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3年全国各地两会正如火如荼地举行,会风转变受到各方关注——反对讲排场比阔气,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树立勤俭节约的理念和风尚。厉行节约,切身示范,让群众看到革新作风的诚意;但我们更愿意看到,这样的厉行节约,能以制度化的方式确立下来,能被各级政府部门在日常公共支出时严格遵守。
记者直击
A
吃得简单:品种都是家常菜
点餐按大小碗,饮料喝多少倒多少
昨天中午12点,大河报记者来到河南饭店南餐厅,这里是人大代表用餐地点。
餐厅里,自助餐早已备齐,代表们凭餐券就餐,自己拿托盘取用。
记者数了数,有十几个品种,荤素搭配,不过都是家常菜:大锅菜、羊肉炖胡萝卜、烧鸡块、炒土豆、炒青菜等,还有一些河南特色的粗粮、面点,如蒸红薯、蒸芋头、煮玉米、葱油饼等,但都“精细切割”,分量很少。
餐厅一角,设置了现场加工点,供应烩面、捞面等,都是现点现做,而且点餐时要说清大小碗,“这样,不会浪费。”厨师笑着说。
饮品台前,有开水、大麦茶及饮料供应。但饮料全部是大桶装,谁喝谁倒,喝多少倒多少。
就餐代表很多,许多人围桌而坐,继续就共同话题热议。记者身边的圆桌边,王铁副省长和几位信阳团代表,热议的话题是雾霾和PM2.5。下午1点20分,记者离开时看到,餐台上菜品所剩无几,点心全部吃光,主食没剩。
河南饭店餐饮部前厅领班周凤娟透露,根据今年的会议安排,餐厅严格执行节俭原则,每餐根据时间段,配菜送餐,下午1点后基本不再添加。
B
出行“简约”:省直的代表委员回家吃住
乘高铁报到,坐公交车、走路来开会
“今年的会议,省直的代表委员都没有安排食宿。每天开完会,我都回家吃住。”昨天,省政协委员刘哲说。
“我是坐公交车来的,开完会再坐公交车回家。”郑州大学音乐系教授吴柏林委员笑盈盈地告诉记者。
对刘哲、吴柏林这样连任的委员来说,今年的两会他们都感受到了不少变化:开会讨论时,说空话、套话的人少了,请假、溜号的人少了。由于担任研究生考试改卷任务,脱不开身,1月20日省政协分组讨论,吴柏林请了一天假。“我写了书面的请假条,组长批准后才离会的。”吴柏林说,请假这件小事,让她感到新一届政协的工作作风转变。
乘高铁来报到,坐公交车、走路到会场开会,今年不少代表委员选择“简约”出行。据了解,今年大会对车辆通行证管理严格,只发给大巴车及必需的工作车辆。对此,河南饭店的一名保安感受深刻:平时,河南饭店总是停满了车,开两会,大院倒显得空旷起来。
C
与会者大多自带水杯,茶叶变成按需供应
有的代表还带来了全套的洗漱用品……
19日代表报到日,人大代表、新县新集镇彭河村村委会主任胡贤斌来到河南饭店报到,从车上拿下自己的“行李三件套”,行李箱是迷你的登机箱,公文包比行李箱还大,“肚子”鼓得连拉链都没拉上,里面装的东西包括带来的6份建议,最显眼的是一只黑色洗漱袋。“现在都提倡节约环保,出来时我带来了全套的洗漱用品。”
“大家都带了水杯,一溜五颜六色,怪好看。”21日下午,分组讨论时,人大代表、南召县留山镇东街村农民李伟发现了这个细节。
按照大会要求,今年的两会会场不再提供瓶装矿泉水。昨天,在省人民会堂的南阳、信阳、漯河等代表团会议室记者看到:代表们大多自带水杯。会议室一角,一个小盘子里放着茶叶,代表们可以自行取用。在306、308会议室,服务员都告诉记者,以前开会,会议室里还供应矿泉水,茶叶更是敞开供应。今年,不仅不放矿泉水,茶叶也都按需供应。
代表感受
省里会风变化大
俺县里作风也清新
“从18日来省里报到,就感到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昨天上午,信阳代表团审议现场,来自信阳固始县的汪新平代表在发言时,忍不住谈到了参加本次人大会的感受。
汪新平是连任的老代表。她说,与往年比,今年的大会开得很简约,没有夹道欢迎,没有鲜花彩旗红地毯,但又不失庄重。
这两天开会,汪新平也感到了不同:政府报告薄了,总结5年的工作只有32页;大会开得简明,小组会开得实在,“官话、套话很少,大会的会风、文风都在改。作为代表,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决心和行动”。
汪新平说到了亲身经历。几天前,恰逢公司12周年庆,公司领导邀请县里四大班子领导前来参加庆典。“这是惯例,而且县领导能来,我们也觉得脸上有光”,但领导们说,企业发展壮大,他们当然高兴,建议公司把办庆典的钱节约下来,用来帮扶弱势群体。于是,1月15日,就在汪新平来郑州开会前,公司将庆典节约下来的10万元捐到了县红十字会,定向帮助县里的贫困留守儿童就学。 (首席记者 路红 记者 朱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