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临港经济动力强劲 中原港城日新月异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1-07-05 10:33 来源:周口市人民政府

  当大型货轮行驶在市区的沙颍河航道时,总能吸引两岸市民目光。无论是悠扬的汽笛声,还是轮船驶过卷起的浪花,都为城市增添了无穷活力。

  市区东南方向,周口中心港码头的港池内排满了等待装卸货物的货船,各种大型吊装设备全速运转,内河大港的集疏运能力在这里凸显。

  2017年,当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临港经济”时,许多市民还不知如何发展。“大干快上三五载、请君再看周口城”。如今再看周口城,一座现代化中原港城已强势崛起在人们面前。

  进入“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周口中心港多式联运枢纽港建设纳入交通运输部“十四五”规划;“临港经济”已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周口成为了河南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起点、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和豫东南对外开放的新枢纽。在今年河南省“两会”上,周口被赋予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全力打造新兴临港经济城市,周口经济高质量发展迎来新的机遇。

  以港口为抓手,打造多式联运的交通网络

  在周口中心港码头,船老板薛先生正指挥吊机往自家货船上搬运装有工业纯碱的吨包。这批货物来自100多公里外的漯河市舞阳县,从周口转水路运往江苏昆山的玻璃生产企业。薛先生告诉记者:“火车每节车厢载重60吨,大型货车载重40吨,我这条船满载能达到2600吨,运力相当于43节火车车厢或65辆大货车。因为运量大、运费低,大宗商品走水运最划算。”

  作为典型的内陆农业大市,周口在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曾一度面临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基础薄弱、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随着我国启动“一带一路”、中原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为进一步提升河南对外开放水平,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2017年,周口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果断决策:依托周口中心港,把发展临港经济作为带动周口加快转型、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全力打造“豫货出海口”,以建港口、集物流、聚产业、强服务、优生态、兴港城为内容,以创建国家级多式联运枢纽试点城市为抓手,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做好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以港促城五篇文章,打造“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的中原港城,使周口走上了一条从“黄土经济”向“蓝水经济”的转型之路。

  周口拥有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综合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

  ——公路:周口境内有宁洛、大广、商周、永登、机西、周南6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大广高速港区站距码头1公里;

  ——铁路:漯阜铁路连接京九和京广,郑合高铁现已通车,周口中心港集疏运铁路专用线直达港口,目前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航空:西华通用机场投入使用,民用机场正在加速建设;

  ——水运:周口中心港中部作业区8个挖入式港池47个千吨级泊位全部建成投入使用。2020年,周口全市港口吞吐量达1860万吨,本地航运企业18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货运船舶共1816艘,载重吨位超120万吨。

  2019年,周口中心港开通了至淮安港、太仓港集装箱航线,水运集装箱业务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填补了河南水运空白;2020年又开通了至连云港港、盐城大丰港、上海港集装箱航线,内河航运集装箱航线组网基本完成,连通了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使周口进入了向海而生的新时代。

  借助水运优势,做强临港产业

  安徽阜阳船老板钮玉扇自周口中心港恢复通航起,就随船队来到周口,从此与周口中心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说:“如今的周口中心港码头,无论建设规模、还是配套设施,在河南、安徽、江苏水运航线上都是最好的码头之一。这里硬件条件优越,已成为各地船老板眼中公认的事实。”

  硬件条件不是船老板们最关心的问题,巨大的运输需求量,才是吸引他们来周口“闯码头”的主要原因。自周口中心港码头开港运营以来,钮玉扇就从沿海地区接到大量发往周口的货运订单,其中包括加拿大的小麦、澳大利亚的大麦、美国的大豆、东南亚的红木、马来西亚的布敦岩、印度尼西亚的镍矿石等,这些货物有的留在周口当地,有的通过货车、火车转运到周边地市。返航时,周口本地大量的农产品,以及周边地市生产的化工原料运输订单,让他每次都能满载而归。

  随着周口近年来产业转型升级,钮玉扇船上的货物种类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周口是粮食输出地,我们把粮食装船后运到江淮流域。现在周口粮食加工企业对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经常要从外地往周口运粮食。”钮玉扇说。最近几年,他接到的多数订单是将外地的玉米、小麦和大豆运到周口,然后把加工好的面粉、食用油等成品销往外地。从原材料供应方到食品生产加工方,这样的角色转变,正是周口食品产业链发展升级的真实写照。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食品加工是周口主导产业之一,现有涉粮加工企业114家(其中涉粮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日处理小麦2.1万吨、日加工玉米3953吨、日产饲料6546吨,益海粮油、鲁花花生油、五得利面粉等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在周口深耕多年。

  水运具有运能大、运价低、污染小、占地少的优势,特别适合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根据业内人士测算,大宗商品通过公路运输每吨每公里运费为5角钱,铁路每吨每公里为2角钱,而走水路每吨每公里只需要5分钱。河南省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全省货物运输总量为21.91亿吨,其中大部分通过公路运输,如有1亿吨走水运,运距以1000公里计算,可节省运输成本450亿元,能够为依赖大宗物流的生产加工企业节省巨大的经营成本。

  水运优势为周口港区引来了世界500强企业——益海嘉里集团。该集团计划在周口港区投资上百亿元人民币,建设中原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粮油加工生产基地,涵盖玉米淀粉及深加工、大豆压榨、油脂精炼、油脂中小包装灌装、小麦面粉加工、挂面、发酵豆粕、中央厨房等项目,以及配套铁路专用线、水运码头、污水处理等。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后,对进一步推动周口粮食深加工产业发展、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本地就业、助推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项目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一期工程中央厨房计划于明年6月份建成投用。

  凭借水运优势,周口也受到大型重工业项目的青睐。6月25日,位于沈丘县的安钢周口产能置换项目一期一步工程炼钢连铸热试投产,成为周口首个投产运营的大型工业项目。

  以周口为中心的1小时高速公路经济圈涵盖人口近6000万,2小时高速公路经济圈涵盖人口近2亿,年钢铁需求量约3000万吨。华东地区大量的废钢资源可通过“公、铁、水”多种运输方式汇聚到周口,为项目提供充足且价格低廉的原材料。

  经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专家论证,周口千万吨级钢铁生产基地全部建成后,生产1吨钢铁需要5吨原材料和辅料,年产1000万吨钢铁,需要5000万吨的货物运输量,带动1200亿元的关联行业发展。每年可上缴税收22~23亿元,拉动相关产业上缴税收60亿元。两项合计,每年可为当地增加税收至少80亿元。强大的引领带动作用,有助于推动周口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公路、铁路、水路的货物周转能力,促进临港工业、临港物流业、临港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发展临港经济、建设“中原港城”的龙头和重要抓手。

  扩大对外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17年至2019年,周口市连续三年在郑州举办临港经济论坛。2020年举办全国港口行业多式联运大会,邀请国内知名临港经济专家、业界学界精英,为周口发展临港经济建言献策,加快融入“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同时,紧紧围绕“现代临港物流、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制定招商图谱,绘制产业链图谱,有针对性地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在招商总量、质量、结构、实效上实现了新突破。大型活动的举办,吸引上千批次与临港产业关联度高的大企业来港区考察,成功引进了总投资超百亿元的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总投资30亿元的铝精密制造产业园等20个亿元以上项目落户港区,合同总额340.8亿元。

  在服务项目建设中,周口港区按照“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名领导,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集中各种资源要素,从项目开工到项目竣工,为项目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豫东LNG天然气储备中心项目、豫东京东分拨中心项目、周口中心港码头指挥中心等8个项目已投产运营;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项目、周口中心港仓储物流园项目、中银综合产业园项目等12个项目正在加速建设;铝精密制造产业园项目、豫东能源储运交易中心等13个项目已签约落地,即将启动建设,临港经济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形成了“投产一批、建设一批、洽谈一批”的良性梯次发展格局。

  进入“十四五”开局之年,周口港区将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打造“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中原港城总体目标和“建港口、集物流、聚产业、兴港城”的发展主线,实施“123”工程,即:打造“一个平台”——对外开放平台(B型保税物流中心、水运口岸);完善“两个枢纽”——多式联运交通枢纽、国家区域物流枢纽;做强“三大产业”——现代临港物流产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推动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

  如今的周口,正在以全力打造新型临港经济城市为契机,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促转型。箱通世界、货运全球,一艘艘货船、一声声汽笛,带来了无限商机与活力,让周口这座中原港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责任编辑:何心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