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简体版 | 繁体版  
  您当前的位置 :2014专题专栏 > 第33届洛阳牡丹节 > 最新动态 正文
 
牡丹文化节开幕式10日上演 记者为您提前打探亮点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2015年04月09日   来源: 洛阳晚报
 

在昨日的彩排中,身着长裙的武则天登上高台

  明日20时,第33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将在洛阳歌剧院正式开演。今年的开幕式将为观众带来一场名为《丝路·花开》的原创情景舞台剧,三彩、武则天、龙门石窟等洛阳元素将成为舞台剧的“主角”。

  异域风情和洛阳元素完美融合

  昨晚,《洛阳晚报》记者来到洛阳歌剧院,开幕式演出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彩排。据介绍,《丝路·花开》共分为《序篇》《骆驼篇》《丝绸篇》《瓷器篇》《茶叶篇》《玉币篇》《胡姬篇》《龙门篇》及尾声《花开中国》9个篇章,在展示丝路西域风情的同时融入唐三彩、武则天、龙门石窟等洛阳元素,将丝绸之路的起点洛阳与终点罗马进行完美衔接。

  彩排开始,一组身着古罗马风格服装的演员出现在漫天狂沙的背景中,再现了开辟丝路的艰辛。

  在《丝绸篇》中,女皇武则天身穿长数十米的丝绸长裙,从舞台上空缓缓飞过。当观众正沉浸在侍女的舞蹈中时,舞池升起,女皇再次出现,稳步登上舞台中间的高台,寓意盛唐洛阳在历史上创造了高峰。

  震撼舞美效果,互动环节加强

  开幕式总导演之一萨迦多吉告诉《洛阳晚报》记者,开幕式以舞蹈为主,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舞美体验。

  彩排时,不少环节的表演是在一块若隐若现的大幕后进行的,在灯光和音乐的辅助下,观众宛若身临其境。同时,舞台上方还有多块可移动的“飞屏”,随着演出需要,“飞屏”上呈现出精彩的图文影像,对演员的表演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此外,今年开幕式中,演员与观众互动的环节也是一大亮点。在《胡姬篇》中,来自俄罗斯的演员们将从观众席两侧入场,手捧酒壶为观众“斟酒”。来自塔沟武校的少林小子,也将化身“瓷器”,在烈焰影像中演绎瓷器所经历的磨炼。(记者王妍/文张怡熙/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协办: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备案序号:豫ICP备050244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