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件实事,就暖一片人心,增一份力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党员干部作风大转变,让群众得到大实惠。自我市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广大党员干部有效解决了理想信念、群众观点、思想方法、精神状态、执政能力等问题,想事情、作决策、干工作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对组织、对权力、对群众的敬畏之心明显增强,联系服务群众呈现常态化、长效化。
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在帮扶弱势群体和方便群众就业、出行等方面加大投入
山城区汤河桥街道办事处计生户赵女士早年丧夫,独自一人把孩子抚养成人,并帮其成家立业,其子却拒不赡养赵女士。山城区法律援助中心对其免予经济状况审查,当即派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援助。为便于当事人维持母子亲情,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联合法律工作者几经周折寻找到其子下落,本着能调解的就不走诉讼程序的原则,以减少当事人诉累,节约司法资源,避免对簿公堂。在工作人员多次耐心调解下,其子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同意每月支付赡养费500元。工作人员使母子双方找回了亲情,维护了援助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自山城区将全区的计生家庭纳入援助范围以来,区法律援助中心共接待计生家庭咨询200余人次,办理援助案件26件,为计生家庭挽回经济损失8万余元。
自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市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广大党员干部的机遇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担当作为、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不断提升。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我市围绕“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目标,在全市所有农村普遍开展清理垃圾、杂物等活动。目前共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主要用于硬化村庄主次干道、修建垃圾池、设置垃圾箱、安装增设主要道路路灯、绿化村庄主干道,城乡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变。
为解决参加就业培训的残障人士和康复训练的残障儿童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偏远农村和重度残障人士办证难等问题。2014年7月上旬,市残联扩大残障人士意外伤害保险覆盖面,经沟通协调为参加市残联电子商务培训、盲人按摩培训的残疾人免费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从2014年9月开始,为115名脑瘫、智障儿童及全部在训聋儿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建立定期下乡巡回办理残疾人证制度,截至2014年8月底,已下乡办证9次,办理残疾人证600多份。
为解决公共交通发展滞后问题,我市确定了财政补贴标准,更新增加公交车辆,为60岁~69岁老年人办理市内半价优惠公交IC卡,截至2014年8月底,已经办理1.6万张IC卡。
此外,为整治落实惠民政策缩水走样问题,我市在查纠城乡低保错保漏保的人数,查纠违规纳入农村危房改造、城镇保障性住房的人数,查处落实惠民政策优亲厚友、以权谋私的情况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建立健全县乡村便民服务中心663个,公开和简化办事程序600余项
“2014年,我和村里40多个人一起到我市一家企业打工,但因为经济纠纷迟迟领不到工资,想了很多办法都没用,后来还是村里的八大委员会’帮了忙,综治信访委员会组长帮我们申请了县里的法律援助,一分钱没花就把8万元的工资要回来了。要是我们自己要钱,肯定难死了。”浚县黎阳街道办事处寨外村村民熊学礼说。
浚县黎阳街道办事处为了充分发扬民主,让群众参政议政,从2014年7月份以来,各村陆续成立了由党员和群众代表组成的,涵盖公益事业、经济发展、综治信访维稳、计划生育、精神文明建设、财务管理、建设规划、红白理事会的“八大委员会”,组长均由村里的老党员、退休干部及入党积极分子担任,成员都是有威望的村民。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村情民意,按照各自职能开展工作。“八大委员会”成立以来,有效为村民解决了很多难题。
群众的期盼与诉求能迅速得到实现,得益于我市各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群众路线,认真为百姓办实事作风的加强与提高。
为整治群众办事难问题,我市建立健全县乡村便民服务中心663个,打造30分钟便民服务圈,公开和简化办事程序600余项,查处办事刁难群众11案13人。定期对便民服务中心作风、服务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开展乡村两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套取新农合资金专项治理,截至目前,现场督导达11次,整改问题47个。此外,我市通过排查,还查处了对群众欠账不付、欠款不还、“打白条”、赖账的问题454起,查处相关责任人101人。
活动开展以来,市四大班子第一环节群众评议、第二环节群众评价、第三环节群众评判总体满意率均在98%以上。广大党员干部普遍反映,这次活动让他们切实接受了群众观点教育,增进了同群众的感情,拉近了同群众的距离,找到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广大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劲头更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