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暨“情暖百姓·我为群众办实事”新闻发布会召开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1-04-08 22:27 来源:鹤壁市人民政府

  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鹤壁市市县两级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创新举措、扎实推进,学习教育环节紧张有序、有声有色、亮点纷呈。政法队伍政治觉悟得到提升、精气神得到提振、法纪意识得到增强、职业素养得到提高。

  全市政法系统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教育整顿的重要内容,把学习教育成果最大限度体现在为民服务、为民解忧、便民利民上。一是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组织干警“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庄、进学校、进单位”,看望慰问鳏寡孤独、留守儿童,为群众纾难解困。活动开展以来共为群众解决户籍迁移、子女入学、修缮危房、享受低保等各类问题922件次。二是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组织近千名干警对精神障碍等重点群体、大型商超等重点场所、化工企业等重点行业、非法集资等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排查,消除各种不稳定隐患107处。三是开展矛盾纠纷大化解。着眼情感婚恋、经济债务、邻里关系等易引发矛盾纠纷的问题,组织干警会同各类调解组织上门说事评理。活动开展以来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544起,成功化解512起,化解率达94%。四是开展营商环境大提升。结合“两个健康”示范市创建,重点解决影响营商环境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为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亮绿灯”、助力河南大用实业有限公司破产重整等案件得到企业好评。五是开展便民利民大服务。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出车驾管和出入境等业务“一证通办”、创新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机制、网上立案等一批便民利民措施,让群众办证办事“最多跑一次”。

  4月2日下午,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暨“情暖百姓·我为群众办实事”新闻发布会召开。发布会介绍了关于教育整顿的意义及目标要求、工作安排、取得的成效及“情暖百姓·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情况。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分别公布“情暖百姓·我为群众办实事”便民利民举措,将法治实惠送到群众身边。

  市中级人民法院

  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市中级人民法院在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六驻点指导组的精心指导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教育整顿实现了良好开局。

  思想发动全面深化。坚持把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作为开展好教育整顿的基础,成立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组成8个专项工作组,建立五项工作机制,实行“清单化”管理。迅速开展谈心谈话,层层动员部署。

  学习教育有声有色。坚持效果导向,紧扣三项教育内容,将“学、谈、听、看、做、讲、查、赛、考”9字学习法充分运用,做到全员覆盖、内容丰富、贴近实际。各县区法院亮点纷呈,浚县人民法院干警夜校、淇县人民法院“4+2”学习方式、鹤山区人民法院班车流动课堂等,充分调动了干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学、赶、超”劲头十足。

  开门整顿虚心纳谏。印发《致全市人民的一封公开信》,向群众公布邮箱、电话,便利群众来信、来访,征求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两级法院召开8次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

  情暖百姓为民解忧。2020年河南省政法机关执法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日前出炉,市中级人民法院取得了全省第三的好成绩。两级法院聚焦主责主业,大力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积极回访案件当事人。落实院领导接处访常态化机制,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受益群众200余人。依托“情暖百姓·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开展送法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近百次,深入了解群众法律需求。

  成果转化初步显现。坚持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思想成果、工作成果,把教育整顿的成效实实在在体现在多办案、办好案,增强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上。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受理诉讼案件5511件,结案2736件,结案率53.53%,较去年同期提升14.88个百分点。法定审限内结案率、收结案均衡度、再审审查率等质效指标均为优,一审服判息诉率、一审案件发改率等指标均同比改善。

  2021年市中级人民法院10项承诺事项

  一、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实现98%以上网上立案2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实现在线委托鉴定率60%以上、电子送达率200%以上及在线保全、担保率80%以上的目标。

  二、全面提升审判质量和效率。强化县区法院小额诉讼程序应用,提高简易程序适用率到80%以上;提升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至92%以上。

  三、推进庭审规范化智能化建设。强化庭审智能化应用,庭审直播率达20%以上,开通律师“一码通”绿色通道、开庭排期避让功能、云柜智能文件交换系统,依法保障律师和当事人各项诉讼权利。

  四、推进司法有效公开。持续推进司法公开四大平台建设,案件流程信息有效公开率达到95%以上、裁判文书上网率98%以上;组织开展“邀请群众进法院”活动。依法公开办理代表委员关注案件,原则上由院庭长承办或参与办理。

  五、实施营商环境法治化专项行动。一体化推进“速调+速裁+速执”,确保一审案件平均审理期限不超过50天。加大执转破和破产案件繁简分流,加强管理人选任和监管。对重大破产案件、涉企执行案件实行挂牌督办。

  六、实施“两个健康”护航专项行动。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坚决防止将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坚持民营企业服务全覆盖。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利用审判执行权侵害民营企业和企业主合法权益行为。

  七、实施乡村振兴司法服务保障行动。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实现社会矛盾纠纷60%化解在村(居)、30%化解在乡(镇、街道)、10%化解在县(市、区)目标。积极开展诉前调解工作,确保40%的一审民事、行政案件分流至诉前调解。持续推进人民法庭“立审执”一体化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

  八、开展“规范执行行为,提升执行质效”活动。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执结率达90%以上。持续强化善意文明理念,依法灵活审慎采取强制措施。全面推行律师调查令制度,确保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九、开展“涉诉信访案件清查”活动。成立信访案件清查专班,坚持“全面评查、应评尽评”。坚持院领导信访值班,严格落实“三到位一处理”总体要求,确保年底前80%以上的信访案件办结化解。

  十、开展“普法宣传、文明服务、情暖百姓”活动。开辟“家事”审判课堂,开展中小学生进法庭活动,开展“四大一送”“法律六进”活动。出台法院工作人员文明用语、文明行为规范,让人民群众感受司法温度,获得司法尊严。

  市人民检察院

  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市人民检察院坚持高站位对标、高起点谋划、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抓实“三项教育”“四个课堂”,取得阶段性成效。

  抓实政治教育“铸魂课”。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教学”方式,强化固本培元,筑牢政治忠诚。采取“引学带学+交流学互动学”方式,发挥党组中心组以上率下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政治学习升温。采取“七个一”形式(每天一学、每周一考、每周一讲、每周一看、每周一谈、每周一查、每周一评),确保学深悟透新思想。开展“红心向党·献礼百年,红色主题教育作品展”活动,弘扬主旋律,引导干警学史明智、知史担当。

  抓实警示教育“正风课”。开展“八个一”警示教育活动,即上好一次警示教育专题党课、开展一次党纪法规专题学习、参加一次廉政教育报告会、旁听一次职务犯罪案件庭审、参观一次警示教育基地、观看一次警示教育展览、观看一部警示教育片、组织一次签名承诺活动,引导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抓实英模教育“必修课”。开展“五项主题”活动,即开展学习弘扬靳月英精神、学习革命先烈精神、选树鹤检先锋、“学先进、颂典型、铸忠诚”、“回眸·展望,检察官说”主题活动,对标英模找差距、立足岗位争先锋。

  抓实为民司法“实践课”。扎实开展“情暖百姓·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2021年市人民检察院10项承诺事项

  一、深化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领导带头办理信访申诉案件。立足检察职能,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开全市两级检察院领导干部带头办理信访申诉案件,深化落实群众信访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市人民检察院对辖内群众来信实行电话或视频接谈,基层检察院全面推行面对面接谈来信人制度,试行信访事项公开答复制度,着力提升答复实效。

  二、全面推行“河长+检察长”制,守护绿水青山。围绕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持续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淇河生态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行动,探索构建“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生态检察模式,推动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衔接,以司法手段助力守护绿水青山。

  三、开展农用地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做实涉农检察。开展农用地保护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配合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推动解决公益损害突出问题,助力守牢耕地红线。开展司法救助助推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大力推进联合救助、多元化救助。做好“杨来法式”检察联络员试点工作,打造涉农检察新品牌。

  四、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企业为王、精准服务、效果至上”、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对非公企业及其负责人涉经营类犯罪,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就提出适用缓刑量刑建议”。落实同市司法局联合出台的《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外出经营管理办法(试行)》。加大对以刑事案件名义插手民事纠纷、经济纠纷问题监督力度,加大对招商引资、产权保护、“放管服”改革等领域涉企行政案件监督力度,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五、开展“未爱而来”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引导中小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组建“小淇”法治宣讲团,结合办理案件,制作标准化课件,到案发较多、管理存在漏洞的学校以及农村偏远地区学校、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开展“未爱而来”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道德观。

  六、推动开展窨井盖专项整治,守护群众脚底下的安全。持续跟进落实最高检“四号检察建议”和省人民检察院“三号检察建议”,推动相关行政部门开展全市窨井设施隐患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窨井设施进行更换改造,加强日常管理养护,健全落实相关协作配合机制,探索“行政+检察”工作模式,共同守护人民群众脚底下的安全。

  七、深化虚假诉讼专项监督,促进社会诚信建设。持续深入推进虚假诉讼领域违法行为监督专项活动,加强虚假诉讼犯罪惩治工作,挂牌督办一批重点案件,编发一批典型案例,推动健全相关机制,共同防范和惩治“假官司”,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诚信建设。

  八、开展执行监督专项活动,推动解决执行难执行乱问题。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扎实开展民事行政执行监督专项活动,调卷审查一批当事人反映强烈的、上级法院认为“需纠未纠”的案件;依法监督纠正一批不当终结本次执行、消极执行、滥用执行措施、不当行政执行案件;依法查办一批执行领域违法犯罪典型案件;及时发出检察建议,推动建立长效机制,促进依法规范执行,维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

  九、全面推开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看得见感受得到。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应听证尽听证”,不断规范拓展听证范围。建立听证工作季度通报,指导督导制度,注重典型案例培育,加大检察公开听证宣传力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十、公开发布检察业务数据,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每季度向社会公开发布检察机关监督办案数据,同时发布典型类案、发案趋势,及时预警预防,促进社会治理,动态发布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精准服务保障民生、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等方面的办案数据,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市公安局

  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市公安局在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六驻点指导组的精心指导下,按照市委政法委的统一安排,超前谋划、通盘考虑、快速启动,组建“一办五组八专班”,强力推进公安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四学四比四提升”经验材料被公安部党建工作专栏采用;“1334”部署体系做法被全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简报专题刊发。

  政治教育铸警魂。坚持“以学开局”,集中学、自觉学、线上学、红色学。制作“向党献礼”短视频,开设网上“微党课”“思政大讲堂”,到石林军事会议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教育。

  警示教育悟思想。召开警示教育大会,2名受处分民警主动现身说法,谈教训认识,谈危害后果;印发《警示教育典型案例汇编》等书,组织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旁听职务犯罪庭审,警示广大民警知戒惧、明行止,审慎用权、规范执法。

  英模教育扬正气。举办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制作《鹤壁公安先进人物风采录》,记录先进事迹、宣扬榜样精神,展现公安良好形象。开展跟班先进找差距“九戒九比”争做“九型”民警活动,学习先进、汲取力量、弘扬正气,累计为群众办实事275件。

  实践教育励初心。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群众代表等走进警营深入座谈,收集意见建议56条。开展“警灯闪烁”“护学岗”活动,提高见警率、管事率,有效警情、治安警情、交通警情、涉警投诉环比分别下降18%、16%、17%、34%,破案数、刑拘数、起诉数环比分别上升37%、16%、59%,“平安守护”整体成绩全省领先。

  2021年市公安局10项承诺事项

  一、15项户籍业务实行“全城通办”。新生儿落户、死亡注销、户口迁出省外等15项户籍业务实行“全城通办”,群众可直接到就近户籍窗口办理。

  二、实行省内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居民办理省内户口迁移,不再出具纸质户口准迁证、户口迁移证,凭规定证件和申请材料到迁入地派出所一地办结。

  三、推广“无人警局”。增加“无人警局”数量,配备自助办证终端,为群众办理身份证明、出入境证件等业务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加快智慧安防小区(村居)建设。在小区人防、物防、技防的基础上,推广信息采集、全景监控等技术应用,让人民群众居住更安全、生活更便利。

  五、开辟交通事故处理网上查询渠道。依托“12123”App,开通交通事故处理进度查询功能,当事人能够及时查询事故处理进度。对交通违法3次以上的机动车,推送违法信息,及时提醒。

  六、加强城区交通秩序整治。4月初至年底,在城区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机动车乱停乱放、不礼让斑马线,电动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头盔,行人闯红灯等违法行为。在107国道、大白线等易堵路段,优化信号灯配时;在重点路口增设右转专用道、直行等待区,缓解通行压力;在部分路段、小区周边,联合有关部门增设夜间临时停车位,缓解群众停车难问题。

  七、加强景区周边交通秩序管理。组建交通警察旅游中队,加强淇河国家湿地公园、桑园小镇等景区及周边交通秩序管理,疏导交通拥堵,快速处置交通事故,维护景区周边道路交通秩序。

  八、推行“企业警务服务专员”制度。选派公安民警与企业结对子,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优质营商环境。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决杜绝刑事执法介入企业经济纠纷;依法慎重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等侦查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九、开展“当一天社区民警”活动。组织民警进家入户,走访群众,排忧解难,为民办实事,把群众的事放在心坎上。

  十、严打侵犯群众利益违法犯罪。围绕群众关注的盗抢骗、电信诈骗等侵财犯罪,开展专项打击,及时挽损、追赃退赃;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防范意识,守好群众的“钱袋子”;严打破坏环境、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市司法局

  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市司法局坚持把教育整顿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坚持与为民实践紧密结合,推动教育整顿走深走细、教育整顿成果切实转化为为民服务效果。

  加强领导,压紧压实责任。成立主要领导负总责的领导小组及“一办三小组四专班”,出台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教育整顿4个实施方案,建立了周例会、督查督办、通报交流、请示报告等制度,提出“四有四不放过”学习要求,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加压推进。

  紧扣要求,抓实重点任务。坚持领导全程参与“四带头”、提升学习效果“五结合”,实行“1+3+3”学习模式,运用“四连环工作法”,先后举办专题学习交流会、“颂党恩”主题征文演讲、心得体会展评、学习笔记联评、最美政法干警选评等活动。开展学党规党纪原文、学违规违纪案例、听犯罪案件庭审、听廉政主题党课、看英模事迹专访片、看反腐警示专题片、一对一廉政谈话等“两学、两听、两看、一对一谈”活动,有效提升了学习教育效果。

  爱民服务,推动效果转化。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梳理成问题清单,制定针对性措施,并举一反三,开展“三个自查”。印发“爱民服务实践”“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知,确定“情系百姓·法暖民心”“情暖企业·我为企业办实事”等爱民惠企服务实践活动16项。开展公证便民服务,深化首问负责、一次告知制度,发放便民服务卡,免费为当事人邮寄公证书等。开展司法所长进社区“大宣传、大走访、大帮扶”,有效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开展“律师服务村居行”,组织律师进中小企业和民企开展“法治体检”。开通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

  2021年市司法局10项承诺事项

  一、持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整合各类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优化网上咨询等服务职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便捷高效、“一站式”的法律服务。

  二、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健全乡村法律援助服务网络,推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便民服务措施,为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提供精准法律援助服务,持续加强农民工欠薪维权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三、大力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加大乡村普法力度,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到2022年为每个行政村培养5至8名“法律明白人”。深入开展法治创建活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四、深化民营企业公益“法治体检”活动。组织民营企业公益“法治体检”律师服务团深入全市民营企业,开展公益性“法治体检”活动,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优质法律服务。

  五、实行“公证便民、公证惠民”行动。完善公证服务绿色通道,对老弱病残当事人开展预约服务和公证员上门服务,为生活困难等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减免公证费用。开展“五一”劳动节为市级以上劳模免费办理公证公益服务周活动、重阳节为8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公益服务月活动。

  六、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扎实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清理,及时发现并纠正违法行政规范性文件,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七、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指导县区、市直部门编制、公布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加强培训和监督检查,推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在全市实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八、降低特殊困难群体司法鉴定收费标准。对涉及残疾人、农民工、下岗职工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司法鉴定事项,减收不低于法定标准20%的费用。

  九、扎实推进狱(所)务公开。健全完善监狱长、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接待日制度,每月10日公开接受群众咨询。

  十、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活动。在全市组织开展“促和谐稳定·迎建党百年”基层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及时就地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责任编辑:李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