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的主要工作
突出战略谋划,持续探索中原崛起之路。持续、延伸、拓展、深化中原崛起战略,争取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批准实施《中原经济区规划》,确立了“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大力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明确了科学发展的实现途径和重要抓手;规划建设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获准建设。
科学有效应对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准确把握国际金融危机在我省“来得迟、影响深、走得慢”的特点,顺势而为、分类施策,全省经济不仅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而且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深入推进开放改革,努力实现借助外力与激活内力有机统一。强力推动开放招商。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省策,着力构建举省开放体制。这五年成为河南历史上落户客商最多、招商成效最好的时期。坚持深化改革创新。省市县三级政府机构改革如期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目标五项重点任务和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重点任务全面完成,五年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500万人次以上,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持续稳定。
加强载体和体系建设,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建设和完善科学发展载体。规划建设了180个产业集聚区,推动生产力由分散向积聚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壮大六大高成长性产业、改造提升四大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四大现代服务业,培育产业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突出新型城镇化引领,着力培育城市群和城市组团,推进复合型城市新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深入实施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创新驱动能力不断提升。
着力创优势补短板,不断夯实长远发展基础。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以构建“五网一系统”及形成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基本框架为重点,着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开放平台建设。中部地区首个综合保税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努力消除发展隐患,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金融形势保持稳定。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省财政民生支出五年累计1.23万亿元,占财政支出的69.1%,其中“十项重点民生工程”支出3600亿元。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五年新增城镇就业652万人,农村劳动力新转移就业500万人以上、总量达到2570万人。城镇居民医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65%。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2012年全省财政教育支出比重居全国第一位。卫生机构病床新增11万张,12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