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失效时间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标  题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明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18年重点工作责任单位的通知
发文字号 豫政办〔2018〕16号 发布时间 2018年02月06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明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18年
重点工作责任单位的通知

豫政办〔2018〕16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陈润儿省长代表省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予以分解并明确到各责任单位。各项重点工作责任单位要尽快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明确时间节点、责任领导、责任处室,于2月28日前报省政府督查室。每季度末,各责任单位要向省政府报告季度重点工作落实情况,12月31日前向省政府报告全年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省政府办公厅将对各责任单位的落实情况进行通报,并适时组织开展督查。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发展质量效益

  1.推动质量提升。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为重点,深入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继续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大力推进精益制造、品牌制造,支持企业发展个性定制、高端定制,增强供给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的灵活性。弘扬工匠精神,引导企业瞄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开展对标达标专项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监管,以标准提升引领和倒逼质量变革。

  由省质监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工商局、财政厅、农业厅、商务厅、交通运输厅、旅游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畜牧局、环保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政府金融办、省烟草专卖局、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负责落实。

  2.调整优化结构。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标准,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煤炭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任务,淘汰落后煤电机组100万千瓦。建立淘汰落后产能“清零行动”长效机制,确保应退尽退。深入推进种养业、制造业、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加快发展高效种养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实施“万家企业上云”,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发挥好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平台作用,推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加快装配式建筑业发展;培育现代物流、健康养老、教育培训、优质旅游等新增长点;加快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抓好数据资源集中整合、开放共享,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由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省政府国资委、省环保厅、质监局、工商局、安全监管局、农业厅、林业厅、畜牧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商务厅、交通运输厅、财政厅、科技厅、民政厅、卫生计生委、教育厅、旅游局、邮政管理局、郑州铁路局等部门负责落实。

  3.深化转型攻坚。持续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深入实施12个重点产业转型发展专项方案,加快培育一批高技术、高成长、高税利产业,重点实施600个5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和100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推动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精准招商、产品技术工艺创新、落后产能“腾笼换鸟”,盘活闲置土地、厂房等要素资源,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提质发展。

  由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厅、林业厅、水利厅、财政厅、畜牧局、粮食局、供销社、食品药品监管局、质监局、工商局、商务厅、科技厅、交通运输厅、旅游局、文化厅、民政厅、卫生计生委、国土资源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环保厅、国税局、地税局、烟草专卖局、河南中烟公司等部门负责落实。

  二、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4.扩大有效投资。聚焦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百城提质、工业转型、生态环保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滚动实施“5818”扩大有效投资行动,力争完成投资1.8万亿元。开展万家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推进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技术化“三大改造”。启动郑州机场三期工程,完成郑万、郑阜高铁河南段铺轨工程,加快郑州南站和太焦、商合杭高铁及蒙华铁路河南段建设,争取郑济高铁濮阳至济南段开工建设;推进周口至南阳等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及沙颍河等内河航运建设,支持发展临港经济;加快出山店、前坪水库建设,推进宿鸭湖水库清淤扩容;推动实施“青电入豫”工程;实现所有自然村4G和所有贫困自然村光纤接入全覆盖。

  由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厅、工业和信息化委、环保厅、科技厅、交通运输厅、财政厅、民航办、林业厅、水利厅、通信管理局、电力公司、机场集团、郑州铁路局等部门负责落实。

  5.培育消费热点。充分挖掘健康、养老、教育、体育、文化、旅游等消费领域潜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实施康养家政服务扩容提质工程,推进一批社区养老中心建设试点,深化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试点,加快健身休闲产业发展,鼓励引导绿色产品消费,大力发展共享经济。

  由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工业和信息化委、旅游局、卫生计生委、民政厅、教育厅、体育局、文化厅等部门负责落实。

  6.壮大实体经济。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尊重、鼓励、保护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开展营商环境示范创建,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盘活做优国资国企,加快培育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国有骨干企业。支持驻豫央企改善供给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鼓励央企与地方企业兼并重组、融合发展。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积极引进外资企业,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制度。持续实施“百千万助力企业成长计划”,着力破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用工等制约。深化土地利用综合改革,提高利用质量效益。支持金融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力争融资总额达到9000亿元。

  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工商局、省政府国资委、省商务厅、财政厅、省政府金融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国土资源厅、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等部门负责落实。

  7.防范风险隐患。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稳妥化解企业风险,全面排查,分类管控,依法化解。深入推进市场化“债转股”。积极防控政府债务风险,全面开展政府债务审计,摸清真实底数,找准问题症结,制定风险防控和化解方案,严格控制增量,稳妥化解存量,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规举债、担保行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突出降杠杆、治乱象、抓规范、强监管,做到早识别、早发现、早处置,堵住风险源头。持续打击非法集资、金融犯罪、网络传销。

  由省政府金融办、省财政厅、工业和信息化委、省政府国资委、省审计厅、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省公安厅、工商局等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三、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8.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妥善解决债务处理、债权保护、资产处置、职工安置等问题,全面完成1055家“僵尸企业”处置工作;大力推进企业产权结构、组织结构、治理结构改革,全面深化省属功能类、公益类国有企业改革,完成省属国有企业压缩管理层级任务;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加快由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全面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入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全面推进行政权力事项在线办理,打造“一次办妥”政务服务品牌;完善信用监管体系,推进信用信息记录归集共享。继续深化行政执法、医药卫生、供销社、投融资、财税、教育、文化等体制改革。

  由省政府国资委、省财政厅、省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省编办、发展改革委、工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卫生计生委、供销社、省政府金融办、省国税局、地税局、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省教育厅、文化厅等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9.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进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赋予各片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全面落实160项改革试点任务,深入实施政务、监管、金融、法律、多式联运五大服务专项方案,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布局,积极申建自由贸易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争取洲际客运航线开辟、签证便利业务常态化等事项实现突破;推进“陆上丝绸之路”建设,提升中欧班列(郑州)运营水平;推进“网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快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规划建设电子世界贸易组织核心功能集聚区。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拓展口岸功能,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机制,引进大型物流集成商,推动飞机租赁等新业态发展,提升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物流中心功能。深化制造业对外开放,扩大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合作;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办好第十二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外交部河南全球推介、全球跨境电商大会、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等活动。

  由省商务厅、省政府外侨办、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郑州海关、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民航办、工业和信息化委、文化厅、旅游局、国税局、地税局、郑州铁路局等部门和郑州市政府、开封市政府、洛阳市政府负责落实。

  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夯实发展战略支撑

  10.抓好“四个一批”。深化自创区管理体制和人事薪酬改革,抓好辐射区建设,构建“3+N”空间发展格局。突出发展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引领型人才、建设一批创新引领型平台、引进一批创新引领型机构,加快生物育种、通信技术、超级电容、工业CT等创新引领型项目产业化,在大数据及网络安全、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领域,实施一批产业集群专项和重大科技专项。完善吸引、留住、激活人才的政策措施,创新柔性招才引智机制,深入实施“中原千人计划”“名校英才入豫计划”“海外引智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加快推进大中型工业企业省级研发机构全覆盖,组建生物育种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新引进一批重点新型研发机构。

  由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省政府外侨办等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11.促进“三个融合”。协同推进科技、制度、业态和工艺创新,促进科技与金融、军工与民用、“地方”与“国家”融合。深化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扩大“科技贷”规模,设立自创区创新创业发展基金,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和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作用,重点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加快实施可见光通信、北斗综合服务云平台等军民融合重大示范项目,推动洛阳等地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支持信息工程大学国家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支持中央驻豫各类科研院所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成果就地转化,积极对接中科院、“双一流”高校、央企研究机构等大院名校,鼓励其在豫设立分支机构或共建新型高端研发平台,加快郑洛新·中关村双创基地和自创区硅谷创新中心建设。

  由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国防科工局、财政厅、省政府金融办、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省教育厅、科学院等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五、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区域发展格局

  12.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落实中原城市群建设实施方案。继续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郑汴、郑许一体化和郑新、郑焦深度融合,加快大都市区建设。支持洛阳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支持商丘、南阳、安阳等构建区域中心城市,漯河、济源等壮大城市规模和综合实力,平顶山、鹤壁、濮阳、三门峡等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周口、驻马店、信阳等农业比重大的市跨越发展。推进交通互联、生态共建、产业融合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加快百兆宽带普及,推进千兆城市建设。以“三山一滩”和省际边缘地区为重点,完善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路网,促进中原城市群网络化、开放式、一体化发展。

  由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工业和信息化委、林业厅、水利厅、通信管理局等部门和相关省辖市政府负责落实。

  13.深入推进百城建设提质。把百城建设提质与文明城市创建、城市“双修”结合起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坚持规划引领,启动新一轮城乡总体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修编,推进城市设计工作。树立城市经营理念,加强土地储备,创新经营机制,探索自我增值、自我积累、自我投入、自我发展的路子。以省辖市老城区和县级城市为主体,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提升改造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加快小城镇体制创新,科学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布局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运用大数据提升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持续抓好交通秩序治乱、市容卫生治脏、生态环境治污、公共服务治差,努力使城市成为创业之都、宜居之城、幸福之家。

  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交通运输厅、环保厅、卫生计生委、公安厅、水利厅、人防办等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14.积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要素下乡障碍。深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住房保障等纳入居住证基本公共服务范围,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定居。

  由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农业厅、民政厅、公安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编办、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监局等部门负责落实。

  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5.深入推进精准脱贫。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深入落实“三个五”政策措施,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救急纾困与内生脱贫结合,抓住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易地搬迁等关键环节,深入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等发展规划,落实低保、扶贫“两线合一”,重点推进卢氏等4个深度贫困县和1235个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统筹贫困县村和非贫困县村精准脱贫工作,实现110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19个国定贫困县和14个省定贫困县脱贫摘帽,完成6.29万人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任务。加快实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再启动搬迁8万人。

  由省扶贫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省政府金融办、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省民政厅、水利厅、农业厅、河南黄河河务局、省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电力公司等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16.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稳步推进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探索盘活用好闲置农房和宅基地。抓好国家和省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支持金融网点、业务下沉,继续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强化农业保险保障作用。

  由省委农办、省农业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林业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省政府金融办、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省农信联社、供销社等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17.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结构兴农、品牌强农,加快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强高标准粮田建设,持续提升粮食产能,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0万亩。以“四优四化”为重点,支持发展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优质专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林果分别达到1200万亩、2200万亩、1300万亩以上,优质草畜新增肉牛20万头、奶牛5万头。大力发展粮油深加工和主食产业化,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在生物育种、农业智能装备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加快完善农产品产销体系,支持产地保质保鲜工程建设,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由省农业厅、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工业和信息化委、水利厅、林业厅、畜牧局、粮食局、科技厅、商务厅、供销社、食品药品监管局、农机局、农科院等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18.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不搞强迫命令,激发农民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新生产经营机制、社会服务体系、产业组织模式、乡村管理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小农户和大生产、大市场有机衔接。把支持返乡下乡创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争取再新增20万人返乡下乡创业。

  由省农业厅、省委农办、省林业厅、畜牧局、粮食局、供销社、商务厅、旅游局、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19.加强乡村有效治理。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加强农村诚信建设,淳朴农村文明风尚。完善乡村矛盾调解和便民服务机制,深度推广“四议两公开”,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围绕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加快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美化,改造6万户农村危房。推进农村能源革命。持续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示范。

  由省委农办、省农业厅、民政厅、司法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环保厅、卫生计生委、通信管理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七、大力推进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20.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坚持长短结合、铁腕治污,全面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着力控制污染源头,狠抓末端排放治理,突出重点区域、行业、环节、时段,强化“六控”措施落实,健全绿色环保调度和差别化管理制度,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稳步推进清洁取暖,努力让人民享有更多蓝天白云。

  由省环保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工业和信息化委、农业厅、公安厅、交通运输厅、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21.持续实施水污染防治。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强化重点流域和城市河流治理、城市生态水系建设,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确保四大流域I~III类水质比例总体达到53%以上,省辖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消除,实施百城建设提质的县市城区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截污纳管工作。

  由省环保厅、水利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22.启动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聚焦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农用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加强农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重点地区重金属污染物总量减排,严格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加强生活污染源管控,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加快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

  由省环保厅、国土资源厅、农业厅、林业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厅等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23.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改革生态环境监管监测体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机制,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进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实施,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实施新一轮生态省建设,加快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建设,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600万亩。加快沿黄生态带、沿淮生态带、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及干渠沿线生态带、隋唐大运河及明清黄河故道生态带建设。

  由省林业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环保厅、发展改革委、审计厅、财政厅、河南黄河河务局、省南水北调办、统计局等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八、积极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24.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持续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计划,着力缓解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持续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落实乡村教师激励政策。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继续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由省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编办等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25.加快健康中原建设。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新建、改扩建一批县级医院、妇幼保健和疾病防控机构,加强基层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远程医疗信息服务,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联体建设,健全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支持社会办医。启动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实施药品生产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计生服务管理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推进城市“两场三馆”和省体育综合体建设,筹办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办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推进食品安全省建设,让人民群众吃得更安全、更放心。

  由省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食品药品监管局、农业厅、畜牧局、体育局等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26.推进文化高地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持续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开展市民公民思想道德素质、诚信守法、文明风尚提升行动。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文化惠民工程效能,持续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繁荣文艺创作。加快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省科技馆等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建设,启动大运河文化带发展规划,支持太极拳等项目申遗。鼓励申报和实施国家重大社科项目,支持大型基础性研究,加强新型智库建设。以“双十工程”为龙头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闻出版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加强网络建设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由省文化厅、发展改革委、科协、科技厅、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财政厅、新闻出版广电局等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九、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27.办好群众急需、普遍受益民生实事。一是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基础养老金、特困人员生活费标准,巩固完善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二是大力推进青年人才公寓建设,开工建设5万套以上。三是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100万人以上。四是扎实推进环境污染治理,优良天数达到210天以上。五是新改建县城及以上城市建成区、乡镇建成区(中心村)、旅游景区公厕5000座以上,基本完成省辖市中心城区公厕新建改建任务,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六是继续免费开展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完成140万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七是实施贫困地区电网改造,完成全部贫困县和深度贫困村电网改造升级。八是抓好农村垃圾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每个省辖市三分之一的县(市、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达到省级标准。九是巩固提升全部深度贫困县和2018年计划退出的33个贫困县233个村的饮水质量安全。十是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5000公里以上。十一是加快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十二是加快六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由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民政厅、妇联、残联、事管局、住房城乡建设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环保厅、旅游局、农业厅、卫生计生委、电力公司、畜牧局、水利厅、交通运输厅、教育厅等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28.持续增加居民收入。把增加居民收入作为检验经济发展质量的客观标准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着力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进一步健全收入分配机制,调整社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努力保持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由省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民政厅、农业厅、科技厅、扶贫办、总工会等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29.着力扩大社会就业。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00万人次,促进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妥善做好化解过剩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下岗分流职工再就业工作。依法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财政厅、民政厅、农业厅、扶贫办、省政府国资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等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30.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积极参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全面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继续调整城镇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农村贫困人口门诊慢性病和门诊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提高到每人每年490元。启动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卫生计生委、民政厅、残联等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31.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支持郑州开展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强化公租房保障,将符合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公立医院、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青年人才,以及其他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纳入保障范围。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力争新开工50万套;基本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34万套。因城施策做好房地产市场稳定工作。

  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事管局、财政厅、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卫生计生委、科技厅、省政府国资委等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32.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扎实做好第九届村民委员会和第六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全面提升社区物业管理水平。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加强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理,确保实现“一个杜绝、三个持续下降”目标。推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和暴力恐怖活动。

  由省民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信访局、司法厅、安全监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政府应急办、省气象局、公安厅、综治办、维稳办等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支持驻豫解放军、武警部队、预备役部队建设,抓好民兵和人民防空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外事、侨务、港澳、对台工作。加强统计、参事、史志、文史、档案、气象、地震、测绘、地质、邮政、援疆等工作。

  由省发展改革委、民政厅、人防办、民委(宗教局)、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政府外侨办、省台办、统计局、省政府参事室、省史志办、文史馆、档案局、气象局、地震局、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矿局、有色地矿局、煤田地质局、邮政管理局等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33.加强政治建设。加强政治建设是政府自身建设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九大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最突出的政治成果、最深远的历史贡献,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进一步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这是当之无愧、民心所向,有这样的领导核心掌舵,是党之大幸、国之大幸、民之大幸。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把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严格政治准则和根本政治要求,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绝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觉做到令行禁止。

  由省政府各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34.坚持依法行政。牢固树立法治理念,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各级政府必须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严格规范政府行为,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彻底改变少数人过去那种胆大妄为、无法无天的领导方式、用权方式和行为方式。

  由省政府各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35.保持廉洁本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根本追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健全行政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审计和巡视巡察结果运用,强化行政监督和行政执法监督,畅通社会监督和媒体监督渠道,坚决查处各类腐败问题,清除各种腐败源头。

  由省政府各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36.强化责任担当。面对新挑战,担当新使命,既要有宽肩膀,还要有铁肩膀,既要政治过硬,还要本领过硬。增强专业能力,倡导专业精神,努力增强“八种本领”。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强化失职追责惩戒,大兴学习之风、调查研究之风、干事创业之风,敢于担当、敢于较真、敢于碰硬,责任面前不推诿,问题面前不回避,困难面前不退缩,以逢山开路的闯劲、攻城拔寨的拼劲、抓铁有痕的韧劲,务求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由省政府各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落实。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2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