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永君实习生倪亚楠通讯员刘高贵)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将达到60%、地级市要建1所儿童福利机构、救灾物资24小时内要运达受灾地。
昨日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第十六次民政会,敲定了“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弱势群体救助目标。
农村五保对象 集中供养率将达60%
目前,全省有10万多名五保对象生活在敬老院,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为21%,今年的目标是达到30%。
“十一五”期间,将制定《河南省〈农村五保供养〉实施办法》、《河南省农村敬老院管理办法》,将坚持分散供养与集中供养相结合,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到2010年,使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60%,使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纳入五保供养范围。
地级市 要建一所儿童福利院
省政府要求,“十一五”期间,地级以上城市要建一所集养育、康复、教育于一体的儿童福利机构和1所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有条件的县(市)建立1所综合性的社会福利机构。
同时,对孤儿救助养育,实施养育、医疗、教育、住房相配套的综合性救助政策。福利机构孤儿养育标准要适时调整,使机构供养和家庭寄养的儿童,生活不低于当地居民平均水平。
救灾物资 24小时内要运达灾区
省政府要求,“十一五”期间,将制订《河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建立覆盖全省的备灾减灾、灾害应急响应、灾民生活救助、灾后恢复重建和社会应急动员等灾害救助应急体系。
建立河南省减灾救灾指挥中心和减灾卫星省级地面应用中心。及时安全地转移危险区域的群众,确保灾民吃饭、喝水、穿衣、住房、医疗等基本生活需要。
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制度,健全救灾物资储备和调运网络,保证救灾物资24小时内运达受灾地区。在灾害频发的大中城市和农村建设灾害避难场所,保证因灾紧急转移时灾民能得到及时安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