、留言。兰考县坝头乡张庄村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地方。这个位于黄河大堤东岸、当年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地方,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时关于发扬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指示精神,打响了脱贫攻坚的硬仗。2015年张庄村被国家旅游局定为红色旅游扶贫重点村,2017年3月张庄村摘掉贫困村帽子,兑现了向总书记“三年脱贫”的庄严承诺。1月15日,“梦里张庄桐花香”乡村春晚举办,村民们在活动中,把“实现乡村红色旅游,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编进演出的节目,鼓起1100余名村民就业,300余名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的风帆。虞城县组织全县文化志愿者,组成25个艺术支援小组分赴231个乡村村晚大联欢现场,结合当地特色,组织群众从身边的人与事入手,挖典型、讲故事、树正气;集体创作、演出了反映移风易俗的小品《天价彩礼》和反映脱贫攻坚的《十二个月》等一批节目,到群众中演出。平顶山市鲁山县楼子河村,是一个多年靠贷款生存的贫困村。2016年12月16日,这个有着1987口人的村子,成为文化扶贫扶志首批挂牌的“乡村音乐厅”示范村。如今的楼子河,既有自己的舞蹈团、戏曲团,也有自己的器乐团、草根艺术团。1月25日,楼子河村,用多彩的文艺活动,展现了实施精准扶贫和文化扶贫扶志的成果。乡村春晚的漯河现场,村民们自编自演的《春风吹进楼子河》让观众动容;102岁高寿的李文盘奶奶带领全家齐上阵,为观众们展现努力奋斗、家和万事兴的好家风;村长夫人和姐妹们一起,手拿锅簰、勺子、簸箕等家伙什,登台演出三句半,引来村民们欢呼声掌声不断。整台演出体现了美好的乡情、乡音、乡味,贯穿了“精准扶贫”、“扫黑除恶”、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新农村新气象的内容。村支书周营贤告诉大家:这种扬正气的活动,推进了文化扶贫扶志,比开十次群众大会都管用。

责任编辑:张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