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一网办”争取“不见面”
——鹤壁市工商局探索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纪实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18-08-28 19:51 来源:鹤壁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鹤壁市工商局紧紧围绕审批服务便民化这一中心,在持续做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先照后证”改革、住所登记改革的同时,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多证合一”、企业简易注销等工作,全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快速健康发展。

  梳理规范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网办”

  8月3日,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例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全省工商部门率先实现河南政务服务网“一网通办”。鹤壁市工商局迅速行动,8月4日至5日昼夜奋战,全面打响“48小时攻坚战”,实现了河南政务服务网“一网通办”。8月5日起,市级企业名称预先核准、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登记、公司变更登记、外商投资公司设立登记和外商投资公司变更登记等6项内容,县区级企业名称预先核准、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公司变更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变更登记、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和个体工商户变更登记等7项内容,全面实现了“三级十同”(省、市、县三级同一审批服务事项主项名称、子项名称、事项类型、事项编码、实施依据、申报材料、办事流程、收费标准、承诺时限、表单内容统一)“一网通办”。按照河南省工商局整体工作进度安排,8月底,工商部门将实现所有审批服务事项“一网通办”。

  推行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争取“不见面”

  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就是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市场主体,在申请办理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及备案、股权出质登记、电子营业执照领取等工商登记业务时,通过“河南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服务平台”在线办理,无须再到窗口提交纸质材料,实现了从“面对面”到“键对键”办理模式的转变,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自2017年10月推行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以来,鹤壁市工商局在保证原有窗口登记模式有序运行的基础上,做到全程电子化登记与窗口登记无缝衔接,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开放企业名称库,申请人自助查询,名称登记全程网上申报、受理、核准,实现“一趟不用跑”。对新设立及办理变更登记的市场主体,同步增发电子营业执照。

  需要纸质营业执照的,可到窗口申领,或由工商部门免费邮寄。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对外宣传、帮办指导、政银合作等措施,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全程电子化登记4821户。

  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打造“流水线”

  通过整合部门之间审批环节,减少部门内部审批环节,切实优化审批流程,把注册登记打造成标准化、便捷化的流水线,是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治本之策。

  一是推行“多证合一”,解决证照多”问题。为着力解决创办企业过程中各类证照数量过多、准入不准营、简政放权措施协同配套不够等问题,自2017年8月1日起,将涉及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登记、备案等有关事项和各类证照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三十五证合一”,被整合证照不再发放,建立了程序更为便利、内容更为完善、流程更为优化、资源更为集约的市场准入模式。今年6月份,我省进一步深化实施“多证合一”改革,全面承接国家层面的23项整合证照事项,与“三十五证合一”的35个证照事项整合、融合,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切实降低了企业制度性成本。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多证合一”注册登记近1.7万户。

  二是推行“审核合一”,解决审批慢”问题。简化内部审核流程、缩短内部审核时限,实行“一口受理”“一表申报”“一窗办结”,办结时限由改革前的最长数十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甚至当场办结,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准入便利化水平。

  三是推行“简易注销”,解决“退出难”问题。实施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就是通过减少登记手续,简化登记材料,优化登记程序,让真正有退出需求、债务关系清晰的企业快捷便利退出市场,降低了市场主体退出成本,提高了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近500户企业办理了简易注销登记。

  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举措,当好“服务员”

  一是围绕落实做文章。认真落实提前介入、上门服务、绿色通道、专人负责、温馨提示等便民措施,为企业提供心交心、面对面、手把手的全方位服务,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

  二是围绕创新做文章。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在注册登记窗口制作了企业注册登记示范栏,通过外网链接、现场下载、发送邮件、微信服务等形式,为企业在材料规范、文书制作、表格填写等方面提供全面细致、方便快捷的服务。

  三是围绕规范做文章。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研究制定了重大疑难问题会商、重点工作定期通报、企业回访等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商事制度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改革探索制度保障,推进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进程。

责任编辑:李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