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文化传承源远流长风物新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0-10-20 16:00 来源: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一个大写的“几”字,把黄河的浩荡与壮阔尽情挥洒在中国北方的版图上。在“几”字的右下角,黄河拐了一个90度的弯,一路滚滚东流去。从灵宝市豫灵镇到渑池县南村乡,黄河蜿蜒流经三门峡206公里,三门峡这方热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一方水土一方人。深秋的一天早晨,记者来到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沿着河岸而下,一路追随黄河的身影,寻觅文化的踪迹。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的杨家村,是黄河入豫第一村。村民一天恬静、美好的生活,就从河面上升起太阳那一刻开始。记者在河滩遇到了下地干活的村民杨红亮,他自豪地说:“我们村有一个杨震祠,里面的‘校书堂’又叫‘三鳝书堂’,名气大得很,每年都有很多人来参观学习。”杨震是东汉著名学者,也是当时有名的清官,曾经在此校书、讲学20余年,民间称他为“关西夫子”,“四知先生”“暮夜却金”的故事让他的廉洁品行千古流芳。

  奔腾的黄河流经灵宝市西阎乡文东村北部时,冲刷出一个近万亩的湿地,里面丛丛芦苇荡,畦畦荷花淀,湖面碧波荡漾,水下鱼虾成群。这一处自然绝美的景观叫鼎湖湾,地名的来由与铸鼎原有关。从鼎湖湾向南行走十几里地,就到了灵宝市阳平镇境内的荆山黄帝铸鼎原。“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下。”蓝天白云下,黄土塬梁峁,天、地、人三只铜鼎高高矗立,轩辕台、蚩尤山、夸父山清晰可见,这里散存着50余处黄帝时期的古文化遗址,比较出名的有北阳平遗址、西坡遗址等,分布之密集、规模之庞大、包含之丰富、器物之精美全国罕见,对探索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具有重要价值。其中,北阳平遗址位于北阳平村西500米处,属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六大首选遗址,也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三门峡市的积极争取,作为国家文物局批准的纪念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和中国考古学会成立100周年活动重要献礼项目,北阳平遗址考古发掘已于9月下旬正式启动。

  蔚为壮观的函谷关,坐落在黄河南岸的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函谷关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一场凉爽的秋雨过后,这里显得深幽宁静。记者踏古砖青石,赏函谷古韵,在此品读千古雄关的厚重文化,领悟老子思想的博大精深。这里的一块碑文甚至一行文字都能体现出老子的深刻思辨,闪耀着老子文化的奇异光彩。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他在函谷关前著下五千言的《道德经》,文约义丰,意蕴广深,书中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些和谐思想与素朴理念对现代社会亦有启示。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如今的函谷关,老子文化传承振兴工程正在兴建,包括函谷关文化挖掘提升工程、《道德经》全球传播中心、道德小镇、老子文化养生园等一批项目加快实施。

  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卢氏县,不仅有美丽的自然山水风光,更有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穿一身红军装、走一段红军路、听一则红军故事、学唱一首红军歌,在卢氏县官坡镇,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沿着红军当年走过的路进行“新长征”,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于娟是卢氏县水电公司的一名职工,退休后专门从事红色文化讲解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不辞辛苦,奔走在红色文化的讲解路上。从她那声情并茂的讲述中,每一名参观者都能感受到卢氏人民心中浓浓的红色文化情结。目前,卢氏县以红二十五军长征线路为依托,规划建设一批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其中,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位于官坡镇兰草村,里面陈列了许多珍贵的文物,配有大量的图片和文字材料,经过维修和整饰,成为革命遗址纪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只在卢氏,三门峡各县(市、区)到处都有红色文化足迹。渑池是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的起草地和首讲地。记者走进刘少奇旧居、八路军渑池兵站参观,从一个个破损的枪套、一封封发黄的信件、一件件老旧的军装背后,看到了当年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更加深刻理解了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

  正在加紧施工的黄河生态廊道,在极大改善沿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在续写黄河文化的新传奇。沿着新修的廊道进入陕州区,细细探寻文化的踪迹,这里的特色民俗文化——地坑院一下子引起了记者极大的兴趣。“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在陕州区黄土塬,近百个村落遗留下来近万座地坑院,集中分布在东凡塬、张村塬和张汴塬一带。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地坑院“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当地人把地坑院叫天井窑院,掘地穴居,冬暖夏凉。游客顺着窑洞地道钻进修葺一新的地坑院内,可以观赏到陕州剪纸、捶草印花、陕州澄泥砚、陕州锣鼓书等民俗表演与非遗展示,从中深入了解当地人的生活风貌与民俗技艺。时至今日,在现代建筑冲击下,陕州塬还能保留原状原貌的地坑院,沿袭这种独特的民居风格,正得益于当地群众以自然简朴的方式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一条河与一座城“零距离”,一座城与一群鹅“零距离”,两个“零距离”擦亮了“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的金字招牌和亮丽名片。每年初冬季节,数以万计的白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迁徙至三门峡越冬,在黄河湿地集群栖息,嬉戏觅食,形成了黄河上的一大自然景观。三门峡大天鹅数量占全国三分之二,被誉为“中国大天鹅之乡”,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杰作。一群白色的精灵,因为与生俱来的高贵与美丽,让冬日里的三门峡也灵动和诗意起来,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摄影爱好者前来旅游观光、摄影创作。目前,全市上下加快创建国家级三门峡天鹅湖旅游度假区,连续举办黄河文化旅游节和中国摄影艺术节、白天鹅摄影展,积极推进中国摄影文化城建设,让广大游客来三门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白天鹅。

  在三门峡市区黄河公园东大门对面的上村岭,一座雄伟的建筑物——虢国博物馆拔地而起。记者走进博物馆,一边听着讲解员的娓娓讲述,一边站在高台上眺望黄河,车辚辚、马萧萧、旗猎猎、玉灼灼……仿佛让人穿越到远古的岁月。博物馆集文物陈列、遗址展示、社会教育与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在这里可以欣赏出土的精美文物,领略国君墓葬的恢宏气势,看到车马陪葬的庞大阵容。文化黄河,涛声依旧。如今时过境迁,虢国昔日的辉煌已被历史湮没,但特色鲜明的文化印记渗透在城市之中,滋润着城市发展。

  九曲黄河十八弯,万里黄河第一坝。记者登上湖滨区高庙乡境内的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项目工地,俯瞰黄河,起伏的塬岭、连绵的沟壑、盘旋的公路、层叠的梯田、蜿蜒的河道、巍峨的大坝尽收眼底,一幅壮美的生态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走近巍然屹立的大坝,坝体上“黄河安澜 国泰民安”八个大字十分醒目,激流中的“中流砥柱”石柱挺立于惊涛骇浪之中。古有“禹开三门”的治水佳话,今有大坝建设者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奋斗史。登临坝顶,思绪万千,“茅津古渡,晚霞夕照,水天一色”“古栈道上,船工号子,高亢激昂”“高峡出平湖,船行柳梢头”“神门险,鬼门窄,人门以上百丈崖”……大坝库区的历史一幕幕掠过。三门峡大坝连接豫、晋两省,一边为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乡,另一边为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三门乡,1957年4月动工,1961年4月建成投入运用,是我国在黄河干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时至今日仍然发挥防洪、防凌、灌溉和发电、供水等综合作用。唯黄河安澜,岁月方静好。一部艰辛的治黄史,也是黄河儿女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史,黄河文化的精神动力在一次次与黄河水患的斗争中得以塑造、凝聚和升华。

  北濒黄河,南眺崤山。崤函古道遗迹位于陕州区硖石乡车壕村东南方向的一片山地丘陵之上。崤函古道为古代中原通往关中的咽喉,是东至洛阳西达长安的交通要道,也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上一处极其珍贵的文化遗存。春秋时期著名的秦晋之战在此鏖兵,唐代诗人杜甫夜宿于此,写下了著名诗篇《石壕吏》。现存古道遗迹长约150米,路面宽3米至6米,车辙宽约1.06米,辙痕深0.05米至0.3米,略呈西北、东南走向。大河滔滔,丝路漫漫。古道虽经风雨剥蚀,辙痕依然清晰如初,加之周边原始、自然的环境风貌,真实、完整地再现了当年的情景。

  记者沿着黄河进入渑池境内,黄河丹峡、白浪渡口、小浪底库区,一路探寻黄河文化的根脉和乡愁,饱览黄河流域沧海桑田的变迁。抚摸一把脚下的泥土,文明就掩埋在亘古沉积的泥沙中。仰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记者赶到渑池县仰韶文化博物馆时,看到工作人员正在为明年举办的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暨中国考古学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忙碌着。目前,各项筹备活动全面启动,包括三门峡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工程、灵宝西坡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等也在加快建设。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因1921年首次在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按照考古惯例,称之为仰韶文化。目前,考古遗址公园发掘和保护工作正有序推进。渑池既是仰韶文化的发祥地,又是人类远祖起源地,古老的文化遍地开花。在渑池县南村乡任村发现的“上河曙猿”化石,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又一次向前推进。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岁月悠久,仰韶大地上,每一寸土地都写满历史,每一片山水都蕴藏故事。

  “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流经崤函大地,孕育和滋养了灿烂的地域文化。从黄帝铸鼎到老子著经,从仰韶探源到甘棠问政,从假虞灭虢到秦赵会盟,从中流砥柱到崤函古道,从空相礼佛到鸿庆寺石窟……一代又一代人在黄河岸边生生不息,涵养文明,汲取力量,启迪思想。

  黄河、黄土、黄皮肤。夕阳晚霞下,漫步河堤边,轻轻的河风吹面而来,古老的遗存遍及沿岸,让人生出无限遐想。伫立在河畔久久凝望,侧耳聆听汹涌澎湃的涛声,心随河水一起流,久远的文化瞬间直抵心田。纵观历史,黄河像一条纽带,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贯通古今,融汇中外。根植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从未远去,而是一直伴随我们的脚步一路前行,历久弥新。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滚滚激流中、朵朵浪花里,无不闪烁着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无限风光。新时代赋予新使命。当前,全市上下以建设“文化名市”为目标,肩负起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历史责任,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培根铸魂,守正创新,努力让黄河文化熠熠生辉,璀璨夺目。

责任编辑:张家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