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追求国际一流优化营商环境 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1-01-20 11:24 来源: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提到“郑州—吉隆坡”和“郑州—曼谷”两条全货包机的开通,河南罗布长风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禹海叶一连说了几遍,“没想到这么顺利”。

  她告诉记者,公司2014年入驻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后,贸易额增长近5倍。北上广深的服装、鞋帽汇聚郑州,通过跨境包机出口,回程带回东南亚特色产品。仅在2020年上半年,公司新开的这两条航线全货包机就多达80余架次,进出口贸易额超过4000万美元,直接带动就业百余人,“这离不开服务保障到位。”

  有这样一个小插曲,令禹海叶印象深刻。有一次,预定下午抵达的货机晚点到了午夜12点,海关人员早已下班。如果价值200多万元的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滞留机场,有变质腐烂的风险。了解情况后,保税区口岸业务服务局主动与机场和海关联络沟通,两名海关工作人员临时从家赶来。机场接机卸货,海关查验通关,快速通畅。

  “企业最看重的就是营商环境。我们的职责就是通过业务创新,当好‘服务员’‘店小二’,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口岸业务服务局招商处处长杨崑说。

  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市场主体的兴衰、生产要素的聚散、发展动力的强弱。新发展阶段的区域竞争,更多是体制机制层面的竞争,是营商环境的竞争。

  经济外向度的提高必然要求在规则上与国际接轨,用国际视野和国际理念来促进我国发展,必须要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通过开放促进我们自身加快制度建设、法规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国际化是营商环境的综合表现和终极导向,最优良的营商环境一定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营商环境。

  从经济总量、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来看,河南正处于加快国际化的重要窗口期。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市场规模、要素保障、开放通道等优势,实施营商环境优化行动,对标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枢纽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方能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探索路径、争做示范。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先行先试的热土,“验”的到底是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试的就是政务服务水平的高低,验的就是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优劣。

  河南连续参加了三届进博会,收获了什么?从起初单纯的采买之旅,到认清了与全球顶尖企业的制造和服务水平之间的差距,开阔了眼界,收获了国际视野,明白了打开世界地图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

  去年前11个月,我省进口2227.2亿元,增长24.2%,高出全国进口平均水平24.7个百分点。这又意味着什么?相较于以往偏向于出口环节,如何扩大进口,成为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方向。

  唯有观世界,才有世界观。

  作为河南民营经济活跃的地方,许昌这些年积极嫁接“德国工业4.0”,规划建设总面积37平方公里的中德(许昌)产业园,与德国企业在智能制造等方面加强合作。隆冬时节,记者来到德仕堡生活广场项目,眼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未来供德国专家居住的小洋楼,已经露出红色的尖尖屋顶,将要构建“类海外”生活场景。

  “企业办好围墙内的事,政府办好围墙外的事。”许昌市发改委主任彭占亭一语中的。对此,全省唯一的德国独资企业百菲萨深有感触,该公司从赴长葛参观考察,到正式签约,再到奠基动工,仅用时220天,“比我们在常州建工厂的速度还快!”精简办事流程、上门服务、现场办公,保姆式服务让“许昌速度”成功对接上“德国质量”。前不久,百菲萨投资15亿元的铝灰处理项目,又正式签约。

  改善营商环境的终极目标是为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氛围、更加透明的空间。“聪明”的政府服务,是“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是企业“需要时近在眼前,不需要时远在天边”;“聪明”的监管,不是一味减少监管或没有监管,而是健全清晰、透明、高效的规则体系。

  世界银行经过十几年的探索、整理和归纳,建立了一整套衡量各国营商环境的指标体系,除了“开办企业、申请建筑许可、获得电力供应、获得信贷、跨境贸易、合同执行和办理破产”等,还有“营商环境便利度”指标。有没有国际化的规划建设体系,把“多规合一”改革作为建立可持续发展新机制的重要平台?有没有与国际接轨的经济运行方式,形成各种类型企业都能较为活跃且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局面?有没有开放型的新兴产业体系,紧紧追踪国际科技发展和国际产业布局调整的新趋势?这些都是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硬杠杠。

  作为常年观察和分析中国发展的经济学家,何帆在《变量:推演中国经济基本盘》这本书中,依据“进化论”,解析中国经济的“演化算法”,其中包括试错、适应、协作、混搭等。在外有挑战、内需转型的经济形势中,持续“进化”是唯一的选择。那么,河南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演化算法”,又该包含什么?

  学习与接轨的主动很必要。优化营商环境从涵养人才生态做起,鹿邑县抢抓国家“双创”基地机遇,做大做强返乡经济,河南各地的飞“鹰”计、腾“龙”术,引进学院派、创客派、海归派,皆因营商环境从本质上讲是人才环境。在许昌采访时,很多企业家不约而同在为一件事焦虑——很难引进懂世界经济、多国语言、国际规则的高层次人才。于是,除了大力实施“英才计划”,许昌依托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尝试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请德国专家定期来开展培训,力争培养一批新蓝领、大工匠。

  思想与观念的更新很迫切。国际化营商环境,必然建立在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并在经济活动、公共服务、文化氛围等方面形成与国际接轨的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经济活力,是一场艰难的长途跋涉,需要的不仅是资金、政策、人才,更是“跳出河南看河南”,把河南放在全国大局、世界全局的角度去审视和定位的开放视野,是与陌生人为善、与国际规则接轨、重诺守信遵守契约、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现代理念,是市场意识、法治意识、环保意识、效率意识、合作意识、文明意识的深入人心。

  改革与创新的自觉很关键。压缩再压缩,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合并再合并,实行“多证合一”“单一窗口”服务模式;精简再精简,甚至可以审批后置、容缺受理;精准再精准,各个方面运用智慧政务场景……改革和创新,是“进化”的绝佳方式。营商环境的优化,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意料之外的“秘笈”,无非是比过去、比其他地方多“进化”一点、“进化”快一点。更为关键的是,这“一点”来自于对企业和市民需求的洞察,是站在用户角度考虑的“一步”,也往往是所谓的“硬骨头”。由宏观着眼、从微观着力,营商环境就能转化为人们可感受、可体验,普遍受益、普遍认同的发展成果。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河南基础厚实、优势突出,已经到了在更多领域奋勇争先、作出更大贡献的时候。利用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空中丝绸之路”、中欧班列(郑州)等政策资源优势,把河南打造为投资贸易便利、行政许可便捷、要素获取容易、政策精准易享、法治保障完善的利企便民新高地,高能级创建国际化营商环境,河南正在持续发力。

  立足大中原,连接全世界,这是河南的机遇,也是河南的使命。

责任编辑:银新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