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河南区域经济发展 合理规划产业空间布局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07-03-05 15:05 来源:省发改委

  《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将全省划分为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和黄淮地区四个经济区。改革开放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由于资源条件、发展基础和经济结构不同,各经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征更加明显,区域之间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较大,并且这种特征有加速发展的趋势。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区域经济之间协调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大局。本报告在综合分析各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基础上,预测未来15年各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分析经济区之间不平衡性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各经济区发展现状概述

  中原城市群是指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的城市密集区。全区由9个省辖市组成,土地面积为5.8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5.3%,2004年末总人口为391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0.2%。该经济区位于河南省中部,各城市之间距离较近,距离中心城市郑州大都在100公里以内;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铁矿石、铝土矿、钼矿等储量居全省前列,工业门类齐全,发展基础较好;公路、铁路交通便利,全省90%以上的高等院校和一些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研院所聚集此地,区位优势显著。中原城市群的GDP由1990年的502.3亿元,发展到2004年的4932.16亿元,年均增长12.2%,人均GDP由1469元增长到12639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5.9:45.6:28.5,演变为18.7:51.2:30.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也有大幅度的增长,2004年分别达到254.2亿元和5586.26亿元,是2000年的2.1倍和2倍。

  豫北地区包括安阳、鹤壁、濮阳3个省辖市,土地面积为1.3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3%,2004年末总人口为103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6%。该经济区位于河南省北部,与山西省、河北省和山东省相邻,油气、煤炭资源比较丰富。豫北地区GDP由1990年的108.5亿元,发展到2004年的938.1亿元,年均增长11.9%,人均GDP由1196元发展到2004年的9125元,三次产业结构由1990年的33.1:42.6:24.3发展为17.6:56.9:25.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2000年的23.47亿元和558.19亿元,发展到42亿元和750.14亿元,增长179%和134.4%。

  豫西豫西南地区包括三门峡和南阳2个省辖市,土地面积为3.7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2.3%,2004年末总人口为129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3%。该经济区位于河南省西部西南部,与山西省、陕西省和湖北省相邻,工业有一定基础,煤炭、有色金属资源比较丰富。豫西豫西南地区GDP由1990年的121.98亿元,发展到2004年的1167.15亿元,年均增长7.9%,人均GDP由1040元发展到2004年的9061元,三次产业结构由1990年的40:32.2:27.8发展为24:50.4:25.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2000年的25.53亿元和446.56亿元,发展到37.31亿元和750.31亿元,增长146.1%和168%。

  黄淮地区包括驻马店、商丘、周口和信阳4个省辖市,土地面积为5.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4.1%,2004年末总人口为349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5.9%。该经济区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与湖北省、安徽省和山东省相邻,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但矿产资源比较匮乏。黄淮地区GDP由1990年的221.65亿元,发展到2004年的1863.84亿元,年均增长11.1%,人均GDP由723元,发展到2004年的5347元,三次产业结构由1990年的53.2:20.6:26.2发展为34.8:39.0:26.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金融机构存款由2000年的40.75亿元和767.33亿元,发展到52.74亿元和1400.99亿元,增长129.4%和182.6%。

  二、各经济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

  经过对比发现,中原城市群以40.2%的人口创造了全省一半以上的GDP,各项经济指标均优于其他经济区,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居中游水平,黄淮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1.中原城市群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持续提高

  从总体上看,1990年到2004年,中原城市群GDP占全省的比重由53.7%提高到55.4%,14年间提高了1.7个百分点,豫北地区、黄淮地区GDP占全省的比重由11.6%和23.7%,下降到10.5%和21.1%,分别下降了1.1和2.6个百分点。豫西豫西南地区GDP占全省的比重稳定在13.1%到13.3%之间。2000年以来,中原城市群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占全省的比重由49.8%和60.1%,分别提高到2004年的59.3%和64.7%。豫西豫西南地区、黄淮地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的比重由10.4%和16.5%下降到8.7%和12.3%,分别下降1.7和4.2个百分点,豫北地区略有上升,由9.5%提高到9.8%。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所占比重下降,分别由11.7%和9.4%,下降到8.7%和8.7%,黄淮地区所占比重基本稳定在16.1%-16.2%的水平。

  2.中原城市群主要人均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中原城市群各项人均指标均高于其他经济区,2004年中原城市群人均GDP为12639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33倍;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47倍、1.15倍。

  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4年两个经济区的人均GDP分别为9125元和9061元,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96.4%和95.7%;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92.4%和65.5%;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03%和9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96.6%和90.8%。

  黄淮地区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4年人均GDP为5347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6.5%,比2000年下降了6.8个百分点。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4.2%、84.9%和78.1%,分别比2000年下降了11.7、10.2和6.4个百分点。

  3.中原城市群和豫北地区产业结构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豫西豫西南地区、黄淮地区明显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中原城市群和豫北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1.9%和17.6%,均低于全省18.7%的水平,而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为55.5%和56.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中原城市群的第三产业也明显高于全省30.1%的水平。与之相反,豫西豫西南地区、黄淮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4%和34.8%,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为50.4%和3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三产业比重更低。

  4.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步扩大

  一是人均GDP的差距逐渐扩大。1990年中原城市群人均GDP分别是豫北地区、黄淮地区的1.23、2.03倍,2004年中原城市群则是豫北地区、黄淮地区的1.39、2.36倍。黄淮地区与中原城市群之间的差距在明显扩大,1990年黄淮地区人均GDP比中原城市群低746元,到2004年则比中原城市群低7292元。二是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差距在拉大。1990年中原城市群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相当于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黄淮地区的1.25、1.86、3.41倍,到2004年中原城市群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分别相当于其他经济区的1.59、2.24、4.31倍。三是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差距逐渐扩大。1990年中原城市群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是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黄淮地区的1.07倍、1.93倍、3.02倍,到2004年则扩大到1.96倍、2.46倍、3.56倍。四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不均衡性更加明显。1990年中原城市群与豫北地区非常接近,豫西豫西南地区与黄淮地区比较接近,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已经拉开,2004年中原城市群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黄淮地区的1.12倍、1.17倍、1.36倍。1990年18个省辖市中最高的郑州市与最低的商丘市相差297元,到2004年两市的差距已扩大到2075元,最高的郑州市是最低的商丘市的2.33倍。五是发展速度差异较大。总的来讲,中原城市群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处于领跑水平。1990-2004年,中原城市群GDP年均增长12.2%,豫北地区年均增长11.9%,豫西豫西南地区年均增长11.1%,黄淮地区年均增长11.1%。尤其是2000年以来,这种发展速度的差距更为明显,中原城市群年均增长12.3%,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分别增长11.5%和11.0%,而黄淮地区年均增长仅有8.9%。发展最快的中原城市群与最慢的黄淮地区竟有3.4个百分点的差距。

  三、未来四个经济区主要经济指标发展的预测

  根据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变化规律,使用龚帕兹曲线方法进行模拟,分别预测GDP、人均GDP等指标。预测结果不仅通过了统计检验,而且具有较强的经济合理性,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长期趋势,预测结果既是积极的,又是可行的。

  1.经济数据发展变化的规律及适用模型方法

  从GDP增长、各产业增长及人均GDP变化的历史趋势观察,虽然各年速度有一定的波动,甚至个别年份波动还比较大,但总的趋势是增长速度逐步趋稳,呈一种先低速增长、再加速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增长趋缓的“S”型的轨迹。鉴于数据分布的这种规律,我们将数据进行移动平均处理后,使用龚帕兹曲线方法对未来发展速度进行模拟,预测各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情况。

  2.预测结果

  利用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数据,分别预测四个经济区的GDP、人均GDP变化趋势,对预测结果进行统计检验,将历史上的实际值与预测值进行比较,最大误差率为3.8%,所有指标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率均控制在±5%以内,说明预测精度是比较满意的。

  3.预测结果分析

  (1)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初步预计,未来15年全省经济将保持11%左右的增长,呈现持续较快增长的态势。其中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2%左右,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黄淮地区分别保持在11%、11.2%、9.3%左右。

  (2)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演变。未来15年内,各经济区产业结构的升级趋势更加明显,预计2020年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的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到90%以上,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10%以下。黄淮地区第一产业比重由目前的34.8%下降至18.6%,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到81.4%。

  (3)实现人均GDP3000美元的目标有可能大幅度提前。据预测,中原城市群在2020年人均GDP达到58659元,按现行汇率计算,折合7087美元,有望提前8年,于2012年实现人均GDP3000美元的目标。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2020年人均GDP达到36875元和38586元,折合4455美元和4662美元,有望提前4年,于2016年实现人均GDP3000美元的目标。黄淮地区2020年人均GDP达到18127元,预计滞后4年,于2024年实现人均GDP3000美元的目标。综合计算,全省将于2015年前后实现人均GDP3000美元的目标。

  (4)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领先优势更加明显,占全省的份额进一步提高。预测结果显示,中原城市群凭借区位优势和要素集聚效应,不仅发展速度高于其他经济区,而且在产业升级、城市化等方面,继续领跑全省。预计到2020年,中原城市群GDP达到26711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到60.7%,比2004年提高4.7个百分点,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黄淮地区占全省的比重为10.1%、13.3%、15.9%,豫西豫西南地区占全省的比重基本稳定,而豫北地区、黄淮地区占全省的比重则明显下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原城市群第三产业比重将上升至33.3%,高于全省2.6个百分点,分别比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高出9个百分点以上,比黄淮地区高出2.3个百分点。

  (5)各经济区之间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目前,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的人均GDP分别是黄淮地区的2.36倍、1.71倍、1.69倍,预计到2020年则扩大到3.24倍、2.03倍、2.13倍,黄淮地区与中原城市群的差距最为突出,人均GDP与中原城市群的差距由目前的7292元,扩大到2020年的40532元。不仅如此,未来15年黄淮地区GDP年均增长速度比全省低1.7个百分点、比中原城市群低2.7个百分点左右,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低于中原城市群1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升级明显滞后。

  4.未来15年实现预期结果的可能性分析

  我们认为这个预测结果既是积极的,又是可行的。首先,河南发展的内部条件支撑这样的发展速度。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具备了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内在基础,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工业门类齐全,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些都为今后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河南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也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1997年以来,城市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城市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用了8年时间,而以前同样提高10个百分点,需要用40年的时间。据有关专家测算,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带动消费10.5亿元,拉动投资需求21.1亿元,进而推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1]。未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有力带动需求进而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目前全省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超过80%,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1.9%。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大于轻工业。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80%,其他两个经济区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都在60%以上。按照工业化阶段划分方法,有多项指标表明河南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2]。按照区域经济理论,工业化中期阶段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也是区域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阶段,制造业的大规模发展能够支持区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3]。

  再次,从需求条件上看,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后,经济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产业结构剧烈变化、社会格局剧烈调整。如果政策措施得当,经济就有可能实现更快更协调发展。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近几年连续突破2000亿、3000亿元大关,2005年有望再上新台阶。可以预见,未来促进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因素仍然存在,投资仍然可以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从而拉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还有,河南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有利,东部产业将加快向中西部转移,河南有条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之一;国内稳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稳定的经济增长,国际上总体有利的格局也将为河南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机遇和动力。当然,我们还应注意到,未来15年内仍然存在着制约河南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地区差距、收入差距较大,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资源的消耗,各种利益协调的难度加大等等。

  四、实现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数据分析及预测表明,河南四个经济区经济总量及结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并且这种差距有继续扩大的态势,中原城市群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有率先崛起并走在中西部发展前列的势头,黄淮地区发展滞后,则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因此,未来15年里甚至更长时期,必须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制订促强扶弱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将发展的差距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

  1.坚持协调发展战略

  一是注重协调发展。针对各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将会加剧的状况,必须实行协调发展战略,努力将发展的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但区域经济不能坚持平衡发展,也就是说,在发展的政策、发展的空间上,不能均匀用力,而应当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应当在政策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快发展,形成若干个经济增长极,带动辐射周边地区发展。中原城市群理当加快发展,走在全省经济乃至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前列。对于发展步伐严重滞后的黄淮地区,除了自身努力之外,政府应当在资金上、项目上加大投入,重点在发展的基础条件上增加投资。二是努力推进工业化,加快城市化进程。各区域应根据自身条件,发展不同类型的工业,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以工业化带动经济的长期较快增长,尤其是黄淮等发展滞后的地区,更要加快工业化进程。要坚持做大做强资源型工业,延伸产品链条,实现资源型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逐步改变资源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以资源消耗来换取增长的发展模式。要通过引进技术改造提升以石油及天然气加工、煤化工、精细化工为主体的化工业,扩大石油炼能,建设化学燃料产业基地,加快以煤为原料的精细化工产品发展,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整体能力和大型化、系列化水平,突破核心技术,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要把农民技能培训作为加快城市化、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手段,造就大批产业工人,为实现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向城市转移创造基础性条件。三是积极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实现跳跃式发展。黄淮地区等经济区可通过借助外部资源和先进技术,结合本地资源,选准发展突破口,形成各自鲜明的产业特色,实现产业的跨越式、跳跃式发展。

  2.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

  (1)合理规划主导产业。根据主导产业的理论及产业区位商、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建议各经济区发展以下主导产业。中原城市群应发挥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积极发展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烟草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橡胶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主导产业。

  豫北地区应加快资源型工业向深加工方向发展,积极发展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天然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主导产业。

  豫西豫西南地区应着重发展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饮料制造业等主导产业。

  黄淮地区应加速农业产业化、加速劳动力转移,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建设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绿色农产品加工制造的产业中心,继续大力发展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食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饮料制造业等主导产业。

  (2)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是经济发展在区位上的选择。在理论方法上通常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选择经济增长极或经济增长核心区。根据各地投资比重与全省投资比重的对比分析,比值大于1的,中原城市群中有郑州、济源、新乡,豫北地区有濮阳,豫西豫西南地区有三门峡,黄淮地区有商丘、信阳;根据人均GDP计算的经济核心区标准值分析,人均GDP标准化值大于0.5、处于核心区的城市有郑州、洛阳、焦作、许昌、三门峡、济源,过渡区城市有安阳、新乡、濮阳、洛阳、南阳、济源、鹤壁、平顶山,处于外围区的城市为开封、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按区域经济增长率与全省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分析,增长率大于全省的有12个省辖市。根据这些指标综合判断,中原城市群内部的增长极应当是以郑州为核心,形成洛阳、焦作、许昌三足拱卫的隆起区;豫北地区的增长极应当是安—鹤工业带;豫西豫西南地区的增长核心分别是南阳市、三门峡市,黄淮地区的增长极定位比较困难,可以考虑重点发展经济实力强的中小城市。表三:经济增长极选择情况

增长率高于全省 投资比重高于全省 人均GDP标准化值 核心区>0.5 过渡区0.3<>0.5 外围区<-0.3

  郑州、开封、安阳、鹤壁、郑州、新乡、濮阳、郑州、洛阳、焦作、安阳、新乡、濮阳、开封、商丘、新乡、焦作、濮阳、南阳、三门峡、商丘、信阳、许昌、三门峡、济源漯河、南阳、鹤壁、信阳、周口、驻马店信阳、商丘、周口、济源济源平顶山

  3.推动区域合作,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发展合力

  从放眼全国、放眼世界的角度看,河南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加强与国外、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合作,用引进来的资源提升河南的经济实力,增强河南产品的竞争力,同时河南要四面出击,提高产品在省外市场的占有率。从河南省内部的四个经济区域发展角度看,这四个经济区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相互割裂的,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分工是建立在各自的优势基础上的,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合作是为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合作形式的选择上,一是产业政策协调。区域不同,产业政策的着力点应有所不同,政府在制订政策时,对各区域及区域之间应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引导区域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引导优势企业集聚,形成集聚效应,实现规模效应。二是消除市场壁垒。不仅区域内实现交通便捷,交易顺畅,而且区域之间也要打破壁垒,促进自由贸易、公平交易,保证机会均等。三是改进区域联席协商交流机制,促进区域间加强沟通,平等协商。四是调整区划,整合要素资源。

  4.尽快出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引导,河南应尽快制订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形成区域间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一是各经济区发展的指导性政策,包括发展目标、产业规划、城市规划、区域合作、工业产业带和农业产业带规划等。二是区域内外交通、通信协调政策。如促进建立中原城市群快捷交通网、城际铁路、交通枢纽的政策。三是促进增长极、经济核心区加快发展、快速崛起的政策。四是促进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支柱的政策。五是促进技术进步、体制创新的政策。六是努力向中央争取支持河南及中部地区发展的政策。争取国家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的一部分政策给予中部,争取中央进一步加大对河南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扶持力度。

责任编辑:杨惠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