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成文日期
发文机关 发布时间 2013年12月10日
标  题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指导意见
发文字号 豫政〔2013〕65号 时  效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豫政〔2023〕7号),此文件宣布失效。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
指导意见

豫政〔2013〕65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我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推动全省经济长期持续较快发展,特制定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高成长性产业快速发展,传统支柱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现代服务业发展逐步提速,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二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但应该看到,我省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服务业比重低、新兴产业规模小,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大,传统支柱产业比较优势逐步减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行业龙头企业少,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高,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不充分等。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格局调整正在加快推进,信息化全面渗透经济社会各领域,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迅猛发展,产业形态复合化、产业体系集群化、资源化循环利用趋势愈加明显,我省面临着新的难得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劳动力等要素供给发生深刻变化的严峻挑战,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正处于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发挥稳增长、增后劲的双重作用,实现经济平稳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加快产业融合互动发展,促进“三化”协调、“四化”(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全省上下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抢抓新机遇、培育新动力、开拓新空间、增创新优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突破性进展。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战略规划为依托,以“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为抓手,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围绕做大服务业、做强工业、做优农业,突出发展引领带动能力强的高成长性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着力构筑人力资源、交通物流、专业配套、科技创新、载体体系新优势,推动产业布局由分散向集聚、产业层次由低端到高端、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由粗放外延向绿色低碳转变,加快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坚强支撑。

  (三)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强化市场需求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要素向竞争力强的企业流动,壮大优势企业群体,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产品,引领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依托产业链配置创新链,着力破解技术瓶颈和制度约束,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坚持开放带动。把扩大开放作为综合性战略举措,以开放合作调整存量,以承接转移扩大增量,不断拓展开放领域,更高水平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增强产业发展新优势。

  ———坚持融合提升。把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现代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作为推进产业升级的关键抓手,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不断提升产业能级。

  ———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实现结构优化与环境改善同步推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提升。

  ———坚持协同推进。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增创优势、强化保障、远近结合、项目带动,巩固提升制造业大省地位,壮大服务业规模,推动前沿性新兴业态跨越发展。

  (四)发展目标。我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目标是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和现代农业大省。

  到2015年,全省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提高到33%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5%,传统产业高终端产品比重明显提高,全省装备和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2万亿元,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家居、现代物流等产业超5000亿元,服装服饰产业超4000亿元,信息服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超2000亿元,形成20个以上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和75个超百亿元企业。

  到2020年,制造业高加工度化水平大幅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支柱产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基本实现,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创新驱动主导、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建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综合平衡发展新体系。

  (五)主要路径。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核心是持续实施“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战略举措,关键是突出“两手抓”,重点是提升产业竞争力,主要举措是加快价值链升级、禀赋升级、载体升级。

  突出“两手抓”,要一手抓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劳动与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依靠成本优势应对发达国家竞争,依靠产业体系和高素质劳动力优势应对发展中国家竞争,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工业化进程;要一手抓新业态、新趋势,大力发展航空经济、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节能环保等业态复合型产业,抢占先机,迎头跨越。

  提升产业竞争力,要紧紧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的目标,大力发展高成长性产业,保增长、扩亮点,培育战略支撑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制高点、积蓄发展后劲;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提质增效、培育竞争新优势。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大省的目标,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

  强化“三个升级”的支撑作用,要通过实施高成长性产业发展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和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工程,提升在全球生产和消费供应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实现价值链升级;要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及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工程,构建要素支撑新优势,实现禀赋升级;要通过实施产业集聚区提升工程,提升“四集一转”(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发展水平,增创产业集聚区平台新优势,实现载体升级。

  二、做强工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突出信息技术对工业升级的引领推动作用,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高成长性制造业,加快培育先导作用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传统支柱产业新的竞争优势,构建高质高效、开放创新、具有竞争活力的现代工业发展格局。

  (六)加快发展高成长性制造业。按照成长性最好、竞争力最强、关联度最高的要求,突出发展市场空间大、增长速度快、转移趋势明显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现代家居、服装服饰等高成长性制造业,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扩大产业规模,成为引领带动工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力量。

  电子信息产业。突出发展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产业,带动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等电子基础配套产业和软件业发展,培育数字家庭产业,形成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强化集群引进,加快国内外智能终端设计、研发、制造、应用服务、系统集成、企业集聚,形成专业配套、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重点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推进鹤壁、漯河、信阳、洛阳、新乡、南阳、许昌、开封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构建“一区多点”发展格局,打造参与全球分工的智能终端生产和消费供应链重要节点。加快郑州国际软件产业园、洛阳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建设。

  装备制造业。以智能化、集成化、精密化为方向,推动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着力扩大智能装备产业规模,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优势。突出发展智能成套、智能电气、轨道交通、精密数控等高端装备,推动工程装备、农机和基础件等传统行业智能化改造,打造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强化与国内外优势企业的战略合作,提高骨干企业集成融合、研发创新、高端制造和服务增值能力,打造一批具有工程总承包能力的企业集团。推动洛阳动力谷加快发展工业机器人制造和智能控制技术,促进中原电气谷特高压输变电、智能配用电和电气控制装备发展,建设千亿元高端装备产业基地。积极引进国内外航空制造企业,推进飞机组装、航空航材制造产业发展。推动整机与配套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培育壮大郑州、新乡、南阳、安阳等装备产业集群。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坚持以整带零、联动发展,深化与国内外整车企业的战略合作,着力提升整车制造和零部件总成能力,建设成为中西部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加快建设郑州汽车制造基地,推动东风公司郑州基地产能提升和新车型引入,形成百万辆中高端乘用车产销规模,提高宇通集团客车高端车型和海马集团、奇瑞集团河南基地中高档车型比重,积极引进其他知名整车企业布局建设区域生产基地,形成以乘用车和客车两大优势产品为主导的发展格局。提升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优势,依托整车制造企业,推动纯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协同开发,创新商业运营模式,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支持低速电动汽车发展,积极开发农村市场。增加和扩大工程、市政和特种运输车辆品种和规模,提升专用车竞争优势。推动汽车电子、前后桥、变速箱等零部件企业集中布局,加快焦作、新乡、南阳、许昌、鹤壁、开封、安阳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食品产业。顺应消费升级和绿色安全要求,做大做强冷链食品、饮料、休闲食品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全产业链企业、冷链物流和集群发展竞争优势,扩大适应市场需求、符合国际标准的中高端产品规模,加快食品大省向食品强省转变。推动骨干企业完善网络化温控仓储配送体系,提高速冻米面制品、低温调理肉制品、低温乳制品等冷链食品市场占有率,打造我国最大的冷链食品产业基地。引进国内外知名饮料企业,推进加工、配套和营销网络一体化布局,加快建设辐射中部市场的区域性生产基地。积极开发风味多样、营养强化的方便新型食品,推动烘焙、膨化、糖果等休闲食品多品种、高品质发展。提高骨干主食加工企业装备水平,完善终端配送网络,加快推进主食工业化。推动关联企业集聚,促进产业区域化配套,培育发展漯河、郑州、周口、信阳等千亿元产业集群。

  现代家居产业。抓住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消费牵引、拓展领域,以营销服务带动生产制造,着力壮大家电、家具、厨卫产业规模,发展家居建材、家居装饰新材料和新产品,形成全国重要的现代家居产业集群。建设集创意设计、展示交易、制造检测、仓储物流于一体的家具专业园,推动板材、饰品等配套产业协同发展,迅速做大家具产业规模。重点发展冰箱、空调、洗衣机等白色家电,积极承接烟机灶具、小家电等家居电器产业转移,形成多品种、全链条发展的家电产业新优势。加快发展卫浴、橱柜、餐具厨具、厨卫五金等产品,延伸现代厨卫产业链。提升地板、瓷砖、门窗、灯具等家居建材装饰产品发展水平,推进智能家居产业化。大力引进具有品牌和规模优势的核心生产企业,提供关键配件和市场配送服务的核心配套企业,加快郑州、商丘、新乡、信阳、濮阳等现代家居区域性产业基地建设。

  服装服饰产业。突出品牌引进、培育,强化专业市场建设,着力提升产品设计、协作配套、营销配送能力,扩大服装、服饰、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规模,发展成为我国新兴的终端纺织品产业基地。大力承接龙头和配套企业组团式集群式转移,强化专业配套,突出发展中高档休闲、时尚、运动类服装,提升鞋帽、档发、箱包等服饰产品档次,扩大床品、布艺、地毯等家纺产品规模,积极发展医疗卫生、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用纺织品,培育郑州、南阳、商丘、鹤壁、安阳、周口等终端纺织品产业集群。

  (七)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进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和示范园区建设,集中资源培育具有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和规模优势的产业集群,培育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

  生物医药产业。抢抓国内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和产业布局调整的机遇,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形成中高端产品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格局,建设国内一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物、新型化学合成药、现代中药、高端诊疗设备、研发服务外包等产业,提升新型多价疫苗、血液制品、特色原料药、新型制剂竞争优势,推进基因工程、干细胞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依托市场优势,积极吸引国内外品牌企业建立生产研发基地,促进医疗设备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郑州国家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推动开封、新乡、驻马店、安阳、商丘、焦作等地特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

  节能环保产业。围绕市场应用广、节能减排潜力大、市场拉动效应明显的重点领域,大力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扩大市场消费需求,大幅度提升技术装备、产品、服务水平,打造中西部重要的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和服务基地。实施产业化示范工程,加快发展高效锅炉、节能电机、余热余压利用、高效除尘、脱硫脱硝、污水垃圾处理等重大技术装备,建设郑州、洛阳等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实施节能减排科技工程,推动建立由骨干企业主导、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积极研发重金属污染治理、污泥处置和资源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促进节能环保产品开发推广,加快信息技术与节能环保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加快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开发农作物秸秆深加工产品,推进秸秆资源利用产业发展。创新节能环保服务模式,鼓励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环保服务总承包和环境治理特许经营等新兴业态。

  新材料产业。提升材料品级,增加材料品种,扩大生产能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以新型合金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和先进结构材料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高品质超硬材料及制品产业链,积极发展高端钨钼钛合金、新型电池材料、高强高模碳纤维、高端工程塑料等产品。加快建设洛阳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推动郑州和许昌超硬材料、新乡新能源材料、商丘和平顶山特种纤维等产业园区建设。

  新能源产业。顺应国家政策导向,努力提升技术和成本优势,加快发展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产业,扩大新能源产业规模。提升光伏产业链竞争优势,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和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巩固光伏产业大省地位。提高大型风电机组整机设计和生产能力,因地制宜发展风力发电。推进以先进生物燃料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化工产业化,建设生物质能源示范工程。加快建设南阳国家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推动洛阳、安阳光伏和许昌风电装备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八)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综合运用承接转移、延伸链条、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等手段,加快初级加工环节集约化、绿色化改造,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增强产业链终高端产品带动能力,构建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新格局。

  冶金工业。加快构建有色深加工集群优势,推动骨干钢铁企业全流程工艺改造,淘汰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冶炼产能,提升冶金工业竞争力。提升板带箔生产优势,加快发展建筑型材、工业型材,培育郑州、洛阳等千亿元铝加工产业集群。控制氧化铝产能,提高低品位铝土矿利用水平。稳定骨干电解铝企业与自备机组相匹配的产能规模,加快发展下游深加工产品,形成铝、电和深加工协同发展优势。推动济源铅锌、洛阳钼钨、三门峡黄金产业绿色低成本发展。以提高钢铁区域市场占有率为重点,突出发展高强机械和建筑用钢,扩大特色产品和深加工产品规模,建设安阳、济源、平顶山、南阳等优特钢产业基地。加快建立完善骨干钢铁企业与下游用户合作机制,推动生产企业向生产服务企业转变。

  建材工业。推动整合重组,发展精深加工,强化综合利用,做大绿色、环保、节能建材产业规模。推动骨干水泥企业区域性整合,加快发展水泥制品和建筑部品,培育生产、制造、服务一体化发展的综合型企业集团。积极发展新型建筑陶瓷、防火保温和装饰装修材料,加快培育安阳、鹤壁、信阳、许昌等特色产业集群。推动耐火材料企业窑炉改造,提高中高端产品比重。推进建筑和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新型墙体材料。

  化学工业。坚持基地化、园区化、循环化,着力打造芳烃烯烃深加工、甲醇下游深加工、盐化工深加工、氨加工四大产业链,推动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洛阳18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鹤壁180万吨甲醇制烯烃等重大工程及濮阳石化基地建设,推动对苯二甲酸、煤制乙二醇、甲醇制芳烃、氯化聚合物、工程塑料等下游深加工产品发展,扩大高端石化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规模。优化化工园区布局,推动城区化工企业搬迁入园,形成企业集聚、绿色发展新格局。

  轻纺工业。发挥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加工组装类终端产品,推进造纸、皮革、棉纺织等传统行业技术改造,加快推动轻纺工业转型升级。提升包装印刷研发设计和产业配套能力,加快电动自行车、塑料制品、五金工具、工艺美术等行业集群化发展,推动造纸、皮革行业清洁化生产。扩大化纤产业规模,加快棉纺织行业改造升级,淘汰一批落后棉纺产能,提高精梳和混纺纱比重,发展高水平印染和中高档面料,重点建设5个左右装备一流、产品高端的棉纺集聚区。

  能源工业。坚持“内增外引”,继续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能源基地,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和大中型矿井建设,推进煤炭集约开发和安全高效开采,努力稳定河南大型煤炭基地产能。健全煤炭分级利用体系,积极发展清洁煤技术,延伸以煤为主的产业链,加强煤炭储配中心建设。优化发展火电,重点建设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热电联产和低热值煤发电机组,着力推进煤电一体化发展,全部燃煤机组配套建设高效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适度建设抽水蓄能等调峰电源。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完善省级500千伏骨干网架和市域220千伏网架,加快提升改造城乡电网,合理规划建设外电入豫通道。统筹完善油气管网和储配设施,加快实施“气化河南”工程,加强煤层气、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推进原油、天然气、煤炭储运设施建设,增强外部能源利用能力。积极推进核电项目前期工作。

  三、做大服务业,建设高成长服务业大省

  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业态先进、支撑未来的高成长性服务业,培育发展引领消费的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扩大规模、创新载体、提升层次,构建充分融入产业经济各领域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具有多元化活力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九)大力发展高成长性服务业。发挥优势,推动集聚,促进融合,壮大龙头,着力提升物流、信息、金融产业支撑服务能力,扩大文化、旅游消费服务供给,使之成为带动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力量。现代物流业。依托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构建以郑州为中心、以区域节点为支撑的物流网络,形成大枢纽促大物流、大物流带大产业的发展格局。大力发展智能物流,推动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互动融合,建设中国智能骨干网郑州核心节点和覆盖中原地区的物流网络体系,以交易方式变化促进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变革。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推动空、铁、公三港联动发展,促进通关便利化,建设以国际国内互转为主导、国内中转和国际中转协同发展的郑州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加快冷链、快递、电子信息产品、汽车及零部件、医药等特色物流发展。推动洛阳、商丘、安阳、信阳、南阳、三门峡、濮阳、许昌等区域节点城市改造提升一批大型综合性和专业性物流园区,完善区域货物集散、分拨和配送功能。鼓励物流企业参与制造业、商贸业供应链管理,拓展供应链集成设计、业务流程再造、物流管理咨询等新兴服务领域。

  信息服务业。紧紧抓住国家支持信息消费的机遇,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加快电子商务、新型业态、智慧城市发展,实施“建云扩管促端”云管端发展促进计划,带动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渗透应用。把电子商务发展作为扩大信息消费重要支撑点,大力引进电子商务零售巨头在豫建立区域总部,培育壮大中小网商队伍,大力发展第三方网络零售平台,推进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规模化运行。加快“宽带中原”建设,推进“三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融合,积极推进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基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洛阳、信阳呼叫产业基地、中原数据基地和郑州中国移动安全基地建设。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培育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发展北斗卫星导航位置和地理信息服务,推动信息服务业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

  金融业。把金融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繁荣主体、强化集聚、推进创新、完善体系,提升金融业发展水平。加快建设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促进境内外金融机构区域总部入驻,建设金融后台与外包服务产业园区。加快推进部分省辖市城商行改革重组,组建地方保险法人机构,推动中原证券等地方金融机构上市,支持农信社、城商行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推动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村镇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培育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丰富期货品种、争取开展境外投资者参与交易试点,建设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和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促进股权和创业投资企业健康发展,规范发展私募基金市场。推动企业上市、扩大债券融资、创新信托业务、引进保险资金。积极发展大型制造、施工、运输等设备设施融资租赁服务,开展新兴融资租赁服务试点。深化郑汴金融同城和农村金融改革。创新金融产品,发展金融服务新业态,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防范金融风险。

  旅游业。顺应大众化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和个性化旅游发展的趋势,创新产品、做优线路、培育品牌、提升服务,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叫响“老家河南”形象品牌,增强古都游、根亲游、功夫游等对海内外市场的影响力,打造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重点开发南太行、伏牛山、桐柏-大别山等休闲旅游度假区和沿黄河、南水北调中线生态休闲旅游带,布局建设中心城市文化休闲街区和环城游憩带,全面发展休闲度假游。积极开发文化体验、康体养生和攀岩、滑翔、滑雪、漂流等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推进特色旅游示范村、示范镇、示范县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完善旅游公共设施和服务标准体系,建立智慧旅游服务网络,加快发展自驾游、自助游。完善全媒体宣传营销体系,进一步开拓海内外市场。

  文化产业。围绕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充分利用我省文化资源优势,突出龙头带动、产业集聚、融合提升、改革创新,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壮大新兴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强省。加快省文化改革发展实验区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发展,实施文化产业“双十”工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影视演艺、新闻出版、工艺美术、文化旅游等产业基地,推动中心城市集聚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产业。利用网络和数字技术,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交互式网络电视等新兴业态,提高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服务能力。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建设一批省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影视、媒体、动漫、演艺、工艺美术、名家等文化品牌。支持骨干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培育文化企业集团。

  (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挖掘潜力、扩大供给、提升质量,加快培育发展一批新兴服务业,形成推动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健康服务业。统筹利用各种资源,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保健、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等服务业,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到2015年,建设30所二级以上民办医院,支持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将符合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深化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的合作,推动郑州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挖掘具有我省特色和优势的中医药、生态、温泉、禅修、太极等资源,拓展健康护理、健康保险、中医药医疗保健、体检咨询、健身、休闲养生、美容等新兴领域。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加快发展医疗器械、药品、中医药、保健体育用品等相关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健康服务产业基地。

  教育培训产业。以社会化、专业化为方向,以提升素质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重点,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壮大机构,培育品牌,构建多层次、多元化教育培训体系。紧密结合我省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多渠道就业,打造职业教育培训基地。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培训等特色教育培训,鼓励企业开展知识更新培训。创新培训模式,大力发展网络教育。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和水平。支持大型教育培训机构连锁化、品牌化经营。

  商务服务业。优化商务发展环境,引聚高素质人才,加快培育一批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商务服务机构和品牌。积极发展市场调查、资产及信用评估、管理咨询、经纪代理、会计、法律、广告、人力资源中介等商务咨询服务业,促进服务产品创新。结合商务中心区建设,在郑州、洛阳等省辖市培育高端商务服务业集群。加快郑州区域性会展中心建设,培育一批知名会展品牌。

  养老及家庭服务业。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到2015年,盖全省所有的城镇社区和60%以上的农村建制村。积极培育和引进规模化、连锁化养老服务企业,建设一批大型综合性养老机构。丰富养老服务产品,大力发展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籍、紧急救援等服务业,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健身、旅游等相关领域互动发展,探索建立老年人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大力发展家政服务、社区照料服务、病患陪护服务、家庭用品配送、家庭教育等家庭服务业,满足多元化服务需求。完善服务标准,加强从业培训,加快养老、家政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服务企业品牌化、标准化经营。

  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科技研发、专利服务、检验检测、科技金融等服务业,建立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的科技服务体系。推进重点产业和新兴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科技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服务外包,培育专业化第三方研发机构。完善知识产权代理、咨询、评估、转化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增值服务能力。大力发展面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检验检测服务业。创新科技贷款担保、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业务,推广“孵化+创投”模式。

  (十一)改造提升传统支柱服务业。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创新商业业态、商业模式和服务产品,推动房地产、商贸流通等传统支柱服务业转型升级。

  房地产业。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优化商品住房供给结构,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完善住房金融体系和用地供应机制,深入推进住房公积金改革试点工作。加快住宅产业化进程,积极发展园区地产、商业地产、文化旅游地产和养老地产等新兴业态。推行房地产经纪、代理、估价等执业资格制度,培育规范房屋租赁、二手房交易市场。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服务,培育节能技术服务市场。提高旧住宅区物业服务覆盖率,鼓励物业服务业企业开展以物业保值增值为核心的资产管理。大力发展规划设计、营销策划、资产评估、代理经纪、投资咨询、装修装潢等房地产服务业,打造优质房地产服务品牌。

  商贸流通业。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发展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总代理等现代经营方式,大力推广并优化供应链管理,支持流通企业拓展加工、展示、配送、分销、回收等业务。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积极推动城市商业区(街)建设,支持特色商业适度集聚。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经营网络,建立城乡一体化营销网络。推动中心城区批发市场外迁整合,打造一批功能复合的现代综合商贸物流城。引导传统住宿餐饮与生态游憩、演艺娱乐、文化体验等融合发展。

  四、做优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大省

  集中力量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特色农产品生产,不断提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十二)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有效整合项目资金,完善田间配套工程,推进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种子工程、地力提升工程建设,到2020年,建成6369万亩平均亩产超吨粮的高标准粮田,达到良种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三个100%”,实现粮食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支持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豫北豫西山前平原优质小麦、玉米、大豆、水稻产业带建设,稳定播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挖掘秋粮增产潜力。加快重大控制性水利工程、重点河流治理工程、低洼易涝地治理工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和大中型灌区建设,增强抗御水旱灾害能力。力争到2020年全省粮食生产能力达到650亿公斤左右。

  (十三)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大力发展“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重点培育发展40个左右现代畜牧业产业化集群和40个左右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化集群,推进畜牧、林业和园艺等特色农业现代化。突出发展现代肉牛产业化集群,打造豫东、豫西、豫西南现代肉牛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沿黄、豫东、豫西南等现代乳品产业化集群,重点发展15个左右县域生猪产业化集群和10个左右县域家禽产业化集群。推动优势区域加快高效特色水产业发展。加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高养殖业生态、集约、循环发展水平。进一步扩大花卉产业规模,巩固提升苗木优势,大力推进豫西、豫南高标准林果种植基地,信阳南阳茶产业基地、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道地中药材基地、食用菌基地、优质油料基地建设。

  (十四)实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依托大城市周边区域,实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集中体现城市菜篮子、生态绿化、休闲观光等综合功能,形成大城市建设与现代农业互促互进发展格局。支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打造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样板区域。逐步改造提升城郊农业,以生产、生态和生活休闲功能为主,因地制宜发展精准设施农业园区、高新农业科技展示园区、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创新发展社区支持农业、市民农园、沟域经济等新型都市农业业态,着力打造功能综合展现、产业高度融合、生态高度涵养、效益高度提升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模式。

  (十五)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分类推进,形成以家庭承包农户为基础,以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主体经营队伍,力争到2020年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面积占总承包耕地面积的60%以上,专业合作社农户入社率达到50%以上。大力培育专业种养大户和现代职业农民,支持通过土地流转等多种方式扩大生产规模。鼓励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成立家庭农场,支持农户以土(林)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基础作用,支持开展全程专业化服务。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五、增创优势,提升支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能力

  破除瓶颈制约,以禀赋升级和科技创新为重点,着力培育人力资源、交通物流、专业配套、科技创新、载体体系等五大优势,为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坚强支撑。

  (十六)强化人力资源优势。发挥人口大省优势,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大幅度提高劳动者技术素质,推动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向稳定的技能型劳动力和创新型人才优势转变。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农业、民政、扶贫、残联等部门作用,每年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00万人次。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大力吸引技术劳动密集型龙头企业建设实训生产基地,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公共就业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行动计划,重点支持100所左右示范职业院校和200所左右特色职业院校建设。加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省、市、县、乡四级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全省人力资源基本服务平台,加快发展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积极引进、培养、使用高层次创新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十七)打造交通物流优势。加快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网络建设,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融合集聚,推动传统交通优势向现代交通和现代物流综合优势转变。推进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大力推进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型快速铁路网、“四纵五横”大能力货运铁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推进内河水运建设,强化公、铁、航、水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连接世界重要枢纽机场和主要经济体的航空物流通道,完善陆空衔接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提升货运中转和集疏能力,形成全球生产和消费供应链重要节点。扩大郑欧国际货运班列运营规模,吸引带动周边区域货源集聚,建设辐射中西部地区、连接中亚和欧洲的国际陆港。申建特色商品进口口岸,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完善区港联动、区区联动机制,提高大通关水平。

  (十八)提升专业配套优势。以优化产业配套条件、壮大产业集群为重点,促进产业社会化分工、专业化配套发展,推动招商引资由主要依靠资源要素优势向专业分工协作配套优势转变。推动各地围绕主导产业,以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为核心,积极吸引产业链整体转移和关联配套产业协同转移。支持中心城市强化物流、市场、商务、研发等服务功能,构建以终高端产品为主导、产业链完善的区域产业集群,集中力量发展2—3个千亿元优势产业。推动县市针对产业特点,完善细分行业配套条件,重点发展百亿元县域特色主导产业。鼓励骨干企业与上下游关联企业建立稳定协作关系,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骨干企业供应网络,提高本地化配套能力。

  (十九)培育科技创新优势。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强化创新载体,完善创新机制,优化创新环境,推动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围绕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高成长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难题、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自主创新专项。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和关键作用,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培育一批技术领先的创新型企业。打造扩充研发平台,支持骨干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新建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大力支持协同创新,发展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郑州、洛阳、南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创新要素集聚,打造区域产业创新中心。强化产业技术转移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利用外部资源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二十)构筑载体体系优势。加快各类载体建设,强化横向融合、纵向互动、侧向联动、新老耦合,形成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格局,推动单一载体功能优势向载体体系综合优势转变。发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的综合带动作用,建设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积极争取国家设立自由贸易园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完善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提升配套服务能力,突出主导产业集群发展,优化要素配置,强化招商引资、产业升级、改革创新、转移就业的主平台作用。加快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建设,突出特色,明确定位,增强区域服务功能,形成带动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主要载体。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抓手。

  六、强化保障,完善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政策措施

  优化要素配置,加强激励约束,着力加大对机制创新、开放招商、项目建设、企业发展、政策引导的推动力度,营造良好环境,形成推进合力。

  (二十一)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改革,壮大市场主体、激发企业活力,加快构建有利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规划导向,建立区域优先发展的产业产品目录,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向高成长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动电信、铁路、航空、金融、能源等领域市场主体多元化,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实行民办、公办医疗机构同等待遇,进一步激发社会投资积极性。完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突破关键环节瓶颈制约,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快速成长。深入推进国家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循环经济试点省和全国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等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取消、下放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和生产经营活动资质资格许可等事项,推行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管理。

  (二十二)扩大开放招商。着眼于全球产业发展和布局调整大趋势,瞄准产业发展制高点,大力推动全方位、宽领域开放招商。把服务业作为新的开放重点,扩大高成长性服务业引资规模,着力引进一批行业龙头和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总部、区域性总部及结算中心、营销中心等功能性中心。围绕延链、补链和结构升级,积极开展集群化招商,引进一批世界知名品牌和优势企业,吸引中小企业配套跟进,提升制造业引资水平。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大力推进农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领域开放。大力开展专业化招商,组建专门工作团队,实行专向信息收集、专题研究评估、专业对接谈判、专人跟踪落实,切实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招商服务方式,加强招商引资信息处理和受理服务中心、招商引资联审联批和代理中心、投诉权益保护中心建设,加快完善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体系。

  (二十三)实施项目带动。围绕高成长性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支柱产业转型、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全民技能振兴、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产业集聚区提升等10大工程,谋划1万个重大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分三年滚动实施。按照“主动介入、集中会审、并联审批、限时办结”要求,进一步健全省、市、县三级联审联批机制,提高审批效能。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及时解决项目招商、前期工作、建设及竣工达产中存在问题,保障土地、资金等要素需求,推动项目顺利实施。严格执行节约用地、节能环保、安全卫生等规定标准,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二十四)化解过剩产能。把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围绕增强产业竞争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以及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加强政策协调,建立长效机制,加快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严重过剩行业产能。严格执行国家投资管理规定和产业政策,严禁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国家确定的“十二五”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运用中央财政奖励、等量或减量置换等措施,支持各地再淘汰关闭一批落后产能。提高骨干企业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广节能减排工艺技术,大力发展下游精深加工,提升市场竞争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压缩过剩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

  (二十五)增强企业活力。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延伸产品链条,发展新型业态,形成大型骨干企业支撑带动有力、中小企业群体不断壮大的企业发展格局。实施转型引领企业培育工程,通过整合重组、技术改造、创新发展、融合提升等途径,做大做强高成长性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加快推动传统产业骨干企业转型升级。加强与央企及国内外优势企业的战略合作,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强化服务,推动与骨干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二十六)强化政策支持。强化政策性资金的引导支持作用,建立完善统筹协调、职责明确的工作机制,重点推动高成长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建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和投融资服务机制,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支持商业银行设立信贷专营机构,发行专项用于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领域贷款的金融债,开展知识产权、节能环保服务、仓单、信用保险保单质押融资和贸易融资、供应链融资等业务创新试点。推动发行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引导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向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领域倾斜。优化建设用地结构,优先保障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重大项目建设需求,支持利用工业、仓储等用房、用地兴办服务业,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改变用途的,经批准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供应。完善总量控制制度,科学配置环境容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等价格调节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用电企业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出台政府采购扶持重点领域发展的政策措施,将更多的公共服务、专业服务等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探索合同能源管理、云计算等新型服务业态政府采购模式,扩大政府采购领域和规模。

  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扎实推进,务求实效。要建立完善全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工作推进机制,协调解决规划实施、政策制定、项目推进等重大问题。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综合协调的具体工作。省直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编制重点行业三年行动计划,分年度制定实施方案。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主攻方向,细化政策措施,加强工作考核,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河南省人民政府

  2013年12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