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五年,我省中等收入群体明显扩大
今年目标,收入实增9%以上,力争与经济增长同步
未来5年,你能跻身“中等收入群体”吗?
核心提示
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如果说老百姓最关心什么,那一定是自己的收入能增长多少。
今年的报告,我省提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以上,力争与经济增长同步。同时,“中等收入群体”这个词儿,今年第二次写入我省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的报告中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今年的报告中提出,今后五年,“中等收入群体明显扩大”。
在这股“扩中”潮流中,今后5年,你能跻身“中等收入群体”吗?
报告摘要 1
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以上,力争与经济增长同步。
报告摘要 2
今后五年,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明显扩大,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全面提高,人人享有基本就业创业机会,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更为稳定和谐。
报告摘要 3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低收入职工、基层一线职工工资水平。持续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工资性收入,全面落实涉农补贴,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新闻点击
未来8年,我省收入保持9%以上增速
老百姓过日子,每年都会盘算一下今年能赚多少、未来几年收入会否增长。一个省、一个国家“过日子”,也不例外。
我省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昨天,河南省发改委主任张维宁解释了今年收入目标为何是“实增9%”。他说,初步测算,我省要实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赶上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后8年必须保持9%以上的增速。考虑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个税起征点等政策性因素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已全部释放,部分行业和企业经营困难导致工资性收入增速减缓,农民增收空间还有限等因素,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面临一定压力。因此,两个收入指标预期表述为实际增长9%以上,力争与经济增长同步。
2012年,农民收入增速再超城市居民
记者昨天了解到,去年,我省农村居民收入再次与城市居民收入形成“剪刀差”,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出城市居民收入增速一个百分点。
从2010年以来,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开始驶入快车道。2010年,扣除物价因素,河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7.2%和11%,农民纯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3.8个百分点。
2011年,河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分别为8.4%和12.7%。农民纯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4.3个百分点。
昨天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显示,2012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9.5%和11.3%,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城镇1.8个百分点。
2012年农民纯收入的增长绝非偶然。省政府参事陈相成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农民工这两年工资有明显上升,另外农产品价格也有所提高。他解释说,近几年以来,我省农民的农户经营纯收入与外出打工的务工收入大概是六比四的比例,经营收入包括种地,农业牧渔,只要在家的收入都算作经营收入。因为人口基数大,所以农户经营收入大于务工收入。
据了解,在农民纯收入中,主要包括四项内容,农民家庭成员中的职工工资性收入;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包括利息、股息、租金等收入;转移性收入,包括亲友赠与收入等。
对于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高速增长,省发改委经济所所长郑泰森认为:“缩小城乡差别,是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中非常重要的目标之一。中原经济区建设以来初见成效,虽然缩小的不是很大,但表现了一种趋势。”
构建“橄榄型”社会,需要更多“中等收入者”
昨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后五年,“中等收入群体明显扩大,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记者随即追访河南相关部门,但没有找到“中等收入”的标准。记者多方查询得知,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中等收入标准。在我国,最近几年关于中等收入群体的统计方法和标准就有20种左右。这些标准中,被广泛引用的是国家统计局城调队数年前的一份抽样调查,“6万元~50万元,这是界定我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收入(以家庭平均人口3人计算)的标准。”
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也注意到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等收入群体明显扩大”这一说法,并对之非常赞赏。他说,一个“橄榄型”社会,70%是中等收入,15%是高收入,15%是低收入。中等收入群体,能调节贫富分化并缓冲社会利益冲突,对推动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张占仓认为,未来对高收入群体,要用税收等手段调节财富分配;要通过创业、打造更多白领等方法,培育更多中等收入群体;对低收入群体,则要通过制度保障其收入并逐步提高其收入。
“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加,才能形成有效消费。”张占仓说。
张占仓还分析说,2010年我省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如今又逼近5000美元(2012年,人均GDP3万元),且将在未来5年冲刺8000美元(2017年,人均GDP5万元),必将为未来迈向更高收入奠定坚实基础。(首席记者 王鲁峰 记者 刘江浩 实习生 罗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