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简体版 | 繁体版  
  您当前的位置 :2014专题专栏 > 第33届洛阳牡丹节 > 最新动态 正文
 
清明小长假,洛城开启“夜嗨”模式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2015年04月07日   来源: 洛阳晚报
 

中国国花园在清明节小长假期间,陆续放飞了近万只蝴蝶

近日,在中国国花园蝴蝶鸟语林,翩翩起舞的蝴蝶成为摄影爱好者镜头下的主角

  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期间,第33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正式拉开帷幕,我市旅游迎来小高峰。

  据火车站相关负责人和市假日旅游指挥中心透露,昨日,洛阳铁路方面迎来旅客出行高峰,洛阳站和洛阳龙门站分别发送旅客6.1万人次、1.4万人次,均创今年日发送旅客最高值;这个小长假,洛阳铁路共发送旅客14万人次,我市共接待游客156.49万人次,各主要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132.5万人次,门票收入3450万元。

  踏青赏花品文化,咋耍都得劲儿

  清明小长假期间,春雨纷纷,中外游客纷至沓来,争睹牡丹芳容。在王城公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中国国花园、神州牡丹园等公园内,人工调控花期的牡丹进入盛花期,露地自然花期早开品种牡丹陆续进入初花期,游客接待量逐日攀升。小长假期间,中国国花园、王城公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分别接待游客9.8万人次、9.2万人次、6.7万人次。

  历史文化景区在赏花游的带动下也保持了较好势头,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洛阳博物馆等景区游客盈门。龙门石窟持续实施提升工程,景区游览项目更加丰富,3天共接待游客16.5万人次。小长假期间,白马寺、关林、灵山寺分别接待游客6.5万人次、2.7万人次、2.5万人次。

  近日,我市周边丁香花、油菜花、桃花、梨花等争相盛开,到郊区赏花成为市民和游客的选择之一。以“2015漫游花海嘉年华”为主题的“来孟津耍吧”节庆活动异彩纷呈,融入了平乐牡丹画展、摄影展、洛阳民间文艺表演等活动项目,让广大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领略河洛文化的无穷魅力。

  同时,市旅发委倡导全市生态景区在市区主要牡丹园和核心景区设置了大量引导性分流广告牌,吸引赏花游客到我市生态旅游景区,尽享青山绿水好空气。

  旅游演艺异军突起,洛城变成不夜城

  这个春天,不少旅游“回头客”对洛阳的变化最直观的印象是:不仅白天有的看,晚上也有的玩儿了!随着一系列旅游演艺节目相继亮相,洛城变成了不夜城。

  在天枢剧院内,我市首台旅游歌舞秀《天下洛阳》再现了丝绸之路文明交融的盛景;品美食,赏烟花,看灯光秀……4月初,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年华的预演极其火爆,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空前的视觉盛宴。

  在隋唐百戏城开演的《隋唐百戏传奇》,展现了杂技、马戏、魔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让观众重温传统文化技艺,享受国际化的艺术表演大餐。《功夫诗·九卷》等文化演艺类节目的上演,让4月的洛阳成了不夜城。

  小长假期间,我市的文化、经贸、旅游活动丰富多彩,吸引了众多市民和中外游客,产生了极佳的聚客效应。牡丹游园赏花系列活动、《丝路花都》邮票发行暨万人牡丹开镜仪式、牡丹灯会、世界国花摄影作品展、牡丹歌曲大家唱等活动的举办,再现了“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盛景。

  4日,伊滨区薰衣草庄园“国际风车节”开展,园内风车数量突破30万个,3天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记者 王妍 见习记者 王澍 通讯员 郭琦 杨珂/文 记者 高山岳 李卫超/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协办: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备案序号:豫ICP备050244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