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成文日期
发文机关 发布时间 2014年12月29日
标  题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
发文字号 豫政〔2014〕100号 时  效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豫政〔2023〕7号),此文件宣布失效。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
(2014—2020年)的通知

豫政〔2014〕100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

  2014年12月29日

  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

  (2014—2020年)

  前 言

  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衔接”为主要特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高效衔接多种运输方式,辐射一定区域的客、货转运中心,是优化资源配置,构建物流集散中心、贸易中心的基础平台。

  今后一段时期是我省加快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出彩的关键时期。我省在探索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大枢纽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产业群、产业群带动城市群、城市群带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发展思路。建设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是我省现代化之路的基础;是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动轴带式向心布局发展的关键举措;是培育竞争新优势,发展高端服务业,支撑城市群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巩固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地位,推动区域开放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依据《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和《河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等相关文件,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14—2020年,阶段性目标年为2015年和2017年。

  第一章 发展形势

  (一)发展现状

  郑州地处中原,居于九州之中,是国家陆桥通道和京广通道交汇节点,长期以来承担着全国客货运输集疏中转的重要任务,素有“中国铁路心脏”和“中国交通十字路口”之美誉,具有辐射全国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基础条件。近年来,郑州市紧紧抓住推进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历史机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初步形成了以汽车产业、先进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城市空间结构不断拓展,确立了“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二十六新市镇”的战略发展格局;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周边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日趋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提升,国际性物流节点作用日益凸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基本确立,建设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1.立体化交通网络日趋完善。目前,郑州已初步形成了集铁路、公路、航空为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网络。京广、陇海干线铁路与京广、徐兰高速铁路在此交汇,形成国家干线铁路“双十字”交叉;京港澳、连霍高速公路以及国道107线、310线在此交汇,形成国家公路“双十字”交叉;郑州至开封、洛阳、新乡、焦作、许昌五市之间的快速通道网络逐步建成,中心城区到周边城市组团之间一级公路快速通道加快建设,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快速通道网络基本形成;郑州至重庆、合肥、济南、太原等快速铁路前期工作以及郑开、郑焦、郑州至机场等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推进,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快速铁路网、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初具形态;干支结合、货运优先、突出中转的民航运输体系和航线网络初步形成。截至2013年年底,以郑州为中心、覆盖全省的铁路营运里程达到5165公里,高速铁路营运里程达到86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859公里,普通干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万公里;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以下简称郑州机场)已开通航线143条,通航城市达到83个。

  2.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提升。郑州是国家确定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近年来,省、郑州市不断加大投入,客货运枢纽场站建设成效显著,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巩固和提升。

  ———铁路枢纽地位不断强化。郑州拥有亚洲解编作业功能最完善的列车编组站郑州北站、中国最大的零担货物转运站圃田西站和高铁十字枢纽站郑州东站。依托郑州铁路一类口岸,在中部地区率先开行了直达欧洲的铁路国际货运班列并实现常态化运营,郑州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地位显著提升。2013年郑州铁路枢纽旅客发送量3835万人次、货物发送量3011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0.57万标准箱。

  ———公路枢纽地位更加巩固。郑州是我省及中原地区的公路网络中心、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截至2013年年底,郑州市共有公路客运站85个,其中一级站4个、二级站11个,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32569万人次,同比增长8%;公路货运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22800万吨,同比增长11.1%。

  ———航空枢纽地位初步确立。郑州机场是国内干线运输机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全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近年来,我省坚持民航优先发展战略,机场设施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航线网络更加完善,客货运量实现跨越式增长。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郑州机场二期工程建设全面展开,郑州航空枢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3年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1314万人次,同比增长12.6%;货邮吞吐量25.57万吨,同比增长69.1%,增速位居全国大型机场首位。

  3.城市交通建设成效显著。

  ———快速路网格局初步形成。“畅通郑州”建设不断加快,“环形+井字”快速路系统和次干道、支线路网建设全面展开,京广快速路一期工程、三环快速路主体高架主线建成通车,京广快速路二期工程、陇海快速路工程快速推进,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快速路网格局初步形成。截至2013年年底,市区道路总长度为1500公里,其中快速路219公里。

  ———“公交都市”建设初见成效。郑州是国家首批“公交都市”和“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程”建设试点城市。截至2013年年底,地铁1号线已建成通车,2号线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公交路线总长度为4148公里,其中城市快速公交已开辟线路15条;共有公交车辆5745台,平均每万人16标台;全年日均客运量280万人次,公共交通出行占机动化出行的比例达到57.7%。初步形成了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和微型公交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

  4.现代物流业发展势头迅猛。依托便捷的交通区位条件和实验区建设,郑州产业承接能力不断增强,物流集聚高地优势显现,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发展迅速,现代物流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并成为全国首批综合性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之一。初步形成了以航空港区、郑州国际陆港、郑州国际物流园区为主要载体和核心区,以新郑华南城综合物流园、中牟汽车物流园、中原家居物流园、荥阳大宗物资及农副产品综合物流园等物流功能区为重点的郑州现代物流业发展格局。美国联合包裹公司、俄罗斯空桥公司、顺丰公司、菜鸟公司等国内外龙头企业先后落户郑州,豫鑫公司、长通公司、金象公司等省内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5.交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郑州市建设道路运输指挥、危险货物运输、公交综合信息管理、出租车信息管理系统等一系列信息化项目,成立了交通数字化综合指挥中心,并成为首批加入河南省公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的城市之一,实现二级以上客运站网上异地售票,交通信息化服务管理水平逐步提升;省级交通运输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工程平台建成投入运行,市级工程平台正在加快建设;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全车牌自动识别系统积极推广应用,郑州城市智能交通试点、智能高速等信息化工程持续推进,物流信息平台作用日益凸显,多式联运的货运信息网络初步建立,基本实现公路、铁路、航空为支撑的四通八达物流网络,物流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成效显著,但与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客货枢纽场站总体能力不足;场站布局与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不协调;各种交通方式衔接不畅,运行效率有待提升;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突出;物流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交通信息资源需进一步整合。

  (二)机遇和挑战

  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深入实施,为建设郑州枢纽争取国家支持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全国经济稳中向好、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完善一个载体、构建四个体系、夯实五大基础、强化六个保障”总方略全面推进,为建设郑州枢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以郑州为中心、“米”字形铁路网为重点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提升。随着综合交通发展理念的不断完善,枢纽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彰显。

  同时,建设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郑州城市首位度较低,产业基础薄弱,要素聚集和辐射带动能力不足。随着全国路网向多中心、网格化布局调整,郑州面临周边中心城市打造交通枢纽的竞争压力逐步加大。伴随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环境和资源承载力对交通发展的制约更加突出,枢纽建设受到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影响不断加深。

  总体来看,今后一段时期是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战略机遇期,要举全省之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倾力打造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强力支撑。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实施,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布局要求,努力培育竞争新优势,构建开放新格局,以科技信息化为依托,以“三港三网”为重点,加快综合运输通道和枢纽场站建设,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强化枢纽内外便捷衔接,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打造覆盖中西部、辐射全国、连通世界、服务全球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以交通枢纽带动大物流和大产业发展,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突出集疏,扩大辐射。强化陆空衔接,构建多式联运、内捷外畅的立体交通网络,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效集聚流转;发挥区位优势,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地位,构建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全国、连通世界的高效便捷交通圈。

  ———统筹布局,协调发展。统筹考虑城市空间、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土地开发、资源承载力等需要,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优化枢纽布局,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便捷衔接、协调发展。

  ———适度超前,突出重点。满足国际物流集散中心和全球贸易中心等战略发展需要,重点加强对外大能力运输通道和枢纽集疏换乘设施建设,强化陆空对接,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信息引领,高效服务。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现代交通的引领作用,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提高一体化运行效率,实现客运快速化、货运便捷化、运营智能化。

  ———集约节约,生态环保。坚持绿色、低碳理念,整合交通设施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枢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全国性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建成国际物流集散中心。初步建成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形成以公路运输为纽带、高效连接铁路和航空运输的多式联运体系,确立全国重要的多式联运中心和集散分拨中心地位。到2020年,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100万吨以上,铁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万标准箱以上。

  ———建成全国重要的客运中转换乘中心。客运枢纽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建成铁路、公路、航空及城市快速通道便捷换乘的一体化客运枢纽。到2020年,基本建成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900万人次;铁路旅客发送量力争突破6000万人次。

  ———建成转口贸易和多边贸易集散分拨中心。强化口岸功能,依托郑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国际货运航班等物流载体,提升郑州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地位,推动多边贸易,建立多式联运“一站式”通关机制,形成具有货物转口分拨、分装加工、票据服务、金融信息等高端服务功能的贸易中心。

  到2030年,郑州综合枢纽场站和城市交通设施趋于完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用航空基础设施体系。形成客运专线、普速铁路、城际轨道和城市轨道相互衔接配套的轨道交通“四网”并存格局;建成郑州南站及配套的动车运用所、检修基地,建设郑州西客运枢纽,持续改造提升郑州站、郑州东站、郑州南站功能;建成铁路货运环线和新的铁路编组站,打造“客内货外、客货分线、作业集中、点线协调”的环状放射形特大铁路枢纽格局。建成以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快速公交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体系,主城区1公里范围内轨道交通站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实现枢纽内外交通便捷转换。建成“两环多放射”高速公路、都市区快速通道和城市快速路网络系统,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主次干道、支路网系统,形成路网结构合理、快速通达衔接的交通服务体系。

  郑州枢纽对外衔接的航线网络、轨道交通网、公路网发达完善。国际航线通达全球主要枢纽城市,国际航空货运量进入全球前20位。依托欧亚大陆桥、“米”字形快速铁路网、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高等级公路网等发达的集疏网络,推动郑州成为东北亚、东南亚与欧洲联系的货运中转中心,全球贸易中心地位初步确立。交通运输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普遍实行,民航、铁路和公路运输实现多式联运和无缝衔接,将郑州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和国内客运中转中心。

  到2030年,将郑州打造成以国际化、立体化、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为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商都,成为引领中原经济区发展、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内陆开放高地。

  第三章 总体布局

  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原则,优化枢纽布局、强化枢纽功能、加强枢纽衔接、完善运输通道、提升服务水平,构建“三港、四枢、多站、大口岸”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加强与沿海港口、沿边口岸的联系贯通和功能衔接,促进“铁、公、机、海”集疏流转和便捷换乘,努力打造陆空海对接、多式联运、内捷外畅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改造提升洛阳、安阳、商丘、南阳等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形成以郑州为中心、地区性枢纽为节点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一)构建“三港、多站、大口岸”货运枢纽

  按照“依托产业、科学布局、合理分工、高效衔接”的思路,拓展货运功能,优化网络衔接,畅通货运通道,形成对接海、陆、空通道及城市交通的“三港、多站、大口岸”货运枢纽布局。

  三港:是指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依托既有货运场站和物流节点,强化与海港功能对接,促进多港联动发展,打造“三港”一体与海港功能融合的国际化现代综合货运枢纽。

  ———航空港。以郑州机场为核心,主要服务航空物流、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具有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的货物集散需求,逐步发展成为集航空、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全国重要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

  ———铁路港。以郑州圃田铁路集装箱站为中心,以郑州北站、郑州圃田西站、上街散货车站为辅助,主要服务整车、零担、集装箱等大宗物资和特种货物的集散运输。依托郑欧国际货运班列和陇海铁路等出海通道,紧密衔接沿海港口、沿边口岸,强化功能对接融合,促进海港功能内移,推动海铁联运,打造辐射欧亚的“国际陆港”。

  ———公路港。以郑州国际物流园区为主体,依托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有效衔接航空港、铁路港,对接沿海港口,形成具有现代物流、信息交换、金融结算、报关报检等公共服务功能的内陆港。

  多站:是指依托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结合城市产业布局和交通发展需求,改造提升既有铁路场站,规划建设多个公路货运场站和物流园区,逐步形成以公路货运集散配送为基础,以铁路、航空高效长距离运输为支撑的多站格局。

  大口岸:以“三港”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为主体,着力完善口岸功能,强化信息互联互通,按照“区港联动、区区联动”的要求,加快河南电子口岸建设,推进“三港”与海港互联互通、功能融合,建立健全一体化通关通检体系和多式联运通关机制,提供“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一站式服务,推进通关便利化,促进郑州自由贸易港形成与发展。

  (二)构建“四枢、多站”客运枢纽

  依照“均衡布局、方式衔接、系统优化”的思路,提高枢纽整体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形成对接国际、国内、省内及市域交通四个层次的“四枢、多站”客运枢纽布局。

  四枢:指对接全球、全国及区域主要陆空通道,以郑州机场、郑州东站、郑州站和规划的郑州南站为主体,建设四大综合客运枢纽。

  ———郑州航空客运枢纽。包括郑州机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航空港区客运站、轨道交通换乘站及大型公交枢纽站,主要服务国际、国内航空客流的集散和中转换乘,形成集航空与其他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国际性现代综合客运枢纽。

  ———郑州东客运枢纽。包括郑州东站、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客运站、公交枢纽站和轨道交通换乘站,主要服务黄河以北地区高速铁路客流和部分城际铁路客流的集散和中转换乘。

  ———郑州客运枢纽。包括郑州站、郑州客运中心站、公交枢纽站和轨道交通换乘站,主要服务普速铁路和部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流的集散和中转换乘。

  ———郑州南客运枢纽。包括郑州南站及配套的公路客运站、公交枢纽站和轨道交通换乘站,定位为高铁辅助站、城际铁路枢纽站,主要服务黄河以南地区快速铁路客流的集散和中转换乘。

  远期规划郑州西客运枢纽,包括郑州西站、荥阳公路客运南站和轨道交通换乘站,主要服务郑州西部片区快速铁路客流的集散和中转换乘。

  多站:指主要联系国内、省内及市域交通,具有集散、中转换乘功能的客运枢纽场站,包括公路客运枢纽站、地铁和城际铁路换乘站及多个重要的城市公交换乘枢纽站。

  ———公路客运枢纽站。衔接公路与城市轨道、公交、出租等多种运输方式,服务联系省域及对接中原城市群客流集散换乘,规划布局郑州客运东站、郑州客运南站、郑州客运西站、郑州客运北站、郑州客运西北站、郑州客运西南站等。

  ———城际铁路换乘站。考虑城际铁路与城市轨道、公路、公交、出租等之间的便捷中转与换乘布设城际铁路换乘站,服务城市内外客流的便捷换乘与高效集散,规划布局海棠寺、圃田西、南阳寨、经开区、机场北等城际铁路换乘站。

  ———公交换乘枢纽站。依托地铁、增开公交,强化方式衔接,围绕地铁站、城际铁路站和公路客运站布设公交换乘枢纽站,服务城市交通换乘和客流集散,规划布局二七广场站、紫荆山站、会展中心站、大学路南三环站、建设路秦岭路站等多个公交换乘枢纽站。

  (三)构建内捷外畅立体交通网络

  按照“连接四面、直通八方”的要求,以航空网、快速铁路网、高等级公路网为重点,打造航空、铁路、公路与海运紧密联系的立体交通网络。1.对外交通网络。强化交通衔接,构建多式联运、内捷外畅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打造设施先进、网络完善、支撑有力、运行高效的客货运集疏系统,逐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半小时城际铁路交通圈,覆盖全省的1小时快速铁路交通圈、3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连接国内主要城市的2小时航空交通圈,通达国际的15小时航空交通圈、15天新欧亚大陆桥运输通道。

  (1)国际交通衔接网。

  ———航空。按照“货运为先、以货带客,国际为先、以外带内,以干为先、公铁集疏”的发展思路,开美、稳欧、拓非、连亚,以连通国际枢纽机场为重点,拓展国际航线,打造轮辐式航线网络,积极发展全货机航班,构建联系全球的空中通道。

  ———铁路。依托郑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打通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区的物资自沿海港口经郑州中转至中亚、东欧直达欧洲腹地的陆路通道,构建连通世界的物流通道枢纽,发挥郑州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作用。依托郑州铁路一类口岸,扩大开放范围,申建郑州国际铁路客运口岸,打通郑州至香港、缅甸等国际客运高铁线路。

  (2)国内交通衔接网。

  ———航空。以连通国内枢纽机场为重点,提高与干线机场的通畅性、支线机场的通达性,优化国内航线网络,构建辐射全国的高效集疏通道。

  ———铁路。按照“四面八方”的布局要求推进“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建设。“四面”就是连南贯北、承东启西,“八方”就是西南方向经重庆至成都和昆明,东南方向经合肥至南昌和福州,东北方向经济南至青岛和烟台,西北方向经太原至银川。即在国家京广深港和徐兰快速客运通道的基础上,建设郑州至万州、郑州至济南、郑州至太原、郑州至合肥快速铁路,与国家快速铁路网有机衔接,形成京津冀地区经郑州至港澳地区,长三角地区经郑州至西北边境口岸,环渤海地区经郑州至西南地区乃至孟加拉湾、东南亚各国,东南沿海地区经郑州至西北内陆地区的快速运输通道。

  ———公路。在京港澳、连霍国家高速公路和国道107线、310线“双十字”国家公路网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陆桥通道和京广通道功能,优化网络衔接,增强服务国家综合运输通道能力,构建以郑州为中心、与周边省会城市互联互通的公路运输通道,完善中原经济区与周边经济区相连接的基本骨架。

  (3)省域交通衔接网。以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干线公路为支撑,以民航网络为补充,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紧密衔接南阳、商丘等省内城市的立体交通网络,形成全省放射状、轴带式向心布局发展战略格局。

  ———航空。构建以郑州机场为核心,洛阳、南阳、商丘等支线机场为辅助,郑州上街、中牟、安阳等通用机场为补充的机场体系。

  ———铁路。以国家干线铁路为主骨架,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为支撑,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紧密衔接省内各城市的铁路交通网。

  ———公路。以高速公路为骨架,以普通干线公路为支撑,形成紧密对接周边区域的“两环多放射”高速公路网和“七横十四纵五放射”干线公路网络。

  (4)郑州都市圈交通网络。以“两干三城”(干线铁路、干线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城际快速客运通道、城际快速货运通道)交通网络为依托,有序发展郑州都市区通用航空,构建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开封、洛阳、新乡、焦作、许昌的“半小时交通圈”。

专栏1:对外交通网络

  1.“字形快速铁路网。包括京广客专、徐兰客专、郑州至万州铁路、郑州至济南铁路、郑州至合肥铁路、郑州至太原铁路。其中徐兰客专与兰州至乌鲁木齐、徐州至上海铁路衔接,郑州至万州铁路与万州经重庆至昆明、至成都等铁路衔接,郑州至济南铁路与济南至青岛等铁路衔接,郑州至太原铁路与太原至银川等铁路衔接,郑州至合肥与合肥至杭州、经南昌至福州等铁路衔接。

  2.“字形货运干线铁路网。包括京广铁路、陇海铁路。适时研究铁路路网布局优化和编组功能调整。

  3.城际铁路网。包括郑州至焦作城际铁路、郑州至机场城际铁路、郑州至开封城际铁路、郑州机场至许昌城际铁路、郑州机场至登封至洛阳城际铁路、郑州至新乡城际铁路。适时调整完善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

  4.通用航空机场布局。完善上街机场功能设施,规划建设中牟、巩义、登封、新郑、新密以及郑州市辖区范围内具备条件的通用航空机场。

  5.国家高速公路网。包括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和郑州绕城高速。

  6.普通国道网。两横”:G310G343,“四纵”:G107G234G207G230

  7.“两环多放射高速公路网。两环”:连霍高速京港澳高速绕城高速,上新高速商登高速机西高速原焦高速;“多放射”:郑卢高速、郑云高速、郑西高速、郑民高速、机西高速、机场高速。

  8.“七横十四纵五放射干线公路网。七横”:G310G343S312S314S315S317S319,“十四纵”:G107G234G207G230S224S225S227S228S232S233S234S236S238S235,“五放射”:S101S102S103S104S541

  2.市域交通网。

  (1)立足郑州都市区建设及城市功能疏解,拓展城市轨道交通网,围绕都市区“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的城镇空间格局,规划中心城区至外围城市组团的放射状市郊铁路网、有轨电车线网,增强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相邻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

  (2)布设十条快速通道,增强市区对外快速交通联系。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三横两纵一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两环三纵三横多放射”快速道路网。

  (3)按照“客内货外”的思路,规划城区外围铁路货运环线,提升郑州铁路网疏解能力。

专栏2:市域交通网

  1.“三横两纵一环城市轨道交通网。包括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远期规划7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

  2.市郊铁路网。包括南四环至郑州南站、中心城区至中牟、中心城区经荥阳至上街、中心城区至新密、荥阳至新密等市郊铁路。

  3.有轨电车线网。包括中原路有轨电车、郑新快速通道有轨电车、航海东路有轨电车等。

  4.“两环三纵三横多放射快速路网。两环”:三环路、四环路,“三纵”:京广快速路、花园路紫荆山路、中州大道,三横:农业路、金水路、陇海路,“多放射”:包括嵩山南路、科学大道西延、中原西路、航海东路等。

  5.十条快速通道。四港联动快速通道、郑新快速通道(S102)、郑汴物流通道(S314)、南三环东延快速通道、国道107新郑境快速通道(G107)、中原路西延快速通道(S314)、陇海路西延快速通道(S315)、郑登快速通道(S228S317)、沿黄快速通道(S312)、科学大道西延快速通道(S104)

  3.实验区交通网。完善优化实验区外围路网,形成快速铁路、货运铁路、城市轨道、“三纵两横”高速公路网、“四纵六横”快速路网之间衔接高效、换乘便捷的交通网络。

专栏3:实验区交通网

  1.快速铁路网。包括郑州至万州、郑州至合肥快速铁路。

  2.城市轨道网。郑州市南四环至郑州南站城郊铁路、实验区市郊铁路。远期规划地铁12号线。

  3.城际铁路网。包括郑州机场至登封至洛阳城际铁路、郑州机场至许昌城际铁路、郑州至机场城际铁路。远期规划研究郑州航空港区至商丘城际铁路。

  4.“三纵两横高速公路网。三纵”:京港澳高速、机场高速、机西高速,“两横”:郑民高速、商登高速。

  5.“四纵六横快速路网。四纵”:四港联动大道、雁鸣路、G107S225,“六横”:双湖大道、郑少高速联络线、迎宾大道、S102、商登高速辅道、炎黄大道。

  6.货运铁路联络线。研究高速铁路、京广铁路与机场的铁路联络专用线。

  4.枢纽间交通衔接网络。围绕“三港、四枢、多站、大口岸”的综合枢纽布局,构建各枢纽之间以城市轨道、高速公路、快速路为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依托,高效便捷的交通衔接网络。依据货运枢纽“连通干线、客货分流”、客运枢纽“便捷换乘、衔接顺畅”的思路,合理规划运输通道网络,有效覆盖各枢纽和产业园区;注重枢纽站场与城市交通系统和其他交通方式的高效衔接,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促进交通枢纽一体化发展。主要衔接通道包括:机场城际、地铁线、郑州市南四环至郑州南站城郊铁路、铁路货运环线、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绕城高速、机场高速、郑民高速、G107、G310以及城市快速路等。

  第四章 建设任务与目标

  (一)打造货运枢纽

  围绕构建郑州国际物流集散中心,着力推进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以及货运场站、物流园区建设,加强与海港功能对接,促进“三港”功能前移,构建海港与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的多式联运体系,实现多港联动发展,全面提升郑州枢纽货运吞吐能力和服务水平。

  1.航空港建设。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构建设施先进、网络完善、支撑有力、运行高效的航空货运集疏系统。一是加强航空货运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投用郑州机场二期等工程,配套建设航空物流信息平台,大幅提升郑州空港货运作业能力。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加快推进航空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工作,建设郑州机场北货运区等与航空物流紧密相关的分装、集散、加工业务区域。二是引聚物流龙头企业,加强与丹马士环球物流公司、美国联合包裹公司、联邦快递公司、敦豪航空货运公司、顺丰公司、邮政速递公司等大型物流集成商、货代企业和国航公司、南航公司、东航公司等航空运输企业的战略合作,争取在郑州机场设立货运转运中心、分拨中心。借鉴“卢森堡模式”,扩大与国际货运航空公司的合作,不断提升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地位。三是提升机场口岸通关服务水平,建设跨境贸易快件分拣平台和保税物流中心,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优势与机场区位优势紧密结合,实现报关、报检、安检等“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促进综合保税区、航空物流区与机场货区之间协同作业,着力提高航空港通关效率。力争到2015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达到50万吨;到2017年,货邮吞吐量达到70万吨;到2020年,货邮吞吐量达到100万吨以上。

专栏4:航空港重点工程

  建成郑州机场二期货站、国际快件集中监管中心、海关监管仓库、保税物流中心、郑州投送基地,邮政速递公司、顺丰公司等专用航空快件分拨中心和其他快递企业共用航空快件分拨中心;配套建设航空物流信息平台、联检单位业务服务设施,适时启动郑州机场三期工程前期工作,规划建设航空物流园区。

  2.铁路港建设。强化以郑州圃田铁路集装箱站为主的铁路货运枢纽建设,建成郑州至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等沿海港口的快速集散通道。充分发挥郑州铁路一类口岸优势,加强与铁路国际运输相适应的通关通检、仓储配送、信息服务等设施建设。加强与沿海港口功能对接,开通、加密至青岛、连云港、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的“五定”(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班列,扩大集装箱公铁、海铁联运业务规模。推动郑欧国际货运班列不断加密班次,增加回程班列,丰富货运品种,提升国内高附加值货源的组织能力,实现货源组织范围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延伸,开行班列向郑州至欧洲和中亚城市群的点对面拓展,推进利用郑欧国际货运班列运输国际水陆路邮件。规划建设高铁快件大型集散分拨中心,积极稳妥发展高铁快件运输。大力发展综合性货代企业,推行多种运输方式“一票制”服务。加快建设郑州国际陆港,完善国际联运口岸功能,积极向国家申请过境中转试点,建设过境中转物流园、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做好郑州国际陆港高起点建设和招商工作。积极推进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河南省口岸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加紧申报郑州药品进口口岸。预留郑州国际陆港远期发展条件,研究将上街散货车站作为国际陆港第二场站。适时推进郑州铁路货运环线建设,研究郑州北编组站搬迁。力争到2015年年底,铁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万标准箱;到2017年,铁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0万标准箱;到2020年,铁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万标准箱以上。

专栏5:铁路港重点工程

  建成过境中转物流园、郑州汽车整车进口口岸、郑州进口肉类口岸、郑州进口粮食口岸等,配套完善海关检验监管设施,建成郑州圃田铁路集装箱站货运生产营业楼,开工建设铁路局集装箱站二期工程,适时规划建设第二集装箱货运站。规划研究郑州北站、圃田西站搬迁工作,加快推进上街散货车站改造建设。研究确定郑州铁路货运环线及相关车站布局并加快建设。结合郑州铁路货运环线建设统筹考虑铁路货运站的改扩建。

  3.公路港建设。以郑州国际物流园区为主体,加强与航空港、铁路港物流功能对接,实现互动发展。强化与东部沿海港口的衔接,构筑衔接连云港、青岛港、天津港、上海港等沿海主要港口的快速便捷的大运能出海通道。整合新加坡物流产业园、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等功能,形成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的产业园区。建成河南全国性快递集散交换中心,加快入驻企业的陆运快件分拣、集散、仓储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顺丰公司、申通公司等国内知名快递企业入驻。加大郑州国际物流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和知名品牌入驻,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物流企业总部基地。

专栏6:公路港重点工程

  建设邮政速递公司、顺丰公司、宅急送公司、四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汇通、韵达公司)等快递企业的全国性快递区域集散交换中心,河南宅急送快运有限公司华北分拨配送基地、河南泰浦物流有限公司河南泰浦物流产业园、河南省大信整体厨房科贸有限公司整体厨房科技物流园综合体、郑州市盐业公司物流港、郑州市恒远钢铁有限公司金属物流加工中心、郑州润之新实业有限公司润之新名酒中部物流区域分拨中心等项目。

  4.多点货运站(物流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公路货运站(物流园区)和依托铁路、民航枢纽站场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快递分拨中心、城市配送中心等物流节点建设、改造和升级,引导有条件的货运站场向物流园区转型。推动公路货运站(物流园区)与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区、商贸市场等有效对接。强化郑州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地位,以市场为主,政府引导,积极支持新郑华南城综合物流园、中原家居物流园、中牟汽车物流园、郑州路港国际综合物流园等,以及郑州公路港、郑州货运西北站、郑州货运西站、郑州货运南站等建设。推动三环以内货运站逐步外迁。扩建京广铁路薛店站、陇海铁路铁炉站,在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新建零担、整车货运仓储设施并预留未来发展条件,根据郑州城区内货运发展需要,逐步优化铁路货运场站布局,提高铁路运输集疏效率。与公路、铁路货运站布局和既有商贸物流设施结合,推进中心城区北部、西部、南部和东南部城市配送中心建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通行有序、绿色环保的城市配送网络体系。

专栏7:多点货运站(物流园区)重点工程

  建成郑州日昇宏达置业有限公司郑州汽车服务业博览园宏达车业广场、郑州泰祥汽车产业物流园有限公司郑州汽车产业物流园、河南华晋达置业有限公司华益汽配城、郑州华美汽车博览园有限公司镕盛升汽车配件园区、郑州万通实业有限公司郑州汽车城汽车服务业博览园、万儒物流园开发有限公司万儒汽车物流园、郑州路港国际综合物流园、郑州货运西北站、郑州货运西站、郑州货运南站等项目。推动三环以内货运站逐步外迁。扩建京广铁路薛店站、陇海铁路铁炉站。适时研究推进中心城区北部、西部、南部和东南部城市配送中心建设。

  (二)打造客运枢纽

  完善郑州站、郑州东站和郑州机场三大客运枢纽站功能,规划建设郑州南站,加快建设配套设施,抓好运营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实现公路、铁路、民航运输协同发展。

  1.郑州航空枢纽建设。以构建国内航空中转换乘中心为目标,推动郑州机场与郑州东客运枢纽站紧密对接,大力发展空铁联运,形成多种运输方式立体交汇、便捷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建成郑州机场二期工程以及T1航站楼国际流程改造等配套工程,提升机场航站设施总体服务水平。支持南航河南航空公司做大做强,加强与东航、厦航、海航等航空公司的战略合作,引进、培育低成本基地航空公司。积极探索以购买股权、合资等方式引入航空公司,为机场运力提供保障。加强郑州都市区通用航空布局规划研究,推进中牟、登封、新郑、新密等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加快完善上街通用机场周边交通网络。争取到2015年,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800万人次;到2017年,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200万人次;到2020年,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900万人次。

专栏8:郑州航空枢纽重点工程

  建成郑州机场二期工程以及T1航站楼国际流程改造、T2航站楼指廊扩建、东西贯穿道路、机场迎宾路高架及西延互通立交、公务机基地等配套工程;建成机场城际铁路站、地铁预留站工程。

  2.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充分发挥郑州东站、郑州站功能,加强枢纽场站间衔接,积极发展旅客联运,强化郑州在全国铁路客运网的中心地位。依托郑州铁路口岸和郑州东站,扩大口岸开放范围,申建郑州铁路客运口岸,适时开通郑州至香港、缅甸等国际高铁班列。加强郑州东站及周边交通管理,完善高铁与公路、城际铁路、城市交通及航空便捷换乘的集疏系统。增加铁路运力供给,引导多式联运,加密郑州东站至北京、广州、西安等地始发列车,吸引旅客在郑州中转换乘。以郑州站为中心增开普速列车,重点增开郑州与周边不通高铁城市的列车,争取在郑州率先形成普速列车与高铁换乘中心。完善售票、中转换乘等环节,推动郑州空铁联程联运。编制完善郑州铁路枢纽规划,建设郑州南站并充分考虑未来发展需求,新建郑州南动车运用所,同步建设检修基地等配套设施。研究利用郑州市内既有铁路站点停靠城际列车,提高城际铁路服务能力和质量。争取到2015年,铁路旅客发送量突破4100万人次;到2017年,铁路旅客发送量突破5000万人次;到2020年,铁路旅客发送量突破6000万人次。

  3.多点客运站建设。按照城市交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建设多点客运场站体系。建成郑州客运北站,规划建设郑州客运西南站、西站、东站、航空港区长途客运站等场站项目,配套建设公交车、出租车、非机动车停车场站等换乘设施,提升换乘效率。与郑开、郑焦、郑州至机场城际铁路同步建成海棠寺、圃田西、南阳寨、经开中心和机场北等城际枢纽站。结合“公交都市”建设,加快建设公交换乘枢纽站、快速公交站等城市公交场站设施,完善社区巴士网络,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全覆盖,逐步形成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以常规公共交通为主体、以社区巴士和出租车为补充、以慢行交通为延伸的一体化都市交通体系。

专栏9:多点客运站重点工程

  建设郑州南动车运用所。建成郑州客运西南站、西站、东站、航空港区长途客运站等场站项目,建成海棠寺、圃田西、南阳寨、经开中心和机场北等城际枢纽站。建成东风南路站、博学路站、经开第八大街站、西冷路站、淮河路秦岭路站、桐柏路陇海路站、杲村枢纽站、紫荆山南路站、西流湖站、二七广场站、市体育中心站等公交枢纽站。

  (三)加强枢纽内外交通衔接

  统筹郑州枢纽城市外部运输通道和内部交通组织,强化枢纽间快速衔接,完善既有集疏运通道,重点加快物流园区、产业集聚区、公路货运枢纽的对外联系通道建设,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支撑。

  1.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对外通道网。着力推进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航线网络为先导的对外通道建设,形成郑州与国内外枢纽节点城市便捷联系的多层次运输通道网络。

  ———拓展优化航线网络。按照“开美、稳欧、拓非、连亚”的思路,力争新开通至迪拜、东京、悉尼、卢森堡等国际地区客货运航线,扩增郑州机场快件运输包机班次,拓展跨境快件的直运、直封、直发业务,推动美国联合包裹公司、顺丰公司在郑州机场投放更多运力,吸引联邦快递公司、敦豪航空货运公司、圆通公司、邮航公司等开通、加密郑州的全货机航线,加强与世界主要枢纽机场的联系,实现郑州至纽约、莫斯科、伦敦等国际城市快递一周内寄达。积极推动航空公交化运营,开通郑州至上海、广州、深圳、昆明、乌鲁木齐、厦门等的“空中快线”,提高郑州至成都、杭州等省会、重点旅游和沿海开放城市的航线密度,构建轮辐式航线网络和高效“航班波”,打造“郑州中转”服务品牌。稳步有序推进省内支线机场发展。

  ———积极推进铁路网建设。重点抓好“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建设,建成郑徐客专、郑州至万州铁路、郑州经周口至合肥铁路,加快推进郑州经濮阳至济南、郑州经焦作至太原铁路建设。优化郑州货运集疏网络,衔接晋豫鲁、新菏兖日、宁西、漯阜等周边货运干线铁路,形成郑州至沿海地区的多条出海通道。

  ———完善郑州对外放射公路网。加快区域高速公路、高等级普通干线公路建设,打通省际“断头路”;实施焦桐高速登封至汝州、机西高速二期等工程,升级改造国道310、107和省道102等干线公路瓶颈拥堵、穿城路段,有序推进跨黄河桥梁建设,全面提升公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形成内联外通、覆盖广泛、安全可靠的对外放射公路网。

专栏10:以郑州为中心的通道网建设重点工程

  铁路。建成郑徐客专、郑州至万州铁路、郑州经周口至合肥铁路,开工建设郑州经濮阳至济南、郑州经焦作至太原铁路。规划建设铁路货运环线。

  公路。完成机场高速改扩建、商丘至登封高速、焦桐高速登封至汝州段、郑州机场至周口西华等高速公路项目。完成S314S312S102G310G107G343等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郑州境改建工程。

  2.构建郑州都市圈交通网络。充分发挥郑州枢纽辐射带动城市群能力,结合“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建设,科学有序推进城际铁路项目建设,完善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建成郑州至开封、至焦作、至机场三条城际铁路,适时推进郑州机场经登封至洛阳、新乡至焦作、郑焦云台山支线等城际铁路建设,利用城际铁路形成捷运系统,打造郑州大都市圈半小时城际铁路交通圈。积极推进都市圈快速客、货运通道建设,建设都市圈快速集疏运通道。郑州与周边五市之间至少有一条快速铁路、一条高速公路和一条快速通道,形成大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格局。

专栏11:郑州都市圈交通网络建设重点工程

  城际铁路。建成郑州至开封、至焦作、至机场三条城际铁路,根据需求分段建设,适时推进郑州机场经登封至洛阳、新乡至焦作、郑焦云台山支线等城际铁路建设。

  公路。建设郑州至云台山高速公路、焦桐高速温县至巩义段;建成许昌至郑州机场快速通道,推进G107G310G234S227S314等干线公路相关路段升级改造。

  3.加强郑州都市区交通体系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构建多中心、多级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强化枢纽场站间联系,逐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打造“畅通郑州”。依托郑州航空枢纽,围绕实验区各类功能和空间布局,结合公路、铁路,统筹地上、地下交通协调发展,重点推进区区、区港间集疏系统和对外通道建设,构建“环状+放射”的集疏路网。加快郑州轨道交通建设,建成郑州南四环至郑州南站城郊铁路,适时建设中心城区至外围组团市郊铁路。结合生态廊道道路系统,有序推进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建设,串联中心城区与外围新城组团,带动和促进都市区各组团发展。规划研究实验区货运专线。结合城市组团和枢纽场站布局,推进郑州中心城区快速路网改造提升工程。强化内外部交通衔接,合理增设中心城区和航空港区外围高速公路出入口。

专栏12:都市区交通衔接重点工程

  轨道交通。建成地铁1号线二期、2号线、3号线一期、4号线、5号线、南四环至郑州南站城郊铁路,适时建设中心城区至新密、中心城区至中牟、中心城区经荥阳至上街、荥阳至新密、实验区等市郊铁路。建成中原路有轨电车、郑新快速通道有轨电车、航海东路有轨电车工程。

  快速通道。推进郑州中心区两环三十一放射快速路网(生态廊道)改造提升工程,完成三环快速化、京广快速路、陇海路高架、农业路快速化、中州大道南北延伸高架、四环快速化、新龙路快速路、渠南路快速路、西南绕城高速公路辅道快速路、金水路准快速化及花园路准快速化等工程。

  注:“准快速化就是通过隧道、立交等工程措施,大量减少交叉路口直行交通的相互影响,使垂直方向交通快速流动起来。

  (四)打造现代物流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围绕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建设,以完善口岸功能为重点,着力提升货物换装、通关、检验等环节的服务效率,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尽快提升郑州国际航空货运中心和国际陆港的市场竞争力,打造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现代物流服务平台。

  1.创新发展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开展卡车航班、高铁货运等多式联运业务,建设郑州航空港卡车航班转运中心,开通至长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地区主要城市的卡班航线,进一步扩大郑州航空港货运服务范围。支持快递企业以郑州航空港为快件进出港口,面向周边六省城市构建24小时航空快件集散网。依托郑州“米”字形快速铁路网络开展快件运递业务,形成全国性高铁快件集散中心。面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西安等国家一级物流节点城市建立快递班列网络。支持发展跨区域中小物流企业联盟,鼓励创新联盟运作模式。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多式联运信息化、标准化体系,加强与沿海、沿边及国外主要口岸的衔接,提高多式联运一站式通关服务效率。加快发展甩挂运输,深入推进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实施公铁联运甩挂运输、甩挂运输联盟等示范工程。鼓励发展挂车租赁,制订挂车互换有关制度和规范,完善甩挂运输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体系。推广集装箱运输、托盘化单元装载和智能化管理技术,提高物流效率。

  2.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承接产业转移,建设一批专业物流基地。积极引进培育以郑州机场为基地的大型货运承运商和物流集成商。加快推进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紧紧抓住电子商务、快递业加速融合的发展机遇,深化与菜鸟公司、京东公司等电商巨头战略合作,扎实推进智能骨干网郑州核心节点和京东亚洲一号运营中心、苏宁郑州物流基地、顺丰电商产业园、TCL集团华中电子商务配送中心、康佳电子商务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初步形成国际网购物品集散分拨中心。加快区域性快递物流基地建设,重点建设顺丰航空快件集散中心、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园、河南邮政速递物流邮件处理中心和“四通一达”、宅急送等公司集散分拨中心,推动联邦快递公司在郑州设立转运中心。完善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相关配套物流基础设施,打造中西部地区保税物流高地。依托冷链龙头企业,构筑辐射全国重点区域的冷链物流网络。持续提升国药集团、华润爱生公司、九州通公司郑州配送中心辐射能力,打造郑州区域性医药物流中心。依托郑州战略投送基地,推动军民物流融合发展,构建全国应急物流调度枢纽。积极实施城市配送试点工程,争取郑州列为国家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

  3.增强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效集聚流转。加强与中外运集团、TNT快递集团、敦豪航空货运公司等国内外大型综合物流服务商战略合作,整合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开展与物流相关的投资、信托、担保、保险等金融服务,依托实验区发展大型物流设施设备金融租赁,支持实验区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物流、保税物流、冷链物流、医药物流等特色物流,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在冷链、医药、钢材、粮食、煤炭等行业,建设完善一批区域性、行业性的专业物流信息平台。推动物流与电子商务联动发展,发挥郑州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引领作用,鼓励优势产业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借鉴上海自贸区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加快建设河南电子口岸,建立健全多式联运的通关机制,与沿海港口、沿边口岸建立互联互通、高效运转的对外开放通道。

专栏13:物流重点工程

  积极支持传化物流园、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菜鸟中国智能骨干网郑州核心节点、京东亚洲一号营运中心、河南全国性快递集散交换(陆运)中心、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顺丰电子商务快递产业园、TCL集团华中电子商务配送中心、康佳电子商务物流园、郑州机场航空快件专()用分拨中心、高铁快件集散处理中心、跨境电子商务快件分拨中心、富士康云端信息消费网络、天地华宇全国物流交易服务中心、众品中国冷链网、中原航空港产业投资基金、郑州投送基地等项目建设。

  (五)提升科技信息化水平

  逐步建立面向日常监测与综合运行信息管理、安全应急管理、综合换乘诱导与信息服务、各种运输方式运营调度等领域的枢纽信息系统,促进各类交通运输信息平台有效衔接。加强物流信息互联互通,推动郑州国际陆港、郑州航空港和重点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建设,打造全省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各物流节点设施信息实时共享,全面提高物流作业效率。积极推进智能监控及信息诱导技术应用,加快建设郑州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行效率。整合优化现有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和热线,向公众提供丰富、准确、及时的出行信息服务。积极推进多种运输方式间的客运联程系统建设,普及电子客票、联网售票。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

  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下,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密切协作,打破行业分割,建立跨行业、跨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以市为主、省市联动,合力推动规划实施。郑州市政府要充分发挥责任主体作用,落实对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发展的投入资金和支持政策,落实安全投入和管理职责。省发展改革、交通运输、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环保、商务、铁路等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建设的统筹指导,强化对多种交通方式衔接和枢纽建设的协调,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推动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二)拓展融资渠道,强化资金保障

  在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研究出台枢纽建设优惠政策,实施税收减免和信贷贴息等优惠措施,加大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力度。创新盈利模式,探索以企业为主体、资本为纽带的投融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运营,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建立稳定的综合交通枢纽投融资渠道。发挥融资平台的作用,创新融资理念和方式,积极探索私募基金、中期票据、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多种融资方式。对枢纽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间及周边区域,在切实保证交通运输功能的前提下,做好交通影响分析工作,鼓励土地综合开发,收益用于补贴枢纽设施建设和运营。

  (三)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工作效率

  各级政府部门要提高认识,把枢纽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积极解决枢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大扶持力度,优先保障土地供给,在人才引进、资金补助、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各政府部门职能作用,加强政府与行业之间协调合作,明晰职责、简化流程,建立完善项目联审联批工作机制,提升前期工作效率。

  (四)坚持生态环保,促进持续发展

  结合本规划的实施,省、市环保部门要编制环保专项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环保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准入。强化行业环保监管,集约节约高效利用资源,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动绿色生态枢纽场站建设,加大枢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

  (五)加强规划指导,有序推动建设

  本规划是指导今后一段时期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重要依据,要加强本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等规划的衔接,注重产城融合、居业融合,统筹协调发展。强化本规划对枢纽发展的指导作用,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加快项目建设。完善规划评估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适时评估枢纽发展成效并作出相应调整。

  附件:1.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国际交通衔接网络图

  2.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国内交通衔接网络图

  3.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国内物流流向示意图

  4.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省域交通网络图

  5.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高速公路网络图

  6.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道路网规划图

  7.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轨道交通网规划图

  8.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综合交通规划图

  9.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综合交通枢纽场站规划图

  10.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枢纽场站衔接网络图

  11.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图

  12.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实验区综合交通规划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